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美育渗透
2022-04-16李世忠
陈 浩 李世忠
(喀什大学人文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6)
引言
美育是对人的生物学属性的社会规范,同时也是对人的一种品德教育,是实现审美和人文素养提高的基础,那么对于小学阶段的诗歌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情动于中,故形于声”是生物学属性,“声成文”是对自然选择和社会教化的结果,教育在这里的作用不仅是知识和行为规范的习得,还可以让人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声成文”是美育教育的基础性目标之一,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而“德音之谓乐”既是对艺术内容的要求,也是艺术育人功能的体现。美育的最高境界是教给孩子们“德音”,要教给他们最好的东西,既符合艺术规律又符合社会道德的标准。这是对学校美育教育内容上的要求。同时,“德音”也是育人功能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美育也要为历史存正气,弘扬社会美德。所以,美育是德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最重要的基础。
美育的“功用价值”是促进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心体验的一致,这是中国文化强调礼教与乐教相互协调的基础。“礼”是“委曲婉转、自卑尊人”(《礼记·曲礼》),行为要符合社会规范,要克制自己的内心冲动。“乐”则是直接作用于人的内心冲动,让内在情感以符合社会和伦理规范的方式向外表达。“礼”“乐”结合可以达到消除内心不安、规范外在行为的目标,达到“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间的一致。“礼、乐”是用道德和美育来教化,是“做人”的教育,让人的内心情感和外在行为既符合社会规范、又符合道德的要求。小学古诗词的教育处于孩子们的起步阶段,“礼”和“乐”的扎根教育显得十分重要,这将影响孩子们一生的方向,美育的合理渗透也将影响孩子们日后的行为规范,让孩子们成为对社会,对国家真正有用的人,因此该如何在古诗词教育中渗透美育便显得格外重要。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美育现状和成因分析
语文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其内容包罗万象:有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经典文化,有平凡人的英雄本色,更有如何做人的道理。语文课程不仅可以传承优秀文化,还可以提升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经典文化的兴趣。诗歌教学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有“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韵;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坚韧;更有“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尚情操。所以对学生进行古诗词美育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领悟到古诗词所散发的魅力,而且还能发觉语文学科的美。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美育现状分析
对于古诗词的美育现状分析,本篇论文主要结合2022 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及小学阶段的实习情况,总结出现阶段古诗词的美育渗透情况,从而更好的让小学生具有知美、懂美、赏美的能力。现做如下分析:
1.从新课标对古诗词教学目的的要求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版)在课程理念的第一条中提出:“义务教育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思想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第五条指出:“语文课程评价要准确反应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注重考察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过程、审美情趣和价值立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1]从该语文课程标准理念可知,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审美情趣的养成都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熏染。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精粹,所以从小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传承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优良传统文化就成为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古诗词教学应该在学生的体悟和运用中,提升自己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并激发学生语言活动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正确掌握古诗词的情感艺术,领会诗歌的美,因此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审美教育就成为了古诗词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从教师角度看
