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化促进“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发展
2022-04-17施健钱旭初
施健 钱旭初
[摘要]以项目化促进“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发展是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也是丰富地区居民生活的需要,更是服务地方经济增长的需要,但目前面临着三区联动机制及领域差别较大、三区现有教育专业人才互通不够、法律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高职院校参与教育项目方案设计与指导、区域教育项目管理团队的专业化培育、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三方项目经费的筹措与管理分工、教育项目化运营的考核评价、区域教育项目特色品牌打造等具体做法,并介绍了高职院校相关的项目品牌。
[关键词]项目化;三区联动;发展
[作者简介]施健(1989- ),男,江苏南京人,江苏开放大学,助理研究员,硕士;钱旭初(1962- ),男,江苏常州人,江苏开放大学社会教育处处长,教授。(江苏 南京 210036)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社会教育规划课题2021年度立项资助课题“开放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资源整合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JSS-C-2021020)、华东地区开放大学联盟2021年度联合科研攻关课题“江浙沪社区教特色品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HDLMKT2118)和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十三五”2019年度学校发展应用对策研究重点课题“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工作机制研究——以促进桥林街道石碛社区教育项目发展为例”(课题编号:19SSWZ-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2)07-0081-06
高职院校服务“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发展是充分响应国家号召创新教育载体和学习形式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各方资源,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还可以培育一批优质的学习项目品牌。文章主要围绕 “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发展这一背景,对高职院校以项目化运营方式促进辖区教育发展这一问题进行论述。
一、“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发展的必要性
“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指的是大学校区、产业园区(或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三者之间的联动式发展,是以大学校区为依托,以产业园区为平台,通过资源在公共社区的集聚与共享,不断推动校区、园区和社区的融合式发展。通过社区教育项目化,以在社区的运营为目标,大力促进当地教育惠民,从而促进园区的升级与发展,服务当地经济建设与公共社区教育服务体系建设。
(一)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社区”是当下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基本单位之一。社区将环境教育与活动教育相互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备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先天条件。同一地区的居民有着相近的生活习惯、地域特点、文化背景,这为他们共同参与社区教育活动提供了保证。目前,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呈现参差不齐的局面,在“珠三角”“长三角”一些地区发展较好,但在其他地区特别是一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还仅限于起步甚至空白阶段,专业师资欠缺、学科体系落后、课程资源匮乏、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偏低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区域教育的发展。校区、园区所具备的学科、师资、资源优势,对解决上述问题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是有效解决目前我国落后地区教育发展困境的有益尝试之一。
(二)丰富地区居民生活的需要
先进文化的发展和社会人文精神的提升是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根基。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城镇化及城市人口扩张,社区文化正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化窗口,关乎着这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及品牌形象。社区文化的形式丰富多样,像老年人群开展的书画弹唱活动、广场舞比赛、社区健康讲座等都属于社区文化。现阶段,很多地方的社区活动还仅仅局限于社区内举行,可使用的设施、场地等资源也只是社区本身的资源,难以满足众多人群的需求。三区联动发展可以植入更多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打破這一壁垒。社区文化活动的项目走进大学校区及园区开展,不仅可以解决场地、师资等问题,还能让社区居民充分享受高职院校及政府部门的学习环境,一些以往难以开展的项目也有了可操作性。
(三)三区联动发展是服务地方经济增长的需要
