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路径

2022-04-15黑龙江省黑河市黑河小学佟小东

黑河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先学课文文章

黑龙江省黑河市黑河小学 佟小东

生本教育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生本教学的核心是把学习还给学生,还给学生核心性的学习,指的是在使学生能实现自身发展的根本处做文章,即要在思想发生处、知识形成处、能力成长处、情感涵育处下功夫。

《小英雄雨来》是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在教材中,本单元编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文言文两则》《小英雄雨来》《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其中,后三篇课文着重落实具体的阅读训练要素: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关于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统编版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做出了循序渐进的设计安排,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材相关单元都给出了具体的方法:低年级主要借助图片、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要求较为基础;中年级主要借助主要信息、主要人物和事件,了解、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本单元的训练要素中,学习的是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何为“把握”?它是在获取文章具体信息的基础上,形成整体的感知和初步的概括,实际上是信息的整合。由此可见,从“内容”到“主要内容”,从“了解”到“把握”,从“文章”到“长文章”,教材的设计总体上是循序渐进的。

那到底“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呢?本单元的后三篇课文给我们指引了方向。这三篇课文都很长,但都是分部分来写的。《小英雄雨来》用序号将文章分成了六个部分,课后思考练习题中引导学生“照样子,给其他五个部分列出小标题,再说说主要内容”。单元“交流平台”上又再次强调:“只要把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可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综上,结合本单元后三篇文章(一篇精读,两篇略读)、课前导语、课后习题、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可以将本单元语文要素细化如下:

1.能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在需要时停下来思考前面的内容主要讲了什么。

2.能根据长文中的小标题、序号、空行等提示,将文章划分为几个部分,给没有小标题的文章各部分加上小标题。

3.能利用小标题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然后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我们在整体单元教学设计中采用语文要素串联方式,把“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个语文要素细化分解成上面三个语文分要素,其中在《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中重点解决第三个分要素:能利用小标题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推动整个单元教学,助力语文要素的落实,以“学有志少年”“讲有志少年”“做有志少年”学习任务群统领单元教学,贯穿单元每篇课文教学之中。以学习任务群为主线,纵向引领单元教学;以分解后的语文要素为分线,横向布局在单元各篇章之内。

基于以上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结合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理念,制定《小英雄雨来》一课的先学小研究。先学小研究既重视本课语文要素的落实,又突出“生本”教育中“根+空”“以读引说、以读引读、以读引写”“人人有点、点点有思、思思可文”的思想。

《小英雄雨来》先学小研究

1.给课文其他五个部分列出小标题,按照标题串联法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课文中哪个场景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谈一谈印象深刻的理由。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可以想到描写英雄的一首诗、一段文字、一句名言、一个故事或者一本书)

3.历史的长河里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当中你最崇拜谁?简单说说他(她)的故事,从他(她)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可以结合自身生活、学习、理想和成长等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悟)

4.用自己的语言赞美一下伟大的英雄们。(可以写一段话、几行小诗)

笔者以《小英雄雨来》先学小研究为例,具体分析一下生本教育理念下语文教学的路径:

一是“根+空”的思想。以整体单元教学设计中本课语文要素为“根”(见先学小研究第1 题),以“根”为基础,简单、根本地切入本节课教学,落实语文要素。以“根”为源点,放手做“空”(先学小研究2、3、4 题),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素养:阅读力、表达力、思辨力,在“空”的部分均有体现,如第2、3 题的阅读力、思辨力的培养,第4 题表达力的培养。当然,语文素养绝不仅是这几道题能体现的,他们是一个整体,是相互融合的体现,实际上生本语文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语文素养培育的体现。

二是“以读引说、以读引读、以读引写”的思想。本次小研究如何落实生本语文教学“以读引说、以读引读、以读引写”呢,具体来说,我们以《小英雄雨来》这篇文章为“根”,为“读”的引子,在小研究中通过说文章主要内容、说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说理由、说感悟、说英雄人物、说赞美的话语等,迁出说、读、写,小组交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生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隔空对话、学生与英雄的对话,是“说”的过程,更是“读、写、思”的过程。

以读引读、读说结合,读写相辅是生本语文的重要策略。生本教育的独特魅力在于以学定教,不教而教,引领学生自觉热情地投入学习,学会阅读,学会感悟,学会品味,获得道德品质与学习能力的相应提高。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进行恰如其分的诱导,学生在真实反馈自身阅读感悟的同时,自然会理解、内化、迁移,无声地积淀人文品质。

在低年级语文课中,生本教育的根是“字”,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成为教学的重点。进行低年段字词的积淀,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兴趣为重点,通过字理识字、游戏识字、情境识字和联想识字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自主与字词建立联系,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字词创编和表达,实现生本教育由“根”到“空”的转变。

在中年级语文教学中,生本教育的根是“读”,以读引读,通过大量阅读积淀内涵,“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年级语文教学要回归到“读”上,海纳阅读,只有大量输入,才能有输出。当我们读到王昌龄的边塞诗,就要引导学生读高适、岑参、李颀、王之涣、王翰等其他边塞诗人的诗,可以在前置性作业中布置:你还积累了哪些边塞诗人的作品,从中得到哪些感悟?以读引读是语文学习横向的迁移,纵向的延伸。

