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高校心理育人的实践探索
2022-04-18刘明珠
课题项目:南方医科大学辅导员专项重点课题《疫情下高校心理育人的社会心态引导研究》(FDY2020Z01)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明珠(1988.12-),女,汉族,湖南常德人,学历:研究生,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职称: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管理研究
摘要:心理育人是三全育人的重要构成,是引导高校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重要载体。后疫情时代高校学生心态呈现出突围感、摩擦感和虚无感等特征,具体表现为从居家不安感到返校常态化的隔离感、从家庭关系紧张到室友相处摩擦感、从网络成瘾到线上活动的无力感等变化,高校心理育人实践从情感、思想和行動三个层次进行探索:丰富校内生活,加强“正念”体验;加强主题教育,点燃爱国情怀;线下志愿服务,线上共情引领,以此来回应后疫情时代塑造健康生命价值观、网络空间法治观和正确政治价值观的价值需求。
关键字:后疫情时代;心理育人;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我国进入“后疫情时代”。所谓“后疫情时代”,并不是我们原来想象中的疫情完全消失、一切恢如前的状况,而是疫情时起时伏,随时都可能小规模暴发,从外国外地回流以及季节性发作,而且迁延较长时间,对各方面都产生深远影响的时代。[1]后疫情时代带给高校学生的心理影响,不像疫情突发时期的直接冲击,而是具有相对持久、状态反复和“不聚集、非必要不外出”的束缚性,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也产生了新的衍生问题,折射在心理层面呈现出新的特征。关注后疫情时代高校学生的心理状态,发挥好高校思政工作心理有人的功能来进行实践探索,倡导心理育人的价值回归,具有现实意义。
一、后疫情时代高校学生心态变化的特征
大学生作为高校心理育人的受众群体,突如其来的疫情带给他们的心理冲击,其社会心态随着疫情防控发展阶段的变化而有所不同的表现,由疫情下最初的未知、焦虑、无助、恐慌等到相对平和、理性,由疫情初期居家隔离的不安感、亲子关系矛冲突、网课学习的焦虑、网络依赖和空虚感等表现,变为后疫情时代在校的突围感、宿舍关系摩擦感和线上时间长的虚无感等心理特征呈现。
1.突围感:从居家不安感到返校防控常态化的隔离感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正处于寒假放假期间的大学生处于居家自我隔离状态,突如其来的疫情带给高校学生们强烈的不安感,不安于自己和家人被传染的风险,不安于居家不能外出、开学遥遥无期的束缚。后疫情时代,高校学生已正常返校学习,逐步适应了按照疫情防控政策下的核酸检测和非必要不外出。但身处广东的高校,在当前疫情防控态势拉紧的状态下,学生响应疫情防控在学校不外出,较长时间的不能外出和回家,容易产生一种心理层面的隔离感而有突围的冲动,想要去挣脱某种较长保持的状态,在医学生期末考试较大的压力刺激下,这种隔离感和突围感易被强化,造成其他衍生问题。
2.摩擦感:从家庭关系紧张到室友相处摩擦
疫情爆发初期高校学生寒假较长时间在家居家隔离,受观念、生活作息习惯、行为方式等因素影响,与父母长辈共处存在“代际心理距离”,家庭关系较为紧张,容易引发冲突矛盾,造成亲子关系裂痕,带来较为明显的家庭关系相处的紧张感。后疫情时代学生在校学习生活“非必要不外出”,长时间呆在校内尤其是宿舍,室友间因为作息问题和疫情不能外出积压的负向情绪而引发的摩擦明显增多。校内外聚集性活动能开展,让原本增进情感和友谊的社团活动、室友聚餐、旅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暂缓,精力较为旺盛的大学生因为行动受限而心理层面受抑制的情绪缺乏一个发泄口,很容被朝夕相处的室友不经意的言行举止而点燃,室友关系变得紧张。
3.虚无感:从网络成瘾到线上活动的无力感
疫情初期“停课不停学”产生了一批“网课学困生”,他们居家作息不规律,自制力不强,晚上熬夜玩游戏和煲剧,早上起不来上网课,居家对网络依赖程度相当高,甚至网络成瘾。后疫情时代学生返校学习,在线下教学的同时依旧保留不少比例的线上课程,线上听课的体验感反馈不佳,既体现在网络等外在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学习效果不佳,也体现在线上课程很多是视频自学,没有线下课程老师讲授互动效果好。线上网课的学习时间也容易被自制力不强的学生被其他事务挤占,而线上学习在课程中所占分值比例不低,整体学习成绩下滑的现象不少,网课开始呈现出并没有一开始的受欢迎,逐渐带给学生负担和无力感。加之疫情影响线下其他活动也受不能聚集的影响而转为线上会议讲座分享,对网络从最初居家无聊的依赖,逐步变为心理层面的些许抗拒无力之感。
二、后疫情时代高校心理育人的实践探索
