APP下载

高职《导游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
——以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京剧片段为例

2022-04-18吕云鹤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导游京剧思政

吕云鹤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本教学设计研究基于POA 产出导向法,遵循“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全人教育说”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每个教学环节设计都把学生的学习成果放在首位;坚持英语语言的学用一体说,强调用英语完成导游讲解任务;选择有意义的京剧话题和弘扬中华文明成果的英语材料,帮助学生树立中华文化自信。使学生获得专业英语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导游人才。具体实施过程为先筛选出一条思政主线,即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京剧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此思政切入点既源于教学内容,又是教学内容的高度凝练和升华,并以学生可接受的方式,让学生自我感知、体会、领悟和运用。同时,串联教学内容,精简重、难点,将其控制在学生可内化的范围内。主要进行了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学习者分析、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评价设计四个方面的研究。

一、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

课时教学目标是一个课时的教学活动结束后希望和促成学习者达到的身心变化。通过本课时内容的学习,学生应熟知谈论京剧话题的词汇、句型、语法知识。具备与外国游客英文、流利谈论京剧话题的交际能力;及运用思维导图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目标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及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培养自主学习及团队合作意识。

二、学习者分析

高职旅游专业学生通过前期的英语学习,已经掌握了基础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具备一定的日常英语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旅游英语相应表达及应用能力有待加强。学生具备较强的信息化应用能力,适应线上与线下混合式学习方式,对英语学科软件上听、说、读、写、译的训练感兴趣,但缺乏对大量信息的概括、提炼能力。学生对单调灌输的教学方式兴趣不高,动手能力较强,希望能够参与到课堂中,希望得到同学的认同和老师的鼓励。学生们通过《旅行社业务》《导游基础》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已掌握一些旅游行业知识,渴望学习职业岗位中实际应用的英语语言知识,提升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职业素养与技能,与外国游客谈论其感兴趣的京剧话题,既可弘扬中华国粹,又能展示导游的良好修养,因此这部分内容会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兴趣。

三、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并充分考虑教材、学生实际情况。为实现课时教学目标,此教学内容设计对接旅游专业学生未来职业岗位对此知识技能的需求,立足于教材,补充易于学生接受的京剧名家采访视频,以学习强国APP 慕课中内容为拓展,满足学生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学习要求。本课程选用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11年出版的高职高专英语立体化系列教材《新职业英语-旅游英语1》,徐小贞总主编。本教材紧紧围绕导游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从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融合旅游行业发展动态,根据导游带团工作中所需要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设计英语学习任务。本教学设计选取了娱乐服务-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京剧片段为主要内容。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本设计采用了Focusky 动画技术手段制作微课视频,在课堂教学中展现教学内容,使演示更生动有趣,代入感更强。其微课设计不流于丰富多彩的形式,制作中充分考虑微课内容设计的知识性、合理性、有效性,集对话示例展示、知识点讲解、句型练习、京剧名家采访视频播放、思维导图演示于一体。优化了课内外教学内容,结合了学生的英语认知水平,满足了课堂教学需要。

本着深耕案例内容、找准思政定位与教学同向同行的要求,教学设计案例紧扣中华传统文化中“守诚信”的思想精华主题,以“任务驱动+小组展示”方式有机融合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知识热身、课中知识内化、课后能力提升三个教学环节,精心设置教学内容,采取导游娱乐服务情景导入、京剧脸谱讲解、微课视频播放、小组代表展示等多种形式完成思政目标,将“导游服务中传承中华文脉,饱涵中国情,充满中国味”贯穿教学全过程。具体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教学环节一:赏京剧、听对话

以导游员小李与外国游客Mr Smith 谈论京剧的对话为示例,使学生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锻炼学生抓住重点,归纳总结的能力。此环节设计的特色在于对话示例为教师自制微课视频,创设外国游客观看京剧演出,导游员为其做讲解这一娱乐活动的真实工作情境,依据学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编写对话内容,微课视频具有动画和视听效果,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微课内容可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随时调整、补充新知识,量身定制的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

教学环节二 :答问题、读短语

应用小组讨论法使学生们共同归纳谈论京剧的有用表达,并能够流利准确说出,为后续京剧讲解做准备。首先归纳出对话中用于谈论京剧的高频词汇。facial mask/facial makeup,脸谱;Shrieking singing, 高亢的唱腔;loyalty, 忠诚;courage, 勇气;treachery,奸诈;righteousness, 正直。然后两人小组以问答的方式练习高频词汇和有用表达。例如:What kind of character does white/black/red facial mask represent in Peaking Opera? In general, white usually represents treachery. Generally speaking, red stands for loyalty and courage. Black facial mask represents righteousness in Peking opera.

