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彝族地区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2022-04-16郭霞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3期
关键词:效率提升小学数学

郭霞

摘要:伴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进度不断加快,小学阶段数学学科教学整体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与此同时,在彝族地区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所以数学教师应当及时进行教学方法及策略更新,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从而有效提升彝族地区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彝族地区;小学数学;效率提升

引言:彝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基础教学相对欠缺。目前,国内对民俗数学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现有的研究也大多是理论层面上的研究,涉及将民俗数学融入教学实践的研究非常少,基于此,本文针对彝族地区小学数学提升教学效率提出几点策略,希望为彝族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参考价值。

一、彝族地区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升的必要性

(一)符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数学是构成人类文化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在现代社会中,数学素养也是公民所应具有的最重要的基本素养之一。一方面标准关于数学文化的论述为民俗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育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基于民族学生熟知的文化,组织研究性学习,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在自身的民族文化中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水平与掌握程度。彝族地区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数学元素。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应当充分将民俗文化与数学知识有机融合,从而提高彝族地区学生对数学课程的热情与兴趣,促进现代数学文化的创新发展。

(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为了实现各个民族、各个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应当着重从教育方面入手,推动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缩小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差距。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开发课程资源,积极发掘少数民族的数学学习意识,并将其融入到数学教学之中。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对自己本民族的自信,一方面也能提升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能力。除此之外,将少数民族地区特点与数学教育相结合也有助于推动数学教学的多样化发展,在数学课程改革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三)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由于脱贫政策的影响,许多乡村地区的基础教学设施已经逐渐健全,不过还有部分乡村的小学依然存在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方式单一的现象。加之农村留守儿童较多,他们对知识的获取只能靠学校教育,而现行的数学教材倾向于城市化、西方化,对于彝族地区农村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导致学生学习很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因此为改善少数民族农村的数学教育教学现状,提高教育质量,为少数民族的数学教育事业开辟新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四)提升数学教育质量的需要

近些年,国家多次强调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在少数民族文化中,数学教学是不可忽略的关键构成因素之一。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首先能够解决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数学教育素材匮乏的问题;其次也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提高对课程理念的创新性理解,帮助教师开发全新的、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手段,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地区内的教学质量,促进区域之间教育平等的实现。

二、彝族地区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一)创新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案

对于彝族地区数学教学来说,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案活跃数学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好地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数学,将逻辑思维能力较好的学生与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分为一组互助学习,可以有效地培养和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分出一部分时间让小组内部讨论和研究,学生在小组发言的过程中也是对自己数学逻辑思维梳理的一个过程,数学教师可以旁听小组内部交流或者是参与到学生小组交流中,与学生一起交流学习,教师能够客观地了解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水平,并且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能力。

例如学习《数图形中的学问》内容时,要求学生观察或分析一组图形或一个图形,立足于图形基本特征,将与图形特点相符合的图形数量数清楚。教师要引导学生首先对图形进行观察,之后再基于小组进行讨论,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快速寻找出全部的图形。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能够促使逻辑思维较弱的学生受到逻辑思维较好的学生的感染,开始主动思考数学问题,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数学教学模式,可以节省教师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增加彝族学生之间的交流,为学生提供一个数学学习氛围浓厚的学习环境。

(二)营造生活化情境

彝族地區民俗文化丰富,例如服饰等多具有数学元素,教师可以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将其融入教学当中,让学生结合实际经验学习数学知识,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例如,在教学“图形与集合”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寻找与学过的图形相关的物体并提出问题,如服饰当中的几何图形,教师可以让学生测出这些图形的具体数值,再进行计算,让学生深入生活去发现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又如,在教学“统计与概率”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为研究对象,在学校、家庭或者学校周边展开调查,并在调查中收集、整理、计算相关数据,真正达到“学有所思、学以致用”。在生活化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会深入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还能提升自身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因此,在营造生活化教学氛围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多方面的数学知识融合起来,以提高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彝族地区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规范性的知识,还需要对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以培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要重视将本地化的教学内容科学融入教学中,促进提高学生数学综合学习效果,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胜男. 民族数学引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 凯里学院学报,2020,38(03):118-124.

[2]文萍,杨树晓. 彝族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案例设计[J]. 小学教学参考,2019(29):14-15.

猜你喜欢

效率提升小学数学
油田采油技术的创新分析
中学生如何高效记忆单词
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窥探
问题教学法对初中数学效率的提升作用分析
刍议提高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的方法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