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冲击下航空物流战略韧性的评价、诊断与提升

2022-04-16谢泗薪李春华贺明娟

物流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高质量发展

谢泗薪 李春华 贺明娟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爆发使得物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航空物流作为支撑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产业,其战略韧性尤显重要。文章以后疫情时代为研究背景,探讨航空物流战略韧性的内涵界定,据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疫情冲击下我国航空物流的战略韧性进行诊断分析,揭示出航空物流战略韧性较弱的三大问题;最后以此为方向,从国家、地区、行业和企业四个层面为后疫情时代我国航空物流战略韧性的系统性提升设计了战略路径与系列策略。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航空物流;战略韧性;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56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global outbreak of the COVID-19 epidemic has made logistics face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As an important industry supporting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strategic resilience of aviation logistic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Based on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post-epidemic er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definition of aviation logistics strategic resilience, and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ccordingly; then the paper uses AHP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diagnose and analyze the strategic resilience of China's aviation logistics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epidemic situation, and reveals three major problems of weak strategic resilience of aviation logistics; finally, from the national, regional, industry and enterprise levels, the paper designs the strategic path and a series of strategies for the systematic improvement of China's aviation logistics strategic resilience in the post-epidemic era.

Key words: post-epidemic era; aviation logistics; strategic resilienc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后疫情時代,由于国内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进行,中国经济迅速复苏,物流行业迎来新的增长点,但国际疫情依然险峻[1],首当其冲的航空物流尤其是国际物流面临不可预测的市场挑战,是否具有战略韧性已成为我国航空物流企业战胜疫情危机、构筑国际竞争优势的首要战略问题。因此,研究疫情冲击下航空物流战略韧性的评价、诊断与提升,对后疫情时代我国航空物流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疫情冲击下航空物流战略韧性的评价指标

目前,我国航空物流发展迅猛,有望在短时间内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总的来说,航空物流企业属于够大而不够强,尤其是战略韧性较差。这意味着一旦危机来临,我国航空物流将陷入困境,韧性提升势在必行。

1.1  航空物流战略韧性的内涵界定

一般而言,具有战略韧性的航空物流企业可以在疫情冲击下保留业务功能,并在疫情平复后迅速恢复到原来的生产经营水平[2]。也就是说,战略韧性型航空物流企业在疫情冲击和其他意外危机条件下依然能够继续运行,而不会实质性地损害其生产计划与经营性能。

  因此,本文认为,航空物流战略韧性是指在疫情等突发危机事件的冲击下,航空物流企业承受风险并保持生产经营正常运行的能力以及灾后恢复行动的速度。其内涵包括两方面:一是航空物流企业在疫情等危机事件影响期间维持其生产经营性能的能力;二是航空物流企业恢复到原有水平的能力。

1.2  航空物流战略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显然,战略韧性可以反映出航空物流企业在疫情冲击下运行的健壮性,由“三力”构成:系统力、平衡力和复原力[3]。

为了对疫情冲击下我国航空物流战略韧性进行系统性评价与诊断,首先需要设计科学合理的航空物流战略韧性评价指标。本文选择系统力、平衡力和复原力三个维度来构建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1)系统力。主要是衡量航空物流网络布局是否围绕一个目标,构成一个合理分布的有机系统。具体包括大型枢纽机场发展程度、中小型机场发展程度、航线通达水平等内容。

(2)平衡力。主要是衡量航空物流整体市场格局及区域市场内航空物流网络的分布是否多元均衡。具体包括国际贸易水平、航空物流需求水平、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等内容。

  (3)复原力。主要是衡量相关从业企业是否具有良好的管理体制及足够程度的政策支持。具体包括临空经济发展程度、政府支持力度、从业企业发展水平等内容。

2  疫情冲击下航空物流战略韧性的诊断分析

  本文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的权重,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出最终结果,据此分析我国航空物流战略韧性在疫情冲击下的总体水平。

2.1  航空物流战略韧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根据表1,本文运用专家打分法与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层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过程如下:

(1)问卷调查。邀请5位航空物流领域的专家学者和5位资深的航空物流从业者根据各自的判断填写《我国航空物流战略韧性评价指标重要程度问卷调查表》,评价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并打分。

  (2)将两两比较的结果形成指标判断矩阵。以复原力层的各指标判断矩阵为例:在统计专家打分的调查问卷结果的基础上,复原力层各指标相比较,得出判断矩阵C:

