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措施
2022-04-15李芳
李芳
(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山东 菏泽 274000)
0 引言
对于医院而言,在进行疗效观察、疾病检测和诊断过程中,一般会参考临床检验结果,此时医学临床检验质量的高低将会对患者病情的确诊和后续治疗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在医学临床检验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检测环境不达标、采集人员技术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医学临床检验结果失真,无法对患者的实际病情做出准确判断,进而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及康复效果。此时我院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措施,现对其进行介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抽取了我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40例患者作为对象进行临床检验质量分析,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男39例,女31例,年龄在19~77岁,平均(48.1±1.4)岁,其中临床化学检验30例、临床血液学检验26例、微生物学检验11例、临床免疫学检验3例;而实验组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在20~77岁,平均(48.5±1.5)岁,其中临床化学检验28例、临床血液学检验25例、微生物学检验13例、临床免疫学检验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检验类型等方面的数据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一定的可比性。
1.2 实验方法
本次研究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实施了常规检验方法,而实验组给予了一系列提高医学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2.1 检验前的质量控制
(1)加强与临床医师的交流和沟通。临床医师可以结合患者的主诉、发病时间、查体等个体化特点来对检验项目进行选择,为了更好地提高临床检验质量,需要不断创新检验项目,这样既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多元化的检验手段,而且也可以提高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1]。作为临床检验科,还需要加强与临床医师的交流和沟通,并告知临床医师新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特点以及与原有检验项目的区别,以确保检验过程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检验效果[2]。
(2)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标本采集过程中,需要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并按照要求选择标本采集方法,明确采集前的注意事项。在标本采集前,对于血脂、血糖、尿酸等项目一般限制就医者的饮食,此时就需要医护人员告知患者采集前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不同的检验项目,所需要采集的标本也不同,此时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的选择,以提高检验阳性率和检验结果。
(3)对检验申请单进行检查和核对,确认和储存标本。在接收到标本后,检验科相关人员需要对检验申请单及采集标本进行检查和核对,对不合格的标本应及时退回,并做好记录工作。如果以血浆或血清为标本进行临床检验时,需要按照规定时间内对静脉血进行采集和离心处理,对标本不能当天检测的,需按要求储存以备第二天检测,确保标本的有效性,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3]。
(4)实验室质量控制。随着临床检验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检测项目均可以通过仪器自动完成,此时就需要按照要求做好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以确保检验设备可以在常态下进行运行。
1.2.2 检验中的质量控制
(1)试剂:在临床检验过程中,需要结合检验项目来对不同的试剂进行选择,并提前准备好所需要的检验试剂,以确保试剂的有效性。
(2)仪器设备:在临床检验开始前,需要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性能,并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3)数据管理:合理收集和处理检验数据,以确保数据的时效性、有效性、规范性,进而为后续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和借鉴[4]。
1.2.3 检验后的质量控制措施
(1)检验结果审核。按照要求进行工作流程的准确交接,以此来确保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完善报告签收制度。医学临床检验结束后,需要委派专人统一报送检验报告单,并结合科室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检验报告单的保存时间及方法,以便后续复查所用,进而提高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而且还可以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5]。
1.3 临床评定标准
(1)评价临床疗效。检验完成后,由主任医师对其进行治疗,然后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治愈:治疗后,患者的病症基本或完全消失,而且各项检测指标均达到正常范围;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病症出现好转,且各项检测指标趋于正常;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病症和各项检测指标均未见明显改善,甚至出现恶化趋势。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数×100%。
