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发展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培育与优化的四重维度
2022-04-16陈晓晶
陈晓晶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2017年以来,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已经进入深化建设阶段[1]。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围绕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将辅导员视为发展的目的,注重辅导员思想素质、社会关系、业务能力、专业技术的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室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提升为基础,致力于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专业化发展,是辅导员“自在式”专业发展转向“自为式”专业发展的内在超越,从“经验型”转向“专家型”的主动诉求。
一、自主与自为: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内涵之维
高校辅导员工作室是辅导员基于自我发展、共同学习、服务学生等共同景愿和价值追求,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根本宗旨,围绕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这条主线,以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范畴为主要方向,以具体的制度为基本规约,以一定的物理空间为活动场域[2],开展交流合作、学术研究、实践创新的组织。
高校辅导员工作室是辅导员自主要求和自觉建构的集学习、实践、创新、科研“四位一体”的协同群体,更加强调职业发展的价值观和归属感, 能够为辅导员提供明确的角色定位和发展方向[3]。其运营与发展是辅导员“立己德”“树人德”的方式,唤醒了辅导员“自主化”意识,促成了辅导员“自为式”发展。一是“自下而上”的共同景愿。高校辅导员工作室与传统辅导员队伍建设“自上而下”的要求不同,它是辅导员基于共同景愿而群体化、集约化的团队,是志同道合的辅导员从主体愿望出发而共同构建的,体现了“自下而上”的自主要求。二是“趋于自觉”的活动主体。辅导员工作室的运营与发展更依赖于辅导员群体自主的广泛参与和共建,不同单位、不同地域的辅导员在组织规约和工作室主持人的引领下,能够自发进行常态化的集体交流和共同学习。三是“指向鲜明”的组织工作。辅导员工作室以其明确的主题、合理的规约、针对性的实践、开展学习交流,培训研讨、学术研究等,其最终旨归指向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专业化发展。四是“深耕细作”的专门领域。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须有明确的方向和领域,要求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一特定领域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二、机遇与挑战: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价值之维
1.顺应时代特征,守好思想政治工作主责主业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建强工作队伍,强化项目支持引领,培育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建设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名师工作室。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中逐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其主责主业。第一,辅导员工作室重心一般指向辅导员职能中的某一方面,围绕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实际,通过沙龙、座谈、例会、专题报告等方式,探讨工作中的各类疑难杂症或普遍共性问题。这种常态化的交流,使不同高校、不同院系的辅导员能够更准确了解和借鉴彼此的工作思路和模式,从而快速转变自身思维、心态和方法,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第二,相比辅导员个人的“单打独斗”,辅导员工作室能够更好“集智聚力”,在理论学习、科研立项、课题申报、新媒体平台利用、实践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有利于强化理论武装、深化政治引领、固化实践平台,为培育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提供支持。
2.发挥自身特长,抓牢职业能力专业化前进方向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列出了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标准,要求辅导员在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身职业能力,在思想政治工作某一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并具备有影响力的成果,成为该领域的专家。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自身职业能力专业化发展是发挥自身特长的需要,也是其前进方向。第一,辅导员工作室涉及领域不像面面俱到的日常工作,而是以辅导员工作职能的某一方面为切入点,在一定组织内,开展主题明确、实践性强的活动,并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一领域,进行深耕细作,以求突破和拔尖,这与《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要求一致。第二,辅导员工作室具有的“实践—经验—理论—实践—成果”运营模式,“个体—群体”组织架构,“传、帮、带”工作方法,能够更好地凸显工作室团队的力量,整合优势资源,发挥个人所长,彰显工作特色 ,精准解决问题[4]。同时,在“总—分—总”的常态化分工与协调,有利于挖掘和凝聚工作室成员各自的优势,使工作室成员在各自擅长领域逐步成长,并成为专家。
