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误区及解决策略

2022-04-16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第五中学王建兰

中学数学 2022年14期
关键词:全体学生数学教师教学活动

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第五中学 王建兰

1 引言

毋庸置疑,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构成要素,同时,课堂提问也是师生间互动的关键途径.课堂提问,顾名思义,包括教师的“提”和学生的“问”两个方面,其中,教师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形成良好的学习素质和学习习惯;学生合理的课堂提问,能够使教师掌握学生的思维轨迹,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状态,于学生课堂提问的内容中提取有价值的反馈信息,进而调整后续阶段的教学活动,最大程度地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本文中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存在的提问误区加以分析,并针对性阐述解决策略,以优化课堂提问,促使课堂提问展现最大价值.

2 课堂提问误区

2.1 课堂提问未做到有的放矢

课堂提问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互动的重要教学形式,然而,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提问流于形式,常常为了提问而提问,提问内容与教材内容联系较少,且与课程教学目标不贴近,无法凸显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进而使学生在对教师提问内容进行分析时,无法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思考活动.

2.2 课堂提问面对的学生群体有限

自教育领域推行课程改革以来,提出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遵循“人人获得发展,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知识”的整体性教学目标.同时,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始终秉持“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教学原则,应始终将实现全体学生的进步作为岗位工作目标.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提问阶段,应面向全体学生,然而,部分数学教师在设置提问问题时,未贯彻“以生为本”理念,未将教学目光着眼于全体学生.同时,部分教师在选择提问对象时,往往出于提升课堂教学容量的目的,优先选择提问优等生,无形中使中下等学生锻炼和实践的机会被削减,久而久之,中下等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就会显著下降,制约着学生数学学科的发展.

2.3 课堂提问内容不科学

从课堂提问的根本目的来看,提问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设置课堂提问内容时,需重视提问的“引导”功能.然而,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在设置课堂提问内容时,并未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未考虑教材的学习要求,其设置的课堂提问问题并未展现出解题策略和教学重难点等相关内容,所提问题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4 课堂提问问题难易程度控制不理想

在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实践中,对问题难易程度控制不理想.在设计课堂提问问题时,未真正理解数学教材的目标要求,未科学掌握教学重难点,因而提问的问题过于容易或过于困难,影响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学生出现畏难学习心理.对该问题出现的原因加以分析可知,教师所设置的提问问题脱离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不符合学生的真实学情.

3 课堂提问误区的解决策略

3.1 立足教学目标,重视提问问题的针对性

初中数学教材是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纲”,而教学目标则是数学教材内容的精髓之处,同时,也是数学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总基调”.因此,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内容时,要对数学教材内容仔细研究和分析,总结出教材中契合学生能力发展目标要求的重难点知识.同时,教师要对教学活动效果和学生学习表现进行考虑,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平,找到学生思维兴趣点,精心设计提问问题.另外,教师所设计的提问问题,要具有针对性、深刻性和概括性,确保学生能够在分析和思考提问问题的过程中,领悟教材教学目标要求,掌握教材相关知识点,进而实现自身学习素养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学中,教师在对习题“有四边形ABCD,若∠A,∠C,∠AED度数相等,皆为90度,且∠ADE和∠CDF相等,DF和DC长度分别为5和4,试求BE长度”进行解答时,可考虑教学目标要求,询问学生“该问题解答的关键是什么?你能否运用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中的某一知识内容对问题进行解答?通过解答该问题,你能否提出证明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等问题.如此,学生在教师提问问题的引导下,思考更具有针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3.2 立足学生学习实际,提问面向所有学生

在新课标背景下,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开始在教学中应用整体性教学策略,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众所周知,整体性教学策略的应用,要求教师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在课堂提问中亦是如此,教师所构建的提问问题应当以全体学生为对象.在过往阶段下,部分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主要面向优等生,久而久之,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受到不良影响.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秉持整体性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面向全体学生,科学设置问题,并体现出问题的层次性,如此,既可以激发优等生的思维,又为成绩较差的学生提供表现机会.同时,教师的提问对象要尽量向中下等学生倾斜,运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和提问角度,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自信.

在“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提问与课堂教学知识相关的问题时,要考虑不同类型学生的实际学情,科学设计相关问题.例如:直线y=kx+b(k≠0)与y轴相交于x轴上方,现有①k>0,b>0,②k>0,b<0,③k<0,b<0,上述三个结论哪个正确?若函数图象经过点(1,5)和(-2,-3),求函数解析式.分析上述习题可以发现,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更倾向于中下等生,为其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究空间,以达成整体性教学目标要求.

图1为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图1

3.3 提供思维空间,提问适可而止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部分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很容易出现“满堂问”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大幅度减少学生的思考空间和探究空间.教师应当明确,学生学习技能和素养的形成的.是通过持续的实践而形成.基于此,其在课堂提问阶段,要为学生提供思维空间,科学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思维纵深发展,培养学生思维综合能力.

3.4 重视激发学生情感,平等提问对话

在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维系师生有效交流和互动的关键载体.但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咄咄逼人,学生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影响学习效能的提升.基于此,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和学生交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畏惧感.同时,教师要注意语言措辞和语气语态,和学生进行平等的思想交流,耐心聆听学生的建议,并对学生因势利导,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感,进而真正地爱上数学学科.

4 结束语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师生间互动的关键途径.由此可见,在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课堂提问作用显著,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学科发展.基于此,文章对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误区加以分析,依托课堂提问误区,针对性提出解决提问误区的策略,以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实效性,强化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能,丰富学生数学知识体系框架,进而使学生获得理想的数学学科发展.

猜你喜欢

全体学生数学教师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江苏省淮安市繁荣小学活动掠影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
当前学校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探析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