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具身体验下游客体质健康对行为的影响研究

2022-04-18张景全张佑印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旅游者合格体质

张景全,张佑印

(北京体育大学 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北京 100084)

引言

体育旅游是人们以参与和观看体育运动为目的,或以体育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1]。体育旅游作为一个新业态,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2016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指出建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同年,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把体育旅游作为新兴产业形态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新方向标。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发布,推动了旅游消费升级、促进了体育旅游市场的繁荣和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国家政策的出台和大众旅游质量的提高,传统的旅游形式难以满足大众旅游的需要,人们愈发青睐于体验感强、参与度高、不被固定情境所束缚的体育旅游形式。

已有研究较多关注体育旅游游客的行为特征与动机研究,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我国已经逐渐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体育旅游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品质化、智慧化的特点,人们的体育旅游需求逐步从注重观光向兼顾观光与身心体验转变。这种转变促使旅游目的地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从而提高游客的体验质量。本文重点关注旅游者的具身参与,深入探讨体质健康对体育旅游行为的影响关系,在研究视角上有一定的创新性,也对体育旅游研究进行丰富和完善,为体育旅游示范区的高质量发展及未来建设提供依据和建议。

1.体质健康与体育旅游的关系研究

体育旅游体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旅游者体质健康的影响,相同的体验内容,由于旅游者的体质健康水平不同,导致旅游者的感知水平参差不齐,旅游者的体验质量也不相同。本文以“体质—行为”为框架,结合具身理论和体质测量的标准,设计出体质健康对游客体育旅游行为影响的概念模型。

2.研究设计

2.1 问卷设计与收集

本研究采取了问卷调查法,选取北京体育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体育旅游爱好者为调查对象,通过在线问卷调查网站“问卷星”填制问卷的方式发放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游客的体质健康水平,主要参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年修订版)》,对学生的身体形态(体重指数(BMI))、身体机能(肺活量)、身体素质与运动水平(50 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1 分钟仰卧起坐(女)、1000 米跑(男)/800 米跑(女))三个维度进行等级调查。

第二部分调查游客的体育旅游行为。具体问题项的设置和来源如下表所示。采用李克特量表的调查形式,从“旅游动机”“出游决策”“旅游目的地体验”以及“旅游忠诚度”四个维度出发,设计了20 个相关题目,量表按照受访者认同的程度分成五个等级:1 分代表“完全不同意”,2 分代表“不同意”,3分代表“一般”,4 分代表“同意”,5 分代表“完全同意”。

第三部分是受访者的基本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居住地、喜欢的体育旅游类型、每年参与体育旅游的次数、参与体育旅游的组织形式以及体育旅游信息的获取途径等。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版)》,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综合评定被访者的体质健康水平。根据被访者的体质测试评定等级,满分为100 分,90.0 分及以上为优秀水平,80.0-89.9 分为良好水平,60.0-79.9 分为合格水平,而59.9 分及以下为不合格水平。

表1 相关问题项的设置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50 份,回收有效问卷343 份,问卷有效率为98%。本次问卷的克隆巴赫Alpha 系数为0.872,说明问卷在统计学上有很高的可靠性。本次问卷的KMO 值为0.94>0.5,达到研究调查问卷的效度要求。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显著性为0.000<0.05,达到显著标准可以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在参与调查的343 个有效样本中,男性占44.6%,女性占55.4%。居住地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居民占66.2%,农村居民占33.8%。

2.2 数据处理

本研究利用SPSS26.0 统计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主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是在固定其他因素影响的条件下,仅考虑一个因素对观测变量的影响,通过比较某因素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水平的样本均值是否相等来判断显著性的一种统计方法[2]。本研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不同体质健康水平的游客的体育旅游行为的差异分别进行检验,并通过多重比较分析其组间差异。

