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中的“宁可”
2022-04-15贺菊玲
贺菊玲
(西安工业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一个词的各个义项之间有着或简单或复杂的关系,这就涉及到词义的引申。一般来说,词义的引申是有规律可循的,探寻词义引申的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掌握词义。“宁可”是现代汉语里最常用的一个词,在以《红楼梦》为首的明清小说中有着丰富的义项。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探析这些义项之间的关系。
一 明清小说中“宁可”的几个义项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中写道:“太太那里想的到这些?究竟这又不是正经事,再不照管,也是大家的体面。说不得我自己吃些亏,把众人打扮体统了,宁可我得个好名也罢了。一个一个像‘烧糊了的卷子’似的,人先笑话我当家倒把人弄出个花子来。”[1]693句中的“宁可”一词,翻检《红楼梦语言词典》,释为:“副词,比较利害得失之后选择一种做法。”[2]611可是用这种释义理解句中“宁可”,颇为费力。《汉语大词典》对该词的释义为:“1.岂可;难道能够。2.宁愿。表示两相比较,选取一面。”[3]5006这两个释义同样不能恰当解释句中词义。
这段话的背景是王熙凤看袭人大冷天穿着青缎灰鼠褂,觉得她冷,就说把自己的一件大毛(长毛皮料)的给袭人穿,等年下王夫人给做的时节自己再做一件,只当袭人还她。众人笑凤姐平日里大手大脚,这一次却说这种小气话取笑。凤姐就说了上面一段话,意思是这些事虽不是什么正经事,但也是大家的体面,好歹也得照管。只好她自己吃些亏,把大家都打扮体面些,自己最多落得个好名声罢了。省的大家一个个都不整洁体面,别人会笑话自己当家把众人弄成了叫花子。结合语境,句中“宁可”一词可理解为“最多、大不了”,表示事情能达到的最好或最坏的程度。
再看第五十七回:正值黛玉才歇午觉,宝玉不敢惊动,因紫鹃正在回廊上手里做针黹,便来问他:“昨日夜里咳嗽可好了?”紫鹃道:“好些了。”宝玉笑道:“阿弥陀佛!宁可好了罢。”句中的“宁可”,用《红楼梦语言词典》和《汉语大词典》中的释义也无法解释得很通顺,因为句中完全没有两相比较的意味。这句话很明显是因为宝玉十分牵挂黛玉,当他听紫鹃说昨日夜里黛玉咳嗽好些了,心里感到欣慰,就说了这么一句话。“宁可好了罢”是他内心真实的反映,祈求菩萨保佑黛玉身体康复。所以这里的“宁可”表达了一种比较强烈的主观愿望,可以理解为“祈求、请求”。
此外,以下句中的“宁可”似乎也没有很明显的“比较之后选择”的含义:
至次日一早,便有贾母王夫人打发了人来看宝玉,又命多穿两件衣服,无事宁可回去。(《红楼梦》第十五回)
贾政便道:“你回老太太说,既不叫亲友们知道,诸事宁可简便些。若是东西上,请老太太瞧了就是了,不必告诉我。”(《红楼梦》第九十七回)
第十五回中的句子是写宝玉跟王熙凤因秦可卿之丧,晚上在馒头庵住宿。第二天贾母王夫人就打发了人来看宝玉,命他多穿几件衣服,没事最好回家去。第九十七回则是众人要骗宝玉迎娶宝钗,贾政对贾琏说的话。意思是让贾琏回禀贾母,既然不想叫亲友们知道,那么所有的事情最好简便一些。在办婚礼所用的东西上,贾母看了就可以了,不用回禀他了。这两句中的“宁可”,都是长辈叮嘱晚辈的话,带有明显的建议或者意见的意味,可以释为“最好”。
以上几句中“宁可”一词的三个义项“最多、大不了”“祈求、请求”“最好”都与《红楼梦语言词典》《汉语大词典》中的释义并不相同,但这两个辞书却未收录其中。这三个义项在《红楼梦》中用例虽不多,但在其他明清小说中并不鲜见。例如:
