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文化对国有企业管理及发展的影响
——以广西柳州市东城集团为例

2022-04-16谭晓虎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现代企业文化 2022年36期
关键词:东城柳州干部职工

谭晓虎 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自此,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的第四个自信。党的十八大明确,要建设文化强国;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坚持自信自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当一家企业的文化建设上升到理论高度的时候,必然形成企业文化体系。文章以广西柳州市东城集团(下称“东城集团”)为例,阐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管理和企业的改革发展的影响,提出国有企业坚持自信自立、坚定文化自信的意见建议。

一、基本概况

(一)柳东新区概况

柳州市柳东新区(下称“柳东新区”)位于柳州市东北部,成立于2007 年,统辖柳州高新区,整建制托管雒容镇和洛埠镇,辖区总面积约381.5 平方公里,规划面积203 平方公里,建设面积138 平方公里,是广西重点发展的三大城市新区之一,是柳州市“一主三新”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承载地,也是柳州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主战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2021 年在全国高新区中排名60 位,在2022 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中位列第64 位[2]。

(二)东城集团概况

2007 年7 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柳州市委市政府“重点向东,再造一个新柳州”发展战略的统一部署下,柳州东成公司、柳州东润公司、柳州阳和公司进行战略整合,成立了柳州东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下称“东城公司”)。东城公司被赋予柳州市柳东新区唯一的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基本建设项目业主、新区资产管理和投融资等职能,成为柳东新区的建设开发和投融资主体,全面开展广西柳州汽车城的开发建设。

2016 年12 月,柳州市委市政府按照“实业兴市,开放强柳”的战略部署,完成柳州市属国有集团公司改革。东城公司更名成立东城集团,注册资本由原来的8.18亿元增至20 亿元,资产突破千亿元,业务涵盖城市建设、城市投资、城市运营、文化旅游、公共教育、产业投资、金融服务与市政能源等领域,是多元化领域实现稳定收益的综合性投资集团。

二、东城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实践

(一)快速发展阶段(2007-2012 年)

2007-2012 年,柳东新区建设驶入快车道。2007 年2 月,柳东新区管委挂牌成立,2008 年,市委市政府出台“1+2”系列文件,决定在柳东新区实行特区式管理,行使市一级经济和行政管理权限,并在税收、土地出让金返还、资金支持、建设用地指标等适宜新区产业发展的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赋予了东城公司在新区范围内唯一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基本建设项目业主、新区资产管理和投融资等主要职能,按照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运作模式进行运作。2010 年,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区,同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出了在柳东新区建设广西柳州汽车城的重大决策,广西柳州汽车城正式挂牌成立,柳东新区产城融合发展进入元年。2012 年,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建成投产,标志着新区以汽车及配套为主要产业的真正落地,产城融合的发展进一步深化。

此阶段,东城公司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迅速抓住政策机遇,从上到下统一认识,齐心协力,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善于突破,走上业务快速发展的道路。此时,公司未雨绸缪,开始修炼内功,依靠前瞻性的发展理念,开始业务多元化探索。

(二)蓄力布局阶段(2013-2016 年)

2013-2016 年,国家对地方政府投资平台的监管政策日趋严格,随着产业落地、城市建设不断推进,东城公司也进入了新的转型期。直到2014 年,东城公司初步构建形成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房产开发、现代物流、酒店会展、文化教育、金融服务、能源建设等八大业务板块,并开始集团化管控模式的探索,集团化雏形初现端倪。

此阶段,东城公司开始思考中长期战略规划,并更为重视内部管控体系的建设与合规化建设,着手搭建企业文化体系,极大地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创新积极性。

随后,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融资租赁政策空前放开,在一系列政策红利引导下,东城公司2015 年、2016 年年均融资额突破200 亿元,经历“钱荒”困境之后,公司迎来了资金充裕且融资成本持续走低的日子,一方面加速了柳东新区项目推进和公司各业务板块搭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定的还本付息资金压力。

(三)提质升级阶段(2017 年至今)

2017 年,党的十九大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东城公司也完成了集团化建制,开启了东城集团新的征程。东城集团以“小总部、大企业”的改革原则,形成了职能完备、分工明确的组织机构体系。

“十三五”期间,东城集团资产总额从640 亿元增加到1360 亿元,年均增长15%;年经营收入从16.6 亿元增加到75.7 亿元,年均增长超10%;年利润总额从8000 万元增加到4.75 亿元,年均增长超20%;国内主体评级由AA 提升至AA+;建成通车道路259 公里,连接市区主干道全部打通,城市框架基本构成;柳东新区土地价值从60 万元/亩增长至最高688 万元/亩。“十四五规划”时,东城集团提出《转型改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方案》,加快两类公司试点转型,明确集团转型两类公司的方向和路径。

此阶段,东城集团稳步推进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以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完成企业文化体系升级,提出企业使命、愿景和企业核心价值观,凝练出企业精神。通过文化管理,全面提升东城集团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锻造东城集团核心竞争力,为促进东城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三、企业文化建设对国有企业管理及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凝聚职工思想

