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士诚留给泰州故乡的历史遗产

2022-04-14毛家旺陈希祥张从义吴克嘉

江苏地方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泰州

◎毛家旺 陈希祥 张从义 吴克嘉

(江苏 泰州 225300)

张士诚(1321—1367),元末泰州兴化白驹场(今属盐城市大丰区)人,早年以贩卖私盐为生,元至正十三年(1353)为反抗元朝的暴虐统治,带领盐民一举攻下草堰、丁溪、戴家窑、泰州、兴化、高邮,并在高邮称王。其后南渡长江以苏州为都城,成为占有江浙富饶之地的“吴王”。在据苏称王后,张士诚偏安吴地一隅,虽不思进取,但他待人宽厚,宾礼儒士,重视文化事业,为保境安民,在多处修筑城墙,同时重视水利建设,又减免江浙一带赋税,让吴地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在吴地的百姓心目中,他是一个颇受爱戴的好人。后在与朱元璋的争雄中兵败,被俘后倔强不屈,仍以“天日照尔不照我” 之言忿怼朱元璋,最后自缢而亡,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由于吴地和他家乡人民先前支持拥戴张士诚,朱元璋取得天下后,迫令吴地百姓缴纳沉重的赋税,同时将数以万计的吴地一带百姓强迫迁往江淮地区垦荒(民间称“洪武赶散”),这就更加激发人们对朱元璋的痛恨和对张士诚的怀念。数百年来,在张士诚的故乡泰州,无论是明初苏州移民的后裔,还是那些绵延不绝的土著,以地名、传说以及隐形变相的庙会等形式崇敬与怀念张士诚,留存下来一批有关张士诚的历史文化遗产。

一、与张士诚举事相关的历史地名

1.兴化城内的相关地名

兴化西城外有一条非常古老,但并不寻常的巷陌——仓巷,这条巷内,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一直是张士诚家族后裔聚居的地方。因此,历史上曾一度称作张巷。入明以后,为躲避灾祸和遮人耳目,张氏族人根据“张”字的谐音设法将其更名为仓巷,并一直沿用至今。

据支伟成、任志远《吴王张士诚载记》记载,元至正十三年(1353)正月,盐工出身的兴化白驹场人张士诚(原名九四)率胞弟张士义(原名九五)、张士德(原名九六)、张士信(原名九七)、堂弟张士俊(又名士骏)和李伯昇、潘元明、潘元绍、吕珍、张天麒(后改名为张麒)、卞元亨、陈十大等十八人(俗称十八根扁担),举起反元大旗,沿着串场河攻占草堰、丁溪、戴家窑、兴化城。攻占兴化城后,张士诚委派部将李清守卫兴化,并将今昭阳镇水产村所在地作为操练兵马场地,其中养马场45亩,统称为“南官营”。张士诚失败后,潜居兴化的张氏族人及其他义军将士和后裔又以谐音将“南官营”改称为“南果园”〔《张氏宗谱》(挂谱)记载“南果园为初祖养马场”〕。

2.兴化边城地区的相关地名

2002年2月,兴化市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其中撤销边城镇并入周庄镇。边城镇的得名正是与张士诚有关。

张士诚率领义军在攻打泰州途中,曾在此构筑土城御敌,因该地处在与元军对峙的前哨地区,故名“边城”。元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的义军驻扎在边城北郊一个四面环水的村庄上,准备招兵买马,以图日后南渡长江攻占富甲天下的苏州以成大业。张士诚的起义深得民心,邻近13个村舍的13位好汉前来投奔义军。张士诚大喜,立即在此摆下筵席宴请他们。席间,张士诚对13位好汉说,你们帮我打江山,日后我给你们大官做,从今日起,你们各位所在的村庄都是官庄,并以你们各自的姓氏命名。13位好汉分别姓萧、倪、唐、郭、施、仇、童、张、冯、王、陈、刘、胡。于是在边城的西北郊就产生了萧官、倪官、唐官、郭官、施官、仇官、童官、张官、冯官、王官、陈官、刘官、胡官共13个官庄。后来,当地村民将张士诚设宴招待13位好汉的地方叫作“摆宴垛”(今大同村)。同时,将张士诚离开摆宴垛时手书墨宝“等我来”三个大字制成木匾悬挂在村中古寺清华庵大殿内。“文化大革命”期间,这块珍贵的木匾被一造反村民以“破四旧”为名,拿回家做了鸡窝的后壁板。匾上张士诚手迹幸亏被人秘密以1∶1的比例用纸拓描下来,才得以在20世纪70年代末重见天日。如今此匾已按原样复制,仍然悬挂在重建后的古刹清华庵正殿东侧二梁之上。

