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变、衍生现状及前景*
2022-04-18郝旭西藏大学艺术学院
郝旭(西藏大学艺术学院)
藏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聪慧、勤劳、淳朴的藏族人民在这片高原之地上创造、发展了特色鲜明、光辉灿烂的藏族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记录了藏民族在世界上生命的历史认知与感受,也是民族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的不断沉淀。而随着生活水平进步,传统文化濒临灭绝、传统文化迫需保护、传承力度需逐步加大和更加深入的现实需求前提下,国家大力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弘扬。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受到当今新型科技元素等影响的同时,也受到外来文化的极大冲击。西藏“非遗”还受到地域特征、民族生活习惯、文字语言等特殊性条件的限制,这一系列的多元因素所致,无疑成为了当下急需对西藏“非遗”文化抢救、保护、传承与弘扬工作的严峻考验。
一、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变过程
(一)原生态时期
西藏在以前,众多原因加剧,使得西藏传统文化长期处于萎缩、封闭状态。处于底层的贫苦人民连最基本的温饱都难以得到保障,在这样严酷的生存环境中,传统文化及手工技艺均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贵族唯一所在意的就是想方设法能榨取更多的价值,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手工技艺的传承问题,迫使这些宝贵财富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保护而遭受破坏。不仅加剧了传统文化的不断萎缩与封闭程度,也让传统文化及手工技艺一度陷入窘迫的境地。
(二)继生态时期
从20 世纪50 年底开始到70、8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组织广大民族文化工作证深入民间,进行了系统的普查、抢救、收集、采录、整理等相关工作。收集整理藏汉文资料3000 多万字,先后发表有关藏民族传统文化学术论文1000多篇,出版了十大文艺集成志,发行民族文艺研究专著30 多部。1984 年5 月28 日,由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民研会联合签发《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标志着三套集成工作的启动。也印证了西藏“非遗”相关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三)新生态时期
发展到21 世纪以来,国家对“非遗”的发掘、发现、抢救、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截至目前西藏自治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增至106 项,96 人列入国家级名录,460 项、522 人列入自治区级名录,2034 项、1050 人列入市县级名录,先后命名了4 个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2 个自治区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59 个“非遗”项目传习基地,8 个“非遗”特色县乡村,8 个“非遗”进校园示范基地,16 个项目列入中国传统工艺振兴目录,30 个项目列入自治区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民间藏戏队已发展到153 支,“非遗”就业工坊增至120 家。实现了西藏自治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大类别全覆盖。
2021 年5 月25 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关于《“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通知。“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面提高我国“非遗”保护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时期。
二、西藏“非遗”的衍生现状
(一)地域广、种类多、衍生条件限制
西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五个自治区之一,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独特的地理条件决定了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较广这一特征。这种地域广的特征也使得西藏“非遗”的分布零散,为相关保护、传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藏族有着自己历史悠久且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他们自古就是一个能歌善舞、勤劳朴实且有着特殊鲜明、文化特征、独特传统手工技艺的民族。西藏“非遗”种类较多范围广,涉及类别包含:传统音乐、传统美术、民间文学、民俗、传统藏戏、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传统舞蹈、曲艺、消费习俗、民间知识、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杂技)、文化空间等。