教学环节三: 讲语法、做练习

以对话中的句子为例,讲解“名词所有格”的用法,of 所有格用于无生命的名词,’s 所有格用于有生命的名词。复习、巩固语法知识点,避免讲解交流中出现语法错误,表述不当的问题。

新闻采访的引入可以有针对性地练习名词所有格,兼顾知识性与文化性。学生观看CGTN 对京剧艺术家于魁智的专访片段,根据专访内容翻译著名京剧曲目和句子。首先,练习和检验学生对of 所有格的掌握情况。例如:杨门女将,“Female Generals of Yang Family”;太真外传, “Yang Yuhuan and Emperor Xuanzong of Tang”;京剧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艺术学习过程,“Peaking Opera is a hard and long process of art learning”。然后,练习和检验学生对’s所有格的掌握情况。例如:小刘的戏服是手工做的,“Xiao Liu’s costumes are made by hand”;这个脸谱不是我的,是小明的,“The facial mask is not mine. It’s Xiao Ming’s”。通过观看京剧名家的新闻采访,学生能体会到京剧学习的艰辛历程,京剧艺术家们为传播国粹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培养“未来导游员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教学环节四:看导图、做讲解

教学环节四的设计应用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本环节中教师创设导游为外国游客提供娱乐项目服务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京剧讲解体验导游服务意识,情境演练(students’presentation)过程中,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做京剧的主题讲解。引导学生应用对话实例中的词汇和所有格语法知识做好京剧的讲解。培养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未来导游工作中的讲解能力和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教学环节五: 课后拓展─口语技能训练

课后拓展布置为弹性任务,既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技能,又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学生可根据个人特长和英语学习水平,选择三项任务中的至少一项来完成。任务一,在学习强国看幕课的《英语畅谈中国》课程中,自学11.3“The Four Major Roles of Peking Opera”,了解京剧的四种主要角色,展开主题讨论,完成课后任务。旨在拓展学生对京剧角色的了解,使英语口语较好的学生能够讲述京剧角色的分类及特点,并能就京剧角色话题与外国人英语交流。任务二,给学生推荐歌曲《说唱脸谱》、京剧《沙家浜·智斗》唱段,学生根据个人歌唱天赋选择学唱,后续课堂自愿展示。任务三,将以上两项任务拍摄成抖音小视频,做一段简短的京剧介绍或唱一段京剧。学生需将视频任务发送至学习通作业中,教师评价、打分,并选取优秀视频作为范例在后续课堂教学中展示,学生口头点评,取长补短。

四、教学评价的设计

教学评价设计是为了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改进和提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相信自我、挑战自我、成就自我,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本教学评价设计主要考查学生在导游工作岗位中所需要的英语应用能力,设计为小组对话演练的形式,使课堂内容、课后任务与教学评价相结合、相促进。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扮演游客和导游,模拟导游带团观看京剧演出的情景,为游客讲解京剧和四种主要角色。录制视频并上传至学习通《导游英语》课程。采用学生线上评价与教师课堂点评相结合的方式,为每组作品打分。评分标准主要包括语言表达、对话内容和导游工作规范三方面。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是不可用具体指标测评的,它会随着学生的成长,在其工作中逐步显现出来。本课程的隐性评价将表现在学生未来导游工作中,为外国游客讲解中华国粹京剧知识,弘扬中华优秀文明成果,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高职院校以立德树人为本全面推进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势在必行。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导游英语》课程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旅游专业学生应熟知京剧知识,运用相应的英文表达,向外国游客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POA(产出导向法),通过导游讲解实例挖掘出英语的词汇、语法知识点,同时融入了京剧名家的新闻采访,授课内容丰富、与时俱进。教学设计过程环环相扣,将知识输入、语言技能输出、中华国粹文化熏陶有机融为一体,实现了知识、能力、德育教育的无缝对接,进而使英语课程思政“如盐入水,润物无声”,坚定广大青年学子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猜你喜欢

导游京剧思政
我和康爷爷学京剧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京剧表演开始了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黄希川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