(2)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检验准确率和满意度进行记录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了百分数(%)给予表示,组间研究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如果P<0.05,则反映研究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比较
通过临床检验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8.57%,而对照组仅为88.57%,两组患者间的研究所得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检验准确率和满意度对比
统计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检验准确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研究所得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的检验准确率和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医学临床检验属于综合性的学科,而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6]。作为医学临床检验人员需要时刻秉承科学、严谨的态度,采取有效措施来规避各类影响因素,这样既可以确保医学临床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可用性,为患者的后续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与借鉴。
3.1 医学检验的非疾病干扰因素
受个体差异的影响,临床患者在不同年龄、性别、体质情况下,在检验上会产生不同的检验结果。例如,新生儿的RBC、Hb、WBC等指标均高于不同成人。患者需要开展应急检验的方式,及时处理各项生理变化的因素问题。特别是孕产妇人员的孕激素、胎盘激素综合水平影响高,需要结合适应性的生理反应水平要求,分析体内指标提升的原因。根据患者的饮食、生理习惯等因素,结合影响检验标准进行结果分析,及时调整患者的非疾病干扰因素,提高检验的精准性。
按照样本采集的过程,对患者进行时间、范围、部位、比例、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检验分析。例如,在下午一般可以达到峰值标准,到半夜左右最低。根据患者的平躺检测水平,对患者的血浆总比例水平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采集方式,结合结果升高要求进行测定。
药物因素分析中,患者检验的结果显示,在使用抗生素后,患者的血液微生物的综合培养水平不断提升,患者血循环量抑制细菌的生长,直接影响细菌检测率水平。对于大量使用维生素C的时候,可以降低患者的GLU比例水平。
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讲解,结合检验的标准试剂进行重要特点的评估,如果出现操作不到位的情况,患者的行为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空腹需要禁食12h后,再进行检验。检验前不宜运动,需要根据医护检验的实际情况,逐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认定效果,提高检验的精准率水平。
检验过程中,需要重视各项技术检验因素的评估。技术人员需要明确各项指标,医学检验人员需要采用专业的技术合格规范操作,加强规范思路的保障认定工作,保证质量检验规范合理,重视工作方式、经验、态度、设备规范等评价操作,避免因为评价检验不合理影响最终的检验效果。离体的标准稳定性水平是一定的,长时间的时候,检验效果会降低或失效。例如,在细菌性病原体检验过程中,如果标本放置时间长,会导致病原生物死亡,导致漏诊或误诊的情况。注重设备试剂的处理,检验稳定是保证特异性、重复性合理的有效方案。检验后,需要根据检验审定的方式进行复核,调整最后测定的方式和要求,及时调整检验设备,避免出现报告错误的情况。例如,对于自动化血液检验的操作过程,需要经过人工复核的方式进行程序复查处理,最后获取报告内容。
3.2 医学检验前的质量管控
医护人员需要提前进行沟通,充分了解患者的实际生理水平和心理变化要求。按照医学检查的操作方式,分析检查因素要求,提高检验的依从性,注意检验范围和标准的评估认定,保障标本质量准确有效。为了保证样品的合格操作规范要求,结合标本采集过程进行分析,严格遵照各项检查范围标准要求进行分析,核查患者的各项临床数据,结合标准采集进行严格地安排。按照时间、位置、范围、部位等要素进行核定分析。基于标本的实际时效操作规范,为标本制定合理的送检规范,提高样品的实际操作效率水平。
3.3 医学检验操作的维护和质量管控
按照医学临床检验的操作规范要求,注意检验日常保养和维护管理,采用定期仪器的校准方式,提升检验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避免失误导致的检验问题。严格遵照检验操作规范要求,待检验试剂有效操作合理的情况下,注意生产日期和范围的评估认定,建立完整的检验使用流程,制定合理的保管制度规范要求,提升试剂操作的安全评估有效认定工作。重视提高检验设备的专业性,结合检验操作规范原理要求,分析检验人员之间存在的差异。重视专业技术知识、操作技能的评估,加强检验的专业价值管理。检验操作人员需要制定完备的检验程序,注意干扰因素,检验操作原理的评估。检验人员需要重视职业价值和责任水平的认定,积极开展各科室专业的评估与沟通,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水平,结合检验操作结果,提出符合医学检验的精准管控。
3.4 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按照医学检验的操作规范要求,需要严格遵照审查核定方式,注意临床检验的自动化处理。通过各项资料的评估、样品采集、仪器测定等工作,确定符合实际标准报告内容的规范要去,严格遵照检验结果进行审定,提高检验的精准有效性。检验结果需要进行复检分析,结合差异原因,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提出符合检验的高浓度或低浓度标准,了解患者的病情,确定最终的检验质量标准。医学检验需要提高信息反馈的精准价值水平认定工作,结合临床价值的评价管理和规范要求,遵照医学相关原则,结合各科室之间的信息内容进行交流分析,制定符合实际操作的反馈方案。临床诊断分析中,需要结合检验操作的判定结果和规范要求,及时进行纠正,分析偏差因素,不断提高检验质量综合化管控水平。
综上所述,在医学临床检验过程中,检验质量的高低事关整个医院医疗质量安全与否,事关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低,此时就需要医学临床检验人员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来选择检验设备、检验试剂和检验项目,同时不断优化和完善医学临床检验的自动化、系统化、全面化,以此来有效提高医学临床检验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