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2-04-18黄云江
黄云江
摘要:畜牧业是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诸多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也说明畜牧业发展具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基于此,本文详细探讨了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并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提出具体的完善策略,为当地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一些帮助,推动农业更进一步向前邁进。
关键词: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动物防疫
与传统的畜牧业相比,当前的畜牧业已发生较多转变。表现为由副业转为主要产业,饲喂方式转变为规模化饲养,传统产销脱节也转变为产销一体化模式,虽然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不过其中也存在较大的缺陷。畜牧业的相关人员应结合市场实际需求,防止产能过剩情况出现。这样才能最大化促使畜牧业经济发展。
1 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目标
现阶段,畜牧业已取得良好的发展,产业化是未来的主要趋势,而在畜牧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应以下面几点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
1)规模化。规模化可以在根本上实现畜牧业创新生产方式,扩大发展格局。将现阶段的畜牧养殖进行科学管理,促使其分散化养殖转变为规模化发展,同时,相关部门应对大型养殖场与规模化养殖的个人,给予更好的支持。养殖过程中应定期对养殖人员开展技术管理与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分析畜牧业最新的市场情况,进而让规模化畜牧养殖更好地保障市场需求,为产业化发展提供基础。
2)科技化。任何领域中科学技术都是重要的生产基础,在畜牧业的实际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应结合现阶段的养殖需求,适当应用或研发出全新的养殖技术与相关设备,并将其应用在日常的畜牧养殖中,进而降低人工养殖的工作任务量,提升养殖效果,增加疫病的防控措施。科学技术的不断应用,是保障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更好的应用下,可以极大地推动畜牧业的进步。
2 畜牧业发展现状
近些年,畜牧养殖产业在政府部门的鼓励下,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不过在一些地区中,实际养殖过程仍存在一些缺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畜牧养殖管理方面。这也是现阶段最大的发展缺陷问题,由于大部分的畜牧养殖人员缺少足够的养殖知识,同时,还缺少产业化养殖的相关经验,导致在实际养殖中,经常依靠自身传统的养殖经验进行管理,较大的随意性极难发挥出养殖管理的最大化经济效益,制约着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2)畜牧养殖品种类型。养殖户的品种改良较慢,由于养殖户缺少相对的科学经验,在实际养殖中,无法开展高效的品种改良。大部分养殖人员主要以猪、牛、羊作为主要的养殖,品种较为单一。并由于改良速度慢,动物生长质量效果逐渐下滑。
3)养殖所需的物质资源较为缺乏。由于畜牧业养殖过程需要相对多的资源成本,而在资源方面,如:玉米、饲料等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养殖产生的经济利益无法达到养殖户的预期效果,并且由于养殖户缺少足够的经济成本,一旦养殖成本上升,极易受到影响,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稳定发展。
3 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具体措施
实现高效发展应根据现阶段养殖情况,并结合制定的发展目标,规划出有效的发展策略,不断对畜牧养殖过程加以优化。
3.1 转变传统养殖方式
为保障战略目标快速实现,应转变现阶段的畜牧养殖方式,其过程应全面分析当前市场的畜牧产品实际需求,以此为基础,转变畜牧养殖方式,将养殖效益最大化作为畜牧养殖目标,进而实现养殖专业化与规范化经营。此外,还要有效结合相关资源,最大程度发挥畜牧养殖的优势,真正落实畜牧生产过程的科学规范化管理,形成产业化经营,不断对产业化的提升进行完善。同时,还要不断落实养殖品种的改良以及养殖技术的提升,将最为先进的疫病防护措施应用到实际养殖中。
3.2 政府加大鼓励支持
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还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的进步,实现乡村振兴。因此,各地政府应加大力度,鼓励各个养殖户开展产业化养殖,并在宏观调控上给予养殖户各种便利,其应以宣传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增强人们对畜牧产业化的认知程度。具体工作方式应注重以下几点:
1)政府要组织各个相关部门进行畜牧业的管理调控,例如:农牧局、市场监管部门等,对畜牧业的生产每个环节进行调研论证,例如:养殖所需饲料、喂养食物、以及畜牧产品的价值等,对此进行宏观上调控,保障畜牧业产业的市场相对稳定。