边城的东周庄(城东)、西周庄(城北)和三周庄(顾五巷一带)的村名,都是以张士诚“大周”国号中的“周”字命名的。张士诚于元至正十三年(1353)攻下高邮后,便在高邮自立为诚王,建大周政权。因“周”源于张姓,“张”属天下二十八宿之一张星,按古代星象学说,天上所对应的地域为周(今陕西安一带)。用“周”为地名,可见其用心良苦。

3.姜堰地区的相关地名与传说

张士诚起义的大军,曾驻扎在今泰州市姜堰的大片区域。如姜堰南面的范家营、张家营、张甸、张村、运粮等多个地名都与张士诚当年驻扎过部队有关。

张甸,原是荒无人烟的草地,张士诚曾在此安营扎寨,放养军马。明初,从苏州移民到这里的人对张士诚非常信仰,就把这个地方取名“张甸”。为了纪念张士诚当初在此的业绩,人们在张甸南400米处的西甸头建造了一座胜因寺,为张士诚塑像,尊为“张王菩萨”。民间传说,农历二月初八是张士诚的生日,人们当日会成群结队到胜因寺烧香磕头,寄托怀念张王菩萨之情。香火逐年兴旺,后来形成了张甸的盛大庙会。

今姜堰城区西南12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大村庄,古称张村,今为梁徐镇江村。江村原是水草丛生的沼泽之地,因为张士诚的军队曾在此驻扎许久,所以这里便被叫作张庄。相传一次发大水,人们发现张士诚的木像漂在湾塘河的低洼处,当地人就把这低洼处用土填高垒起来,在此建了一座庙宇叫张王殿,为避朝廷之忌,故称之为“草庙”,《姜堰文史》第14辑记载:江村有座张王殿,公开名义上祭祀“地藏王”,实际上是祭祀张士诚。

除了张甸胜因寺、江村张王殿为铭记张士诚的功德外,姜堰的桥梓头的千佛寺、坡岭庄南的胜因寺也是人们为纪念张士诚而建的庙宇。

张士诚的大军驻扎在姜堰地区时,为渡江到江南做了很多准备。张士诚的大将夏思恭在海陵仓储集了大批军粮,为了把军粮运到江南的平江府(今苏州)后再运到各地军营,在如今的大 镇开挖了一条专门用来运送军粮的河道,这就是“运粮河”名称的由来。

姜堰区东南方村舍相连,这里是与泰兴市、海安市的交界地带。传说,张士诚举事初期,中意此地退可返回盐场,进可攻打泰州,曾经据此作为马场。由此留下三个名为“马岭”的村落——前走马岭、后走马岭、游马岭,并一直沿用至今。位于西边的前走马岭是一片宛若半岛的三面环水之地,地势平坦而开阔。张士诚圈马于此,几十匹、几百匹战马时而上坡奔跑,时而卧地休憩,并无逃脱之虞。那些高低不等的小土岭至今还在。前走马岭向北1.5公里左右,便是后走马岭,那里有一个几亩地的水塘,村民们称之为“洗马池”。一代代口口相传的故事告诉人们,张士诚曾用开挖这片“洗马池”的泥土,铺成一条可容五马并行的大路。如今,那段马蹄深深的路基依稀可辨。前走马岭东边10公里处是游马岭,那里河沟纵横,阡陌交通,是放马的草场。三个“马岭”村的村民以张、李姓居多,他们总自称是“十八支扁担”的后代。倘若此说可信,那他们就是张氏兄弟和李伯昇的裔孙了。

