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资源融入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探析
——以福建医科大学为例
2022-04-16卞燕敏吴任慰
卞燕敏,吴任慰
(福建医科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 1.基础医学院;2.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0年9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出台,就继续加速推动医学高等教育发展,提高医药人才培养水平进行了全面部署[1]。健康中国战略与医学人才培养存在密切联系,它所倡导的“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理念的最终落脚点是“人”,这对当前阶段的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2]。医学生是未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是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保障的生力军。医学生职业素养的缺失不仅会直接影响个人前途,从长远看还将影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全面发展,以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进而危及人民大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甚至关乎社会的和谐安定。因此,职业素养培育是医学生教育的应有之义。
一、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现实境遇
医学生职业素养是在职业活动中体现出的综合素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内容,具体可解读为医学生为适应医护工作环境所需具备的高尚的职业道德、过硬的知识技能、良好的职业作风、积极的职业意识以及正确的职业行为等方面,若要想未来能够成为具有职业素养的医师,首先应该是有职业情怀的医学生[3]。我国医疗科技的蓬勃发展不断冲击着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无论是高等医学教育还是临床实践,都出现了偏离人文精神的问题,医学生群体价值观出现功利化、现实化和利己化等倾向。因医药卫生领域过度的市场化和商业化所导致的医护人员失德失范行为、医患纠纷频发,影响了医学生的职业理想。随着医学理论和科学研究开始跨越国界,医生可以在不同国家学习医学知识、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医学教育已从一味强调医学生的临床技能,转向全面培养与强化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我国医学院校长期以来虽然十分重视专业教育,但是在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方面对于理论内涵的界定仍不够清晰,职业素养教育单向输出模式的改革成效不足。因此,迫切需要医学院校以服务“健康中国”重大战略需求为目标,优化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确保培养高质量的医学创新人才。
二、校史资源对医学生职业素养的涵养
校史真实记载着一所大学的产生、变革与创新,是薪火相传中积淀而成的精神力量与核心文化载体,越来越成为各大高校建设发展的重要资源。医学院校校史凝练着不同时代的医学伦理价值取向与人文精神追求,其研究不仅对探究中华传统医学文化和当代社会生活大有裨益,更为当代医学人才培养提供了以史为鉴的独特视角。校史资源是学校在创设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能够被开发和利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既能够表现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遗址、古迹建筑等物化形式,又能够反映全体师生、附属医院医护人员及广大优秀校友特有的整体风貌,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核、思维方式及行为准则与医学生职业素养所倡导的价值导向高度契合,并通过学校特有的人文环境,实现对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启迪和塑造。无论从理论传承还是当代实践角度来看,学校校史资源都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在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所学校都是相对独立的文化单位,都具有各自特色的校史资源,应将揭示历史真相的求实精神与经世致用的服务精神相结合,不断挖掘、发挥校史资源致力于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要作用。
三、福建医科大学校史资源融入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内在逻辑与价值属性
福建医科大学在各个历史阶段所倡导的医学人文精神、呈现的丰硕教育成果、传递的厚重前辈训诫以及讲述的杰出校友事迹中,浓缩了中华医学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精髓,能够体现和折射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内涵要求。