西藏“非遗”的衍生条件限制是一个颇为关键的一个因素。老一辈“非遗”传承人日常生活中均已藏语言为主,且众多西藏“非遗”类型多以民间文学、民间习俗以及民间工艺等方式存在,虽然近年来部分相关传承记载文献相继增加较多,但其余众多仍然以传承人口述为重要途径。由于西藏是一个以藏族为首,汉族次之,其他少数民族混合居住的一个多民族融合的特点,包括即使是同一个藏族,由于其居住地域分布不同的特点,虽然日常以藏语为主,然而无法避免因为地方方言所带来的偏面影响。另外在口述相传的传播方式下,传播内容也会无意间受到传承人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随着传承人的高龄化状态,不少“非遗”传承人传承精力有限,随之面临失传、断层。在众多的西藏“非遗”种类中,由于演绎或技艺方式的特殊性,衍生困难甚至无法衍生,仅靠国家政府、地方政府以及相关人员极力的抢救、保护,难以实现发展与“自救”。相对而言,在众多“非遗”种类中,其中传统手工技艺类衍生,由于资源丰富并满足着当今人们生活的需求与消耗,颇为容易被市场所接受。
(二)西藏“非遗”衍生及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西藏“非遗”的衍生种类在当今也趋于相对鲜明的发展状态。西藏“非遗”的衍生,是在基于对“非遗”文化本身进行发掘、抢救、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之上而演变出来的一种相对概念。西藏“非遗”的衍生现状可以大致分为几个方面:一是相关保护、传承、宣传单位的逐步成立与增加。例如:西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区非遗保护中心)、西藏自治区藏剧团、西藏“非遗”博物馆、西藏擦擦展览馆等。这些西藏“非遗”相关单位群体,作为“非遗”保护、传承、宣传的一线工作者,在西藏“非遗”保护相关工作中其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针对“非遗”保护制度的一系列颁布与出台。在国家对“非遗”相关法律法规出台的基础上,2014 年西藏自治区出台了《非遗实施办法》,使之更加符合西藏当地的相关“非遗”保护实际情况。并且,为了结合西藏“非遗”保护的相关实际工作,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西藏自治区相继制定了《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的意见》以及《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政策法规。三是有关西藏“非遗”宣传、学习传承方式的延续。众多西藏“非遗”传习基地的出现,为西藏“非遗”传承与展示打开了新起点。每年6 月“文化遗产日”大型“非遗”文化展示活动,西藏“非遗”技工学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教育厅等众多单位及文化工作者联合组织的“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一系列西藏“非遗”活动,为西藏“非遗”的宣传、保护、传承和今后的有利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加持”作用。四是各种网络平台、科技便捷信息、新型元素融合的带动。网络信息的传播便捷程度,为众多西藏“非遗”提供了一定的发展机会,例如:藏香在网络平台上由于其独特的生产方式与珍贵藏药材为原料,在生活中保健功能效用为大众所喜爱并接受,相关生产厂商也在通过藏香背后的藏药材为原料,研制开发同样用料成份的香水、香皂等。传统藏族服饰一直以雍容华贵的样式、耀眼夺目的靓丽色彩以及技艺精良的制作工艺颇受大众所喜爱。近年来,传统藏族服饰与新式元素所结合新式藏装的出现也被更多民众接受,在这几年一度“西藏热”的潮流下也相继引发了“藏装热”。再加上逐年环境、气候的不断变化,以及大众不良生活习惯的养成,亚健康人群与各种病因患者呈上升趋势,藏药的药效及药用价值开始越来越多的受到大众的关注。随之正在悄然衍生发展的还有很多,由传统唐卡衍生而来的新唐卡、氆氇衍生而来新式地毯、传统藏戏衍生改变而来的新藏戏、传统习俗影响衍生出来的节日等。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受到国家政府、地方政府、文化群体、诸多社会团体及文化工作者个人等社会多方面融合的努力作用下,正在逐步进入更加有益与西藏“非遗”的良性发展状态,西藏“非遗”的衍生也在西藏“非遗”文化不断发掘、抢救、保护、传承、弘扬的基础上有序发展中,但是,西藏“非遗”所面临的的濒临失传、消失、断层问题依然严峻。
三、西藏“非遗”发展前景浅析
随着近年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大环境下,以及备受关注的“西藏热”,藏文化研究学术成果不断增加。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关于“非遗”相关研究发展大致为以下三点:一是“非遗”民众化。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温饱问题已经不再是当今最迫切解决的相对性问题。国家的扶持、抢救、保护、传承、开发等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使“非遗”文化衍生的物化产品更贴近人们的生活。二是“非遗”艺术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这些特有的、多元的文化形态开始被大众所重视、所珍惜,“非遗”的特殊历史演变,让其由最终从民间走向艺术,又从艺术回到民间,从而使得“非遗”文化遗产能够更大的发挥其艺术价值及文化价值。三是“非遗”年轻化。随着“文化自信”这一观点的不断深入人心,国家在大力倡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坚持道路自信、文化自信。把“非遗”有机融合于高校相关课程资源的增设与开发中,尽力挖掘“非遗”所蕴涵的多元化价值。
(一)西藏“非遗”教育方面