4.“蒋王庙”改称“白马庙”的传说

泰州城东南十几里路外,有一座名为白马的庙宇。传说,白马庙始建于东吴,原为纪念东汉蒋子文。清朝《泰州志》记载:蒋子文生于泰州城东南的乡村,在军中屡立战功,官至秣陵尉,后因追逐盗贼负伤而死。孙吴初年,蒋子文从前的部下曾见他骑着白马穿行于大道,怀疑其已然成仙,便修建“蒋王庙”加以祭祀。当时蒋子文的家乡徐家庄也建了一座“蒋王庙”,但那时庙里的塑像只有蒋子文,并无白马。

相传张士诚率领盐民造反后,从元朝官兵手中夺来一匹浑身雪白的高头大马作为自己的坐骑。张士诚占据泰州后曾屯兵于徐家庄,老百姓常常看见这匹白马凌空如飞的白色身影。张士诚在营房处理军务时,就把白马拴在一棵银杏树下。一天夜里,白马从厩中逃脱,闯进庄稼地,一番饱食一顿践踏。张士诚听得此事,大为震怒,他不顾身边人的劝阻,执意要对白马大加处罚:马蹄乱跑,就在马蹄里钉进铁钉……那匹威武的白马从此成了残废,但张士诚治军的严明风范却一直留存在百姓的心里。

张士诚败亡后,故乡泰州的人们对他的敬仰一直绵绵不绝。但是碍于明朝统治者,又不能公开祭祀张士诚。徐家庄的百姓以蒋子文曾被孙权封为“白驮将军”、白马大将军骑白马作为幌子,把张士诚的白马悄悄请进蒋王庙加以供奉。蒋王庙就成了白马庙。此后,徐家庄的名字也为白马庙所代替。这就是今天泰州市高港区白马庙地名的由来。

二、张士诚余部对明朝的反抗与茅山会船的传说

兴化茅山会船历史悠久,史籍上并没有记载这个习俗的由来,但民间传说却十分丰富,版本颇多。其中有一种说法是,茅山以南边城及其周边大小十三官庄、摆宴垛(今大同村)、叶甸、俞垛一带百姓清明节撑会船是为了纪念明朝初年为抗赋税而牺牲在朝廷官兵刀剑之下的英烈,包括张士诚义军余部的后裔和当地百姓、无名英雄。[1]

朱元璋灭了张士诚建立明朝以后,对张士诚家乡的百姓和拥戴过他的地方,都课以沉重的赋税,施行残酷的统治。这就更加激起边城、摆宴垛、十三官庄一带张士诚余部后裔及其亲属、当地百姓对明朝统治的强烈不满,并以拒缴钱粮国税来反抗。在与官兵抗争之中,他们往往十多人甚至二十多人成双列于船的两侧,一人一篙,动作一致撑着一条条快船与征税官船周旋于庄前村后的大河小荡沟沟汊汊之间。为了更加有效地对付官兵,保护自己,他们又在每支竹篙的下端安上铁制尖头篙钻,在追击官兵或转移“阵地”时,当撑船的篙子用;在和官兵对阵时,当长矛利剑使,一时使官兵丧胆。后来,海陵县衙报请上司调来高邮和扬州卫所军队,对边城一带抗税乡民进行血腥镇压,致使数以千计的百姓死亡。至今仍保存在边城安息堂西侧、掩埋无数阵亡乡民累累尸骨的坟丘——“高坟头”,便是明朝官兵一次次屠杀当地村民的铁证。