3.结果分析

3.1 体质健康对游客消费行为的差异分析

3.1.1 不同体质健康群体的体育旅游偏好分析

本文根据于素梅的体育旅游分类方法,将体育旅游类型分为休闲型(垂钓、荡秋千等)、健身型(登山、自行车等)、刺激型(攀岩、蹦极等)、野战型(狩猎、射击等)、节庆型(少林武术节等)、竞技型(参与各种体育竞赛等)、观光型(观看体育赛事等)。如图2 所示,体质健康合格群体在参与体育旅游时以健身型、刺激型和野战型为主。这与游客的身体状况密切相关,刺激型和野战型的体育旅游项目对参与者的身体要求比较高,更加注重情感化和体验化。体质健康不合格群体在参与体育旅游时以休闲型、健身型和观光型为主。体质不合格群体中容易出现超重和肥胖现象,导致其骨骼肌肉发育不良、身体活动能力降低、患病风险上升等身体问题[3],更加注重康养化和休闲化。

图2 体育旅游类型的差异图

3.1.2 不同体质健康群体的体育旅游频次分析

如图3 所示,在体育旅游频次的调查者中,体质健康合格群体中每年参与1-2 次体育旅游活动的人数最多,而体质健康不合格群体中每年参与0-1 次体育旅游活动的人数最多。体质健康不合格群体的身体状况大多存在心血管疾病或特殊慢性疾病,限制其参与体育旅游项目的能力。同时,该群体更倾向于消极评价自身体态,产生自卑感、抑郁感、低自我认同感等负面情绪,减少其参与体育旅游项目的动力。

图3 出游次数的差异图

3.1.3 不同体质健康群体的游伴类型分析

如图4 所示,各体质健康水平的游客在体育旅游形式上没有显著差异,都以朋友/家人相约的形式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者在选择游伴类型时也发生巨大转变,逐渐从团体包价式的大众旅游模式转向个性化的自由行和半自助游。旅游同伴会对旅游者的行为(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交通方式选择、旅游目的地体验、旅游结束后的旅游评价)产生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影响[4]。因此,大多数旅游者的旅游行为都是与旅游同伴沟通协商组合完成的结果。

图4 出游方式的差异图

3.2 体质健康对游客出游行为的差异分析

为了解不同体质健康水平旅游者的体育旅游行为差异,本研究利用spss26.0 软件和单因素方差法分析优秀体质、良好体质、合格体质与不合格体质分别对体育旅游行为的差异影响。对体质健康组别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体质健康水平对旅游者体育旅游行为有显著性差异,具体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体质健康对游客出游行为的差异分析

3.2.1 体质健康对旅游动机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对旅游动机进行多重比较检验。研究显示不同体质健康群体在解除紧张、充实自我、社会存在的旅游动机上有显著性差异,检验结果见表3。不合格的体质健康会导致旅游者的行为乃至人格发生变化,容易出现内向、敏感等心理特征及行为问题,且严重不合格的群体的异常心理问题更为严峻。大量的负面情绪的产生会降低旅游者的旅游参与的积极性,不利于具身体验的发展,并容易陷入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不合格的体质健康群体更容易导致消极的身体意象,对旅游者的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5]。低生活质量、低幸福感和社交焦虑极易冲击他们参与体育旅游的出游动机。相比之下,体质健康合格群体能够通过较高的身体满意度来有效规避诸多精神压力和社交困扰,从而降低体育旅游的紧张感、增强对体育旅游的好奇心,更愿意和亲朋好友出游去热门的体育旅游景区。

表3 体质健康对旅游动机的差异分析

3.2.2 体质健康对出游决策的差异分析

如表4 所示,不同体质健康群体在游、购、娱三个决策行为上有显著性差异。在“以瘦为美”的审美观念的裹挟下,体质不合格群体经常因为体态肥胖、行动能力欠佳等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从而不利于其在体育旅游中的游、购、娱三方面的正常发展。随着体质健康水平的上升,旅游者更愿意在出游过程中购买体育旅游装备、更愿意待在体育旅游景区并进行更多的旅游消费。

