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问题导向”双线联动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2022-04-15李琛陈春晟刘兵王桂英徐淑艳

绿色包装 2022年3期
关键词:问题导向教学创新教学模式

李琛 陈春晟 刘兵 王桂英 徐淑艳

摘要:运输包装课程在教学中遵循“启发引导、层层深入、拓展提升”的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产出为导向,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慧课堂,利用问题导向,吸引学生主动探索,形成信息技术+问题导向双线联动的创新教学模式。依托“互联网+教育”,以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程教学,构建线上线下混合、课内课外互通的智慧课堂。坚持问题导向,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断提出新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

关键词:信息技术;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00 (2022) 03-0031-04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Mod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roblem Oriented” Two-line linkage

LI Chen, CHEN Chun-sheng, LIU Bing, WANG Gui-ying, XU Shu-yan(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China)

Abstract: The course of “Transport Packaging” follows the law of “inspiration and guidance, layer by layer, expansion and promotion”. Foster virtue through education as the fundamental task, student-centered, result-oriented, apply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uild smart classrooms, use problem-oriented, attract students to actively explore, and form an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roblem-oriented” dual-line linkage. Relying on “Internet + Education”,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used during teaching process, to build a smart classroom with online and offline mixing, inter- and extracurricular interoperability. Adhere to problem orientation, guide students to constantly raise new questions in the process of problem-solving, cultiv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advanced thinking in solving complex problems.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blem-oriented; teaching mode; teaching innovation

运输包装设计与测试是包装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运输包装课程是教育部轻工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包装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规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理论性强,涉及力学分析、建立数学模型、设计计算等内容难度较大,同时,该课程实践性非常强,以应用基本理论开展方案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为能力培养目标,因此,如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成为课程组教师不断反思和完善课程建设的重点。

1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痛点”问题

经过多轮教学,课程组不断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痛点”,不断反思如何改进这些“痛点”。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教学创新,打造“金课”,提升质量[1,2]。现对教学过程中的“痛点”问题总结如下。

1.1 沟通受限服务不足

运输包装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上教师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因为课程中很多内容理论深度较大,导致教师为了能够完成预定任务在课堂上大量讲解理论知识,而缺少对學生是否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关注度,课后学生与老师沟通较少,导致学生上完课做什么、怎么做、做得怎么样等这些问题受到忽略。

1.2 课程内容更新缓慢

运输包装课程之前使用的教材为1989年彭国勋教授主编的《运输包装》,该教材经过多版印刷,于2006年改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物流运输包装设计》,2012年出版更新《物流运输包装设计》第二版,但近十年我国物流产业迅速发展,运输包装形式发生明显改变,教材中的传统理论方法经常使学生觉得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学过后“无用”,学起来“无趣”。陈旧的教学内容,缺乏新时代新技术的应用,缺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1.3 偏重理论忽略实践

运输包装课程中包装动力学基础知识部分抽象的理论公式很多,理论模型推导过程繁杂,课程中涉及的冲击、振动运动特性分析,缓冲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缓冲包装及防振包装设计计算等很多内容都需要通过大量的计算完成,整门课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因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总希望能够把理论讲深讲透,而没有过多时间分析实践应用的方法,以及让学生参与实践训练,殊不知这样做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并没有真正找到学生能够学好课程的兴趣点,反而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习信心。

2 针对“痛点”问题制定解决策略

根据之前的教学过程,不断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痛点”,探索解决问题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确定采用以课程思政贯穿全过程,“信息技术+问题导向”双线联动的创新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问题导向为方法,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分别加以改进,提升教学效果。

2.1 明确教学目标

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产出为导向,建立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达成相统一的闭环体系,通过对课程教学的反复锤炼和持续改进,结合布鲁姆教育分类方法,制定运输包装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个层次[3]。

2.1.1 知识目标

掌握运输包装技术基本理论知识,熟知运输包装设计方法和试验测试标准,能够应用先进的运输包装设计方法完成系统设计方案。

2.1.2 能力目标

具备缓冲包装结构创新及优化的能力,具备独立完成运输包装系统方案设计的综合能力,并能够对包装件的运输安全进行风险评估。

2.1.3 素质目标

把握行业发展动态,了解相关行业标准,具备勇于创新和攻坚克难的精神。具有治学严谨、团队协作、爱岗敬业、工匠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工程伦理的基本素质。