为纪念被明廷官兵屠杀而埋在“高坟头”一带的英雄前辈及没留下姓名的死难同胞们,当地村民在每年清明节这一天祭祀祖先亡人时,总是抢先(黎明时分)成群结队地撑着快船到“高坟头”及其四周乱坟岗去“洒水饭”,以祭奠那些牺牲在明廷官兵刀下的亡灵。年深月久,在边城和周边的茅山、顾庄、沈 、戴南、溱潼、俞垛、叶甸以及这些乡镇所属大小几十个村庄,便形成了清明节撑会船的习俗,此中洋溢着祭奠孤魂野鬼的悲悯情怀。

三、明清以来苏中地区的都天庙会实为纪念张士诚

兴化茅山会船(兴化市党史方志办公室 提供)

民间正统信奉的“都天大帝”为唐朝中期“安史之乱”时淮南睢阳(今河南商丘)守将张巡(709—759)。张巡守睢阳时,安禄山、史思明叛军的部将尹子奇将城包围得水泄不通。在城内粮尽援绝的情况下,张巡与许远将军共同作战,死守城池,乃至“杀爱妾,以飨士”。最后终因寡不敌众,睢阳被叛军攻陷,张巡无奈投井殉国。张巡长期抗击安史叛军,历经大小四百余战,不但消耗了叛军的大量有生力量,从东边牵制叛军,使之两面受夹,相对削弱了叛军西线对唐朝中央政府的压力,从而使唐肃宗李亨在陕西、宁夏边境得以结集各路大军对敌反攻,同时也为唐将郭子仪、李光弼收复京城长安创造了条件,并有效地阻止叛军南下江淮,使当时的财税之区江淮一带(今安徽、江苏地区)免遭叛军的屠戮,保障了唐朝政府的供给。唐朝剿灭安禄山后,江淮一带百姓崇敬张巡、纪念张巡、怀念张巡,并建庙供奉他。历史上江淮一带都天庙里祭奉的都天大帝张巡的神像都是身穿龙袍,青色脸庞、三只眼睛、黑须(民间流传张巡投井后,脸上长满青苔,人们用铁钩钩住他的额头才捞上来,故成三只眼状)。

然而在泰州地区 “都天大帝”的信仰则衍化成两说。明朝灭亡之前,泰州、兴化一带并没有建供奉张巡的都天庙。而在张巡死后1000多年的清民之际,以泰州为中心的整个淮南地区和部分盐场纷纷建起了名为供奉张巡、实为供奉张士诚的都天庙。当时虽然明已灭亡,但还不敢明目张胆地违背正统历史,而是托于张巡,敬祀“地藏王”,实际为“祭张王”三字谐音。后来人们将青脸都天菩萨,索性改为金脸都天,称为“金容大帝 ”。

民国时期,江苏省省长韩国钧审订的《吴王张士诚载记》一书对泰州地区都天庙托名张巡实祀张士诚的民间信仰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张士诚乃泰州白驹场运盐脚夫,不堪盐官压迫,组织十八人造反。因张是苏北人,对家乡父老特别照顾,老百姓对其深为爱戴。后来朱元璋灭了张士诚,建立明王朝,苏北的老百姓怀念张士诚又不敢公开祭祀,只得以张巡为借口,建庙塑像迎神赛会。“庙会迎神的主角都天大帝是以张巡为借口,实指张士诚。”

兴化作为张士诚的故乡,至今在西城外仓巷内仍世代居住着张士诚及堂弟士骏的后裔,巷内存有张氏家族供奉其祖先士诚、士骏牌位的张氏宗祠。西城外教场河南,有一块两三百亩的垛岛,为张士诚占领兴化时的“南官营”养马场(后称 “南果园”)。东城外大码头是张士诚攻下兴化城时的登陆码头,其西侧不远处的“晏王庙”为义军驻地兵营。都天会“都天大帝”出巡,兴化百姓特意让这位菩萨经过“仓巷”“教场”和 “大码头”,让张士诚魂归故里“回家看看”。由于晏王庙内驻扎过张士诚的义军,徐达曾下令拆除,但因兴化百姓反对而未果。后双方妥协,此庙今后败落,不得修复或重建。因此兴化流传着“晏王庙——许败不许修”的歇后语。[2]

