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整合重组 “因”“果”关联突破
——以几何压轴题的突破为例

2022-04-16福建省福州延安中学

中学数学 2022年14期
关键词:压轴解构平行

福建省福州延安中学 陈 炤

1 思维方法综述

几何综合题在中考数学试卷中常作为压轴题出现,重点考查学生对平面几何知识、方法、技巧的掌握,以及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数学解析的思维一般有两种:一是根据几何问题的外部特征,与现有模式进行匹配;二是分析问题的内在结构,应用方法、技巧,反复推理问题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联.另外,还可以将两种思维紧密配合,探求所需.

而对于难度较大的几何压轴题,建议采用思维二的推理方式.教学中,建议引导学生对题目中的信息进行整合,然后根据信息进行“推”.顺推为“进”,逆推为“退”,“进”“退”结合,有序推理,探寻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连接点,以此为起点构建思路.解题时,可将问题条件视为“因”,结论视为“果”.由“因”推“果”则为“顺推”,由“果”溯“因”则为“逆推”.求解几何压轴题时,可采用“顺推”与“逆推”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整合信息,挖掘隐含条件,逐步建立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

2 问题实例探究

2.1 问题呈现

问题如图1所示,在Rt△ABC中,已知∠ACB=90°,点D位于AC边上,DE⊥AB于点E,BD的中点为M,延长CM,与AB的交点为点F.

图1

(1)求证:CM=EM;

(2)如果∠BAC=50°,试求∠EMF的大小;

(3)如图2,如果△DAE≌△CEM,CM的中点为N,试证明AN∥EM.

图2

2.2 简析前两问

第(1)(2)问属于传统的证明与求角度问题,利用对应条件可直接求解.

(2)已知∠BAC=50°,∠ACB=90°,则∠ABC=90°-50°=40°.由CM=MB,可得∠MCB=∠CBM,所以∠CMD=∠MCB+∠CBM=2∠CBM.

同理可证得∠DME=2∠EBM.所以∠CME=2∠CBA=80°,可推得∠EMF=180°-80°=100°.

2.3 深究核心问

第(3)问是压轴题的核心之问,该问给定了全等三角形及中点关系,要求证明两线平行.可先对题目中的信息进行整合,然后根据“因”“果”推导进行逻辑推理,对条件进行解构重组.

2.3.1 由“因”推“果”——解构重组

条件1:∠DEB=∠ACB=90°.条件2:点M为线段BD的中点.

上述两条件可视为关于四边形CDEB的内部关系分析,DB可视为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该对角线的两个对角为∠DEB和∠ACB.结合圆的“直径对直角”定理,可判断B,C,D,E四点共圆,结合点M为DB的中点,可确定四点位于以点M为圆心,DB为直径的圆上.

条件3:△DAE≌△CEM.

该条件是关于两个三角形全等,根据三角形全等性质,可推知三边对应相等,即AE=EM,DE=CM,AD=CE.

基于上述条件的结构,可形成相应的边、角结论,主要有以下内容.

与边相关:AC=BC,MB=MC=ME=MD=2CN=2NM.

与角相关:∠DAE=∠ADE=∠CEM=45°,∠DEM=∠EDM=∠EMD=60°,∠MEB=∠MBE=∠FMB=∠DCE=30°,∠CBD=∠CED=15°,∠ADM=∠AEC=105°,∠AEM=∠DMF=∠BMC=150°.

2.3.2 由“果”溯“因”——思路探索

所证目标为两条直线平行:AN∥EM.因此,需要思考证明两直线平行的方法.结合教材内容可知,有如下几种思路:

思路1:两条直线平行的三大常用定理,包括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思路2:构建两条直线之间的第三条直线,利用定理“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思路3:由相似特性推导平行,构造“A字型”相似模型,则模型中存在两条直线平行;

思路4:构造特殊图形,主要构造含有对边平行的图形,如平行四边形、矩形等.

3 核心之问整合多解

上述对核心之问进行了信息、结构整合,生成了与角度、边长相关的次生条件,后续就可以直接探寻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接方式.不同的联接方式可产生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下面细致探究.

3.1 直接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两条直线平行有三个判定定理,下面主要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探究.可选取∠NAF和∠MEF为同位角.已推知∠MEF=30°,则只需证明∠NAF=30°即可.可采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式,具体如下.