对于小学语文古诗词的美育渗透,教师首先应充分了解学生目前接受美和感受美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才能找到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其次,教师个人应掌握关于美育方面的知识,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能力,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知美,赏美;再次,教师自身应高度重视对古诗词审美教育的价值,只有教师自己重视,才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在小学实习期间,我发现美育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现阶段许多小学教师片面地认为审美教育只是单纯地加强学生音乐和美术等方面的鉴赏能力,而忽视学生其他学科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忽略了审美教育的综合性和全面性,从而导致语文教学过程的单一化,更导致教学效果收效甚微。因此语文教学的美育渗透,教师需要转变片面的观念;二是在美育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的专业审美素养略低,导致了美育实施异常艰难。如授课实例中:六年级语文有一篇《蒙娜丽莎之约》的课文,全篇围绕蒙娜丽莎这幅世界名画的美,课本上也附有蒙娜丽莎画像的插图,在讲课的过程中,有一位同学站起来问到:“老师,从画像中我看不到蒙娜丽莎的美,她哪里美了,我反而觉得画的真丑。”当时由于教师表达能力和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不够,一时难以回答此问题。在后来的教学反思中,教师才认识到是对文本了解得太单一,更是对美缺乏理解。有少许教师可能从未想过美是什么,也从没想过要让学生深入感知到美,只是机械地照着课文讲解,导致教学内容过于浅俗,没有挖掘到更深一层的信息,所以导致了当下美育渗透的不彻底、不深入;三是大多数学校在教研过程中,只注重散文和小说的审美教育,很少针对古诗词的美育渗透设计出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也没有开展专门的美育渗透讲座,更没有对教师进行专业方面的培训,这意味着古诗词美育渗透没有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导致美育渗透的道路走得极为艰难。
3.从学生角度看
现阶段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动机性,(例如从直接学习动机向间接学习动机发展,从外在学习动机向内在学习动机转化,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发展,学习动机发展存在分化现象),大多动机体现在学业方面,如为了考取一个好分数、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和奖励、为自己的前途以及社会的进步等而学习。
根据上述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实习期间对学生的实时观察,总结出现阶段大多数学生对美并没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他们和少数教师一样,认为美只有在音乐课和美术课中,才能体现出来,也从未想过美会出现在其他学科中,只是片面的认为语文作为主科目,主要的就是背诵课文,理解字词,还有就是决定总成绩的好坏,决定着其家长和教师的奖励惩罚标准,美在其心中的分量微乎其微,对古诗词美育知道的更是寥寥无几,所以也不会主动的去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由于小学生现阶段对美育的认知,就使得我们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能力,培养他们发现美的眼睛,要让美育成为孩子们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美育渗透现状的成因分析
从小学语文古诗词美育渗透的现状中,可以看出现阶段美育实施还存在许多问题,所以进一步思考其成因就成了关键。
首先,“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并提升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美育是一种培养文明素养和高尚情操的个性教育,美育不仅能提高审美能力、陶冶其情操,更有利于提高学生智力水平、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实现这一教育改革目标,美育势在必行。
其次,在师范学校安排的课程中,美育只是选修课,课程也是少之又少,忽略了对未来教师美育知识的专业培养,没有让美走进心中。要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美育知识渗透,师范类高校必须做出调整,相应的增加美育方面的课程或者转其为必修课,以此让学生做好准备,迎接未来的教学生涯。
最后,唯分数论导致现阶段语文教学的美育缺乏和教育短板,教师和家长以学生成绩的好坏作为奖励和惩罚的标准,学生经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导致心智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的小学生认为唯有分数决定成败。唯分数论使学生丧失了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也使得美育在学生心中的分量微乎其微。单一机械地学习在现代创新型社会中已是明日黄花,要想适应当今多元化社会并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策略
由上述可知,目前美育实施略显困难,因此让学生发现与感悟古诗词的美则更为艰难,所以教育教学工作者需研究出相应的美育渗透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带领学生知美,懂美,赏美,创美。以下提出四个方面的美育策略,即“诵、观、想、动”,来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中的节奏美,字句美,意境美以及创造美。
(一)花式诵读,感知节奏美
花式诵读法就是让学生变换着花样的朗读,比如运用领读、唱读、轮读和配乐读等一些朗读方式。传统诵读法因是老师先带领学生读,然后再进行逐句逐字地讲解,这种方法有些单一,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花式诵读就是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从体会诗歌美的形式渐渐地过渡到诗歌的内容上,循序渐进地获得一种美的体验和感受。这种诵读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诵读热情,提升了他们的诵读兴趣。
