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性学习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22-04-14陈艳芳

大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研究性课题思政

陈艳芳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

长期以来,部分高校思政课采取“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学的主要内容以抽象的政治理论为主,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极大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思政课教学达不到预期教学目标,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性学习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研究性学习策略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思政课教师要积极探索研究性学习,通过方法论的革新提高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热情。

一、研究性学习概述

研究性学习理念的历史比较悠久,自18世纪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学者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有着较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认为其是“一种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的方式进行学习”;或者认为是“一种教学策略”,即由教师进行主导的一种教学方略;或认为是“一门专项的课程”,专门讲述怎么进行研究性的学习。事实上,以上理解是基于不同的视角而得出,并无对与错之分,但是毫无疑问要强调其研究性。因此,研究性学习的概述可以从“研究性的学习方式”“研究性的教学策略”“研究性的学习课程”来进行理解。由于本研究探讨的是研究性学习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故将研究性学习看成是一种“研究性的教学策略”,强调如何在思政课教学中更好地运用“研究性学习”这一教学策略。

研究性学习指的是一种教学策略,具体指在老师的指导之下,以问题为载体,让学生从教学中或者社会实践中自主地选择课题并对其展开研究,通过研究性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主动提出问题并加以探讨和解决,提高大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策略的培养之下,学生能够通过课题的研究,形成一种积极主动、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实现全面发展。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一)自主性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自主性特点。在研究性的学习过程中,思政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培养计划,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看出,整个学习过程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的帮助为辅。学生自主性研究应当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仅起着引导性的作用,即制定相应的规则、评价标准、反馈意见。学生的自主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自主进行选题、设计方案或者研究方法;二是学生自主对课题进行研究性探究,以及对研究的课题进行分析论证;三是学生自主探究结果,并进行公开汇报和总结。在自主性研究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动性意识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应当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研究性

研究性是研究性学习在高校思政教学活动中得以实施的关键性特征。研究性学习重点在于“研究”,思政课题的展开必须以研究的方式进行,强调学生的研究能力。研究开展通常包括调查、观察、考察、访问、测量、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和确定选题、制定研究计划、请教专家学者、撰写研究性报告等内容,因此研究性是一种专业性的学习和研究的过程。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涉及研究,也包含学习的内容。因此,研究性应当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对课题进行研究和在课题的研究中进行学习,二者通常是交织在一起且紧密相连的。从研究性特点所包含的两个内容来看,研究性过程的关键在于研究性课题的选择以及研究性的学习。思政课题是否具有研究性,就已经决定研究的层次和深度,决定其能否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三)合作性

合作性指的是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通常是以合作而不是以单独一个人的方式进行。合作性要求在思政课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通过学习共同体的方式展开分工与合作。目前,从高校的思政课研究性学习的学习共同体构成来看,一般是由5—8 人来进行,组员在学识水平上相当。通过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让学生从问题的提出、课题的选择、研究方案的设计、研究的实施、研究课题的展示到研究课题的评价和总结这些流程中,自主性地进行合作研究性探究。

(四)实践性

实践性指的是在思政课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大学生要通过实际性的调查和观察总结来进行研究。这一研究过程不仅仅需要理论的指导,同样也需要实践的验证。在长期以来的思政课堂教学中,专业教师往往侧重于理论性、抽象性的教学,而忽视学生的实践性学习和能力的培养。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理论的运用都必须通过实践来进行证明。所以,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假设不仅需要理论上的逻辑推理,同样也需要实践意义上的证明,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五)结果性

结果性指的是思政课的研究性学习最终是以结果或者结论的方式进行呈现的。结果性的呈现通常以研究报告、课题论文、PPT 讲解等方式表现出来。此外,研究的结果还为思政老师的评价和反馈提供了材料上的支持。思政老师根据学习共同体提供的结果性展示来对其进行评价和反馈,基于学生的研究性过程和结论进行学习指标的评定,并纳入学生的综合评价之中。因此,在思政课题的研究性学习终结时,学习共同体必须将研究的内容以结果性或者结论性的方式展现出来,而不仅仅是抽象的言语或者文字的阐述。

三、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构建

(一)研究性学习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运用中的指导思想

高校思政课教学采取研究性学习的策略以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杜威的经验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学习是基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与新的知识和经验发生联结的建构理解的过程。

建构过程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在特定的教学文化背景中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成整个知识文化的建构。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运用要将建构主义作为方法论的指导。思政老师通过对特定文化背景和教学方法的控制和掌握,通过思政课题研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研究课题,并在课题研究中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采取研究性学习策略时,思政教师要始终发挥辅助性的作用,教师只是规则的制定者、结果的评价者和反馈者、研究性过程的帮助者,学生要通过学习共同体来进行思政课题的研究,从而保证思政中研究性学习的目的的实现。建构主义思想认为新知识的学习或者抽象化概念化知识的运用和掌握通常是与旧知识发生关系性的联结,但是这需要一个建构的过程,即让学生逐渐掌握所要学习的抽象知识。这就要求思政老师在进行思政课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对研究的课题设置限制,研究的课题要具有研究性,要以问题的方式展开和结论的方式终结,课题的设计确定中要确保包含已有的旧知识和未掌握的新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在思政课的研究性学习中,课题研究具有研究性,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能有效提高。