判断矩阵C=

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W=W

, W

, W

,运用式(1):

W=

a    i=1,2,…,n                                        (1)

W==0.6270    W==0.6270    W==2.5198

將W归一化处理,运用式(2):

W=    i=1,2,…,n                                         (2)

W==0.1667    W==0.1667    W==0.6667

(3)一致性检验。求最大特征根λ,运用式(3):

λ=∑                                             (3)

=

λ=maxλ

,λ

,λ

=3

计算相容性指标,运用式(4):

CI=λ

-n/n-1                                           (4)

其中: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

CI===0

计算随机一致性比值,运用式(5):

CR=CI/RI                                                (5)

其中:RI称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CR===0<0.1

说明该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检验。

(4)评价指标权重体系。同理,按照以上方法计算出其他要素层以及指标层的权重,最终得到疫情下我国航空物流战略韧性评价指标权重的完整体系,如表2所示。

2.2  疫情冲击下航空物流战略韧性评价结果

本文使用模糊分析法对我国航空战略韧性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我国航空物流战略韧性的总体水平及各个维度和因子的状况。

  (1)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集和模糊指标隶属度。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构造等级模糊子集,将反映被评事物的模糊指标进行量化,即确定隶属度。而我国航空物流战略韧性评价的各指标得分就是进行隶属度确定的前提,因此按照表1的航空物流战略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疫情下我国航空物流战略韧性提升策略研究问卷调查表》。在调查表中,本文根据我国航空物流总体水平和现实情况,建立各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并设置了优秀、良好、中等、较差、极差5个评价等级。被调查者则根据我国航空物流发展的实际表现进行客观的等级评定。这5个等级元素构成了评价等级集合V=v

,v

,v

,v

,v

本调研实际发放问卷7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67份。然后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统计结果,将打分等级出现的总次数除以有效问卷总数,得到各个指标相对于各个打分等级的隶属频率,如表3所示。

(2)根据前面层次分析法确定的航空物流战略韧性一级、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式(6):

W=w

,w

,…,

w                                            (6)

一级指标权重为:

W=0.43,0.43,0.14

二级指标权重依次为:

W=0.6,0.28,0.13    W=0.63,0.19,0.17    W=0.17,0.17,0.67

(3)确定评价集。取评价集为X=W

,W

,W

,W

,W

,分别代表评估对象关于指标层的5个等级:优秀、良好、中等、较差、极差。为进一步去模糊化,构造加权分数向量95,75,55,35,15。

(4)建立单因素评价矩阵。

模糊综合评价矩阵:

R=

=

(7)

每一个评价对象都是一个综合评价矩阵R,其中R=

r,

r,…,

r是第i个因素u的单因素评价,所以r表示第i1≤i≤m个因素u在第j1≤j≤n个评价v上的频率分布。

  将判断矩阵与指标权重进行合成,对各级指标进行多级模糊综合评判。运用式(7)即可得到我国航空物流战略韧性的模糊评价矩陣,如表4所示。

(5)各一级指标的评价得分。三个层面的评价矩阵如下:

Z=

Z=

Z=

将W与Z合成,得到一级模糊综合评价矩阵:

X=W×Z=

×

=

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B的评价集为良好。

同理可得:

X=W×Z=

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B的评价集为良好。

X=W×Z=

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B的评价集为中等。

  进一步去模糊化:

X=

×

=57.73

X=

×

=74.02

X=

×

=55.46

(6)我国航空物流战略韧性整体得分。由上文得到一级模糊矩阵运用式(8)进行二级模糊:

W·R=w

,w

,…,

w

=r

,r

,…,

r                              (8)

R=

X=W×R=

×

=

去模糊化得到:

X=

×

=64.42

即我国航空物流战略韧性整体得分为64.42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说明疫情下我国航空物流战略韧性较弱,具有极大地提升空间。

3  疫情冲击下航空物流战略韧性的提升攻略

现根据航空物流战略韧性评价结果,进一步对疫情冲击下导致我国航空物流战略韧性较弱的三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并以此为方向,从国家、地区、行业和企业四个层面设计我国航空物流战略韧性提升的路径与策略。

3.1  航空物流战略韧性提升的三个方向

(1)航空物流网络布局不均衡,系统力(57.73)水平偏低。具体表现为:航空物流网络对全球范围内地区覆盖不全面,航线相互支撑力较差,航空物流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