古人作诗是伴乐而生,自古诗、乐、舞三位一体,《毛诗大序》中,“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3]因此古人作诗时追求一定的节奏感,以方便配乐。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的古诗词选取中,大多选用注重音尺、讲究对称,以及具有音乐美和节奏感的诗歌,以便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能充分领悟到诗人所抒发之情感。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言:“诗所以释放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4]可是关键就难在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节奏美呢?所谓“日读古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我认为诵读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诵读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常见,但是大多数教师都陷入了一个误区,误以为掌握好声调的起伏方为诵读,这种不带感情且忽视诗人情感的读,只会让学生粗读,不能触及深层,更不用说想诗人所想、感诗人所感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走出误区,不能让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要充分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让学生读出节奏感,读出诗句美,只有读者与诗人之间产生共鸣才算完成整首诗的解读。
讲授郑燮《竹石》教学时,就可以运用花式诵读法,来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提升诵读兴趣。第一是领读,这种方法在教学中比较常见,先让学生初读划分节奏,接着教师有感情地领读一遍,让学生模仿其节奏与感情跟读,这样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这首诗的感情基调;第二是唱读,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借用网络新形式,在班级里开展关于《竹石》的主题歌唱比赛。比如最近几年大火的《经典咏流传》等歌唱类综艺,这种利用歌曲传唱经典的新形式,增强了无数人对中华文化的再认知,也为经典诗词打开了国际大门。所以我认为把诗用歌唱的形式表达出来,为诗歌增添了一份节奏感和悠扬美。这种新颖形式也可运用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如教师在讲《竹石》一诗中,先让学生了解到《竹石》是赞美竹子的坚韧与不拔的诗歌,在进行歌唱比赛时,可让学生自发进行组队,或独唱,或合唱,或拿乐器唱,教师再请专业人士领唱,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能唱出《竹石》所特有的傲然挺立与不屈不挠。第三是配乐读,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竹子破石而出的视频,并附上朗诵音频,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刺激,也跟随东风去赏这满山翠竹。然后教师可伴着音乐范读一遍,然后作听耳状,问学生听到了什么,“那是风在狂吼,竹在摆动。”接下来让学生伴着音乐,闭着眼睛,跟着节奏去读,读出坚挺、不屈的气节。这样一首赞美竹子的诗歌,在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多种方法朗诵后,就充分融进了学生的心灵,引发了学生的共鸣,更是体会到了诗人的所看、所听与所想。
在朗诵时,不可拘泥于一种方法,应根据诗歌的感情基调,采用花式诵读法,以便能更好的让学生领会诗歌的节奏美。总之,对一首诗歌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诵读,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传承诗美的责任感。
(二)火眼金睛,观悟字眼美
诗歌创作中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诗人选取字眼时的仔细斟酌、恰到好处,可谓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自古以来,诗人的志向就是用最简单的字眼,造就出千古名篇。所谓“字眼”就是指文句中的字或词,也专指诗文中精要的字。好的“字眼”,能增强诗词的色彩和活力,使诗词的生动性,趣味性,可读性充分发挥出来,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古诗词的字眼到底美在哪里?首先是新奇自然。如孟浩然的《句》中“淡”、“滴”二字便是诗眼所在,二字用在此处使整首诗显得新奇自然,玲珑别致。第二是含蓄凝练。如杜甫《蜀相》中“自”、“空”二字虽简洁凝练,但却写出了英雄的无人问津,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第三是准确形象。杜甫《遣兴》中“出”、“斜”二字,其中“出”与“鱼儿”对应,“斜”与“燕子”呼应,两个动词使得鱼儿和燕子动作逼真,灵活生动。由于字眼之妙,观悟字眼美成为了古诗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授学生诵读的同时,也要学会对文字的推敲,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古诗的魅力。
如在王维的《山居秋暝》教学中,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中空为全诗之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抓住“空”字来贯穿全诗,进行解读。以下通过具体的教学过程来让同学们更好的体会“空”字的韵味,以展示在古诗词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渗透美育,也为我们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纵观全诗,引导学生思考:诗中明明有浣女,有渔舟,为何诗人还会用“空”字总领全诗呢?
片段一:
师:同学们,想一想山中本来有什么景物?
生:有江河、有花草树木、有高山。
师:从远处看,高山耸立,江河川流不息,树木枝繁叶茂,整座山显得怎么样?
生:空旷、幽静、寂静。
师:正是因为高大的树木掩盖住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江河奔流而下的声音藏住了浣女嬉戏打闹的声音,这就是为什么山中有浣女,有渔舟,诗人还要用“空”字。
师:“空山”两字真是让人有一种身处世外桃源般的感觉啊!
片段二:
师:同学们再结合王维的写作背景,再次进行思考,想一想诗人为什么要用“空”字?
生:这首诗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墅时所作,当时他已经不再留念仕途,专诚信佛,故后人称他为“诗佛”。
师:是的,王维晚年就已皈依佛法,觉得仕途无望,所以此“空”,不是山空,是心空。佛教常说四大皆空,宁静淡远,超然脱俗。此处“空山”二字,明说山空,实则是说王维已参透人事纷争,归隐之心跃然纸上。
片段三:
师:诗人在诗中前用“空”字,后用“浣女和渔舟”,同学们想一想诗人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呢?