(二)研究性学习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运用中的建构目的

从思政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和建构主义、经验主义的指导思想来看,研究性学习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运用中的建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习能力,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和发展,对社会现象进行观察、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在传统的思政课程教学活动中,由于时间上的紧张、内容上的复杂,学生积极主动性不高,研究性能力欠缺。在教学过程中,思政老师通常将抽象的概念化的思政理论知识直接灌输给大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基于一定的社会现象进行观察、探究、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大学生研究性能力的缺乏导致其不能够对社会现象进行问题化,并自主研究得出具体的结论,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运用实际上就是要改变这种固定化的思政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不是抽象化概念化的单纯知识的掌握,强调从以往单纯的理论运用到现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高校思政课中自主性学习策略的运用要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习能力为目标,要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国家的建设之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因此,研究性学习中的研究性过程要紧紧围绕动员和培训、课题的准备、研究课题的确定、课题的实施、课题的展示、课题的评价和总结这些流程进行,通过对这些流程的控制和设计来达到研究性学习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运用中的建构目的。

四、研究性学习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运用中的基本流程

(一)动员和培训阶段

动员和研究性学习的培训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运用的前提。这一过程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思政老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动员和培训两个方面。动员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参与思政课的研究性学习,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这一任务的实现中应当从软激励和硬激励入手,把研究性学习纳入思政课程的学业评价之中,对于表现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培训任务的重点在于向学生介绍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常用的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方法,确保研究具有科学性和深度,便于学生课题研究的开展。除此以外,思政教师还应当向学生传授经验,包含研究课题如何确定、课题研究如何着手、课题研究资料如何进行查找等方面的内容。

(二)课题准备阶段

课题的准备阶段是研究性学习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运用中的关键阶段,课题准备得如何直接决定着研究性学习成果的质量,这一过程应当是以学生为主。课题准备阶段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研究课题的确定、课题组的成立、课题组实施方案、开题报告和评审。研究课题的确定要求必须确定研究的方向、课题目标。研究课题的确定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一般以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由教师进行课题的限定或者提出,然后由学生自主进行选择;二是课题的选择由学生自主进行提出和确定,但是课题的提出要保证其研究性和实践性,研究的内容要和实际生活相关联,要能体现学生的爱国情怀。课题组的成立则是指学习共同体的构成,通过课题组的形式进行课题研究。通常讨论的内容涉及研究方法、研究假设、研究的时间安排等内容。开题报告和评审则是指对研究的课题进行规划安排以及教师对研究课题的意见。

(三)课题实施阶段

课题的实施阶段是研究性学习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运用的中间阶段,是对学生研究能力的集中考验,是以学生研究为主体,教师对其进行方法论上的指导和过程的监督、期中的检查。从课题的实施来看,按照既定的开题报告进行准备,一般而言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课题资料的收集、问题的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要体现出研究的科学性和方法性,要具有实际意义,进行实际性的考察和研究,而不是单纯理论意义上的分析。在课题的实施阶段,学生应根据研究方法来进行资料收集。比如,文献研究法侧重于文献资料的搜集;实证研究法侧重于实际的考察和研究并保留相关证据;访谈法则注重访谈对象的访谈记录,要保证有据可查,并做好整理。其次,问题的研究要根据研究的假设进行研究,根据假设的因果关系来界定研究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即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确定。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要通过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上的限定,比如是定性分析还是定量分析,通过对各种问题以及资料的分析,对研究的假设得出具体的结果并进行修正。

(四)课题展示阶段

课题展示要以研究结果的形式展现出来,是整个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环节中最后的一个环节。一般来说,研究结果的展示通常是以学习共同体代表的形式来进行展开的,由队员选出代表来进行研究阐述和研究结果汇报,一般是以研究报告、PPT、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和阐述。无论何种汇报方式,内容应当包含以下方面:研究目的、研究假设、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研究过程、研究结论、课题感谢。在展示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时间限制,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通过课题展示,能够最大程度地将研究内容和结论展示出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提供内容上的支持。

(五)课题评价和总结阶段

课题的评价和总结阶段是研究性学习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的最后一个环节,该环节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思政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作出点评和反馈,学生主要对老师的点评和反馈进行学习、改正。课题的点评应当从研究课题、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研究过程、研究结论等方面展开,要凸显出专业性和研究性,为学生提供方法论上的引导,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课题的反馈主要是思政教师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以及指出研究过程中研究性学习存在的不足。最后,要将最终的点评纳入学科考核中,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结语

研究性学习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要坚持以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和杜威的经验主义为指导思想。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按照动员和培训、课题准备、课题实施、课题展示、课题总结和反馈五个流程依次进行,通过思政课研究性学习的构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研究热情,引导学生自主研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研究性课题思政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关于“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初探
利用体育活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