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2022-04-14陆鋆岑坦慕晓明蓝玉周少旦韦馨娴李宁林春珍谢燕
陆鋆 岑坦 慕晓明 蓝玉 周少旦 韦馨娴 李宁 林春珍 谢燕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民族医院/广西民族医院(1 高压氧科;2 神经内科),南宁市 530001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脑梗发病后6 h至7 d内,虽经临床积极干预但原发病理过程仍继续进展导致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逐渐加重或阶梯式恶化的缺血性脑卒中,约占全部脑梗死的30%[1-2]。进展性脑梗死属于难治性脑血管疾病,会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佳、预后差,致残率及致死率极高。丁苯酞是临床治疗脑梗死的常用药物,可作用于脑梗病理过程的多个环节,能促进机体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高压氧疗法是通过高压将氧气供给机体以改善缺氧状态防止机体缺氧进一步加重,可达到治疗脑梗死的目的。为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本研究选取112例患者进行了干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进展性脑梗的诊断标准[3-4];(2)年龄40~80岁;(3)无严重意识障碍,能配合进行体检,吞咽功能正常;(4)患者及其家属签署干预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严重意识障碍;(2)痴呆或吞咽功能障碍;(3)根据头颅MRI检查结果诊断为先天性血管异常引起的脑梗死;(4)心脏、肝脏或肾脏功能严重异常;(5)严重精神障碍,不能配合体检;(6)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或无法耐受高压氧治疗。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患者男32例、女24例;年龄48~78岁,平均(62.25±9.17)岁;合并高血压48例、糖尿病19例。对照组患者男35例、女21例;年龄50~78岁,平均(63.38±9.07)岁;合并高血压42例、糖尿病2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抗血小板、控制血压及血糖水平、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100 mL治疗,2次/d,滴注时间≥50 min/次,两次间隔≥6 h。对出现肺部及尿路感染、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电解质紊乱等情况的患者给予对症治疗。治疗12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使用多人氧舱,治疗压力为0.2 MPa,面罩吸氧60 min/次,每天氧疗1次。氧疗结束后经匀速减压达到常压后出舱。治疗12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评分及临床疗效 治疗前、治疗24 d后,应用NIHSS 量表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根据标准[5]评估疗效。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分率91%~100%;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分率46%~90%;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分率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分率17%以下;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多18%以上;死亡。治疗总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数+显著进步例数+进步例数)/总例数×100%。
1.3.2 血清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水平 治疗前、治疗24 d后,分别采两组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4 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RP、D-D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d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比较 (n, x±s)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24 d,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7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n(%)]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RP、D-D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CRP、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d后,两组患者的CRP、D-D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RP、D-D水平比较 (mg/L,n, x±s)
3 讨 论
进展性脑梗死是急性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病初期患者症状通常较轻,但随着病程进展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逐渐加重,致残率、病死率增高,与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内钙超载、能量代谢障碍等有关[6-7]。由于进展性脑梗死的致病因素及病理机制复杂,因此患者的临床治疗难度较大,采用单一治疗方案治疗的效果往往不理想。
丁苯酞的活性成分为d1-3-正丁基苯酞,是一种多靶点治疗药物,能够通过多环节干预脑梗死的病理进程。丁苯酞能抗血小板凝集及抑制血栓形成;能舒张血管并修复微血管损伤,诱导血管再生;能保护并维持线粒体功能,改善有氧代谢,抑制线粒体启动的细胞凋亡;能抗氧化及抑制炎症反应等,保护神经细胞,修复受损的神经功能,从而有效提高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8]。一些研究结果[9-11]显示,丁苯酞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脑梗死发生时,患者脑血管阻塞会导致其脑细胞缺血缺氧性损伤,脑细胞水肿使脑间质血管受压,进一步加剧缺血缺氧,形成缺氧-水肿恶性循环,加剧病情进展。高压氧治疗让患者在超过大气压的高压环境下吸入纯氧,与常规吸氧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李宁[12]报道,机体在3倍大气压环境下吸入纯氧,可使其大脑皮层毛细血管氧的弥散半径由30 μm增加到100 μm,高压氧治疗能通过升高舱内气压及吸入纯氧的方式,提高患者血液中的物理溶解氧,供给机体数倍至20余倍的氧量,迅速提高动脉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氧分压差,使毛细血管末端氧的弥散距离与弥散速度提升数倍,使脑梗死区神经细胞获得数倍的氧量,从而缓解脑细胞的缺氧状态,打破缺氧-水肿恶性循环。此外,高压氧还能降低患者的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栓吸收;能刺激病灶区域内毛细血管增生,促进侧支循环建立;能提高自由基清除活性成分的含量,因此高压氧治疗能通过多种途径减缓脑梗死的进展,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13-14]。
王瑞丽等[15]报道,CRP水平可直接反映出脑梗死患者的损伤程度, CRP水平增高可以作为进展性脑梗死的预警指标,降低CRP水平有可能对预防和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D-D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降解产物,是反映机体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血清学标志物,D-D水平增高提示血栓进展,可作为预测进展性脑梗死特异而敏感的指标;CRP、D-D与进展性脑梗死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两者水平可反映进展性脑梗死的病情变化[16-19]。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4 d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71.42%),两组患者的CRP、D-D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可明显降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CRP、D-D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及血栓形成,减弱进展性脑梗死病理级联反应从而控制病情进展,从而显著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预后,与文献[15-16]报道的结果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