生:前面是静态,后面是动态,所以用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手法。
师:是的,诗人在这里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虽然颔联和颈联写得十分热闹,看似打破了这宁静和谐的氛围,实则不然,诗人借用浣女、渔舟的热闹,侧面烘托了山林的寂静幽深,人们在这些嬉戏打闹中,体味出了静寂中的一片勃勃生机。
因此在该诗教学中对字句的锤炼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空”字,就能看出诗人写作技巧的高超,所以学生只有悟出诗中“空”字的韵味,才能对诗作进一步的理解,也才能理解作者此时的心境,发觉诗歌用字的美。
(三)回顾整诗,体会意境美
自古以来意境美在文人墨客中颇受青睐,诗歌创作也多用意境。所谓意境就是指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其特点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5]所以体会意境之美,成为古诗词教学的重中之重,但也是一大难点,因为意境是一种情与景的交融,情由境生,情景交融。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体会意境美:首先应引导学生抓住诗歌中的实景,如利用图画的方式,使学生具有眼见为实之感,以此来冲击学生的视觉神经,进入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其次再让学生通过景物展开联想,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诗歌的教学,重在陶冶学生的性情,扩展学生的想象”[6],所以重视并激发孩子们的审美想象对诗歌教学极为关键;最后运用分析手法,在理解诗文意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诗人通过这些景物所要表达的情感。
如王维《山居秋暝》的教学过程中,就可通过“观、想、析”三步来体会此诗的意境。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片段一:
师:同学们,苏轼先生曾说过,观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王维先生的居住地——终南山下辋川别墅,看一看这位大诗人是怎样用生动的语言来构成这幅生活别景图的。现在让我们把注意力放在首联上,想一想“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生:空山秋雨图。
师:哪位同学能说的再具体一点,图中有什么?
生:图中有初秋的傍晚,有初降的山雨,有寂静的山林。
师:王维在首联中就向我们介绍了终南山的地点、天气与季节,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万物都被秋雨洗净了,树木枝繁叶茂,空气变得格外清新,高山耸立,这幅空山秋雨图真是宛如世外桃源般的意境啊!同学们现在可以拿起你们手中的画笔,发挥想象,画出你认为的空山秋雨图。(同学们画完之后展示PPT上的空山秋雨图)
片段二:
师: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来找一找第二幅图。
生:“明月松间照”中有月亮,有松树。
师:有明月说明已经傍晚时分,暮色苍茫,皎洁的月亮缓缓上升,银色的月光穿过松树的叶子,洒落到地面的月光就像星光般灿烂。同学们可以在刚刚的空山秋雨图上再添几笔绘成这明月松林图。(展示PPT中的明月松林图)
片段三:
师:同学们现在来找一找第三幅图对应的诗句。
生:清泉石上流。
师:上一幅图让我们欣赏了明月下的松林,接着诗人又描写了明月下的泉水,让我们来看一看诗人是如何描写泉水的?
生:清泉说明是清澈的泉水。
师:还有一处是描写清泉的,同学们再仔细找一找。
生:泉水下可看见石头也说明泉水清澈见底。
师:石上流淌着清澈见底的泉水,月色洒下来,就像一条洁白的丝带一样,随风飘荡,这么清幽美丽的意境,真让人叹为观止啊!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画笔画出这明月清泉图。(PPT 上展示图片)
片段四:
师:第四幅图请同学们按照上面的步骤与方法,找一找,说一说。
生:“竹喧归浣女”——浣女晚归图,有竹子,有妇女。
师:同学们可以发现上面三幅图只是相对静态的景物,而从这幅图开始就有了人,画面一下子就因为有了人的活动而变得灵动起来,请同学们纵观这几幅图,思考一下整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
生: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手法。
师:浣女是洗衣服的女子的意思,现在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浣女们在归来的途中是怎样一种景象呢?
