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寿山石印章雕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2022-04-15郑裕文

东方收藏 2022年3期
关键词:寿山石传承发展

摘要:寿山石雕艺术是我国石雕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是古往今来诸多雕刻艺术家的智慧结晶。为此,笔者拟在本文中以寿山石印章雕刻艺术为例,进一步探讨寿山石雕艺术的深刻内涵及深远意境。

关键词:寿山石;印章雕刻;传承发展

寿山石雕艺术作为中华传统石雕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出身于民间,依附于宗教,受庙堂文化影响而得以发扬光大,其中最为突出的艺术形式便是印章。因而,笔者欲就此展开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为寿山石雕文化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

一、寿山石雕艺术发展概况

关于我国石雕艺术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几乎是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但受地域文化以及交通条件等差异的影响,各地的石雕艺术也各具面貌和特色。福州地区的石雕艺术,历来以寿山石为首,天下闻名。关于寿山石开采历史的源头,尚无确切的考证,但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寿山石雕作品——石猪,是在南朝的墓葬中发现的,因此可以推测出寿山石雕最早是作为宗教祭祀陪葬品所使用的。而从早期的地域县志等文献资料中可以查阅到,寿山石雕文化受佛教影响颇深,当时在福州寿山的矿洞附近有一名寺,香火鼎盛,大量信众前往朝拜,寺里面的僧人便以寿山石制成佛像、佛珠、香炉、花瓶等赠予信徒,以供传教,而寿山石雕作品也因此得以传遍大江南北,可以说石农与僧人是寿山石雕文化最早的开拓者与传播者。到了元代,开启了文人治印的先河,福州寿山石色丰脂润、易于下刀,极为适用于印章的制作,受到文人的喜愛与追捧,寿山石文化也得以迅速发展,并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巅峰。尤其是在清代,由于康熙、雍正、乾隆等历代帝王的偏爱,再加上文人对于寿山石开采、研究及雕刻的深度介入,更是助力寿山石雕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清代时期,两部寿山石专著《观石录》《后观石录》的先后问世,标志着当时寿山石文化达到了顶峰,这是有史以来最早出现的关于寿山石雕文化的两部专著。著名学者高兆,时经一载,刻苦钻研各类寿山石品种,并于清康熙六年(1667)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寿山石文化专著《观石录》,这部专著不仅介绍了如何辨识各类寿山石的色质和特性,以及清初流行的部分寿山石雕技法,还对当时“逵路之间,列肆置侩”的售石活动和寿山农家“日数十夫,穴山穿涧,摧岸为谷”的采石场面进行详尽的描述,这些文字都是寿山石雕文化研究的宝贵资料。在其之后,著名学者毛奇龄也以精彩出色的笔墨写就了《后观石录》,对寿山石的雕艺、质地、颜色等方面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阐述。可以说,《观石录》《后观石录》的出现,掀起了数百年来又一股世人争玩寿山石的高潮。

在古代,寿山石雕文化之所以能蓬勃发展,并在中国石雕艺术宝库中脱颖而出,除了其自身独具的自然特性外,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与印章文化的深度结合,将艺术审美与文人思想紧紧地绑在一起。在历代王侯将相、名流雅士的偏宠之下,寿山石雕文化在题材、内容、思想乃至技艺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据考证,乾隆皇帝珍藏和使用的千余枚印章中,逾半数材质为寿山石,由此可见寿山石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二、印钮发展及寿山石的介入

中国的玺印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从方寸之间便能窥得古人的思想意识、性格倾向以及社会潮流、时代风尚等诸多内容,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及收藏价值。对于印章的使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可考的印章最早出现于商代的殷墟遗址之中,至今已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印章自古以来便是身份、权势及地位的象征。早期对于印章的装饰极为简单,仅在印章的上半部分穿孔,也可以视为钮雕的最初模样,几乎没有什么艺术欣赏价值。后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审美意识的崛起,在对印章材质提出诸多要求及标准的同时,也逐渐丰富着印章的装饰形式,代代累积,在中国造型艺术史上大放异彩,形成了富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内涵。