心理育人作为三全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后疫情时代高校思政工作需要发力的重要方面,围绕疫情发生的关于生命健康和家国情怀的故事,给大学生上了一堂全国大思政课。南方医科大学作为一所有部队红色基因传承的医科院校,借助身边医护人员参与到抗疫战斗中的榜样引导、冲到前线的奉献担和生命健康守护价值观引领的诸多事迹对学生进行情感层面与时代的情感同频共振、思想层面的爱国情怀教育和行动层面的志愿服务精神传递教育,减少学生因为疫情带的作为个体在心理层面的冲击,减少后疫情时代学生的突围感、摩擦感和虚无感,在心理育人方面作出了实践探索。[2]
1.情感层面:丰富校内生活,加强“正念”体验
进入后疫情时代,高校学生因为疫情防控常态化“必要不外出”在校“半封闭”状态时间长而伴随产生的心理突围感,需要学校育人主体在疫情防控“不大范围聚集”的前提下,举办更多的线上线下活动来转移学生心理的负向注意力,丰富学生的校内生活,及时疏导学生心理的突围感。南方医科大学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期间,倡导各学院和书院开展节假日主题活动如端午举办“诗说端午家国情”线上诗词创作、鉴赏大赛,线下为学生准备粽子,带领学生领略端午历史、风俗和粽子文化,减少学生不能外出回家的压抑感,在情感上实现节日思家情绪的共鸣。同时,心理咨询中心开通线上“正念体验”活动,由专业的心理老师在线带领同学每日十分钟正念练习,“每天十分钟,快乐轻松”,引导学生释放正能量,排解负向情绪,让学生在情感上能感受到来自学校老师的关心关注,师生共同克服疫情防控下行动空间上受限的困难,破解学生后疫情时代的心理突围感。
2.思想层面:加强主题教育,点燃爱国情怀
后疫情时代高校学生在校人际关系尤其是宿舍关系的摩擦感增强,日常管理教育中和谐宿舍关系的建构显得尤为重要。宿舍关系是高校学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心里微变化的开端,南方医科大学倡导宿舍23:30熄灯打卡,减少室友熬夜晚睡造成的矛盾,也是预防矛盾冲突上升为心理问题的重要举措,加强和谐宿舍构建的主题教育引导,也是化解疫情下人际关系矛盾而引发的心理问题的重要举措。后疫情时代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挖掘抗疫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抗疫故事,传承好部队院校血液里流淌的“若有战,召必回”的红色基因,点燃青年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站在思想的制高点来看待疫情给生活带来的不便和给人际相处帯来的摩擦,会让学生心理层面更为超脱。作为高校心理育人的执行者和参与者,朋辈心理互助的介入,也让学生负向情绪得到倾诉,主题教育的正能量在积极心理学的暗示下,将摩擦感下的心理状态拉回和谐边际,去感受思想层面的家国情怀熏陶和升华。
3.行动层面:线下志愿服务,线上共情引领
后疫情时代历经心理突围和人际摩擦后,网络线上带来的空虚感,需要在现实层面找到能量释放,医学生支援街道和社区的核酸检测志愿者,就成了医学院校在行动层面的给力支撑。奉献、担当、所学服务于人,在做好专业培训和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医学博士生研究生支援医务工作者成为新生力量,本科生成为志愿引导员,都在用行动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线上对医护抗疫战事迹和支援抗疫各行各业的感染故事进行榜样引领教育,能够让高校学生透过一份份坚定的赴一线医疗服务的“请战”和一个个湿透背的防护服背后,受到一个个高浩灵魂的洗涤和鼓舞,同频共振,达到情感共鸣,能够真真切切感受到榜样在身边,而非网络世界的虚无,填补心理层面抗疫必胜的信心,并轉化为实际的支持行动。
三、后疫情时代高校心理育人的价值回归
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为高校构建心理育人体系提供根本遵循。后疫情时代高校心理育人既要守护学生心理健康,让学生对疫情带来的系列影响达到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又要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过程中,让学生对国家充满制度自信和点燃爱国情怀,育心与育德相统一。[3]思想政治教育应借助其价值导向功能、思想转化功能、心理疏导功能、规范约東功能以凝聚社会中成员共识、矫正偏差认知、抵御负面心态、转变过激行为,保证公众具备积极社会心态应对危机,从而有效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4]
1.调整应激状态下的心理失序,塑造健康生命价值观