在高年级,语文教学更多是读中悟理、读写结合。在低、中年级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有了文字的积累、思想的积淀,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水到渠成,自然而然。这就是生本语文教学倡导的大阅读,从海纳阅读到个性化见解,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三是“人人有点、点点有思、思思可文”的思想。在小研究的设计中我们要遵循简单、根本和开放的原则。简单、低入设计做到“人人有点”,通过开放的“点点有思”,最终实现高出的“思思可文”。以小研究第2题为例:课文中哪个场景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谈一谈印象深刻的理由?由此你想到了什么?每个人都有印象深刻的场景,这个问题简单、根本直指语文阅读,人人有可说的“点”,由这个“点”你能想到什么?引发学生“思考”,进行语文已有知识储备、积累的迁移,达到语言文字的运用。有了第二题的初步思考、第三题的以读引读,才有第四题的“以读引写”“思思可文”,也就是郭教授所说的“捂热了”就写,就表达,不用刻意为之,水到渠成,天纵自然,人之本性。

生本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能促进儿童主动认识和适应自然的学习活动,能燃起儿童的学习自觉,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生命的和谐和尊严,享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幸福。人人有点、点点有思、思思可文的生本教学设计思想,不仅存在于语文生本教学设计当中,在其他学科中同样适用。人人有点,点点有思,简单、根本、开放、低入生本教学原则设定的核心理念是生本教育的核心价值:激发儿童的学习自觉。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是前置性作业设计中,要兼顾不同难度的作业设计,让每个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思、所想和所做,让每个层面的学生在先学设计中可学,寻找到学习的自信;乐学,寻到学习快乐之泉,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天性。

通过《小英雄雨来》这篇教学案例分析,教师可以以点窥面,探究生本教育,探究生本教育理念的语文教学。生本语文教学依托先学小研究而设定,先学小研究是这堂课的“根”,只有“根”深,才能“叶”茂。

如何设计一份优秀的先学小研究呢?

首先,教师要明晰一个概念:先学小研究不是简单的预习作业,不是复杂的研究课题,不是繁缛的训练习题,它需要遵循“简单低入”原则,让学生在先学的时候能够快速入手,给予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通过“简单”的研究设计,让每一个层次、程度的学生找到学习的自信,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都有言可发、有思可抒,教师可以在先学研究的设计中设置一些探讨性的学习研究和实践体验性学习。生本教育是为了“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在“小研究”上需要每一位教师静下心来去构思,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学情,既要贴近学生年龄能力水平,给学生创造“先学”的条件,又要追求研究问题的趣味性、层次性和探究性,利用问题展开调动,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动力。

如在教授统编本五上第一单元《白鹭》这篇课文时,我设定了三个研究问题:一是收集一首有关“白鹭”的古诗词;二是认真朗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地方,说说喜欢的理由,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可以是关于白鹭的小知识、小故事或者其它动物有趣的知识,也可以是文章的写作方法或根据关键词句谈谈你的看法);三是动植物常常成为文人笔下描写的对象,在他们当中,你最喜欢哪种动植物?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下它,并说说你能从它的身上受到哪些启发?这三个先学研究问题在设计时为学生做出具体的规划,提出细致的要求,目的就是“简单低入”,学生明晰研究任务后,都能依据提示主动展开学习和思考,让学生在先学中掌握新知识。

基于先学小研究的学生“先学”,使生本教育语文教学课堂有了扎实根基,生本教育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不教而教”的教学策略,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以灌输式教学方式为主的教育。“先学小研究”是生本语文课堂的“根”,语文阅读是生本语文课堂的“叶”,是生本教育语文课堂中的“魂”。生本教育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只有调动学生自主阅读,激发阅读的兴趣,才有可能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一个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就会主动进行阅读,从各类文本中积累语言,汲取语文的源泉。在语文生本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尝试找到他们感兴趣的点,从而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呢?

在生本语文教育实践中,要变语文分析为语文实践。最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从中我们不难梳理关于语文实践的解读,语文实践是一个从语言文字积累到语言文字运用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与应用都指向了语言文字这个最根本的语文阅读教学。

在生本语文教学中,读是阅读和朗读。无论是先学小研究中提到的“以读引读,以读引说,以读引写”,还是生本语文阅读教学,都指向一个核心“读”,通过“读”进行自我语言的输入,然后进行自我语言的输出,最终积淀厚重的语文素养。生本语文阅读的关键核心是“以读引读”,即由文本的一个感悟点推进更广泛的阅读。如前文中《白鹭》的先学研究中第三个研究问题,就是引导学生从《白鹭》这篇课文引申出去,从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由一篇引向多篇。生本语文实际上并没有淡化课内文本,而是极大地拓宽了文本的外延渠道,把一篇课文再造为群文阅读。每一节语文课都能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量一定提高。有了大量阅读作为基础,学生在课堂中交流阅读感悟和体会,进行有思想的交锋,思维的碰撞,情感的融合,就会提升语文素养。正如郭教授所说:“语文教学必须寻找本质的、吻合于学生生命需求的东西。”这就是学生应用语言文字进行阅读、思考和表达,这就是包含语文听说读写思的语文实践。

生本教育的课堂,精彩的是学生,他们是课堂的真正主人。作为教师,我们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学的天赋和潜能,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掌握更多知识,并能在自学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快乐。

猜你喜欢

先学课文文章
发挥先学先行作用 凝聚青年担当作为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背课文的小偷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浅谈“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优点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