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三二轮物理复习要点研究
2022-04-18黄宝林
黄宝林
高三阶段的物理复习课程一直是中学阶段物理教学当中的重要课程类型,对于巩固学生已經掌握的知识以及培养问题分析解决能力而言至关重要,这也关系着学生的思维能力培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教学活动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体验,同时还要突出教学有效性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核心素养理念要求之下,物理教师在设计复习课程时,要注意每个环节都体现出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在明确重难点知识的前提下做好复习要点的筛选,围绕关键知识进行引导。
一、复习要点确定
教学重点是一堂复习课设置的关键,也是学生最应该掌握的部分。这个内容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如果学生能够将复习课程的重点进行掌握,那么教材当中的知识点都可以成为关键的教育资源。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之下,高三二轮物理复习的要点也应该围绕不同的重点方向而展开。
1. 按照课标内容确定重点
课标内容对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建设性的意见,物理课程标准当中的课程内容,对每一节的课程设计都提出了具体的参考依据,是教师在备课环节的参考对象,根据标准罗列和反映出的内容差异,确定不同的复习内容。一部分内容只需要学生基本掌握即可,而某些关键内容则需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教材内容的规定处理方法来探讨重点和难点。例如现有的物理课程标准当中,对于摩擦力知识的要求是了解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现象,并学会用动摩擦因素来计算滑动摩擦力的数据。在实际的教学环节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弹簧测力计去拉小木块,在观察小木块运动状况和弹簧测力计的指数变化之后,得出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和具体方向。之后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摩擦系数相同时正压力和滑动摩擦力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最后辅以相应的视频资料或例题,让学生了解到摩擦力,不仅可以作为阻力阻碍物体运动,同时还可以作为动力来促进物体的运动,以生活当中的案例作为参考依据感悟摩擦力在生活当中的存在与应用。综合来看,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于每个知识点的内容要求存在差异,教师在设计复习课程时,则需要关注某些重难点知识的讲解要求,不仅要参考课程标准,同时还要结合教材。
2. 根据教材确定复习重点
根据教材确定复习重点的核心在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教材当中的地位和作用来进行筛选。因为物理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教师应该系统化地将每个知识点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联系,将其中能够起到关键作用的内容作为核心复习部分。例如加速度概念在物理学当中表示的是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在加速度比较大时,物体的速度变化幅度较快;而加速度比较小时,物体的速度变化则相对较慢;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不发生改变时,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就可以被认为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师在进行该部分内容的复习时,可以对原有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和评估,使其对后续内容起到铺垫作用。因为当前的物理教材当中涉及到很多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又如在复习到牛顿定律的有关内容时,不同的牛顿定律在教材当中的篇幅和详略程度有所差异,其中牛顿第二定律在教材当中占比最多,进行了详细解释,表明这一定律是生活当中的常见定律和应用内容最多的部分。教材作为蓝本和主要复习参考资料,教师应该主次分明,选择不同的教材内容来确定复习重点。如前文提到的牛顿第二定律复习阶段,需要通过实验来研究加速度、质量和力之间的关系,并且对对象展开受力分析之后研究出对象的合力,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物体所有受到的力都应该成为复习重点,一一明确,否则必然导致结果和正确答案之间产生偏差。
3. 根据核心素养要求确定重点
在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当中,充分关注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每个学科都有相应的核心素养,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在于从不同的维度来确定教学设计方案。如果一个知识点体现的维度越多,则说明这个知识点越重要,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意义更明显。
仍然以前文提到的摩擦力内容为例,复习重点体现在让学生辨别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并同时掌握两种摩擦力产生的不同条件。在这一问题的解决过程当中,学生要将知识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通过对比推理方法,掌握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不同产生条件,基于科学思维角度培养模型建构和推理能力。
从物理观念的层面来看,这是其他核心素养的形成发展基础,因此可以围绕摩擦力作用过程当中的运动静止问题来表现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有关要素。
物质观念是物理学科的基础性内容,所以我们在研究某个物体的运动规律时,可以从物体的存在角度来分析物质观念,根据实际情况得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要求。
