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实效性提升对策研究
2022-04-14刘修阳胡佳
刘修阳,胡佳
(重庆大学a.党委组织部;b.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博雅学院,重庆 400044)
一、研究背景
政治认同是人类社会群体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指的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的归属认同,对社会秩序的维系和政治行为的规范具有积极作用。
新时代大学生既享受了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成果,也经受着社会变迁带来的尖锐挑战。一方面,大学生是国家政治建设中的新生力量,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另一方面,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新一代大学生注定具有不一样的思维和行为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这里所指的“正确政治方向”“政治觉悟”就是要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近年来,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特别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更加认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认同。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世界各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汇报、作出重要指示,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投身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国大学生通过对各国疫情防控的现实对比,对西方所谓“自由、民主、人权”的虚伪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了更具体、更深刻的理解。
二、政治认同教育存在实效性不足的问题
从实践现状看,高校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还是面临一些亟须改进的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性不足。外因方面,一是遭受到来自西方国家的打压和意识形态的冲击。尽管我国一再强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但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新兴大国,难免被一些国家视为“威胁”,遭受防范甚至打压,主要集中在经济和科技两个方面:一方面,以保护本国利益为由,通过加征进口关税、金融制裁等方式,遏制中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限制对华出口“高技术”,将部分中国企业列入限制实体清单等方式,对中国的高新技术发展进行封锁。
同时,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挑战,主要表现在西方“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等思潮,通过不同途径不断向我国渗透。西方社会的各种思潮和错误观点不断挑战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理念,对当代青年的思想造成冲击,如果不注意思想政治引导的方式和方法,青年的成长和政治认同便难以实现。
第二个外因是互联网带来的信息泛滥对大学生思想造成的冲击。由于全球化思潮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加上互联网等渠道负面信息泛滥,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互联网负面信息使学生人生观扭曲,固而影响正确政治观的形成。当前“内卷”和“躺平”思想盛行于大学生之中,在“佛系文化”“丧文化”“锦鲤文化”等网络亚文化影响下,一些青年学生思想渐趋浅薄化,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不深、理解不透,甚至带有错误的理论偏见。二是互联网负面信息弱化政治情感。近年来,不同社会思潮、不同价值取向都在极力争取网络话语权,从而使网络社会呈现去中心化、去权威化的特点,相应地弱化了权威观念和主流意识。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凭借其对网络技术的垄断权,肆意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如近年来网民不时为新自由主义的杂音所干扰。新自由主义大肆鼓吹人性自私论、私有制永恒论和市场万能论,宣扬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等资产阶级政策主张,以实现其反社会主义、反公有制、反国家干预的图谋,消解网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情感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拥护。
内因方面,一是政治认同教育过程中学生主观能动性不足影响了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性。长久以来,传统的灌输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但现在“0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和批判意识越来越强,在思政理论课堂上会呈现出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有的学生认为思政课就是学校将固有理论知识强行灌输到自己头脑中,不是自己想学的内容,而且课程内容也与自己无关,因此抱着“无所谓”心态,没有入脑入心;另一方面,有的大学生认为思政课很多内容都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对思政课存在排斥心态,有时候甚至和老师抬杠。学生在政治认同教育中的主体性没有发挥出来,需要进一步改进。政治认同教育与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系应更加紧密。当代大学生受实用主义影响,倾向于接受有利于自身成长的外部教育资源,而传统的政治认同教育注重理论方面的传授,这为学生的思政教育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但与大学生成长结合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
三、政治认同教育实效性提升的路径研究
(一)广泛开展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大学时期是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在今天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价值,可以作为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工作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是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优秀传统文化中就有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元素,比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是很好的政治认同教育的素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中,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使学生从内心认同祖国的统一,从而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主动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二)注重运用中国百年成就的“实践案例”进行教育引导,提升学生的认同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以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伟大征程,进行了伟大斗争,取得了伟大成就,其中涌现出很多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应该充分挖掘先进人物和事迹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进行合理设计与运用,从而提升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此过程中,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为疫情防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教育工作者可以从防疫过程中国家治理体系和家国情怀两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国家治理体系方面,教师应该通过还原事实真相,体现中国抗疫的“快、准、稳”,让大学生了解在战“疫”中共产党人所展现出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使大学生自觉地思考和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还应同时就西方国家在抗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剖析,从而坚定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家国情怀方面,应讲述抗疫过程中无数“舍小家为大家”的温暖故事,让大学生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公民的责任与担当。