(一)培养救国济世的责任担当与医学生爱国情怀
医师职业情怀是指从医者既爱医学也爱苍生的心境,是医师职业素养的起点与基础[4]。福建医科大学校史历经烽火岁月洗礼和传统文化浸染,淬炼出具有正面、利他、慈悲特质的救国济世情感,为医学生为民情怀的养成提供了充足的能量补给。福建医科大学创办于1937年,开启了福建省自办医学高等教育的先河,提出“成为改善国民卫生的先锋,全国尤其是东南医药界的柱石”的办学目标[5]。建校初期就尤为“注重学生之德育修养,尽量提高其民族精神、国家思想,使他们均能成为为国尽忠,为民族尽孝,为社会服务之优秀青年”[6]。抗战时期,是福建医科大学发展史上最为艰难而又声望较高的重要阶段。福建医科大学首位党支部书记孟琇焘带领12位青年学生创立学校首个地下党支部,培养了一批进步青年和优秀共产党员,如姚明珠、薛介民和林建神等,他们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发出“今天为民族解放战争而牺牲一切,奋斗努力的人,是为前者也未忘后者,因为只有集体生存幸福了,个人才能生存幸福”的铿锵之声[7]。内迁沙县办学时期,福建医科大学师生为表达爱国热情,坚持抗战,公开发表四封通电,不遗余力地开展战地救护工作、抗日献金运动、征募寒衣运动、伤病之友运动等,“祖国在艰苦的环境中奋斗,本院也在艰苦的环境中捐献一点一滴的力量”[8]。学校在各地兼办社会教育的同时广泛参加卫生宣教、地方疾病防治,以社会服务支援抗战。解放战争时期,福建医科大学挣扎于风雨飘摇之中,顽强生存。福建医科大学地下党支部组织学生参加福州市高校“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进步学生运动,发生了著名的“罗宫事件”[9]。福建医科大学革命先辈在烽火年代用敢于斗争、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孕育出“红色闽医”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医科大学多次组织医疗救护队、青年志愿服务队投入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省内革命老区医疗科技服务工作,尽心竭力为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保驾护航。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福建省累计派出12批共计1 393名医疗队员支援湖北,当中涌现出众多可歌可泣的福建医科大学“最美逆行者”典型,红色闽医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新光彩。在85年的办学历程中,福建医科大学始终坚守办学初心,与红色闽医精神的开创者、继承者共同谱写出可歌可泣、壮丽恢宏的抗争奋进诗篇。这些在奋斗实践中锻造出的报国爱民、仁心济世的动人史料,成为培养福建医科大学学子爱国情怀的宝贵教育资源。医学生感受到各时期医者为维护人类健康所迸发出的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即认同以爱国之心、济世之德,担改善国民体格、促人类健康之己任,就必然能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履行人道主义职责,锤炼家国情怀底色,树立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奉献终身的职业理想。
(二)树立求真致远的治学精神与医学生勤勉敬业作风
医学生必须获得专业知识、技术能力以及职业态度等基本要求后,方可从事医学工作。福建医科大学校史资源蕴藏着深厚的学术传统与深刻的文化理念,又伴随历史变革而衍生出新的学校精神与医学理念,不断滋养着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土壤。福建医科大学几度迁移,数易其名,与世浮沉,历尽坎坷,但是始终不改教书育人的初衷。在面对数十万元的建筑费、仪器设备费等艰苦的情况下,福建医科大学毅然排除万难,招揽专门人才,尽所有力量使先生得以研究,尽可能范围达于理论之阐明。教师们以“研究本省各应用问题”为目标,以“注重福建省人体之研究,谋求其发育之美满,探求福建地方流行病之原因,讲求扑灭及根治之有效方法”[10]为方向,勤奋科研。学生勤俭朴实,自制教具标本,以最高的学习愿望、高度的学习精神与谦逊的态度刻苦学习。在学校创办的12年间,全校师生怀着读书救国的激情,不畏艰辛、负重奋进,不仅在抗战救国事业中贡献力量,还按既定目标如期培养了278名毕业生,为福建省现代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福建医科大学师生攻艰克难,形成8个学科的重点研究方向,在福建省血吸虫病区钉螺生态研究、闽侯县丝虫流行病学调查和组织疗法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改革开放后,福建医科大学紧抓发展机遇,逐步成为福建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和医疗预防保健中心。学校在科技项目、论文发表及国家专利授权数量方面有较大进步,硕果累累。福建医科大学在各个时期的教学科研实践中始终秉持“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之校训,先后为国家和地方培养输送了15万多名医学人才,其中包括如陈可冀、卢坤平和陈列平等成绩斐然、贡献卓著的杰出校友,他们踔厉奋发、追索真理和精诚致远的治学精神必然浸染、熏陶和影响着福建医科大学学子,引发他们的强烈共鸣。福建医科大学在建立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医学救国、艰苦创业和求真务实的闽医精神,师长校友们代代相承的求真务实、精益求精和与时俱进的科研精神,为筑牢医学生的专业基础,树立良好的职业作风提供了价值典范。医学作为探索人类生命奥秘、防治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科学,需要高度的钻研精神。医学生唯有在校确立刻苦求知、慎思笃行的研习信念,才能在未来具有过硬的知识技能,树立踏实勤勉、敬业奉献的职业作风,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生命健康服务。