1.有利于区域资源的优势整合。高校是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的中心,拥有大量的学习、科研资源,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园区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决策者,其基本职能之一就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社会服务;而社区作为一个地区居民日常生活的阵地,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的社会稳定、和谐。三区联动发展不仅可以最大化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促进这一地区的产业发展,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指数,更为重要的是,产业的升级提升,以及居民知识、文化水平的增长又能反哺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区域社会公共服务资源的高效利用十分有益。
2.有利于带动区域经济水平提升。随着当今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新兴产业升级重组的发展浪潮,传统行业的竞争力正急剧下降,很多以往依靠人力资本优势的行业正逐步向工业化、机械化转型,在这一新的发展形势下,高职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经济形势下,给高校人才培养方式、园区产业转型发展方向、社区建设规划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三区联动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整合、把脉区域经济发展方向,依据地区产业特点及资源情况量身定制项目方案,通过三方合作,以项目化运行手段带动区域经济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3.有利于创造新的就创业岗位。随着电商的发展,B2B、B2C交易模式已相当普遍,在给传统行业产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的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新型“小微”企业,并且这些新兴企业正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起来。三区联动发展能够更加熟悉区域资源情况,把准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着力培育打造特色产业。便于高效、快速地孵化更多产业集群,这就能够间接创造出一批又一批新的就业创业岗位,随着岗位需求的提升,“人才吸虹效应”会愈发明显。
4.有利于引领区域产业转型发展。全球新的经济结构及产业集群决定了转型发展是我国多数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怎么转”“转哪里”“何时转”成为一些企业所面临的困扰。作为三区联动发展的各方主体,园区在转型方向上可以给予企业一定的帮助;高校利用自身科研、学术的优势可以在“怎么转”这一问题上为区域企业出谋划策;而社区作为居民学习生活的最基层组织,拥有着大量的人力资本,在一定时期可以给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员支持。三区合作,整合资源优势,不仅可以更好地监测当地产业发展动态,把握企业转型发展时机,同时对地区产业的优化整合、革新升级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5.有利于强化社区居民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社区居民因受到不同文化、学历、背景、家庭、习俗等方面的影响,其适应社会需求的生存能力也不尽相同。特别是对于一些老城区、偏远地区的原生态社区居民来说,往往适应社会需求的生存能力较差,这就需要教育植入去帮助其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学习、生活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校区、园区、社区联动发展可以有针对性地应对片区居民的共性问题,以片区居民的特点适时开展各类教育项目及活动,让居民更好地提升自己生活的能力,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新形势、新需求。
二、“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三者运行模式及发展机制存在较大差异
社区教育面向不同的地区,针对不同的人群,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实现不同的目标。其范围广泛,是一个综合类教育系统。当下,区域教育发展的理想状态是通过整合校区、园区、社区三方各自优势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提高产教研水平。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呈现出“东部沿海地区高速发展,中部平原地区茁壮成长,西部偏远地区缓慢前行”的态势。在一些三四线城市尤其是偏远地区,社区居民教育还没有引起政府等相关部门的重视,社会机构参与程度较低,并未形成教育发展联动机制。而且作为三种不同形态的社会组织,校区、园区、社区各自在文化、制度、理念上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也给三方合作带来了一些难度。
(二)三区现有教育专业人才互通不夠
社区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在各类教育中还处于偏末端位置,且地区发展差距较大。在一些社区教育开展相对滞后的地区,面向社区居民层面的教学课程体系建设、项目模块化构建、教学效果评价反馈机制等还处于起步阶段。社区教育这一专业也是近些年来才逐步在我国少数高校中进行试点设置,相较于其他教育类专业而言还属于较为“冷门”的范畴。这也造成了各地社区教育专业“科班”出身的人才凤毛麟角,在实践中从项目发展的顶层设计环节相较于其他教育类别就已经薄弱了许多。此外,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高校拥有着大量的教学、科研人才资源,而园区的人力资本优势也极为丰富,二者的结合可以强化人才优势,形成合力。但现实中,往往受困于双方在学科背景、培养模式、认知范畴、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二者合作往往难以取得1+1>2的预期效果。再者,由于校区、园区、社区三方人员的工作目标不同,各自所站的角度也各有侧重,容易在合作过程中产生分歧甚至纠纷。随着三方合作交流机会的增加,彼此之间的联系将会更为紧密。三方需要在专业认证标准、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性人员流动等领域逐步达成共识,进一步实现互通。