企业文化建设是将企业中每一个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的有效合力[3]。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文化通过对具有企业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行动观进行链接,对企业管理实行柔性的引导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干部职工思想。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把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要求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各个层面,并为广大干部职工所接受、认同和践行,进而提升企业“软实力”,支撑和引领企业未来发展。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引导干部职工具有正确的思想认识,能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能够有效留住优秀人才,进而保障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可以统一行动准则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筑牢了党建之“根”,夯实了发展之“魂”。通过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活动,使意识形态的文化要素转变成为物质形态的视听感受,能够充分调动高层领导及广大中层管理者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引领全员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潮。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增加企业内部的团队精神,可以帮助提高企业管理效能,转变管理观念及干部职工行为,用文化的实际效果来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参与文化建设工作的热情和动力,让广大干部职工从文化建设中得益。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树立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也充分代表了企业的整体形象[4]。企业文化就像企业的名片一样,能够反映出一家企业干部职工的风貌,可以反映出企业的整体情况、业绩表现、社会责任。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反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干部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可以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活力,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开创新的业绩。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目的就是提升服务能力水平,最终实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输出国有企业最大的价值。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推动企业发展

从理论上来看,企业文化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发挥感化人心作用、思想归拢作用,对干部职工的行为予以示范,对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给予鼓励,目标是服务企业管理和经济工作。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管理是互相作用的,当企业战略改变时,企业文化也会随着战略的调整进行诊断、升级。良好的企业文化,在经济效益上发挥的作用,不仅仅是促进与提升,而是面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转型改革、面对激烈市场竞争下的调整发展,提供统领性的思想保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造成人文条件。

四、企业文化建设融入企业管理的建议

(一)做好文化积淀,筑牢思想之魂

我们要强化不同时期的企业文化积淀,形成独具企业特色的文化信条。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突出企业自身特点和亮点,铸就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不断加强企业文化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充分贯彻落实到企业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去,逐步构建起干部职工与企业合力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回首柳东新区和东城集团的发展历程,东城人用十来年如一日的坚守和奉献,在砥砺前行的奋斗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攻坚克难的战斗精神、精诚团结的工作氛围、勤勉扎实的工作作风等一批具有鲜明东城色彩的文化特质。也正是得益于这些充满正能量的文化特质,使得东城集团锻炼和打造出一支敬业奉献、能力突出的干部职工队伍,他们在各条工作战线艰苦奋斗,成为集团各项事业发展最为坚实的依托和保障,也是集团在未来发展最宝贵的人才基础。

(二)坚持强根铸魂,汇聚发展力量

我们应当更好地把企业文化融入管理、融入制度、适应改革,将其渗透到企业的运营管理、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并不断完善其体系建设,推进企业文化管理的长效运转。我们应当以文化牵引企业管理系统提升,实现企业文化在全企业范围内的有效统领,促使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经济建设相互吸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我们要加强战略传导,建立起常态化的战略转型思想传导机制,让企业干部职工在了解转型、参与转型、推动转型中,达成思想共识,培育大局意识。我们要充分发挥优良企业文化的感染力,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企业认同感,为干部职工提供创新实践的平台,使广大干部职工成为企业使命、纲领、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推动者。

(三)推动深植文化,驱动企业转型升级

企业文化具有强大的引导力、感召力、凝聚力和约束力,我们要在“融合”上做文章,在“嵌入”上下功夫。我们要始终具有“家国情怀”,用文化纽带把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凝聚到推进企业改革发展上来。我们要加强思想宣贯,引导文化落地;要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促进文化落地;要以干部职工行为规范为关键,实现文化落地。我们要把精心提炼的思想理念,转化为持之以恒的具体行动,焕发企业文化的生机活力,激发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活力、干事创业活力、创新创造活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要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可看见、可听见、可触摸、可感知、可支撑的方法路径,打通企业文化与企业改革发展的纽带,推动企业文化、经济建设、行为转变融合互促,持续将文化根植于心,外化于心,为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生生不息的凝聚力、向心力。

(四)破除思想壁垒,增强危机感紧迫感使命感

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求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火热实践中敢于担当、关于攻坚、忠于履职,要求我们在关键时刻和重大任务面前豁得出、冲得上、顶得住、打得赢,真正成为企业的主心骨、发展的开路人。面对内外部紧迫形势,我们要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冲破旧观念束缚,改革过时习惯性做法。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以高度的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革除影响发展的思想壁垒和体制弊端,思考研究、找出答案,提出新谋划,落实新举措,拿出新成效,着力推动解决国有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要发挥企业文化的共情作用,引导干部职工在思想上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工作上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拿出思路、拿出方案、拿出成果,将各项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五、结语

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管理环节中重要的一项,占据重要的地位,值得引起企业管理者的关注。企业管理者必须以专业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客观、准确了解企业优秀文化基因、个性特征、现状及期望的文化类型、组织氛围,将企业文化建设导入企业管理全过程,充分利用文化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东城柳州干部职工
北京环卫集团50名干部职工下沉抗疫一线
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
和谐发展 创达未来
——东市莞东城实验中学
东城贸易发展有限公司
迎新年 淮委领导节前慰问干部职工
券游东城
柳州柳侯祠祭田在鹿寨
柳州老年大学校歌
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489 名干部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水是用不完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