表4 体质健康对出游决策的差异分析

3.2.3 体质健康对旅游体验的差异分析

由表5 可知,不同体质健康群体在预期体验和现场体验上有显著性差异。参与性是旅游体验的重要特征,旅游活动就是旅游者对旅游产品在心理和生理上的一种体验。体质健康对旅游者的体验效果产生显著性影响,体质健康水平越高,预期体验和现场体验的效果越好,反之则越差。

表5 体质健康对旅游体验的差异分析

4.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1)不同体质健康群体在消费偏好上有显著差异;体质健康合格群体在参与体育旅游时以健身型、刺激型和野战型为主。而体质健康弱势群体则以休闲型、健身型和观光型为主;

(2)不同体质健康群体在解除紧张、充实自我、社会存在的旅游动机上有显著差异;

(3)不同体质健康群体在游、购、娱三个决策行为上有显著差异;

(4)不同体质健康群体在预期体验和现场体验上有显著差异。

4.2 讨论

体质健康作为社会发展、物质水平提高的产物之一,必将是长期存在的公共健康问题,需要政府各部门予以充分重视。体质健康既是旅游体验的重要基石,也是健全人格的关键前提。旅游者的体质健康可以有效地帮助其增强具身体验能力,在与其所处的体育旅游情境互动时建立自尊和自信,从而产生挑战自然、回归自然等心理需求。体质健康也有助于提高旅游者的身体感,即提高其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身体的本体感觉和身体状态,并通过身体感掌握环境状况,产生空间感觉,控制自身的动作,从而提升游客身体参与和多感官互动所直接获得的具身体验[6]。

体育旅游景区需要针对不同体质健康水平的旅游者去开发不同的旅游体验产品,增强产品组合的整体协调性。旅游体验产品的多样性是由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所决定的,考虑到旅游者体质健康水平各异,体验能力不同,除了提供丰富的旅游单项产品,还需要提高旅游单项产品的质量和易感知性。对于体质合格群体,应满足旅游者体验性和多样性的消费需求,提高旅游者的参与程度,增加感官体验和风险诱导型元素,建立强有力的人—地关系。在传统体育旅游的基础上,把移动通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VR 技术等与体育旅游产品深度融合,以旅游者为中心,促使旅游者在自我认知与活动场域上达成共识,激发旅游者的重游和传播意愿。而对于体质弱势群体,景区在设计体育旅游线路与活动时应该使旅游者能够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这里的成本不仅包括旅游者付出的实际经济成本,还包括旅游者所付出的心理与生理上的旅行成本,例如身体疲劳程度等;旅游者的收益包括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的知识获得以及愉悦和满足程度等。因此,为了保证体质弱势群体得到较好的旅游体验,在设计游览路线时降低旅行成本,提高旅行收益是最基本的原则。降低旅游者的旅行成本,主要应增加定点休息区域,减少不能给旅游者带来太多收益的景点间转移的距离;提高旅游者旅行收益主要应增加小微型多感官体验活动,弥补弱势群体由于体质健康下降而造成的旅游体验能力弱化的问题。

同时,体育旅游具有风险性,体育旅游景区应加快形成统一的标准化建设。优质高效的旅游服务是旅游者在体育旅游过程中获得高质量旅游体验的重要条件之一,对旅游者在景区游览的舒适和愉悦程度产生重要影响[7]。要提高旅游者的整体旅游体验效果,标准化的体育旅游景区管理必不可少。体育旅游景区应通过开展专业的服务技能培训,引入标准化的服务管理体系,强化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重点落实事前预防和事后应急处置两方面工作,提高体育旅游景区的安全系数,为游客获得更好的体验效果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由于笔者的调查数据有限,在深入研究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研究不同体育旅游活动和地点的体育旅游者,并对其变化作趋势分析,从而提高结果的可推广性。

猜你喜欢

旅游者合格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不合格的洗衣工
做合格党员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
句子的合格与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