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了一夜,血糖咋就升高了
2022-04-18孙雁
孙雁
像这位患者这样晚餐前血糖正常,早晨血糖突然升高的情况在临床上其实是比较常见的。根据总结分析,大概是以下几個原因导致血糖在一夜之间发生“巨变”:
晚餐是我们中国人习惯的正餐时间,白天一家人各自忙于工作,到了晚上才能团聚,因此会准备很多好吃的。另外,亲戚朋友串门通常也选择在这个时间段,人多气氛好可能还会喝些酒,这样就会导致摄入的热量过多。晚餐吃得过多,体内血糖、氨基酸及脂肪酸浓度会升高,这些都会影响降糖药发挥作用,从而影响第二天的血糖。
有些糖尿病患者在晚饭后很快就去睡觉了,他们认为就算不进行运动,只要在醒之前不再次进食,血糖就会因为药物作用而一直下降。但事实正好相反,糖尿病患者如果在餐后立即睡觉,机体内的葡萄糖就得不到消化利用,很容易让血糖一直处于高水平状态。因此,糖尿病患者吃完饭后不要马上坐下或躺着,应该适量活动,待血糖平稳后再休息。
平时休息一直很好,某一天因某些事情导致睡眠变差、变少,就会影响血糖水平。因为当人休息时,体内的神经系统如依然处于兴奋状态,这将影响胰腺的正常功能,同时增加体内的毒素,从而造成血糖值升高。
夜间人体的血液流速减慢,血液黏稠度增加,是心脑血管疾病多发的时间段,非常容易出现心脑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这些情况都会导致机体发生应激反应,使血糖升高。
用药不当、饮食不科学等很容易使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夜间入眠过程中,患者如果出现低血糖后没有及时发现,那么就会出现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升糖激素的过多分泌,致使血糖升高。夜间低血糖不容易被发现,患者可能仅仅会在醒后发现有出汗情况,也可能完全没有任何症状。这种情况就要求进行夜间血糖监测,来发现隐匿的、不易察觉的低血糖反应,以及时调整降糖治疗方案。易于夜间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患者,要减少使用磺脲类及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的用量。睡前进行监测时如果发现血糖低于6.0毫摩尔/升,就要少量吃些含糖食品或者喝包牛奶。有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尤其要避免夜间低血糖的出现。
综上所述,血糖突然出现明显异常时,患者不要急于调整药物,要仔细分析可能出现的原因,比如吃得多了、动得少了、夜间休息不好、发生急性疾病、药物用量等,要和医生充分进行沟通,对因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