高校心理育人主要通过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方式来培育青年学生的成长,如何把灾难变成教材,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生命、责任与担当,塑造健康生命价值观,是后疫情时代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育人课题。调整疫情应激状态下的心理失序,减少负向情绪传染和对疫情反复、多地、多节点复发的恐慌,降低疫情影响下生命逝去的哀伤诱发的新一轮心理问题,尤其是高关怀学生的心理失序问题,重建对政府防疫工作的信任和生命至上的健康生命价值观,是后疫情时代高校心理育人的价值回归需求。医科院校学生更应该尊重生命的价值和深化生命的意义,正确看待医护人员在支援抗疫过程中冲在一线冒着被传染的风险之付出,及时调整心理状态,用力所能及的抗疫行动去回应医者仁心和生命至上的价值诉求,塑造平合理性、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2.调整信息激荡下的行为失控,塑造网络空间法治价值观
互联网+背景下抖音、快手、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层出不穷,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各项信息的便捷窗口,对于一些不够理性、思想觉悟不高、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的青年学生来说,会因为疫情的暴发而失去判断力、很容易被网络上的些不实言论误导,产生迷茫和困惑,对党和国家的抗疫举措不信任,疫情初期也出现部分不理解、不配合居家隔离等措施的行为。因此,要准确把后疫情时代所面临的特殊机遇和挑战,转危机为契机,引导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后疫情时代要防止青年学生在各种信息激荡下的行为失控,不信谣传谣,不被别有用心的如攻击中国疫苗有效性的西方言论所舆情误导,不被制造抓人眼球的“噪音”所干扰,不去隐瞒疫情流调轨迹和行程,不充当网络世界谣言的“二传手”,塑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法治价值观。在教育引导过程中既要注意不过分强调疫情带来的消极情绪和应激反应,又要强调个人行为必须受到法律法规的制约,要让大学生学习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不触碰法律底线。医科院校的青年学生更需要加强他们从业的自信心和价值感、获得感,也需要从制度法律层面保障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和安全,不必承担不必要的医闹事件和网络暴力,塑造正能量的网络空间法治价值观。
四、结语
中国在新冠疫情下的中国抗疫方案和中国抗疫担当,给中国人民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其历程彰显了我们国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彰显了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中国及时向世界各国发布疫情信息、分享防控经验、推进疫情防控国际交流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青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疫情初期口罩紧缺、倡导大家居家隔离遵守防控政策到后期国家研发和提供免费疫苗接种,青年学生感受到国家的担当和中国方案,激发了爱国热情,增强了国家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国的抗疫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内核,无数个感人的中国故事中看到了中国品格和中国精神。爱国不是空谈,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刻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这场全国人民共同参与的抗疫斗争增进了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对青年塑造国家观提供了行动指南,让广大青年在同舟共济中实践报国之行。
参考文献:
[1]王竹立.后疫情时代,教育应如何转型?[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04):13-20.DOI:10.13811/j.cnki.eer.2020.04.002.
[2]单盈.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考[J].学理论,2021(06):91-93.
[3]潘旭红.后疫情时代青年价值观的塑造[J].现代交际,2021(10):212-214.
[4]张伟,李静.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2):111-114.DOI:10.15916/j.issn1674-327x.2021.02.030.
[5]张建荣,左新亚.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心态调适功能研究[J].西藏发展论坛,2021(0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