3.把握学生特点,契合学生成长成才工作范畴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力量,根据大学生成长特点和发展优势,不断更新自身教育理念、知识体系、工作方法,以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把握学生发展规律的体现,也是其基本工作范畴。第一,辅导员工作室基于集约化交流,能够使不同高校、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辅导员基于共同交流,从各自描述中归纳当代大学生的共同特点,把握教育环境、媒介、对象的变化,从而更好地扮演经师和人师的角色。第二,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复杂性、创造性的特点日渐凸出,粗放型、经验型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满足要求。辅导员工作室基于主题化建设方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一方面能够有所钻研和建树,能够更好地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措施,开展针对性的服务,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三、审视与反思: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运营之维
1.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培育概况
辅导员工作室作为一个全新的工作方式和载体,有着其与生俱来的鲜活性和创新性。就全国来说,当前已经涌现出一批业内公认的名师辅导员工作室。例如:曲建武工作室、李萌工作室、祝鑫工作室、敏行工作室等。这些工作室都在长期的建设中,打造出了特色和亮点,并成为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中的“领头羊”。从成立时间上看,目前全国最早成立的辅导员工作室是2009 年9 月成立的赵强工作室(赵强学业促进工作室)。从地域范围上看,湖南、陕西、云南、浙江、安徽等地均已成立首批、第二批辅导员工作室。从工作室方向来看,辅导员工作室一般有自身探索和研究的方向,且基本围绕服务、管理、科研、实践、网络、文化、心理、组织等几个方面育人。从团队构成来看,各地辅导员工作室基本依托校本建设,团队构成以校内教职工、辅导员队伍或学生干部为主。纵观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室,部分工作室在方向、内容、形式、机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鲜活性,但辅导员工作室作为新兴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仍面临着较多问题和困难。
2.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概念认识不清晰导致定位不够准确
辅导员工作室不同于辅导员精品项目、辅导员协会等。辅导员工作室以“人”为中心,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专业化发展,培养专家型辅导员队伍,工作周期存在长期性,工作方式偏向实践性。辅导员精品项目以“事”为中心,是辅导员针对具有研究意义的事项而申报的,时间周期相对较短,工作方式更偏理论性。辅导员协会是辅导员工作交流的重要组织,与辅导员工作室同样致力于“人”的培养,但辅导员工作室的主题、方向、周期等指向更加明确,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专业化、专家化具有更强的导向作用。辅导员工作室是辅导员职业能力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渠道,部分高校及辅导员对工作室的概念认识不清,把辅导员工作室等同于辅导员精品项目或辅导员协会,甚至与辅导员微信公众号混淆,在设计工作室活动主题、构筑建设框架、思考未来走向等时,对辅导员工作室没有准确定位,缺乏全面性、精通性、创新性、长效性的考虑,导致辅导员工作室的功能和作用的缺失。
(2)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整体影响较弱
从全国范围内看,北京、上海、广东、湖南、陕西、湖北等地着力构建校、市、省三级共建的培养体系,已经建立起一批省级、市级辅导员名师工作室。这些地域的辅导员工作室建设都有一定的层次性、规模性和代表性,在省、市、校内均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如广东省陈小花工作室、湖北省祝鑫工作室、陕西省李萌工作室等。但在一些地区,尤其是高校教育欠发达地区,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仍较为薄弱,如广西、新疆、西藏等省份,鲜有辅导员工作室。近几年,福建省高校自主探索建设的辅导员工作室逐渐增多,但存在起步较晚、规模偏小、影响有限等不足。如泉州师范学院朱应开工作室、福建师范大学“阳光心访”工作室、华侨大学初心工作室等。总的来说,辅导员工作室区域发展不平衡,全国各地鲜少有影响力大、能在省市乃至全国范围内起带头作用的辅导员工作室,大部分工作室仅在校内具备一定知名度,整体影响仍偏弱。
(3)建设指导缺乏导致品牌效应不集聚
虽有部分高校较早起步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但大部分高校近几年才开始重视和支持辅导员工作室,对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和发展缺乏指导,导致工作室建设参差不齐,品牌效应无法集聚。第一,缺乏广泛认可的统一标准。在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机制、培育路径、考核方式、培养模式等方面,各地标准和执行方式不一,尚未形成广泛认可的统一标准。在工作室建设过程中没有标准可参照,极易造成随意性强、差别性大等问题,进而造成工作室建设参差不齐。第二,缺乏自上而下的统一指导。大部分高校没有统一规范的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办法,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较多为自发,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偏向个性化,有些高校甚至存在多个同方向的辅导员工作室,品牌和资源无法集聚。第三,缺乏支撑性成果。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仍处在探索和起步阶段,工作室的成果大多通过其所依托的微信公众平台、精品项目、申报课题、少数名师等体现,且这些成果不一定均属于辅导员工作室,以工作室固有成果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品牌较少,名优效应无法发挥。