  (2)航空物流市场秩序、层次混杂,平衡力(74.02)相对较好,但存在地区差别。具体表现为:沿海地区航空物流发展优于内陆地区,东南部航空物流发展优于西北部。

  (3)航空物流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复原力(55.46)明显不足。具体表现为:临空经济区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政府的政策支持跟不上疫情的发展,相关从业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够。

3.2  航空物流战略韧性提升的立体攻略

  在后疫情时代,为了不断提升航空物流韧性,需要从国家层面放眼全球实施双循环战略布局,地区层面制定符合地方特点的航空物流发展新政策,行业层面深层次全方位提升核心竞争优势,企业层面设计各具特色的战略发展路径。国家、地区政府与行业、企业上下联动,促进我国航空物流协同发展,扬长补短,最终达到既服从于又服务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的。后疫情时代航空物流战略韧性提升的立体攻略如图1所示。

3.2.1  国家宏观层面

面对不容乐观的全球大环境,中国作为率先进入后疫情时代的国家,提出“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战略,明确了大力实行双循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针,在积极推动国内经济复苏的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发展航空物流。具体策略包括:一是通过实施双循环战略布局发展经济,不断开辟国内国际航空物流新市场;二是通过强化韧性导向性思维[4],提高国际航线航权主动性,提升航线网络的系统力;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枢纽机场网络体系,提升航空物流的复原力;四是健全航空物流应急保障体系和应急联动机制,构建全球协同治理的体系框架,以充分利用国际多式联运优势。3.2.2  地方政府层面

  后疫情时代,地方政府应紧跟国家双循环经济发展布局,各显神通,制定和推行符合地方特点的航空物流发展新政策。具体策略包括:一是龙头地区发挥已有优势,加强区域内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建设,二是发达地区倾力打造城市群,实现航空物流多枢纽联合发展升级;三是发展中地区把握后疫情时代航空业大洗牌的机遇,抢占内陆腹地航空物流市场先机;四是落后地区紧密契合双循环和“一带一路”發展,主动寻求航空物流增长点。

3.2.3  行业中观层面

  疫情期间,整个航空物流行业积极参与防疫物资运输保障,为我国战胜疫情危机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后疫情时代,为应对外部冲击和全球竞争,航空物流业应明确发展战略目标,深层次全方位提升全行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具体策略包括:一是合理加码产业政策,帮助中小航空公司或企业走出当前困境;二是大力发展航空物流技术,实现航空物流全程电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三是建立航空物流人才培养基地,储备行业发展后备力量;四是引入供应链管理思想,提高航空物流综合服务水平。

3.2.4  企业微观层面

  后疫情时代,我国航空物流从业企业应设计各具特色的企业发展路径,大力开展战略突围与创新,助力国际国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与发展。具体策略包括:一是航空公司通过引入全货机和进一步提升客机腹舱载运率[5],实行客货并行发展,同时引入金融手段,提升多方协作水平,以特色化服务深化国内外市场开拓;二是航空物流企业大力增强地空衔接紧密度,打通最后一公里,同时开展全货机运营,布局货运机场,为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Michael Kenneth Lemke, Yorghos Apostolopoulos, Lazaros K Gallos, et al. Commercial transport during a pandemic: Network analysis to reconcile COVID-19 diffusion and vital supply chain resilience[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2020,62(9):537-538.

[2]  Milan Janic. Modeling the resilience of an airline cargo transport network affected by a large scale disruptive event[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2019(7):425-448.

[3]  Godschalk D R. Urban hazard mitigation: Creating resilient cities[J]. Natural Hazards Review, 2003,4(3):136-143.

[4] 刘振国,姜彩良,等. 基于系统韧性提升交通运输疫情防控与应急保障能力对策[J]. 交通运输研究,2020,6(1):19-23.

[5] 刘月. 基于疫情冲击的中国民航韧性提升路径研究[J]. 民航管理,2020(5):17-19.

猜你喜欢

后疫情时代高质量发展
后疫情时代高职学子服务于精准扶贫的方式研究
“后疫情时代”会计教学模式及教学平台融合研究
“后疫情时代”的管理新焦点:办公环境
掌控“后疫情时代”的五大商业趋势
进击“后疫情时代”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