西藏“非遗”教育的传播宣传以“非遗”传承人传授、“非遗”传习基地、“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以及每年的文化遗产日等方式为主,除了西藏雪堆白技工学校拥有西藏“非遗”相关专业外,其它学校暂未涉及。由此便想到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存在的合理性取决于它本身性质所在。通识教育最早是文艺复兴时期由人文主义学家弗吉里奥在论文《论绅士风度与自由学科》中在阐述。早在19 世纪,众多欧美学者认为大学课程的开设都太过专业,知识存在被割裂的严重现象,于是“通识教育”便应运而生。自20 世纪,通识教育已备受欧美关注成为欧美大学必修课程。通识教育这一国际化议题,已经被世界各大学普遍接受,随着教育的不断创新与改革,这一议题也应受到我国教育界充分重视。西藏“非遗”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财富的一部分,它所孕育的内涵与文化价值无可厚非。西藏“非遗”的抢救、保护工作固然重要,但抢救与保护无法代替“非遗”未来的发展与传承。“非遗”传承需要靠老一辈、当代青年以及未来青年的共同参与,如何让当代青年及未来青年共同参与其中,这时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有关西藏“非遗”通识教育的建设问题。
以武汉大学为例,从2015 年5 月,武汉大学将历史遗产保护纳入建筑系专业硕士修课程,邀请校外专家、名家进行授课。课程内容从历史遗产保护准则到方法,从武汉周边古建筑文化研究到西方文化遗产保护实例,从古建筑到“非遗”保护等成为了历史遗产保护知识构架。2018 年,武汉大学新增一门通识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此课程从民俗学视角出发,讲授“非遗”基础知识、理论体系及实践融合。旨在让学生了解“非遗”,梳理其基本内涵、种类和价值等,学习掌握“非遗”相关保护原则及考察方法。课程内容包含:“非遗”概念的内涵与特征、保护历史、传统节日、民间手工艺、民间表演艺术、民间文学、保护理论与原则、民间手工艺实践展示与体验等。采用课堂报告、讨论、多媒体教学和实践等多种方法,通过图文、音视频、实物等多样化表现形式为学生展示“非遗”。引导学生以地域条件或文化特性为准则,组建“非遗”小组进行考察,搜集相关“非遗”资料在课上进行展示分享。引发学生思考,面对科技发展因素及世界外来文化的冲击,如何保护、传承“非遗”文化,并珍视其在现代文化中的合理变迁。通过搜集资料,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构造、增添对家乡文化及“非遗”文化自觉性。西藏“非遗”种类多、范围广、资源丰富,武汉大学的通识课程开设给了我们示范与启发,值得我们效仿。根据西藏区域自治的特殊民族文化、历史背景、地域特征等实际情况出发,改进开设更适合西藏高校并更利于西藏“非遗”传承的通识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二)西藏“非遗”电商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如今人们生活习惯的逐步改变,电商平台购物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主流购物方式的一种。科技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互联网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电商平台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这也使得电商平台为国内外消费者与西藏特色商品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通过相关搜索及查看会发现,在电商平台上的西藏商户店铺中所上架的产品中多为藏红花、牛肉干、尼泊尔铜具、尼泊尔纺织、尼泊尔首饰、尼泊尔香、藏香等,而这些产品分类中绝大多数均为非西藏本土产品的外来产品。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所致,近年来电商在西藏发展迅猛,当地实体商户也在不断地受到电商购物方式的巨大冲击。
2021 年9 月26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实验室、中国旅游报联合阿里巴巴发布了《2021 非遗电商发展报告》。报告中,一年里,14 个“非遗”产业带在淘宝天猫年成交过亿。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实验室首席专家刘志明教授认为,走进衣食住行里的“非遗”才能更好地传承。促进“非遗”消费、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是“非遗”保护传承最有效的途径。在“非遗”的发展中传承是必要前提。在平台上不论是“非遗”消费者数量还是人均消费连续三年上涨。且购买这些“非遗”商品的用户多为年轻人。在这些“非遗”店铺中超过67%的店主找到了相关传承人,其中72%的受访手艺人认为电商平台是他们主要的销售途径。在此次报告中,电商平台上有关“非遗”店铺数量的增幅全国前十中,西部省份占据六席。甘肃增幅145%位列全国首位,西藏位居第二位。但事实上,在平台上有关西藏“非遗”类的销售商品主要为藏香、唐卡及唐卡衍生吊坠之类,其他涉及甚少或几乎未涉及。甘肃“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将传统香包挂件通过衍生方式设计成拖鞋、抱枕、丝巾等日用品,不仅带动了当地妇女对刺绣学习的热潮,也给我们以更多的启发。多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各种“非遗”抢救工作得到了显著成效。西藏“非遗”的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也在众多多方力量的努力下井然有序推进。西藏“非遗”的演变经历了从民间到“非遗”,又从“非遗”回归到大众生活的衍生发展过程。也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中逐步取得不菲成绩。西藏“非遗”的抢救、保护工作不容忽视,也不会就此停下“脚步”。西藏“非遗”未来的发展不论是从教育方面,还是电商平台发展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提升空间,都值得我们去重视,也值得不断有针对性的,在西藏传统“非遗”的抢救、保护、传承工作基础上创新性与实践性有机融合并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