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科学区域活动开展策略
2022-04-16许彬燕
许彬燕
摘要:科学区域作为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区域,在学生探索能力发展、科学知识学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立足于幼儿科学教学角度,分析了幼儿科学区域活动开展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幼儿科学;区域教学;有效策略
引言:在科学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发现区域材料投入方面、时间安排方面、教师指导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继而影响科学区域活动价值的发挥。为此必须要切实采取举措进行改善和调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区域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幼儿科学区域活动开展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中班科学区域活动现状分析
其一,科学区域活动时间不足,有可能被占用。幼儿每天区域活动的时间多数为半小时,仅仅占据一日活动的 5%,其中部分时间还有可能被老师挤占,虽然大部分幼儿教师都能够认识到区域活动的价值,但是在忙碌的状态下,很有可能仅仅考虑到保育工作的需求,继而难以投入在科学区域环境创设的环节,区域活动的间隔时间不合理,这样难以切实地将每个环节利用起来,自然难以保证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幼儿教师反馈,区域活动一般没有设定固定时间,都是按照作息时间表来进行的,如果遇到上级检查,会提前进行安排,此时的科学区域活动往往比较丰富,但是没有固定时间。很明显,如果科学区域活动的时间都难以保证,科学教育的价值自然难以发挥。
其二,科学区域材料投放方式不合理。在科学区域材料投放的过程中,教师忽视了科学区域的特性,没有从科学探究的角度入手,往往都是依照自己的预想来进行投放的。再者在实际投放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幼儿认知能力的差异性,没有遵循从简单到困难、从浅层到深层的原则,这样也难以确保科学区域材料的有效投放。还有就是科学区域材料投放更新意识比较差,有的甚至堆放了三个多月,还是那些材料。
二、幼儿科学区域活动开展策略
1.关注幼儿核心经验,明确区域活动观察的目的
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是指导的前提,在区域活动开始前,教师要在关注幼儿科学核心经验的基础上,确定观察目标、锁定观察对象,明晰观察内容。即找準观察的“眼”,可以从游戏空间的创设、幼儿参与游戏的状况、材料的投放、幼儿与材料的互动、与同伴互动的情况、幼儿游戏水平以及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处置问题的能力等诸多方面来确定。如,在“有趣的水”的活动中,教师分析幼儿的核心经验从认知与能力方面来看是认识水的特性和变化,即水的三态、沉浮、溶解;动作与技能方面来看是幼儿动手操作小实验的能力。教师在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材料投放的情况,确定此次科学区域活动观察的目的是在小石头漂流记的小实验中重点指导幼儿对沉浮的理解情况。
2.预想式问题为导向,引导幼儿预设游戏
区域活动前的引入部分是一个“梳理前期经验,使经验增多的后续提升”的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里,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和需要设置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思考,帮助幼儿有目的地投入到区域活动中。如,教师在科学区新投放了乒乓球、不同粗细的水管。在活动导入环节,教师展示了新材料并提出问题:乒乓球、水管可以用来玩什么游戏?把这些材料组合起来又可以玩什么游戏?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对这些新材料的玩法提出不同的设想。乒乓球可以玩投球进洞的游戏;水管可以玩拼接隧道的游戏;可以用乒乓球和水管玩走迷宫、顶球游戏……有了对新材料玩法的各种预想,幼儿对新材料的操作和探索就更有计划性和目的性,区域活动一开始,幼儿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进行尝试。
3.点拨式问题,帮助幼儿解决难题
当幼儿在活动中遭遇困难和障碍,导致活动难以继续,或者又要放弃时,教师应应用专业知识深入分析幼儿存在的认知障碍,面临的困难是什么,进而借助当时的情境提出“为什么”“你发现什么”等点拨式问题,对幼儿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启发指导。如,思航在摆弄玩具汽车时,发现要让汽车跑起来,必须为其装上电池,于是他开始给汽车寻找合适的电池。“这个电池太小,装进去后会掉出来。”“这个电池放不进去,太大了。”“这个电池大小刚好,应该可以了。”……他把自己认为合适的电池给汽车装上,可是又发现问题,“我把电池装进去了,但汽车还是跑不了”。这时教师说:“你看一下电池的两端一样吗?”思航看了看电池的两端一头是平的,一头是凸的。他又尝试调换电池的方向,汽车果然动起来了。从教师的点拨式问题中幼儿解决了问题,学习了知识。
4.发散式问题,推进经验迁移
经验迁移是指将已有解决某一问题的知识经验,应用于解决另一类问题,该方法有助于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创新性和灵活性。在区域活动中,同一科学原理和探究经验,往往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对此当幼儿面临问题解决困难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幼儿运用相关的经验解决当前问题。如,在“瓶中取物”的活动中,很多幼儿选择通过在木棍上绑上小勺的方式从瓶中取出物品,但是对于一些体积偏小的物体,如发夹、回形针、泡沫球等这个方法却难以发挥作用。在点评分享环节,教师先让幼儿说一说瓶中有哪些物品?可用什么方法取出哪些物品?还有哪些物品取不出来?接着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说说发夹、回形针、泡沫球是什么材料做成的?”“想一想能不能根据他们的材料特性选择取物的方法。”教师的提示,让幼儿联想到以往的磁铁、浮力等探究活动经验。发夹和回形针是铁做的,下次可以用吸铁石把它们吸上来;泡沫球会浮在水面上,可以往瓶子里灌水,球自然就浮上来了。幼儿通过经验迁移,想到了取出这些物品的方法。
结论:幼儿园中班科学区域活动的开展,必须要坚持以幼儿为中心的原则,实现活动时间的优化设定,确保材料的选择是有层次的,切实做好幼儿教师的指导工作,这样才能够确保科学探究活动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活动格局中,幼儿自身科学探究能力会得到锻炼,科学精神也会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唐黎黎.利用混龄教育形式,提高幼儿科学探索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04):43.
[2]蔡少玉.开展科学小实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以玩转面粉实验为例[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8(04):87-89.
[3]王峥.科学区角中适宜的材料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04):135.
[4]张晴晴.科学无限,趣味无限——浅谈主题背景下大班科学小实验的实践研究[J].科幻画报,2018(04):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