(三)三区联动缺乏法律保障
国家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运行都离不开法律层面的支持和保障,三区联动发展亦是如此。受困于起步较晚,目前我国在教育合作、教育外包等方面的相关政策文件还不够完善,地方性的法律法规标准又参差不齐。这就使得三方在进入到实质性层面深入合作时,时常无法准确地熟知彼此的权利与义务,容易产生一系列法务上的问题。首先,关于社区与高校的合作条款,在法律层面上还处于“空白”状态,没有一个法律条文或是政策文件明确划定高校与社区合作时各自的责任和权利。其次,高校与园区的合作往往局限于校企、校政层面的合作,其中多是以高校科研扶持、政策理论指导为主的合作伙伴关系。从以往的实践经验上来看,高校与园区的合作并没有涉及太多法律层面上的划分,更没有涉足区域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共建。最后,园区作为一定区域的管理、宏观调控部门,往往发挥着“指挥官”“裁判员”的功能,很多上层设计的工作都是由园区规划部门负责统筹安排,具体任务由下属社区进行落实。这种“上下级”的关系使得园区与社区之间的合作容易产生错误的实施路径,造成内部动机偏离等问题。
三、以项目化促进“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发展的具体做法
“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融合式发展,就是以园区街道居民教育发展为研究对象,以满足老百姓学习需求及生活品质为目标,充分运用三方资源,发挥各自优势,结合当地居民需求进行教育项目的开发和运营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教育项目活动来促进当地教育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从而增进当地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以便提炼出相对完善、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教育惠民项目管理模式。为此,从总体上要求项目设计内容要偏重实践提炼,具体做法要符合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现实情况。
(一)高校参与教育项目方案设计与指导
方案的设计关乎整个项目能否立项以及立项后实施效果的好坏。因此,在各地实施“项目化”运行的前提是做好需求调研及绩效分析,以保证方案设计的科学性。高职院校运用专业技能,对辖区教育需求进行调研分析,并有针对性地筛选符合当地实际的教育惠民项目得以解决。开展技能培训、专业指导、课程设计等,以具体的案例实验进行论证,形成相对固定详细的教育项目标准,以期今后更好地在当地推广、普及教育惠民活动。
(二)区域教育项目管理团队的专业化培育
一个区域继续教育水平的发展层次高低取决于专业化人才的水平,教育行业对于人力资本的投资是相对比较重要的,人才层次决定教育质量。各地在开发三区资源的时候应着重考虑人才培育问题,需根据当地辖区现有管理人员的构成情况、素质水平、分工任务等具体细节,总结不足、优胜劣汰、适时调整,并进行实践性的专业化培训,提炼教育项目管理团队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形成可供借鉴的管理模式。校区、园区、社区三方应各尽其职,充分发挥在各自领域的专业人力资源优势。
(三)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
以“项目化”手段进行三区联动式合作发展,就要按照项目过程管理的制度来严格管控每一个环节,按照企业产品“生产线”的流程来进行项目规范化操作,保证做到项目实施过程的全方位监控、把握。因此,在项目前期面对潜在的风险,甚至会影响到项目效果的重大问题时,必须做到万无一失,提前防控预估风险点,确保项目正常运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派专人对项目的推进情况进行跟踪,深入实地调研指导和监督,梳理各种问题,帮助社区不断完善项目进展,丰富活动内涵,确保项目成效。
(四)三方项目经费的筹措与管理分工
以项目化手段开展区域教育活动,必然会涉及经费问题。经费的到位程度及使用效率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项目的发展质量。而基于终身教育的公益性质,很多时候会造成区域教育项目开展经费的局限性,给三区联动促进教育项目的长效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这就要求校方、园方、社区明确各自的职责,运用招商引资、财政拨款、企业赞助、民间筹集等渠道解决资金问题。同时,在项目开展之前,要明确资金的使用规则、分配比例及各自职责,避免造成资金使用混乱,引起矛盾。各地在项目经营中要运用校区、园区、社区三方的优势资源以及在社区项目开发运营中各项目的经费筹措和使用管理情况,探讨拓宽经费来源的可行性措施,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形成适合当地社区发展模式的教育项目经费筹措方式。
(五)教育项目化运营的考核评价
教育项目化运行的考核评价是对一个项目运行全过程的跟踪监管及反馈总结过程。考核结果决定着项目的运营质量、社会反响及可持续发展程度。因此,如何针对各地社区自身的特点,研制出一套有效、简便的项目运营考核指标体系,将决定着一个项目在该地区发展的前景及推广价值。各地在设计项目考核标准的时候应从项目本身出发,突出体现活动的特色及社会效益,结合居民参与的实际体验,最终对项目过程及结果进行可行性考核,并形成一套适合当地教育项目发展的评价标准。
(六)区域教育项目特色品牌打造
项目化模式的开展是为了探索和推广三区联动在一定区域的发展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服务广大居民百姓,提高其业余生活质量,满足其学习需求。三区联动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区域内各方资源的优势,将区域内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形成规模效益,在众多项目化活动开展中打造一批特色品牌,形成区域优势。因此,各地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应尽量分类参与,多角度探索,從平台建设、体制机制研究、老年教育发展、基地建设、社区课程建设、科研能力提升等多方面维度开展项目活动,最终形成几个符合当地发展的区域教育特色品牌项目。
四、高职院校以项目品牌助力“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发展