(三)塑造仁爱和谐的道德实践与医学生的友善形象
是否能够具备良好的职业态度、坚定的职业意识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等隐性职业素养,是判断医学生是否能够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关键标准。福建医科大学建校伊始就十分重视医学生服务能力的培养和道德品质的塑造。“故在学校时,对于服务之实践能力,必须加意培养,然后同学步入社会,始能应付裕如。”[11]“我们既投身医界,对于我国固有的医德,更有使其发扬的义务,应抱为社会服务的决心,时时都应具有同情心、并牺牲个人的利益来从事我们的工作。”[12]师长是医学生研习职业道德最初的范本,人是情感动物,教师关爱学生,学生上课时能保持愉悦的心情,才能达到循循善诱的效果;学生敬重教师,教师坚守信念授课,担当为国育才的使命。师生间关系融洽、协力齐心有益于教学相长。福建医科大学校史中刻画了众多德技双馨的形象,例如学校首任校长,现代著名生理学家、医学教育家侯宗濂先生,临危受命,怀着一颗为福建主持办好一所高等医学专科学校,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炽热之心带领师生艰苦创校办学,开浚了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的滥觞[13]。他不畏艰辛、潜心育人、礼贤下士的大家风范深刻影响着福建医科大学后人。我国肝胆外科界权威、福建医科大学名誉校长吴孟超教授七十载悬壶济世、妙手回春,诠释出医乃仁术、明德惟馨的深刻含义。“医以德为本,无德不成医”,有职业道德的医师充满着人性的温度,既对医学满怀热忱,竭力维护医学的圣洁;又福泽苍生,仁心仁术[4]。福建省神经内科学奠基人之一的慕容慎行教授始终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承诺,一生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为医学生树立了克己慎行的高尚榜样。福建医科大学校史中名医大家仁爱和谐、崇德向善和同舟而济的道德实践与医学生职业素养中所倡导的敬佑生命、谦和友善和团结协作态度相契合,为隐性职业素养的塑造发挥着可亲、可敬、可追随的示范效用。医学生耳濡目染前辈们坚守医道、深仁厚泽的品格,在未来执业过程中能够遵从宽仁慈爱的职业道德,秉承谦和友善的职业态度,保持服务奉献的职业意识,从而构建和谐互信、包容互敬的医疗人际关系。
四、福建医科大学校史资源融入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路径生成与实施
福建医科大学校史资源对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具有明显价值意义,应重视探究与医学生成长内需相一致的激励机制与实施路径,将爱国情怀、勤勉敬业作风等厚植于心,内化形成持久意识,最终外化为自觉行为。近年来,福建医科大学不断尝试创新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模式,采取情境模拟、翻转式教学等一系列富有启迪意味的教学形式。笔者以福建医科大学为例,探析校史资源融入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实施路径。
(一)拓展课堂形态,传承红色基因
福建医科大学充分挖掘校史资源里的中华医学历史和人伦美德内涵,拓展动静相宜的课堂教学形式。第一,理论课堂是培养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主阵地,在教学实践中要重点突出在各门思政课教学中讲述福建医科大学的发展历程、历史事件和校史人物,探寻将校史校情融入课程思政,并贯穿各年级各专业的教学过程。例如,福建医科大学的发展与福建医学事业的进步紧密相连,教师可以通过品读校风校训的文化内涵,梳理学校履行使命、攻克难关的历史事迹,解析前辈先贤的治学精神,以强烈的情感共鸣科学引导低年级医学生接受并热爱校史文化,树立爱国爱校的主人翁意识和为民奉献的职业态度。第二,实境教学课堂突破传统模式,将平面单一的教学内容转变为立体完整的沉浸式教育环境,采用“走出去”的课堂形态,由思政课教师带领高年级医学生置身革命遗迹、办学旧址,引导他们以聆听讲解、感知形象、团体活动的形式,学习烽火岁月里的感人事迹,探源红色闽医文化;传承红色闽医精神,砥砺前行。动态课堂涵盖医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应重点突破学科壁垒,通过“铭记校史,心系校情”主题演讲、“云上校史”互动竞答、“知校史、懂校情”情景剧表演等党团活动;运用“两微一端”建立校史文化平台,制作推介校史专题内容、校史人物短视频、纪录片、微电影等方式实现学校各专业学生的校史校情学习交流。第三,实践课堂是践行职业素养的“试验田”,福建医科大学早期深入乡村惠及群众的活动沿袭至今,每年暑期学校组织百余支“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省级贫困村、革命老区基地和沿海农村等实践地开展社会实践工作。医学生通过深入山区调研、送医送药、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和宣讲党的方针政策等方式形成对社会现实、职业意识的早期感知与体悟。福建医科大学在动荡年代始终坚持知而能行、学而有用,理论与实习并重的施教方针,不断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是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必要延伸,福建医科大学在低年级医学生中开展“早临床”“早科研”,将医学前期基础课程教学与后期专业训练相结合,帮助他们较早地树立临床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临床见实时期是高年级医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黄金时期。早期福建医科大学教师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始终保持传道授业解惑的炽热之心,为人师表。医学生耳濡目染,对生命价值、专业实践和医生职责有了深切的感悟,进而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