特别是要注意运用同龄人的先进事迹,拉近大学生与抗击疫情的“年龄距离”,在此基础上让青年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运用案例教学的同时,教师还应发挥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作用,组织学生开展调查研究,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受到感染和教育。比如,重庆以“红岩精神”为主题,以“渣滓洞白公馆”为原型,打造了红岩精神爱国主义特色教育基地,深挖红岩革命文化内涵和红岩精神时代价值,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和爱国主义精神阐释,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文化支撑。组织学生到基地实地调研,有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和斗争意识,从而激发其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三)促使学生转变角色,提升学生课程参与感
课堂是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主渠道,不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课程思政,目前都还存在学生参与感不足,课程感染力不够的问题。高校应将传统思政课的教育模式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和改革,加入经典阅读,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观点,提升学生参与感。思政课教师要主动向课堂的组织者和讨论的引导者转换,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中获取知识,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外阅读毛泽东的相关著作原典,如《矛盾论》《实践论》等,然后进行专题研讨,让学生积极思考,更加深刻地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毛泽东思想及其演变过程,而不只是简单地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增加体验式教学,促使学生从枯燥的说教中走出来,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主动思考探究,提升教育实效性。培养学生对国情的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是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一环,若局限于传统的说教方式,收效甚微。如果教师组织学生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让学生实地了解中国农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变化情况,积极思考如何开展“乡村振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会在实践中得以增强。
践行“以人为本”是取得实效性的关键点。通识教育之所以得到广泛认同,不仅在于其“回归人本”的教育理念,而且在于在践行过程中教育实施主体对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重视以及开展的个性化教育。大学生党员教育首先在于思想引领,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这项工作要求党员教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让大学生党员教育入脑入心。这就要求党员教育、思政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增强人文关怀,在开展党性教育和道德养成中筑牢思想“主心骨”,走进大学生党员的精神世界,把学生党员的感受、心理认同、获得感和归属感放在开展党性教育工作的首位,只有以学生的情感和思想为本,才能充分开展适合大学生党员的有针对性的、成效显著的党员教育。
(四)注重政治认同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属性之一,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人文关怀不足可能会影响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性。目前,个别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将上课当作完成任务,将学生当作完成工作量的工具,照本宣科,不仅效果欠佳,而且给学生造成了政治课“高冷”的错误印象,人文关怀明显不足。个别思政工作者习惯于“以文件落实文件”的方式开展工作,没有将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去“因材施教”,导致学生对政治教育的认可度下降。因此,加强政治认同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关键还是在于教师。高校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第一课堂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应把思政育人贯穿于课堂之中。应大力加强专业教师的思想建设,引导教师认识到育人的重要性,同时大力挖掘教师典型,大力弘扬优秀师德师风,以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开展榜样教育,以春风化雨的形式感染学生。其次,政治认同教育过程中,思政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是有思想的独立个体,在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观念时应注重唤起学生对自身理想信念的关注和丰富自身内心世界的需求。应更加重视利用当代大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的特点,强化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意识,通过激发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其探索世界、认识自我、重塑自我的重要途径。
同时,大学生政治教育还应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密不可分。一方面,大学生没有健康的心理,是不可能有效接受政治认同教育的;另一方面,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会让大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提升大学生对高校思政教育的认同度,从而提升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性。因此,高校开展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应筑牢学生的心理基础。具体来讲,教师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式由“问题导向”调整为“优化心理素质导向”,把工作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完善学生对自我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构建和谐的内心世界等方面,以优秀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实施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蕴含人文气息,使学生感受到良好的人文氛围。树立全员育人思想,通过针对性的培训提升,增强高校教师和管理服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意识。比如开展内容充实的人文与党员教育科学讲座,既丰富学生党员的人文知识,又增长学生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