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漯河市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2022-04-15郭逢源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漯河市文旅融合

高 萌,郭逢源

(漯河市博物馆,河南 漯河 462000)

文旅融合作为近几年异常火热的概念,在学术领域掀起了研究热潮。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关注了文化和旅游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开展了相关研究,但由于受到时代、经济等因素的制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不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大格局逐步形成。漯河市也正是在此背景下积极地进行文旅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与探索。

一、文旅融合发展的意义

文旅融合是指“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利用不断进步的技术,通过打破两个产业之间原有的边界,如技术边界、传播渠道边界等,使其能够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最终生成新的产业、产品的一种行为过程”[1]。文旅融合并不是文化和旅游的简单叠加,而是在把握需求多元化、供给品质化、业态多样化、发展全域化等产业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文化和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有学者研究认为:“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属于观光游览,而不通过旅游业来传播地域文化也难以形成较为广泛的影响。只有两者深度融合、有机结合,才能形成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的局面,从而促进两者高质量发展。”[2]文旅融合既能使文化内涵贯穿于整个旅游发展过程中,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又能有效破除文化产业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拓宽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促进文化产业良性发展。

二、漯河市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漯河市相关部门针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积极寻找融合点,利用本地文化资源,相继开发建设了一批旅游景区。目前,许慎文化园、小商桥景区、开源河上街景区等项目处于运营期;许慎文化园文化资料中心、沙河湿地公园等文旅项目也相继完工。然而,在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提升旅游产业发展内涵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文旅产业创意不足,地域特征不明显

漯河市拥有大量历史文化资源,最早可追溯至距今约12000年的舞阳县大岗遗址,再到距今约9000年的舞阳县贾湖遗址,晚至明末清初的山陕会馆。漯河市文旅产业本应伴随历史文化的积淀而极具地域特色,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存在创意不足、地域特征不明显等问题。例如,漯河西城区小南湖公园为配合环城水系而建起了多座景观桥,桥身刻有多首诗词。经过对漯河历史古桥的研究发现,这些景观桥不但样式设计缺乏特色,其所附诗词也缺少景观映衬,文旅融合产品的整合度较低,停留在简单的文化元素符号化层面,缺乏文化符号内涵的体验性表达。

(二)文旅产业“小、弱、散”

漯河市的旅游项目基本以传统类为主,如许慎文化园、小商桥景区等,这些项目没有形成一个共同的主题。文旅融合项目建设的资金,大多依靠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财政投入,由于资金规模较小,无法形成市场集聚效应,造成文旅产业“小、弱、散”的状况。

(三)产业规划、配套政策、服务平台建设不完善

目前,漯河市仍缺乏系统性的文旅产业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园区、重点文化企业参观游览等项目建设的配套性政策还有待完善;文化创意、投融资、信息咨询、人才培养、通报统计等服务体系尚未健全;旅游景区的周边环境及配套政策还不完善等等,这些因素制约着漯河市文旅产业的发展。

三、漯河市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在河南省即将成为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背景下[3],漯河市应加快文旅资源的进一步挖掘、整理、开发、利用,有效整合资源,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加大创意创新力度,尽快推出一批能够体现地方特色、具有人文风情的文旅精品项目。

(一)以历史文化为抓手,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

目前,漯河市共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618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8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38点[4];非物质文化遗产80余项,珍贵文物5000余件。我们以舞阳县北舞渡镇的历史文化资源为突破口,通过整合其历史文化元素,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体现文化强国、乡村振兴、体育强国有机统一的发展理念。

1.北舞渡镇及贾湖遗址概况

北舞渡镇原名北舞镇,古称定陵镇,春秋时属楚,战国时属定陵县;之后兴废交替,明代成为水陆要埠;清代,依托水陆交通的便利条件,成了中原地区的商业重镇,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北舞渡镇的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其所在地区北靠沙河,西有灰河,南有泥河,形成三河环抱之势。同时,北舞渡镇交通便利,国道G329、G240,省道S241均可直达。

