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理论视域下高校微文化育人路径探析
2022-04-16林丰平孙珊林霄
林丰平,孙珊,林霄
(1.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组织统战部,福建 福州 350007;2.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药学系,福建 福州 350007;3.福建师范大学 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2022年4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成长空间和“第六感官”。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年便捷地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交友互动和购物消费,青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深刻改变[1]。微文化作为融媒体时代的一种新兴媒体形态,因其具有短小、精炼、方便和快捷的特点,深受青年学生的青睐。
微文化是指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短时间、小容量、细渠道中传播的,注重个体与微观,并以主体性、平等性等为核心价值理念和行为模式的精神现象[2]。与网络亚文化不同,其本质是通过微创作、微传播和微分享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而非寻求情绪宣泄和情感认同,但二者都呈现出明显的圈层化特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微文化显露出更加强劲的冲击力和影响力,对青年学生的社会认知、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产生重要影响。由此衍生的微文化育人就是高校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通过微文化的微创作、微传播和微分享来感染和引导学生的一种育人活动。在高校微文化育人工作中引入协同理论,对提高育人站位、拓宽育人视野、形成育人合力、创新育人方法、丰富育人载体和提升育人实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高校微文化育人引入协同理论的合理性
协同理论是德国学者赫尔曼·哈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它主要研究与稳态偏离的开放系统,通过自身子系统的协同作用,最终实现有序的过程[3]。协同理论主要包含开放效应、伺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三个方面。其中,开放效应是指子系统在开放的环境下聚集,到达某个临界点时通过相互协作来提升系统的有序性和整体性,产生1+1>2的效果;伺服原理是指系统内部的若干子系统中,序参量支配了其他状态变量的行为,决定了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功能,对系统演变起决定性作用;自组织原理则是指子系统在没有外部信息流和物质流的影响下,内部各成员协同合作,自发形成有序结构[4]。
高校微文化育人是高校基于微文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守正创新,是一个由众多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的开放系统,其内部的各子系统之间也有紧密关联,并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协同效应的产生取决于能否对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运动进行有效的干预,使其自发地形成具有协同育人功能的新的组织结构,并保障其科学运行,保质保量发生积极作用。因此,协同论的原理与高校微文化育人的内涵和特点具有高度契合性和统一性。
(一)开放性是高校微文化育人的客观要求
协同论认为,系统能够从无序到有序状态的前提是开放性[5]。微文化相比传统文化而言,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以及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实现了个体与群体、虚拟与现实的同步文化传播,让信息的获取与传递更加便捷,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立体传播生态[6]。因此,高校微文化育人在教育主客体、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开放性。首先,高校微文化育人主客体具有开放性。微文化是一种双向文化,话语平权增加了育人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淡化了二者之间的界限,使得育人主体客体化,育人客体主体化。因此,高校育人的主体既可以是信息资讯的发布者,也可以是传播者;主客体之间互相影响,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教师与学生可能同时是育人的主客体。其次,高校微文化育人在时间上具有开放性。融媒体时代,高校师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电脑将所见、所闻、所想发布到微博、微信、抖音和小红书等平台上,或在各类平台上转发、评论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打破了时空限制。最后,高校微文化育人在空间上具有开放性。微文化育人的空间融合了课堂内与课堂外、线上与线下等多个育人空间载体,具有多维开放性,突破了空间限制。高校要发挥微文化协同育人的整体功能,就必须保持同外部客观世界发生关联,产生信息、物质等媒介的交换,使微文化育人系统产生协同效应。
(二)序参量是高校微文化育人的主导因素
协同论的伺服原理认为,对系统演变起决定作用的是序参量,其他对系统有影响但未构成决定因素的变量是状态变量,序参量与状态变量是非线性的关系[7]。序参量是系统发生质变飞跃最突出的标志,表示系统的有序结构和类型是子系统介入协同运动程度的集中体现。高校微文化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借助微平台开展微文化的育人活动。序参量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状态变量则包括育人主体、育人资源、育人方法、育人载体、育人机制和育人环境等要素的整合。高校微文化育人系统中的序参量并不是状态变量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协同合作达成育人共识,构建育人格局,认真研究青年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深刻把握其成长发展需求,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基于微文化的“小口径”平台,运用学生喜闻乐见、表现形式新颖的图文影像,提高育人成效,推动微文化育人形成创新有序的协作系统。
