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的元素挖掘及其教学应用
——以“社会学概论”课程为例
2022-04-16张元园
陈 宇,张元园
(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1]《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要求,“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社会学概论”是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以及社会学研究中的基本对象(社会网络、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和重要问题(制度变迁、社会流动、城乡发展)。该课程传授的内容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因此,要通过深入梳理该门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本文以“社会学概论”课程为例,对该课程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分析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继而提出推进课程思政走深、走实的实践路径。
1 “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思政元素
1.1 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学思想,“社会学概论”课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含的社会学思想进行充分的阐释,从发展理论层面,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我国社会建设发挥的指导性作用;从发展思想层面,结合我国国情和生产生活实际,解释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走文明发展道路、城乡协调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内容的内涵及意义。
“社会学概论”课程讲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以农村发展问题为例,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农村改革与发展相关制度的推行,有效保障了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能有效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
1.2 反映了中国具体国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通向幸福的道路不尽相同,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这本身就是人民幸福的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自主探索的符合本国国情的新道路。回溯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发现社会学是对某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回应和解释。“社会学概论”课程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和辩证唯物史观的根本方法,立足中国问题、中国实践、中国历史,将社会的研究置于现实基础之上,实现了社会学理论与中国国情的现实链接。
“社会学概论”课程内容较好地结合中国问题进行了论证,详细地展示了各阶段中国具体国情,描绘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阶级、阶层的变化,展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市社区的发展历程,教学内容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国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念,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中国发展道路和制度选择的深刻理解和认同,具有丰富的课程思政价值意蕴。
1.3 解释了中国社会建设的选择缘由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社会学中的相关概念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就“社会建设”而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具体国情,提出了中国社会建设的各项要求。从经济建设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再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思想和理论,都是在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一系列思想、观念,在总结国内外社会建设实践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的理念。“社会学概论”课程介绍中国社会建设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加深了学生对中国各阶段社会发展目标及中国社会建设目标选择的理解,使学生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的执政理念,坚定学生对执政党执政水平的信心。
2 在“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理念中认同课程思政的价值塑造作用
当前社会是一个思想潮流丰富、多变的社会,面对如此深刻复杂的社会,要保证新一代青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的课程以专业学习为重心,专业课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时间较长、较紧密的教师群体。但普遍来说,目前专业课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对课程思政的价值塑造作用存在认知偏差,认为专业课堂应以专业理论的传授为主,开展思政教育教学效果不明显。另外,还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是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任务,在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只会增加教学负担。
然而,教师作为“立德树人”的实践者,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理念上认同课程思政的价值塑造作用,自觉树立课程思政的意识,认清并接受新的教学挑战,在思想上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放在同等地位,在行动上主动开展课程思政。其次,教师要积极主动学习和钻研思想政治知识,打破学科破壁,丰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拓展自身知识图谱,加强自身思政育人的本领,改善生搬硬套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作风。最后,学校要提高对课程思政的重视,多措并举支持和鼓励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邀请思政领域的专家、教授、教学名师等为专业教师开展思想政治专题讲座及系统培训,增强专任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觉悟;还可以组织教师代表前往其他高校交流、学习,参考借鉴其他高校优秀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加强高校间学科交流。
3 在“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目标中强化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社会学概论”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以社会学发展史、各个流派代表性理论以及基本概念等知识讲授为主,教学目标也侧重于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一些从业时间较长、资历较深的教师,其对于该门课程的讲授内容已经熟稔于心,并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教学方式,这会导致即使已经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但由于经典理论和基础概念不变,教师不可避免地出现惰性心理,用原来的教学课件讲授新版教材,认为只需要讲授好专业知识即可实现教学目标。而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其初入岗位,面临较大的职称晋升压力和科研任务压力,部分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重科研、轻教学”的态度,教学工作中片面地追求在数量上完成课时任务,忽略了作为教师应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引导的育人任务。因此,目前的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程教师群体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未能完全树立起“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目标,未自觉地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学目标。