(二)丰富教育载体,明确初心使命
福建医科大学将校史中包含的爱国情怀、科学理念、治学态度和行为准则等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精神产品,丰富校史资源时空交错的传递形式,在情感互融中滋养医学生成长成才。一方面,福建医科大学营造了高雅而励志的校园氛围,学校建有医学教育历史名人雕像、名言石碑和校训墙等校史人文景观。道路楼宇则以对福建医科大学意义特殊的事件或人物命名,如以福建医科大学首任校长侯宗濂校长命名的宗濂路;以革命烈士孟琇焘命名的琇焘路;以革命伉俪姚明珠、薛介民命名的姚薛路,彰显出福建医科大学先驱济世救民的担当精神,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情怀的教育熏陶。另一方面,福建医科大学科学利用校史文献、历史档案和影音资料等校史资源,组建专兼结合的校史研究队伍,收集梳理建校发展历程中承载的内容,整理记录具有典型意义的校友与母校的故事,以《福建医科大学校史》《福建医科大学记忆》画册等形式回溯漫漫征途,传承校史精神。福建医科大学低年级医学生的校史知晓程度更深,原因可能是新生在入学伊始即接受校史教育,而高年级学生仅在自主选择的实践活动中有所涉及,导致出现“用进废退”的递减趋势。福建医科大学将校史校情渗透到各类显性与隐性的教育载体中,不单是停留在新生进校第一课所获取的校史文化信息,还在于接受教育全周期中对每个问题的存疑与感悟。福建医科大学校史馆在建校80周年时正式开馆,目前已成为开展学校历史和学校精神教育的重要阵地,依托校史馆开展新生爱国爱党爱校教育,选拔高年级学生参与校史文化展、校友事迹展的讲解工作,通过朋辈交流进一步巩固所学,身体力行地成为校史文化坚实的传播者,增强他们对母校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新形势下,医学教育要推动深层次的“智慧教育”变革,打造空间和时间融合的“三维教育”模式,促进医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校史馆在未来发展中应更加注重信息的生命力,使布展方式和内容克服场馆的限制,将校史资源的时空延展冲击力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元表现力紧密结合,应用虚拟互动、裸眼3D和全息幻影成像技术等,设计4D效果领略福建医科大学发展历程、AI互动重温福建医科大学重要历史事件等环节,使学生实现沉浸式参观体验。定制“云端校史馆”APP,植入受众与校史人物的对话程序,使医学生在追忆母校,汲取先辈精神力量的同时引发对职业素养内涵的理性思索,从而明确“从医”的初心和使命。
(三)发掘人物事迹,实现同频共振
福建医科大学校史中涌现的典型人物对医学生的成长需求与成才目标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应持续深入挖掘人物事迹,激活校史资源的鲜活度与生命力。福建医科大学有其特有的红色闽医精神内核与传承脉络,通过邀请老同志、老校友为医学生娓娓道来那些鲜为人知的校史人物故事,重温红色闽医文化,增进认知、认同、实现同频共振。新时代,福建医科大学涌现出众多的楷模先进典型,不断更新着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素材。例如,福建省胸心外科优秀专家、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陈良万,从医三十余年,一年开展数百台手术,时常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被身边的人称为“拼命三郎”[14];全国“最美医生”——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陈建屏连续32小时未下手术台,用生命拯救生命[15];援鄂福建医疗队首席专家,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陈公平面对高风险治疗,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16]。新时期的“福建医科大学人物”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为医学生讲授了最为真实的职业素养教育课。此外,福建医科大学注重在仪式活动中纳入典型人物和事迹,以庄重神圣的典礼,帮助医学生获得情感共鸣,为职业素养的内化养成提供有利条件。每逢清明节,福建医科大学在“无言良师”纪念园内开展缅怀致敬“大体老师”的活动,医学生代表护送长明灯从良师楼行至无言良师纪念雕塑前,静默感受“无言良师”献身医学研究事业的奉献精神。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举行“生命的礼赞”云端追思会,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涵养铭记恩师、敬畏生命之情,激励广大医学生弘扬“大医精诚”之美德,践行救死扶伤之广志,肩负起红色闽医精神在新时代赋予青年医学生的责任使命,努力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