而在复习阶段无论是进行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是通过实验教学的方法得出结果,都离不开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层面以科学推理和科学论证的方式得到试验结果,掌握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之后,最终计算出摩擦力大小。
总而言之,该知识点对物理学核心素养的多个维度都有所涉及。教师在开展教学内容设计时,就需要结合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来帮助学生确定不同层面的关键要素,包括物理观念要素、科学思维要素、科学探究要素和科学责任要素等。
4. 确定最终教学要点
最终的教学要点的确定是要结合当前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从教材核心素养和内容体系等三个方面进行全方位设计,避免产生以偏概全的现象。依然以前文提到的摩擦力知识点为例:
从课程标准角度分析,摩擦力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分析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掌握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并计算摩擦力数值;
从教材角度来看,这一部分知识的重点在于判断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掌握摩擦力大小的求解方法;
从核心素养角度来看,确定摩擦力的重点为可以判断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并且掌握计算方法和物体运动规律,利用摩擦力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当中和摩擦力相关的各类现象,实现学以致用。无论是从物理课程标准还是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其教学重点都在于确定教学要素,综合各个方面的内容展开准确而合适的渗透,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三二轮物理复习模式
1. 重视课前准备
与新的授课模式相比,复习课的课堂目标更多体现在对旧知识进行巩固,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知识网络。例如电场的有关知识在复习课中更加强调场强与电场力之间的关系以及规律总结,所以侧重点产生了显著差异。新授课阶段需要让学生了解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的实现,并且推导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做好计算,利用电场线描述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等;在复习课当中则需要进一步理解电场力电势能的概念,运用相关规律解决物理问题,培养思维分辨能力。从对比当中可以看出课前准备在教学目标上存在显著差异,所以课前准备作为教学实施前的重要准备活动,应该关注知識点之间的衔接和应用完成内容的深化和理解,以便于找到重难点进行突破。学生在选择内容时,也应该完善现有的知识网络体系,联系前后知识选择复习练习题,全面认识概念和规律的内涵外延特征,以此为基础,形成科学化的知识体系,提升综合能力。
2. 情境设计
在当前的高中物理复习课当中,教师要关注物理情境的设计,并且让其贯穿于整个复习阶段,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情境教学的意义在于将生活情境和物理知识相互结合,让学生主动积极思考问题,联合生活实际将与学过的知识进行串联。特别是在某些问题情境的创设环节当中,可以让学生尝试进入特定情境内部,充分把握学情的客观规律,尝试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不断完善教学资源,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物理来源于生活情境,复习策略的适用范围也非常广泛,以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能够进一步增加二轮复习的有效性,为三轮复习打好基础。
3. 借助思维导图
高中物理的某些知识点比较分散,如果不能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和思维导图,那么某些学过的知识在短时间内就会被遗忘,无法形成长久记忆。高中阶段的物理复习课,除了对物理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整合之外,还在于让学生加强所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并深化记忆,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实际上,高中的物理知识并不独立,所学概念和其他内容之间,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凸显出内在联系。例如在静电场的学习过程当中,就包含了静电力、电场能和其他应用。而静电力知识点中又包含了库伦定律和电场线,电场能知识点当中包含了静电力做功,其他应用层面则包含电容器电容和带电粒子的运动规律等。诸如此类的内容,可以进行整合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借助思维导图直观展示部分知识点的脉络关系,加深知识体系在学生中的印象,在今后遇到类似问题时,也能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升对知识的掌控能力。
4. 经典案例研究
经典案例研究的作用在于全方位完成知识的掌握,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突出复习课程的功能所在,所选择的例题应该具有典型性,让其中的物理方法和规律被学生所认知;其次,在内容上要具有层次性特征,根据学生的能力状况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把控,避免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影响发散思维的培养。
例如,光滑的水平面上,两辆小车之间有一个压缩的弹簧,用两手按住小车让其保持静止,如果将两个小车和弹簧共同看成一个系统,那么放手之后,小车会有怎样的变化?在引导学生思考时,可以让学生分析两手同时放开和两手分别放开的不同状况。当两手同时放开时,小车受到的合力为0,动量守恒,总动量仍然为0;如果先放开一只手时,那么系统就会形成一个向左或向右的动量,且系统的总动量与放手的顺序有关。可以看到这种分析方法能够对题目当中的各种情况进行说明,因此可以作为经典案例而存在。
三、结语
作为教师需要深刻研究复习课的运行策略,将高三阶段的二轮物理复习作为后续工作的重点,积极寻找课程建设规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选择典型问题构建。与此同时,还需要完成知识迁移和能力提升的双重目标,以培养核心素养为根本方向,一方面提升复习课的效率,另一方面优化今后的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