(三)自组织是高校微文化育人的根本途径
自组织是系统内部的子系统,能够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情况下依照特定规则自主形成一定的结构或功能。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网络社群成为青年学生社交的第一场域。青年学生借助网络新媒体融合兴趣点、需求点建立聚合体、生活圈,形成了一个个内核稳定、相互连接的社交群[8],呈现出社交圈层化现象。高校微文化育人,能够实现各子系统及子系统内部能在共同育人目标的驱动下,发挥“圈层效应”的积极作用,从而实现自组织过程。首先是圈层化传播。借助圈层化传播信息流动性强、时效性强和共享性强等特点,通过QQ群、微信群等网络社群开展微传播、微分享,提升微文化育人的效度和深度。其次是圈际传播。利用社交圈层相互交织的特点,经由中介节点成员、意见领袖等从一个圈层传播到另一个圈层中,实现圈层之间信息的自由畅通传播,增强微文化育人的速度和广度。提升微文化育人工作整体效应,实现微文化育人的有形覆盖,高校要统筹协调好各子系统及子系统内部之间的关系,树立微文化育人共同体意识,构建微文化育人体系,从而实现系统有序稳定地发展,提升育人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当前高校微文化协同育人面临的主要问题
微文化给新形势下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机遇、新思路,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高校微文化育人在协同推进过程中,仍然面临着目标协同困境、主体协同困境、载体协同困境和机制协同困境等。
(一)目标协同困境:微文化协同育人思想认识不到位
高校微文化协同育人思想认识不到位,价值引领不够突出。首先,对微文化育人工作的重要性还存在理解偏差。在开展微文化育人工作过程中,往往片面地强调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而忽视了“育人”才是核心要义。融媒体时代,随着微文化的短、平、快传播,青年学生通过各种微平台便可以轻松便捷地获取信息、传播信息,但同时由于信息生成门槛低、信息传播自主性强,不良信息的冲击影响也难以避免,学生容易在多元价值中失去理性判断,甚至可能迷失方向,需要高校主动出击、正面引导。其次,对如何开展好微文化育人工作还存在认知误区。目前的微文化育人工作,还缺乏深刻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及成长规律的准确性和精准度。作为一种“快餐文化”,微文化的碎片化、浅表化和从众化分享,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厚重性和深刻性,使青年学生习惯于接收满足感官享受的“信息快餐”,缺乏对信息的深度分析和系统思考,深层次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弱化,需要高校共建共享、微中求深,不断优化内容供给。
(二)主体协同困境:微文化协同育人队伍建设不完备
高校微文化协同育人队伍建设不完备,各育人主体“各自为战、单打独斗”,尚未实现协同联动,微文化育人共同体意识较为薄弱。首先,微文化育人的能力和水平不足。育人主体分别分布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多个部门,工作内容不同、工作职责与分工不同,对微文化育人的重要性认识也不同,在育人理念上有分歧,育人合力有待提高。且多数参与微文化育人工作的师生属于兼职工作人员,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运用微平台开展育人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水平相对有限,育人成效不够明显。其次,微文化育人缺乏有效的激励保障机制。高校没有把微文化育人工作列为校园文化重点投入项目,在资金和人员方面投入不足,无法保障、固定活动场所和专项工作经费等,师生队伍的专业性、稳定性较差,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育人整体水平有待加强。
(三)载体协同困境:微文化协同育人功能开发不充分
高校微文化协同育人整体效能发挥不充分,综合运用多种育人载体协同推进微文化育人的效果不够显著。首先,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新常态。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者仍然主要依托课堂教学主渠道、校园文化活动主阵地等渠道开展育人工作,育人理念比较传统,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需求把握不够到位,工作方式方法相对单一。其次,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育人工作的专业人员匮乏,工作载体不够丰富,工作方法不够新颖。单一形式载体的微文化导致存在知识扁平化、浅表化和碎片化的问题,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青年学生的价值判断力。
(四)机制协同困境:微文化协同育人机制设计不完善
高校微文化协同育人机制设计不够完善,尚未在学校内形成大育人格局,无法与校外构成多元联动。首先,部分高校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对微文化育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校内与校外,以及校内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合作。其次,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尚未建立起刚柔并济、奖惩有序的考核激励体系和评价机制。学校未能科学引导师生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微文化育人工作结合,有效激发师生参与微文化育人工作的积极性;对参与微文化育人工作的师生队伍,缺乏必要的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同时由于在考核过程中重结果、轻过程,评价指标比较简单、未成体系,实用性不强,导致微文化协同育人的力度不大、广度有限。