贾湖遗址位于北舞渡镇贾湖村的东北侧,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距今约9000年,先后进行了8次发掘。由于第8次发掘成果还未完全公开,所以仅统计了前7次发掘成果,共发掘遗址面积5.5万m2,出土文物5000余件,墓葬446座,骨笛35支,房址53座,陶窑12座等。

2.文旅产业因地制宜发展

据相关记载,北舞渡镇作为中州历史文化名镇,其历史已有2000余年,这里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人文风俗、非物质文化等资源层出不穷。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布局与规划,文旅项目开发力度有限,景点规模小而散,体验性差,导致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在到达目的地后不知所措。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借助政策导向,通过合理规划,从民俗、故事、文化创作等多角度深度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形成规模化、内涵式发展的完整旅游产品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旅融合。

骨笛作为贾湖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不仅是迄今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七声音阶乐器,更是将人类的音乐史向前推进了3000年。丹顶鹤的尺骨中空壁薄,无论是长度还是粗细程度,都是制作骨笛的最佳选择。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北舞渡镇应以还原骨笛的历史环境为契机,根据文旅融合的相关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将距贾湖遗址较近、人口密度较低、生态环境较好的沙河国家湿地公园打造成丹顶鹤栖息地和人工繁育基地,进而开展生态旅游。丹顶鹤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相关调查统计显示,国内141家动物园中有83家动物园共圈养丹顶鹤917只[5]。因此,在北舞渡镇积极打造丹顶鹤的栖息地和人工繁育基地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在自然环境方面,漯河市位于暖温带南部边缘,属于温暖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约15℃,年降水量约780 mm。通过对9000年前贾湖遗址出土的动植物遗骸及碳14年代测定、样品分析等多方面考证[6]793,证实该地区在贾湖文化时期正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并存在冷暖季节交替的气候特征。由此可见,该地区虽然在时间上前后相差9000多年,但气候变化不大,同样拥有适宜丹顶鹤生存的自然环境。

其次,在地理位置方面,根据《河南漯河市沙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第二条可知,沙河国家湿地公园西起舞阳县北舞渡镇军张村……南至莲花镇导流河南岸、老泥河[7],总面积651.33公顷。该湿地公园在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现有维管植物70科134属170种,鸟类99种[8]。其中鸟类又分为冬候鸟、夏候鸟、旅鸟和留鸟,而候鸟的比例相对较高,如大、小天鹅,红隼等[9]。同时,通过专业人士收集意外死亡丹顶鹤的样本,并对胃容物和粪便分析,得出丹顶鹤是杂食动物,水生动物及芦苇等植物的根、茎和种子是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10]。上述条件都表明沙河国家湿地公园既有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又具备湿地栖息和繁殖的天然条件,同时还能满足丹顶鹤对食物的基本需求,从而为将该地区打造成丹顶鹤的栖息地和人工繁育基地提供了现实依据。

再次,根据相关规定,在遵循生态优先、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可在湿地公园内发展生态旅游。由此可见,在这里建立一处丹顶鹤的栖息地和人工繁育基地,可以为后续开展生态旅游奠定基础。

未来,北舞渡镇要合理开发贾湖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与此相关的特色文化旅游业,并逐步把贾湖文化打造成享誉华夏的文化品牌,进而从整体上提升漯河文化旅游业的品牌实力和竞争力,使其成为文旅融合的典范。

3.实现文体旅互利共赢

近年来,随着体育强国战略的推行,体育运动被提上国民生活的新高度,马拉松等一系列赛事活动开始升温。在此背景下,漯河市举办的“环沙澧河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吸引了不少国内外参与者,虽然赛事活动是展示城市风采的新途径,但主城区赛前、赛中的道路封闭也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众多不便。因此,我们不妨学习借鉴一些成功案例,如广东省“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通过对区域内大部分古驿道进行修缮,举办体育赛事活动,这样既保证了体育赛事活动的顺利开展,也使参赛选手和观众能够从不同视角了解古驿道的历史文化。对于漯河而言,可以将“环沙澧河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的部分赛事活动转移到人口密度较低的北舞渡镇举行。