生:有的嬉笑打闹,有的疲惫不堪,有的三两成群,有的还在洗衣。
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画上,画出晚归的妇女、洗衣服的妇女以及嬉笑打闹的妇女,让自己的画变得灵动活泼一些。(PPT上展示浣女晚归图)
片段五:
生:第五幅图“莲动下渔舟”——月夜采莲图。
师:同学们观察可以发现第五幅图也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正是有了人动,才有船动,才会莲动。
师:渔船穿过密密的荷叶丛,使得莲花摇摆向四周倒去,水面溅起一层层涟漪,弄乱了整座山的寂静,打破了这夜晚的安静。请同学们再最后完善一下自己的画作,画出游动的小船与倾斜的荷叶。(PPT上展示图片)
师:这五幅画面分别是空山秋雨图、明月松林图、明月清泉图、浣女晚归图和月夜采莲图,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人与景和谐共处,一片祥和的乡村生活图。众所周知,诗,表达了人的喜怒哀乐,也就是情,情发于外,成诗成乐,抑扬顿挫,反复吟咏之间,尤为感人。所以诗人到底要借助此诗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前面讲“空”字时,了解到诗人此时已隐居终南山下,无心仕途,所以诗人写出这样的美景定是向我们传达了他理想中的生活环境,借此来抒发诗人热爱大自然,陶醉在闲适恬淡的自然美景中的生活情趣。
师:同学们再想一想诗人为何那时皈依佛门呢?
生:说明诗人非常的厌恶官场。
师:所以诗人作此诗还表达了他厌恶官场、想归隐山林的强烈愿望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经过以上“观、想、析”三步法,让学生充分理解了古诗文中意境的妙趣,既培养了学生欣赏美的能力,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兴趣。
(四)走出课堂,领会创造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上三方面提及学生学习古诗词时要读出节奏美、观悟字句美以及体会意境美,但是缺少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即领会创造美。目前许多家长和教师认为,小学生因头脑发育不成熟,思维水平不高,所以还未到能够自己创作古诗的地步,从而忽视了一部分小学生创作能力的发展。对此,作为教师,我们要理解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但是该怎样让学生参照现有的古诗进行再创造呢?笔者认为教师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领会社会生活的美,生活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方能进行再创造。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了著名的“美是生活”的命题,他认为:“美存在于现实本身之中,只有现实生活才是人的美感的源泉,艺术美也是由生活美决定的;除了现实生活,不存在能够产生美的任何其他源泉。”[7]可见,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所以教师在完结古诗词教学后,须带领学生离开死寂的书本,走出课堂,去领会生活的美,并展开想象,用简短的语句去创作属于他们的诗歌。
如在郑燮《竹石》的教学中,先完成以上三步,即让学生读出节奏、观悟字句、体会意境之后,就可发现《竹石》在向学生传达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接下来教师就可让学生根据竹的坚韧,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发现还有哪些植物让我们想到它的挺拔坚韧,比如草、梅、松等植物。让学生任选其中一种植物,观察它的生长轨迹和生命状态,发挥想象,自主创作出一两句诗,并在旁边画出其意境来,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充分领略到竹、草、松、梅等植被的生生不息,并学习它们身上所体现的精神,领略到古诗的魅力所在。
三、对小学语文古诗词美育渗透的理性思考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商业信息化已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冲击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教育教学也“在劫难逃”。网络的快速传播,使得国内文化与国外文化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抛开糟粕的、不好的亚文化和国外文化,我们都需要去欣赏、去感悟、去传承,所以一双欣赏美的眼睛就显得极为重要。
面对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对古诗词进行美育渗透呢?开展美育教学不应是纸上谈兵、流于形式,使美育再次成为一个较空洞的概念,而应该落实到位,古诗词审美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抓住时代主题,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方能渗透于心,外化于行;再者美育不仅要在教师和学生心中引起重视,更要传播于社会各界人士心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打造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世界。
利用信息化时代的优势,多角度、多方面的进行美育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果一再固守成规,不懂得信息时代已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还是按着旧的思想教学,不创新,不改变,只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疲劳,教学效果欠佳。所以作为新一代的教师,需与时俱进,适当改变教学策略,寻找多样化教学方法,想学生所想,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让他们去主动承担起传承经典古诗词、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没有美,生活将失去光彩;没有美育,语文教学将变得黯然失色,失去价值。现阶段审美教育正以势如破竹之势向我们袭来,我们已不能再坐以待毙,在古诗词中渗透美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更能指引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因此应让语文成为学生发现美的窗口,让古诗词成为学生鉴赏美的支柱,让经典流传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让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