三、协同理论视域下优化高校微文化育人的路径
从高校微文化育人面临的主要问题来看,“协同”是关键。科学、合理、有效地运用协同理论,使各个子系统通过价值引领、队伍建设、载体整合和机制完善等方面整体推动微文化育人系统形成创新有序的协作系统,提升微文化育人整体效应。
(一)以价值目标引领高校微文化育人内在驱动力
协同论认为,系统能否有序、稳定地运行是由序参量决定的。微文化育人本质上仍然是一种育人活动,只是通过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进行文化传承、传播和创新。因此,高校微文化育人仍然要凝聚育人共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突出价值引领。
在统一思想、凝聚合力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潮流,主动认识和把握青年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围绕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将宏大叙事体系融入日常学习生活,创作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作品。第一,要主动出击,建立微平台,发布权威声音,传递主流价值。学生在哪里,微文化育人的阵地就应该推进到哪里。要主动适应“双高计划”建设的新要求和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新形势,善于学习、主动运用各类新媒体、微媒介开展微创作,回应青年关切,阐释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要推动媒体融合,整合微资源,既要关注供给侧的育人主体能提供什么,又要关注需求侧的学生需要什么,从而加强微文化的供给与服务,满足青年大学生认知的多维需求。
(二)以师生共建共享提升高校微文化协同育人质量
从协同理论的自组织原理来看,高校微文化育人需要整合高校师生力量,加强校内师资队伍和专职力量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引领大学生形成良性互动,实现微文化育人主体协同。
第一,要培育一批网络名师,围绕热点问题主动创作微文化产品,持续推送思想上进、质量上乘的文章,为青年学生供给主流性思想养分,传播正向能量,增强主流价值观的号召力,实现价值引导的再中心化。如“南航徐川”“陌上花开”“辅导员娘亲”等微信公众号都是各大高校培育的网络育人工作骨干通过微平台分享有正能量的图文,发挥微文化的育人功能。第二,要基于微文化的圈层化特点,培养一支政治上靠得住、知识上储备足、数量上有梯队和了解微文化特点及其流转特征的学生网络评论员队伍,通过微博、微信和QQ等互联网平台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并通过微平台表达心声,有效引导网上舆论。如西南石油大学通过开展大学生网络精英训练营、易班十大网络班级评选、网络应用开发大赛等,形成春季网络文化节、秋季易班嘉年华、日常易班开放日等特色文化活动,吸引学生扎根学校网络思政平台,成效明显。
(三)以载体整合提升高校微文化育人协同效能
高校微文化育人在教育主客体、时间和空间上的开放性,需要高校整合育人路径和宣传载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和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实现育人方法、载体协同。第一,要构建全方位、多角度、宽层次的校园融媒体矩阵平台,让微文化育人工作更有感召力。纵向整合学校各职能部门、院系的微信公众号,横向联动主流新媒体平台,形成育人合力,通过微图、文、影、音等微形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校园声音,增强微文化育人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发挥集聚效能。例如,福建师范大学构建了纵向整合“学校—院系—年级—班级—社团”的五级新媒体矩阵,横向覆盖微博、微信、QQ、微视、易班五网联动的微工作体系,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亲和力[9]。第二,要加强微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有机融合,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结合微媒体的新、奇、快,做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互动共进,不断提升高校微文化育人的影响力,开创微文化育人的新局面。第三,要加强高校新媒体联盟建设,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有效联动和聚合传播,形成校园新媒体合力,提升校园新媒体的传播力、感染力。
(四)以机制完善构建高校微文化育人长效机制
高校微文化育人是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需要高校党委以战略思维谋全局,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建立健全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提升微文化育人的执行力和感召力。第一,要构建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工作机制。将微文化育人工作融入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工作中,推进课程、实践、组织和科研等十大育人领域的合作。第二,要完善考核评价、激励保障机制。把微文化育人的“软指标”变成“硬约束”,推动评价结果运用在评先评优、年度考核、岗位聘任、职称评聘和职务晋升等方面;培育建设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提供专项支持的工作经费,配置完善的新媒体工作设备等。第三,要构建与中小学、家庭等的立体式协作机制。与中小学形成纵向衔接机制,发挥家长家庭育人功能,加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借助政府部门的力量,加强校园微文化的监管;协同相关新媒体行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强化行业自律,营造立体化的微文化育人环境,实现融合式教育。
综上所述,高校开展微文化育人要主动适应微时代新环境,以协同思维在育人现实困境中寻突破、求发展,以协同联动在微创新中聚合力、添动力,营造良好校园微文化生态,牢牢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