图3

3.2 利用平行的传递性质

若所涉两条直线同时平行于同一直线,则两直线平行,在本题中,可在AN和EM之外构造第三条直线,利用平行关系的传递性证明两线平行.

如图4所示,过点C作ME的平行线CP,设CP与BA的延长线的交点为P,则∠CPE=∠MEF=30°.在△ECP和△DAB中,因为∠CPE=∠ABD=30°,∠CEP=∠ADB=105°,CE=AD,可证△ECP≌△DAB.由全等性质可得PE=BD=2AE,即点A为PE的中点.则AN就为梯形MCPE的中位线,进而可推知AN∥CP∥ME,得证.

图4

对于上述证明思路,还可以引入倍长EA,然后证明三角形全等或构造母子型相似模型求解,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3.3 构造“A字型”相似模型

该问突破的核心是证明两线平行,也可利用具有平行特性的几何模型,如“A字型”相似模型中含有一组平行边,可将所涉两条直线放置在该模型中,或以两条为基础直接构造模型.由上述解构重组可知复合图形中含有众多的线段关系,故可由相等关系证明模型中的三角形相似,再由相似模型推出两直线平行.

3.4 构造含有平行特性的特殊图形

初中几何中含有众多具有平行特性的特殊图形,如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梯形等,若能证明含有所涉线段的图形为该种特殊图形,则可直接完成两条直线平行的证明.

方法1:依托AN和EM构造平行四边形证明.

过点N作AB的平行线,与EM的延长线的交点设为P,如图5所示.

图5

则可推知∠P=∠MEF=30°,PN=2MN=CM=AE.又知PN∥AE,PN=AE,所以四边形AEPN为平行四边形,由其性质可得AN∥EM.

方法2:依托AN和EM构造矩形证明.

过点A作EM的垂线,设垂足为ME延长线上的点P,如图6所示.

图6

4 解法探究的思考

上述对一道几何压轴题进行了解法探究,特别对其核心之问开展了解构重组,生成了多种解题思路.以问题中条件与结论的关联为引线,对题目信息进行整合,然后结构重组.逻辑思维条理清晰,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下面对解法进行深度思考.

4.1 读题审题,解构信息

几何压轴题解析的首要步骤是审题,即读懂条件,也是“解构重组”的前提.读题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与图形的对应,而应透过信息本身,挖掘背后的隐含条件,如中点背后的几何关系,90°角生成的直角三角形,以及三边关系等.教学中,需引导学生把握题干中的核心信息,逐条剖析提取条件,并探索关联条件.必要时,可结合信息条件进行考点定位,关联教材定理,确保推理有据[1].

4.2 探索关联,重组条件

几何问题的突破过程可视为条件与结论的关联探索,在完成信息解构后,需要重组条件,重组结构,如上述依托直角三角形生成了四点共圆,依托全等三角形推理边角关系,生成了一系列的角度、边长条件.对条件的重组实则是整合信息,关联生成.教学中,建议采用图形提取、数形结合的方式,分解图形,由局部探细节,将相关条件聚焦在具体的图形中,重新整合几何特性,并根据几何要素探索结论[2].

4.3 知识联想,生成思路

几何问题的思路探究提倡综合使用“因”“果”推导,由“因”推“果”信息整合,由“果”溯“因”逐步探寻思路.即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处理、整合条件;第二步,根据信息联想条件与结论构建关联的方法.如上述基于角度、边长条件,探索两线平行的证明思路,生成了定理推导、平行传递、模型特性、特殊图形等策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条件与结论的连接点,围绕接点展开联想,必要时,开展知识点的专题探究,以“点”成“线”,由“线”结“网”,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5 写在最后

依靠直觉分析往往难以突破几何压轴题,思维过程混乱、无序,容易陷入误区.信息整合,结构重组,“因”“果”推导,则可以快速定位知识的关联点,构建解题思路,实现问题的高效解答.复习备考建议深入探究典型问题的解题策略,依托实际问题强化解法,锻炼思维.

猜你喜欢

压轴解构平行
对2021年高考导数压轴题的多种解法
巧用同构法解决压轴题
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平行
还原
解构“剧本杀”
逃离平行世界
十种解法妙解2020年高考导数压轴题
一道耐人寻味的中考压轴题
于强 保持真实,从生活中解构设计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