要强化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发挥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实现知识讲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丰富课堂教材,增强学生对我国学者在社会学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的认识。比如,可以将我国著名社会学家的著作作为课堂参考用书,如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陶孟和与梁玉皋合著的《中国的乡村与城镇生活》、杨开道的《中国乡约制度》等基于我国社会实际开展的社会学调查研究著作,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社会学研究的独特魅力和辉煌成就,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关注现实社会的意识,尤其是关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现实问题。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学者对我国社会问题研究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的分享,培养学生关注国情、社情的意识,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理论对当下社会问题进行挖掘和解析,树立起忧国忧民和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为己任的大局意识。比如社区和城市化这一章节,面对城镇化发展中呈现出的农村“空心化”和第一代农民工面临的“留不下和回不去”的社会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关注国家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如何行动,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三是将思政要素融入结果评价中。比如在考试试题中,选取具有时代特征的现实案例,引导学生用社会学的理论分析社会问题,实现学以致用。
4 在“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中剖析内在的课程思政元素
思政元素是将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链接的重要桥梁。可以说,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有助于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思政元素属于隐形的知识要素,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系统的判断之后,才能充分领会并挖掘。但是,部分教师主观上对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缺乏深入思考,片面地将“思政元素”等同于国家的大政方针[3]。另外,受到学科背景和知识结构的影响,专业课教师对于思想政治领域的相关内容领悟不足,不能较好地识别出专业课程教育中潜在的思政元素。因此,专业课教师主观上的思考欠缺和客观上的学科壁垒,导致了专业课堂教育中的思政元素不明显。
结合笔者所开展的教学实践,“社会学概论”的思政元素包含了思想品德修养、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等方面。教师可以基于社会学理论,结合中国实际开展课程思政。比如,从加强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而言,在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这一章节,讲授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的相关知识点时,可以引导学生在与人交往中坚持诚信、友善,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有利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社会网络。在政治认同方面,在讲授社会发展时,教师可以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变迁进行辨析,从我国的社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加深学生对国家发展的认识,坚定学生对国家繁荣昌盛的信心。在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方面,在讲授家庭这一知识点时,可以选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教家风的案例,增强学生对良好家风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家庭道德修养,传承和发扬中国“家”文化。
5 在“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方法上善于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
课程思政讲究的是“与时俱进”和“因材施教”,应基于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时代背景和思想特点,在教学手段上推陈出新,积极采用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比如专题式、情景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提高课程参与度[4],启发学生思考。基于前文的分析,由于专业课教师在教学目标设置过程中忽略思政理念,在教学内容中缺乏对思政元素的挖掘,这也间接导致其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上未能充分发现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另外,当前课程思政中还出现“应付式”课堂,即教师只有在具有明确的思政教学任务及督导听课的情况下,才在教学中牵强地融入一些时政热点以应付检查,并未真正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
为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形成惯性选择。一方面,通过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情境模拟、小组讨论等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比如,在个人与社会这一章节,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和情境模拟的方法,将同学分为四个小组,分别代表个体社会化发展的四个时期: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及老年期,引导学生去思考针对不同的阶段,个体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鼓励学生树立积极社会化的意识,把个人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中;在阶级、阶层与社会流动这一章节,可以使用案例教学法,选取“草根企业家”“寒门贵子”等案例,培养学生公正、平等意识和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另一方面,可以积极发挥“第二课堂”对大学生认知的形塑作用。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肩负国家建设与发展重任的主要力量,大学生固然要学习有字之书,但也需要仔细品味无字之书。有字之书塑造了学生的理性认识,无字之书则为学生提供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去社会中学习知识。比如在讲授社会组织的章节中,理论授课可以重点讲授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历史,并选择社会工作机构作为社会组织的典型代表,引导学生深入群众中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利用公益活动,让学生从中了解当下国情与社会发展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6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是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5]。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由之路。如何开展好课程思政是每位教师都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教师要积极探索、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要素,在专业课程中渗透思政教育,实现知识传授、政治引领和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在学生成长、成才、成人过程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对课程思政融入“社会学概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开展课程思政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我国国情、社情的了解,培养出“接地气”的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