(4)支持条件不足导致发展壮大有限
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具备双线晋升、双重待遇的优势,在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上理应较为顺利,但目前各省、市、高校对辅导员工作室的支持较为有限。第一,辅导员工作室处于新兴探索阶段,与高校科研、教学项目相比,没有设施齐全的多媒体教室、实验室,也无专门的业务处理部门,在硬性条件和软性条件上都存在着先天的弱势。第二,在辅导员工作室申报上,各省、市、高校尚未形成层次分明的申报系统,甚至部分高校还从未关注过辅导员工作室申报工作,即使有些高校能够给予部分资金支持,但仍缺乏办公场所及设备等。第三,辅导员工作室对其成员的支持较为有限,一部分有能力、有成果的工作室成员获得所研究领域重大荣誉,获得市级或者国家级课题,发表高级别的论文,在相关领域有突出成绩时,工作室并未对其进行给予物质鼓励,甚至在考核和评价中没有量化标准,无法形成工作室与辅导员的双赢。缺乏办公场所、设备、物质激励等外部条件支持,辅导员工作室的发展势必无法行稳致远。
四、嬗变与开新: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优化之维
1.明确目标定位,注重队伍建设的方向性
目标是行动的先导,也是前进的指南。辅导员工作室以共同景愿让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实践经历的辅导员凝聚在一起,实现辅导员之间的相互探讨和学习。辅导员工作室在发展建设中要有方向和侧重点,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队伍。首先,要明确发展目标。以“攻一个方向,出一批成果”为导向,善于利用swot 分析办法、环境归因理论等,明确目标定位,围绕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依据本团队队员的优势,拟定发展目标。第二,要进行针对性实践。根据团队发展目标和侧重点,开展常态化的专题学习和专项研究,并将实践成果运用于实践中,构建“实践—研究—实践”的循环工作模式,通过理论研究、实证调研、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等工作模式为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服务。第三,要强化深入研究。以日常交流、论文撰写、项目研究、实践训练为支撑,引导团队内的成员深入钻研辅导员工作的某一专题、某一领域,使他们能够在研究中取得成果,获得成长,并成为领域专家,获得工作室与辅导员的双赢。
2.完善运行机制,注重队伍建设的规范性
辅导员工作室的长期建设和长效发展依赖于科学的指导和完善的制度框架。教育培训与制度建设并举,刚柔并济,同向发力,方能使辅导员在工作室的建设中,强化“红线”意识,牢固“底线”思维,发挥“上线”效果[5]。第一,制定准入机制,以求“高进”。相关部门在进行辅导员工作室申报审核时,除了依赖相关申报资料进行评估以外,还要组建专家评审团对申报的方向、条件、可行性、预估效果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同时在工作室成立之初,制定考核期,通过量化工作室初步成果、预判未来发展趋势等决定工作室的去留。第二,加强工作室的规范管理,以求“严管”。一方面,要加强对“事”的管理,制定辅导员工作室管理细则、辅导员工作室工作条例等专门的规章制度,使工作室的发展有据可依;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人”的管理,建立科学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对成员思想状态、业务能力、科研成果等方面的考核,确保工作室成员稳定化、常态化发展。第三,细化评价机制,以求“优奖”。要通过中期考核、定期走访、实地调研、同行评价等方式对贡献突出、成果明显的工作室成员进行奖励和表彰,以奖励先进,激励后进。
3.促进特色驱动,注重队伍建设的创新性
辅导员工作注重与时俱进、顺势而为,这就要求辅导员工作室在建设中以需求为导向开展工作,以团队为基础推动创新,以内容为指引促进发展,以新媒体为载体扩大影响。一是注重意识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本身要有创新意识,同时要善于培养和激发团队成员的创新意识,促使整个团队不断更新理念,紧跟党的指导思想。二是注重队伍创新。结合工作实际和特色,注重多主体参与,加强全员协同合力共建,确保长效发展,如注重组建“辅导员+学生”团队,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引导力、组织力以及学生的创新力、行动力。三是注重内容创新。时刻关注辅导员和学生成长发展的“最近发展区”,聚焦当下问题,注重对时代热点、形势政策、理论前沿的解读和剖析,将“学言学语”“网言网语”“文言文语”结合,以“室”说新语展现工作室的吸引力、感染力。四是注重手段创新。工作室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抖音短视频等平台,结合微视频、手绘漫画、动图、VR 影视等方式,不断尝试创新表现手法和呈现方式,加强叙事创新。
4.强化长效培育,注重队伍建设的长期性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高等学校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高校要加强对辅导员工作室的经费、场地、人员、指导等方面的支持。除此之外,辅导员工作室也要加强自身建设。一是要夯实理论基础。邀请马克思主义学科、管理学科、社会学科、教育学科等多元共生的国内外专家开展指导,结合线上媒体和线下座谈等方式深入交流,沉淀多方智慧,形成共商共建共享效应。二是要发挥传、帮、带作用。辅导员工作室的运营架构和组织模式基本围绕辅导员职能,凝聚具有共同职业景愿的新老辅导员,工作室要加强团队内部搭配,打造一批老、中、青相结合的工作队伍,充分发挥和挖掘辅导员各自的职业优势和潜能,激发工作热情,形成工作合力。三是要探索辅导员培养范式。基于实际问题的研究和常态化管理机制等,探索“发现问题+案例探索+内外交流+实践运用+总结反思”的培养范式,固化问题澄清和本质探寻,推动辅导员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不断提升。
辅导员工作室培育与优化既是辅导员职业能力专业化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未来考量[6], 体现了辅导员工作领域专业化、业务能力专家化的职业逻辑。新时代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应当抓住思想政治教育赋予的机遇与挑战,时刻葆有因事而化的自主与自为,寻绎因时而进的审视与反思,创造因势而新的嬗变与开新,纾解辅导员职业能力专业化发展瓶颈,推动队伍后继有人,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