北舞渡镇是由水路运输而兴起的明清商业重镇,因此,镇上保留了大量能展现商业繁荣发展时期的古建筑,如山陕会馆彩牌楼、当铺、教堂、天爷庙等,属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舞渡镇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结合体育赛事的特点,合理规划,采取动态的分期修缮与开发,使每一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能成为赛事活动的一个独特打卡点,从而使北舞渡镇沙河段的马拉松赛成为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赛事活动。

这种通过对历史文化古迹打卡式的马拉松赛事活动,既能使参与者有机会欣赏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又可以把旅游、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有效融合,符合文化、体育与旅游开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理念,是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新思路。

(二)旅游资源的文化性包装与故事演绎

1.“文化+创意”:用现代语言诠释本地历史文化

目前,漯河市为践行“老家河南·生态豫南”旅游联盟发展理念,推出了贾湖考古遗址公园特色旅游项目,由于遗址性公园专业属性较强,所展示的内容晦涩难懂,游客不易理解。未来,可借鉴河南省博物院——华夏古乐团的展示和演出形式,再融合贾湖文化研究成果,运用声、光、电、动等多媒体手段在遗址公园内进行情景再现,如吹奏骨笛、祈祷祭祀、打猎捕鱼等,使游客得到全新的沉浸式体验。同时,在遗址公园附近开设品牌餐饮、主题酒店、文创空间、民俗商业街等,以丰富旅游内容,提高旅游项目的吸引力,形成漯河文旅产业的品牌特色。

2.“文化+平台”:用节会品牌带动城市营销

“漯河食博会”始于2003年,从最初的中原食品节升格为国家级的食品博览会,这源于食品文化在漯河的不断沉淀与发展。食品博览会伴随社会的发展不断优化升级,但如何实现文旅融合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妨把意大利美食主题乐园的经营理念作为漯河食博会学习的对象,它是集“农场+餐饮+购物”为一体的主题公园,堪称农业界的“迪士尼”,深受大众的喜爱。漯河市应借鉴美食主题乐园的成功经验,立足实际,借助食博会平台,做好闭会后的拓展工作,如在产业集聚区或食品产业园搭建“工厂+餐饮+合作(购物)”的平台,使更多因疫情防控等原因不能如约而至的企业和游客看到漯河食品工业发展的特色,展示漯河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

(三)红色旅游是文旅融合的重要形式

1.提升品牌形象,讲好红色故事

红色旅游是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重情感共鸣的新型主题旅游形式[11]。以临颍南街村为例,南街村作为坚持毛泽东思想、走集体经济道路的红色村庄的代表,在国内拥有较高知名度,具有开展红色旅游的扎实基础。南街村的植物园、文化园中虽然建有一些复原的红色印记场景,但还不能满足大众多维度学习红色文化的需求。针对这些问题,应深入挖掘南街村文化,把握红色方向,转化学术成果,并在理解红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注入时代元素。如在游客参观游览过程中,以故事的形式讲述革命历史,穿插当代南街人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少有所学、幼有所育的幸福生活,通过文化感召力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以此树立南街村红色旅游品牌。

2.创新表达形式,升级文旅产品

红色旅游项目的设计既要符合大众心理,又要体现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唤起情感共鸣来展现红色旅游的力量,打造有体验感的红色旅游。“科技+现实”是当下最为流行的方式,利用VR、XR、AI等科技手段创新文旅产品,让大众能够更直观、更生动地看到曾在漯河发生的革命事件及其场景,让红色历史“活”起来,让游客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将原有线路重新规划,打造体验式路线,游客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前辈的生活,在传承红色文化与基因的同时,完成追忆革命历史的沉浸式体验。

(四)活化非遗资源,重塑文旅融合新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并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代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应囿于传统的传承方式。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借助非遗资源既能有效地推动本地旅游发展,又能活化相关的文化业态。同时,它也是一种最能体现当地特色文化的形式。利用非遗资源做好文旅融合,既是时代的需求,更是文旅融合寻求长远发展的新路径。

猜你喜欢

漯河市文旅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融合菜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漯河市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
风盛正是扬帆时——聚焦漯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