2.2 重构课程内容

在教学内容重构中遵照“三个聚焦”的原则,即聚焦研究热点、聚焦问题导向、聚焦能力提升。

2.2.1 聚焦研究热点

针对于教材更新迟缓的痛点问题,我校目前已选用2020年由王志伟教授主编的《运输包装》教材,该教材是教育部高等学校轻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融入很多新内容和新成果。在遵照書本介绍理论知识的同时,运用运输包装的热门话题为教学案例,如低碳包装、智能包装、快递包装等,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后续研究和工作奠定基础。

2.2.2 聚焦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于每章节的内容,添加社会热点、网红新闻、领先技术、优秀案例、科研论文等丰富的内容,吸引学生学习热情。在授课过程中,针对于章节研究内容,选择热点案例,针对案例进行提问,以问题为导向,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另外,注重科研论文的引入,帮助学生扩展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2.3 聚焦能力提升

运输包装课程教学任务包括设计、分析、优化的过程,课程内容采取以问题为导向、层层深入、拓展提升的理念,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创新力和挑战度。根据教学内容在课程导入阶段采取“问题引入”,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学习过程就是分析问题的过程,学习的成果就是解决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开展研究,在不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3 创新教学方法

实施两个构建创新教学方法,即构建智慧课堂和构建混合教学模式。

2.3.1 构建智慧课堂

以个性化培养具备创新精神人才为目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线上教学平台实时云端学习,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依赖大数据技术,实现学习全过程分析与评价,依据学情分析重构知识体系,采取开放自由的教学形式,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料,在注重整体能力提升的同时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构建适合个性化发展的智慧课堂,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和评价过程中全覆盖,保证了教学方法的先进性。

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线上课程平台包括:中国大学MOOC平台国家级一流课程,暨南大学王志伟教师讲授的运输包装慕课,课程组教师自主建设的运输包装超星平台课程。另外,线下课堂主要以“雨课堂”为辅助,有效实现课堂的师生互动交流。学生端使用手机APP,实现实时云端自主学习[5]。

2.3.2 构建混合教学

根据教学内容在课程导入阶段一般采取“问题引入”,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学习过程就是分析问题的过程,学习的成果就是解决问题。当然,这种问题引导也会融合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方法,但每一种方法都会围绕解决问题展开,比如案例式教学,会通过案例提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带着问题学习,最后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更多自信,获得满足感,亲身体验使其感受到学习的知识是“有用的”,能够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6]。

2.4 课程思政融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将课程内容按章节知识点进行划分,结合知识点深度挖掘与之相关的思政元素,使其有机结合,讲好思政故事,实现专业知识与理想信念、品德修为、文化自信等内在融合,厚植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家国情怀,使学生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准则。从教学设计开始,思政元素贯穿全程,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环节。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学为人师、行为示范、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教会学生应该如何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些都会在日常教学中,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因此,课程思政归根结底是授课教师要从根本上做到不忘初心,做好行为示范。

2.5 改革教学评价

采用智慧课堂模式后,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全过程,构建过程性评价体系,实现实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学习质量的一手数据,准确判断每位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跟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如此更有利于教师在全面教学的同时,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实施个性化培养。

运输包装课程采取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监督,提高学习质量,提升教学效果。课程最终考核成绩包括:阶段考试20%、期末考试30%、实验课程10%、课堂平时成绩20%、学习平台成绩20%。

3 解决“痛点”问题获得教学成效

3.1 推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

经过多轮次课程教学、反思、再建设的过程,运输包装课程得到不断完善与提升,该课程获批校级重点课程、在线课程、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

3.2 学生在学科竞赛中成绩突出

通过以“信息技术+问题导向”双线联动的创新教学模式教学,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近5年本科生发表论文35篇,授权专利40项,参加学科竞赛获奖40项,立项完成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40项。

3.3 学生就业率、考研率提升

学生就业率显著提高,2021年度包装工程专业就业率在全校68个本科专业中位列前三,思政元素在专业课程中的融入,增强了学生的敬业精神,对专业发展充满信心,更多学生愿意继续从事包装专业相关工作,为我国包装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4 小结

以“信息技术+问题导向”双线联动的创新教学模式使运输包装课程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有效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成果产出,明确运输包装课程的育人目标,使行之有效的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1] 刘献君.大学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02):62-69.

[2] 赖绍聪,华洪.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性改革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3(01):30-31+45.

[3] 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08):1-6.

[4] 李琛,刘兵,陈春晟,王桂英,张群利,徐淑艳.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应用[J/OL].包装工程,2019(S1):25-29.

[5] 李琛,温慧颖,刘兵.“运输包装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森林工程,2016,32(01):87-90.

猜你喜欢

问题导向教学创新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
克拉玛依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