(一)“学习在线”线上教育平台系统
“学习在线”线上教育平台系统是以网上学习平台为依托衍生出来的服务社区教育项目活动的一个大的“资源库”,其整合了区域内教育元素的一切资源,并将其网络化,便于居民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线上教育系统要求充分发挥各级学习在线、园区内科研院所、高校等平台的牵头作用,做好覆盖各级系统的互联互通。通过各类课程建设及线上互动活动、评奖评优,搭建终身学习资源网上超市。帮助居民实现“自助式”学习,推进网上学习“共同体”建设,充分利用各类信息化终端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与此同时,对居民的学习成果做好档案记录、归档保存等工作,形成完善的居民学习电子档案库。通过“学分银行”系统对居民的继续教育学分进行认证、转换,形成随学随存、随存随换的终身学习新态势。
(二)“学习苑”特色品牌项目打造
“学习苑”项目是指由园区内的各高校、园区街道委员会、社区及有关单位合作共建的社区教育特色品牌。由三区牵头规划“学习苑”项目方案,街道、社区负责承建、实施具体项目,高校对承建单位提供师资、资源、科研等方面的互动和指导,通过教育支持的方式将居民所需送教上门,通过若干活动的良性互动,逐渐形成品牌,做出特色,打通教育帮扶“最后一公里”。“学习苑”品牌是基于“终端取胜”的理念,进一步落实三区联动发展对社区教育推进的引领作用,激发社区教育的创新活力,寻求“政、校、企、社(区)”合作的有效模式与机制,开展多样性的区域教育活动。形成一批“实体化、个性化、品牌化”的实践范例,为开展各项研究和改革提供试验基地,更好地服务区域百姓教育。经过一定周期的项目孵化,打造成为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社区教育特色品牌。“学习苑”通过项目化手段运作、体系化模式建设、标准化原则推进,能够进一步强化保障社区居民教育活动的基础能力建设。项目以服务公众学习、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为根本,已逐步发展成为居民“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长”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
(三)“名师工作室”地域名师体验
“名师工作室”是指由当地文化名人、能工巧匠、名师挂帅主持,在当地社会教育工作中或开展特色主题教学实践,或进行教学模式探索创新,或开展特色资源建设、理论研究、品牌项目创建并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相对固定的工作团队。“名师工作室”项目可最大化利用各地文化名人、能工巧匠的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区域教育内涵建设、文化提升有着积极作用。在充分发挥区域名人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的同时,还可进一步壮大师资队伍、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对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与市民文化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
(四)“养教联动基地”老年教育试点
所谓养教联动,指的是在园区内的高校及相关教育机构与社区、养老院、福利院等单位进行互动,整合多方资源合作共建的实体性场所。校区将教育资源主动送到养教联动基地项目点上,通过教育讲座、现场体验、技能培训等教学方式为老年群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养教联动基地项目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供给,创新老年群体学习方式,增强活力,提升生命质量。通过智能化教育技术赋能等手段消除老年人“数字鸿沟”,提升老年教育现代化水平,让老年群体最大化享受教育福利。
(五)高职院校“学习体验基地”创新
高职院校学习体验基地建设是以某种体验式教学手段为主要方法,通过沉浸式学习促使受教者吸收知识。“学习体验基地”项目通常由多部门联合推进建设,整合教育、科技、人文、旅游等社会多方资源,开展诸如地域文化宣传、红色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传播、农耕研学体验、生活艺术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多种形态的学习体验项目。项目着重强调受教者自身的体验式学习过程,改变了传统的学习者被动当“听众”的教学模式,创新了居民的学习方法和求学路径,在实践层面进一步推动了终身教育的发展。
(六)开展“系列技能大赛”助力区域居民教育水平
依托高职院校、园区的资源,在区域内开展诸如摄影大赛、书画大赛、歌咏大赛、烹饪大赛、青少年科普大赛等一系列丰富社区居民生活的教育惠民项目。通过技能比拼、手艺展示、互动交流、工匠精神传承等多种形式提高社区活力,增强居民的活动参与率。高职院校牵头搭台,通过系列技能大赛等活动,培养居民的业余爱好,增进邻里间的联系,构建和谐社区生活。
三区联动发展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终身教育和全民学习理念的不断普及深耕,居民对于更多教育项目,特别是项目化、常态化教育活动的开展需求会愈加旺盛。借助社会各方力量发展我国居民教育是促进这一领域健康、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三区联动的本质是高等教育、科技园区、城市社区合力促进知识价值链、产业链、增长极整合发展的新模式。因此,以项目化推进地域教育发展箭在弦上,应充分整合三方资源,提升居民参与热情,以产学研促进区域居民教育层次提升,以常态化推动教育活动稳定发展,进一步发挥项目化的优势,促进“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助力区域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洁.终身教育与社会发展[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1(4):48-49.
[2]许海深,邢艳红.地方高校参与社区教育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19(4):37-40.
[3]李建强,黄海洋.“三区联动”的主要模式及其多维视角解析[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3):127-131.
[4]殷德生,江海英.产城融合中的“三区联动”运行机制与中国实践模式[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