1982年原泰州市文化局领导,资深文化人刘永耀在《新泰州竹枝词》上发表了一首竹枝词:

都天庙

英雄十八起盐场,泽被江淮思不忘。

为避朱明施暴政,托将庙貌祀睢阳。

在这首竹枝词中,作者对泰州旧时的都天庙会祭祀的“英雄”一词明确指出就是元末泰州白驹场的盐民起义领袖张士诚。“睢阳”一词,实指张巡。为此作者在注释中写道:据考,元末张士诚起义败死,江淮人怀念,多立塑像以祀。为避明祸,乃以金饰像容,称都天,托名张巡,实祀士诚。

2007年,泰州市海陵区政协《海陵文史》第15辑出版了一本25万字的《海陵习俗》。该专辑由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朱学纯先生撰写。书中有一篇《旧时泰州的都天会》。朱学纯非常详尽地回忆和介绍了泰州在1949年前后,通宵达旦、万人空巷的都天庙会盛况。根据泰州朱学纯和兴化张从义两位学者的回忆:泰州市和兴化市最早的都天庙会,巡游线路和庙会内容均是与盐业密切相关,而盐业与张巡是毫不相关的。抗击安禄山是许远和张巡共同的壮举,一起殉国,唐代祀奉二王,一千多年后仅祀奉一个人。这些都表明,明清以后泰州地区的都天大帝实际上是纪念张士诚的。

如今,以泰州为中心的周边城市及四乡八镇均建有都天庙。目前兴化市仍在举办都天庙会的乡镇达20余个。泰州和兴化的都天庙会,已经将“都天大帝吴王张士诚”的标签正式贴到了都天像上。[3]

四、“地藏王庙”与烧“狗屎香”

张士诚兵败自缢后,家乡老百姓十分怀念他。有一次,一个泰州的船民夜间在大运河边停靠,突然听到水里有东西在撞击船舷,走到舱外一看,水面上飘着一个木雕人像,捞起来一看,正是泰州父老日思夜想的“张王”。于是,这位船民恭恭敬敬地把“张王”请回泰州,并供奉于东山寺内。后来民间又将东山寺称为“地藏王庙”。实际上,在泰州方言中,“地藏王”与“祭张王”同音。根据地方文献记载,泰州东山寺原有张王殿,殿中供奉两尊张王像。前一尊龙目海口,身着龙衣,腰系玉带,手执纸扇,雄姿英发,气宇轩昂。此像为迎张王会时用,为“行像”,也称“行坛”;后一尊容貌与前相同,为“坐像”。像后砖台高处有三尊女像,为张王的三个妃子——刘妃、郭妃、梁妃。据清代泰州人张符骧《吴王张士诚传》载:“明亡,有客姑苏者,王示以梦曰:‘我思返故乡。’客求得其像载以归,奉于州之八蜡庙。”

在扬州、泰州、姜堰、海安等地,均有阴历七月三十晚上烧“狗屎香”的民俗。由于张士诚小字九四,“狗屎”其实是“九四”的谐音。明朝时,百姓们想祭奠张士诚又不敢明言,遂把给张士诚烧香说成是烧“狗屎香”,并以七月三十是地藏王菩萨的生日为掩护,“地藏王”就是“祭张王”。这样的习俗,如今同样在苏州城内延续着。有学者认为,烧“狗屎香”的风俗,很可能是明初苏州移民从江南带到江北去的。也有人认为,江北是张士诚的发迹之地,一批追随他起义的乡党渡江去了苏州,后来张士诚败亡后,这些乡党又逃回了江北,将烧“狗屎香”的习俗带回了苏北。[4]

猜你喜欢

泰州
泰州海陵区刚柔相济 深抓中小企业责任落实
幸福水天堂——泰州
泰州港—重庆港集装箱直航航线正式开启
泰州古韵
英文目录与摘要(English Contents and Abstracts)
光影泰州女摄影家泰州采风作品选登
参天古木引出阴阳数
泰州举办2011中国 泰州梅兰芳艺术节
泰州学案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