(1)月娘道:“可可的就是你妈盼望,这一夜儿等不的?”李桂姐道:“娘且是说的好,我家里没人,俺姐姐又被人包住了。宁可拿乐器来,唱个与娘听,娘放了奴去罢。”(《金瓶梅》第四十四回)[4]531
(2)(水心月)家中原有自己积下银八两,又当了三两,出些八九成银,做十二两,连晚来见任天挺,道:“那人不肯,只肯十二两,银子与鼎都在这里,凭你要那一件?”任天挺道:“再十二两罢。”水心月道:“十二厘也不能够,宁可我白效劳罢。”(《型世言》第三十二回)[5]292
(3)晁夫人道:“咱家中东西也自不少,你又没有三兄六弟分你的去。纵然有个妹子,他已嫁夫着主去了,我就与他些东西,这是看得见的。你若能安分,守住自己的用,只怕你两三辈子还用不尽哩!希罕他这点子赃东西做甚!你若再还不肯,宁可我照数赔你罢了。你不记得你前日那个凶势,几乎唬死我哩!”(《醒世姻缘传》第十七回)[6]273
(4)店主听了这些说话,谅来未死,才得放心,叫道:“柴祖宗,宁可好了罢,休要唬死了我。你要想什么汤水吃,待我整治取来。”(《飞龙全传》第二十二回)[7]142
(5)海氏又大哭道:“你若决意要去,宁可带我同去,你我自做夫妻,从不曾一日相抛。情愿生死同在一处,今日决难相离。”(《警寤钟》第十六回)[8]71
(6)中宗道:“诗上边说有子七兮,莫慰母心。母要如此,叫我也没奈何。”韦后道:“你到有这等度量。只是事父母几谏,宁可悄悄的谏他一番。”(《隋唐演义》第七十二回)[9]786
(7)此事关系的了不得,那枕头要好生紧手,宁可白天锁在柜内,到睡时取出为妥。一月后,我还要和大奶奶要那一百银子哩。(《绿野仙踪》第八十六回)[10]540
(8)得暇我便到作之房里去,问问四川市面情形,打算入川走一趟。作之道:“四川此时到处风声鹤唳,没有要紧事,宁可缓一步去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回)[11]759
以上例句中,例(1)(2)(3)中的“宁可”可理解为“大不了、最多”,例(4)(5)中的“宁可”明显表示比较强烈的主观愿望,诉说的对象是身份地位高于自己的人,可理解为“请求”,例(6)(7)(8)中的“宁可”则表示建议或叮嘱,可释为“最好”。
明清小说中,还有一些句中的“宁可”,也不好理解。如:
(9)太尉又各处查访,从头彻尾的事,无一不明白了。却只毫不发觉出来,待那任生一如平时,宁可加厚些。正是:腹中怀剑,笑里藏刀,撩他虎口,怎得开交!(《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四)[12]704
句中的“宁可”,用前面几个义项都解释不通,既不是“比较之后选择”,也不是“最好”“最多、大不了”,或者“祈求、请求”的意思。结合语境细细体会,句中的“宁可”表现出与前文相反的意思,可理解为“反而、甚至”。
二 “宁可”几个义项之间的演变
至此,笔者发现明清小说中“宁可”有四个义项是各大辞书未曾收录的,它们分别是:“大不了、最多”,表示事情能达到的最好或最坏程度;“祈求、请求”,表示比较强烈的主观愿望;“最好”,表示建议或叮嘱;“反而、甚至”,表示相反。那么,这几个义项是怎样发展出来的?它们跟《红楼梦语言词典》《汉语大词典》里面的“比较之后选择一面”这个义项又有什么关系呢?笔者推测它们的演变轨迹是这样的:
(1)“宁可”最常用的义项是“比较之后选择一面”,这个义项延续至今。通常情况下,这个义项的使用语境是“宁可A,不B”,有明显的比较意味。如《红楼梦》第十四回:“每日大家早来晚散,宁可辛苦这一个月,过后再歇息,不要把老脸丢了。”其实在这个义项中,含有建议和叮嘱的意味在里面,在语境充分的情况下,可以不必说出“不B”这个对比的一面,这样就引申出了表达建议或叮嘱的义项“最好”。《红楼梦》第十五回和九十七回的例句“无事宁可回去”“诸事宁可简便些”都是这种情况。事实上,“最好”这个义项的用法中已经含有“事情能达到的最好程度”的意味了。