2)相关部门还应该制定鼓励措施,例如:扶助制度,开展相关养殖的人员,可以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优惠政策,如养殖场地的选用、相关手续的办理等,避免各个养殖户在规范、科学的养殖过程中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处理,制约畜牧产业化的进步。相关监管部门应给予一定支持,对养殖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问题及时给予解决,严禁做出处罚后,让养殖户独自进行改进,避免养殖户在经验不足情况下,放弃畜牧养殖产业化发展[1]。
3.3 优化养殖结构布局
实现畜牧业产业化需要全面改进传统的养殖方式与结构,同时,还要对养殖区域进行科学布局,保障畜牧养殖的结构布局可以最大程度发挥效用。而具体的优化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1)在产业化的理念中,需要全面转变现阶段的分散式养殖方式,保证养殖产业化的有效进行。而对于以养殖作为副业的分散式养殖,可以适当改进,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例如:在绿色与防疫的管理下,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或疫病的出现。对于大规模的养殖应使用全新的养殖技术,并融入科学的管理模式。将畜牧养殖进行升级改造,在技术的支持下,降低养殖人员的工作量,提升相关资源的利用效果,增强养殖效益。
2)畜牧产业区域的科学布局中,需要详细分析多种因素,例如:环保措施、运输条件、防疫需求等,以此为基础,保证布局科学性。通常,养殖区域应选用地势高,水源充足区域,同时,产业化养殖规模较大,还要考虑交通便捷性,避免对周围环境或人们正常生活造成影响,例如:畜牧养殖产生的气味、废水等,应制定合理的环保措施,此外,还要远离各种工厂等,避免养殖过程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影响[2]。
3.4 促进养殖规范管理
上述讲到政府部门应鼓励畜牧业发展,不过在此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地区内畜牧养殖的规范管理,提升监管力度,促使养殖场地的平稳、有序建设,并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按照规定高效办理养殖户用地的审批以及相关设施的建设,相关部门还要开展有效监管,让环保、防疫等主要设施落实到实际建设中,同时,还要对后期的养殖过程加以管理,并适当给予指导与帮助。此外,农业部门与环境管理部门进行联合,对当地的养殖场地信息进行共享分析,结合法律规定对不合格场地进行管理,并给予养殖户适当的改进方案,完善养殖条件。政府部门还要加强养殖场用地的合理监管,保障用地的合理性,合理分析养殖方式与生态环境的容纳率,科学控制畜牧养殖的规模程度。
3.5 加强企农联合发展
为增加畜牧养殖经营的专业效果,政府相关部门应促使企业与养殖农户相结合,实现两者之间开展有效的合作,提升企业与养殖户之间的利益关系,真正做到两者间协调发展、共同进步。此外,在企农联动的作用下,让资源配置得到有效的优化处理,分担经营风险的同时,稳定畜牧产业化发展。
在联合发展中,企业可以全面发挥出资金作用与技术优势,给予养殖户提供具有实质性意义的优势,促使两者形成真正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为了让双方利益不受损失,还可以签订有关合同,两方开展长期合作的关系,保证风险同担、利益共分。在这种发展形势下,畜牧产业化也会加快实现进程。
3.6 严格落实防疫工作
影响畜牧业养殖最大的因素便是疫病情况。若是在生产过程出现疫病,会极大地降低养殖经济利益。因此需要严格落实防疫相关要求,其中提升防疫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完善防疫工作的有关制度。防疫相关部门应按照制度,加强疫病的监测与管理。同时,还要对养殖户普及防疫的重要性,并讲解疫病防控的主要方式,促使其在日常的养殖过程中,将防疫工作有效落实。此外,还要制定紧急疫病处理措施,一旦出现疫病,相关部门结合应急方案进行处理,避免疫病大规模扩散,或具有疫病的畜牧产品流入到市场中[3]。
2)加强疫病防治技术。当地疫病防护部门应不断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保障疫病能够在第一时间被发現处理。同时,相关部门还需要针对常见疫病,研制更为有效的药物或治理手段,保障出现动物疫病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损失,维护畜牧养殖的经济利益。
4 结语
综上所述,畜牧业是当前农业发展最为重要的部分,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畜牧业的产业化是未来主要趋势。因此,为保障产业化发展的高效进行,畜牧业应转变现阶段的生产方式,同时,在政府的大力鼓励下,加快产业的迅速转型,实现畜牧业朝着规模化、绿色环保与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华,张长.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养殖与饲料,2020(2):111-114.
[2]周宇靖.现代畜牧养殖技术培训发展现状及对策[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61(1):39-40.
[3]肖江.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现状与对策分析[J].畜牧业环境,2020(3):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