最早的印钮形式,实际上是在模仿陶器以及青铜器上的纹饰,将印钮部分作为手持的柄。早期的穿孔也是为了便于携带,并将其称为“鼻钮”,后又出现了瓦钮、亭钮等造型简单的其他钮饰,但基本以实用为主。在秦统一六国后,曾对印章作出明文规定,天子所用印章称为“玺”,而一般臣民所用称为“印”,在造型艺术上依旧延续前代传统,以实用为主。到了汉代,对印章的形制进行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印钮艺术实现从实用功能到装饰功能的重大转变,出现鱼钮、龙钮、龟钮、蛇钮、象钮等诸多兽类造型,展现出当时高超的雕刻技艺,呈现出淳朴古拙、生动大气的时代风貌。而从魏晋到宋代这一时期,印钮文化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元代是印章文化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当时的著名画家王冕提出了“文人治印”的观念。在这之前,人们多以金属及玉石等坚硬材质作为印章的制作材料,而在进入元代之后,石质印材取代其他印材成为印章篆刻和印钮雕刻的主要材料,为“文人治印”创造了条件,无论篆刻还是印钮的雕刻,在方寸之间都得到了自如的空间和天地,至此,为印钮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重要门类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明清时期的印钮艺术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此时印钮的使用功能已经被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空间雕刻艺术的展现,实现从普通的装饰品向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转化。对于之前印钮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明清雕钮艺人从形式上到题材上都有继承,但在创作上更加注重写意和写实、细腻与质朴的结合,如兽钮的姿态上多取转身侧首之形,以求首尾呼应,并在兽头施以细致刀法,突出主要部分,而于兽身则简洁刻画,在雕刻手法上有时还辅以浮雕、线刻、镂空等,使雕钮既有汉代印钮的古朴,又赋予玲珑精巧之美,堪称“既雕既琢,复归于朴”。

一块好的印章石材,基本要符合色彩娇美、温润透化、质地纯净、易于下刀等特性。寿山石属于叶蜡石,硬度较低,具有色彩斑斓、石种丰富、石质晶莹、入手脂润等诸多优点,开采历史长达1500多年,目前已经发现的石种多达百余种,极为适合印章艺术的表达,而与印章艺术的结合,无疑大大推动了寿山石文化与印章文化的发展进步。在清代,寿山石雕艺术形成了东西两大艺术流派,一流派以圆雕技法取胜,另一流派则精于印章雕刻,在题材上更是包容万象,囊括了人物、动物、山水、花鸟、鱼虫、蔬果等内容,具备了一套独特的审美方式及雕刻技巧。

三、寿山石印钮雕刻

寿山石雕刻技艺极为丰富,大致可分为圆雕、钮雕、浮雕、薄意等,雕刻步骤则涵盖了相石、雕刻、磨光三大工序,并因雕刻技艺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在此,笔者主要以印钮雕刻为例,来阐述寿山石雕艺术的文化内涵。

1.相石。即对原石的形状、色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并构思、设计相应题材的过程,极为考验创作者的技艺水平及实践积累,因开始雕刻后便无法随意改动,所以在动刀之前便要思虑周详。印钮的制作要讲究印台平整、钮饰饱满,因此要求其原材具有一定的体量。印钮的内容是由印材决定的,一般以平臺为佳,也可设计成斗台、自然台等其他形状。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如何化解瑕疵,对于有俏色的印材,更是要“依色取俏”,使其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若是章坯含有多重色彩,也可分层设计,构建作品的层次感;色彩杂乱则可采用浮雕、薄意等手法修饰;若是体量较大的章坯,也可设计成为群狮戏球、九螭穿环等较为丰富热闹的场景。

2.雕刻。印钮的雕刻,受限于方寸之间,要想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必须具有相当的技艺水平和一定的审美高度。印钮的雕刻与圆雕相似,也分为打坯、凿坯、修光三道程序,分别对应了作品的粗坯、细坯、细节修整环节,处理瑕疵,或是“取俏”一般集中在前两个环节。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粗坯雕刻过程中要注意黏连,石头内部情况难以提前预测,因此要保留修改的余地;在细坯环节,作品已基本定型,要注意空间感与层次感的塑造;而修光一般是赋予作品以神韵的过程,要根据作品内容的特殊本质、规律特征而确定“刀向”与“刀法”,下刀有分寸,才能使作品质感真实、生机盎然。除了特大章坯之外,打坯一般不用卡凿,用锉刀锉出大致造型之后,便可用手凿、钻具等工具雕镂清晰,再以修光刀精心雕饰。

在长期的经验积累中,制钮艺人们还总结出一套治钮的口诀,如“啼狮笑凤落颏龙”便是对几种常见古兽形象的生动概括,“啼狮”指的是狮兽类古兽要瞪眼咧嘴,作啼吼状以示其神威;“笑凤”指的是在雕刻凤凰时要眼尾上翘略含笑意,塑造出“百鸟朝凤”的祥瑞寓意;“落颏”指的是龙嘴要尽量张大,以展现出神龙张牙舞爪的威武。此外,古兽的腿、爪、须、尾等也是其气势及性格展现的重要部位,腿的前后、爪的力度、须尾的方向,都能给人以动静结合的韵律感,正如艺人所总结的“狮怒威在齿,狮喜动在尾。龙游动在身,龙腾动在爪”。

3.磨光。印钮雕刻完成之后便要请专业的磨光师进行磨光,在保留刀工与细节的同时,突出展现寿山石材的温润和人工雕饰的精美。其步骤与圆雕相似,分为粗磨、细磨、揩光三个步骤,空间虽小,但细节颇多,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及文化意蕴。所谓“缩龙成寸”,印钮艺术正是在这方寸之中表现出万千景物,形貌有限、意趣无穷。