(2)接下来,当“最好”这个义项用于对神明或者身份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物的请求时,就由“表达建议或叮嘱”转化为“表达强烈的主观愿望”,意思就是“祈求、请求”,如《红楼梦》第五十七回的句子:“阿弥陀佛!宁可好了罢。”
(3)同时,当“宁可”脱离了表示主观的建议、叮嘱,只是表述事情能达到的最好或最坏程度时,“大不了、最多”这个义项就产生了,《红楼梦》第五十一回中凤姐说的那句话即是如此:“说不得我自己吃些亏,把众人打扮体统了,宁可我得个好名也罢了。”
(4)所谓“物极必反”,词义的发展也不例外。“宁可”一词的“大不了、最多”这个义项发展到极致,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变为表示转折的“反而、甚至”,这个义项虽然在《红楼梦》中没有用例,但在其他明清小说中可见,如例(9)。
词义的引申有递进式、并列式和综合式三种。“递进式引申又称连锁式引申,是指从本义出发,沿着同一方向的递相引申。”[13]135上述“宁可”一词的词义引申中,由“两相比较、选择一面”到表示建议或叮嘱的义项“最好”就是这种引申方式。“并列式引申又称辐射式引申,是指以本义或基础义(基础义指再引申所由出发的近引申义)为中心,同时朝不同方向派生出来几个引申义。”[13]136上述引申中由“最好”向“祈求、请求”以及“大不了、最多”的引申则属于这种引申方式。此外,还有综合式引申,“综合式引申是指在一个词的内部系统中,既有递进式引申,又有并列式引申,两者交叉出现,错综复杂,就像一个家族的谱系一样”。[13]137“宁可”一词词义的发展正是如此,该词几个义项的发展脉络如下所示:
明清小说中,“比较之后选择一面”这个基本义项是最常见的,其次是由此引申出的第一个义项,即表示建议或叮嘱的“最好”,然后是表示强烈主观愿望的“祈求、请求”和事情所能达到最好或最坏程度的“大不了、最多”,这两个义项的使用频率大致均等,最不常见的是表示转折的“反而、甚至”,这个义项在《红楼梦》中没有用例,笔者推测是由于用例太少已经消失了的缘故。这五个义项到了现代汉语中,只剩下“比较之后选择一面”这个基本义项,其他几个由此引申出的义项均已不太使用,这也符合词义发展的规律。
三 结语
明清小说中“宁可”一词具有五个义项,它们分别是:(1)“两相比较,选取一面”,表示两相比较之后的选择,是明清小说中使用最多、沿用至今的义项;(2)“最好”,表示建议或叮嘱,由义项(1)在语境充分的情况下省略了对比的一面发展而来;(3)“祈求、请求”,表示比较强烈的主观愿望,通常用于对神明或者身份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物的请求,是由义项(2)引申而来;(4)“大不了、最多”,表示事情能达到的最好或最坏程度,也是由义项(2)引申而来;(5)“反而、甚至”,表示相反,由义项(4)发展而来。这些义项的使用在明清小说中并非个例,体现了词义的发展在某一个历史时期的繁荣程度。除了第一个义项,其他几个义项各大辞书基本未收录。这几个义项之间的发展演变,体现了递进式、并列式和综合式三种不同的词义引申方式,它们的发展符合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它们的消失,从使用频率最少的义项开始,逐渐发展到现代汉语中只保留了第一个义项,反映了词汇发展中优胜劣汰的语言事实。因此当代人在阅读典籍时,对其中一些看似平常的词语的释义,不应拘泥一般工具书,应当联系上下文,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