对于印钮雕刻过程中极易出现的不够古朴、过分雕镂、过分繁琐等问题,笔者认为,古朴丰满是印钮雕刻的基本要求,因为印章本身具有使用功能。尽管其在当代艺术圈中被不断弱化,而装饰意义不断增强,但在寿山石雕艺术审美中始终有着“上手把玩”的评选标准,故而便要求作品圆滑没有棱角,这是千百年以来积累的创作经验和鉴赏感悟。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在艺术创作中引入机械化手段是无可厚非的,这也是当代科技与文明的体现,但笔者不倡导过度使用科学手段,一是不利于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二是难以掌控容易失误,造成难以补救的缺陷,建议在相对简单且繁琐的步骤过程中使用。还有少数石雕艺术家为求新意而采用“炫技”的手法以达到所谓的“出奇出新”效果,以堆砌造型的方法刻画了许多“细节”,意图以量取胜,实际效果却与心中所望相去甚远。在笔者看来,钮工应繁简有别,以浑朴简练为好。

四、寿山石雕艺术创新之路

关于发展与创新之间的联系,乃传统手工技艺传承过程中所必须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寿山石雕刻领域亦是如此。在当下,受科技发展进步和民众需求改变的影响,寿山石雕艺术该何去何从,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以求教于各位方家。

1.文化传播方面。如今是信息时代,一味地闭门造车是绝不可取的。石雕匠人们在取材方面可以借助网络查询资料、激发灵感;在文化传播方面,则要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比如举办线下竞赛、讲座、展览和交流会等,线上则可利用短视频、图文推荐等形式,将寿山石文化与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内容联系在一起,让更多的人能够知道、了解寿山石雕艺术,增强其知名度及影响力。而对于艺术家自身来说,也可时常在各类社交网络平台分享作品图片、雕刻过程,或是就某一创作题材或内容发表见解,吸引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交流和探讨。

2.题材内容方面。传统寿山石雕艺术的题材以人物、山水、古兽等为主,这也是中国雕塑艺术中的经典,在长久的历史文化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但若想要实现长久可持续的发展,在内容及形式上必须有所变化,如在造型设计、纹理装饰等方面进行革新,吸收西方雕塑创作理念的有益部分,完善整体造型的艺术性,提升艺术美感,并结合时代精神,创作出属于当下的形式和内容。也可以汲取其他艺术门类精髓,创造出全新的艺术题材和形式,与前者相比,这无疑是一条更为艰难的艺术道路,且身处时代潮流之中,我们无法辨别这样的方向是否正确,但若能坚持下去,寿山石雕艺术便多了一条发展道路,如若不行,也能够为后来人提供参考和借鉴,何不大胆实践呢?

3.雕刻技艺方面。这方面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阐述:一是对其他艺术门类的吸收与采纳,以寿山石雕的薄意技法为例,其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间,将书法、绘画、篆刻融于一体,以“重典雅、工精微、近画理”而著称;二是对于现代科技手段的合理利用。

4.人才方面培养。要想确保寿山石雕文化保持长久的发展活力,必须有广泛的年轻群体作为发展基石。年轻群体是未来继承与传播寿山石文化的重要主体和中坚力量,因此笔者呼吁更多的年轻群体能够了解、认识并参与到寿山石雕艺术创作中。此外,也可将寿山石雕技艺纳入院校的实践课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结语

寿山石雕艺术是我国石雕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是古往今来诸多雕刻艺术家的智慧结晶,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闪光的印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寿山石匠人,笔者将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1.张纯连.论寿山石印钮雕刻艺术的发展与传承之路[J].天工,2021(02):34-35.

2.王光平.浅谈寿山石人物圆雕的艺术特色[J].天工,2020(06):92-93.

3.陈兰.杜海中:不拘传统,让寿山石拥抱另一种可能[J].东方收藏,2020(08):20-23.

4.董胤.清代寿山石雕刻艺术中的皇家威仪与文人意趣[J].艺术市场,2019(12):66-69.

5.陈仲得.寿山石雕的传统工艺和现代雕刻艺术[J].大众文艺,2014(19):78-79.

作者简介:

郑裕文,福建罗源人。先后师从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黄忠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礼忠,擅长印章、圆雕、人物、动物等题材及技法创作。现为高级技师、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名艺人、福建省(寿山石)雕刻大师、罗源县工艺美术学会理事

猜你喜欢

寿山石传承发展
寿山石种“体”态之妙与集藏之乐
八闽大地 一览千年寿山石文化
浅谈田黄石雕鉴赏及收藏价值
宫军
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和实践述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及发展探讨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浅谈湖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