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具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4-14邢悦晨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策略

【摘 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巧妙地使用学具是符合小学生学习发展需求的一种有效途径。灵活而巧妙地使用学具不仅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操作体验中去,在“剪、拼、摆、画、量”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促进数学思维的提升,收获更加真切的学习感悟并发展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具操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2)06-0198-02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言:“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大多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他们往往需要借助动手操作来辅助理解。而学具则是动手操作的主要载体,通过学具操作,不仅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知数学概念,还能化抽象为具体,加强学生对数学原理的理解,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够在“玩转学具”的过程中逐渐领悟数学思想方法,掌握数学知识内涵,提升数学学习能力。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简要探讨如何巧妙借助学具,玩转数学课堂,优化数学学习的有效策略[1]。

1   分一分,感知数学概念

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一般是“感知—表象—概念”,单靠抽象的数学语言,学生很难真正理解概念的內涵。而巧妙使用学具,可以帮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数学概念,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通过感知直观的事物来形成一定的表象认知,再从事物的表象中逐渐探索事物的本质,最终形成相应的数学概念,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一知识点时,由于学生还未对“平均分”这个数学概念有一个比较具体和清晰的认知,因此,教师就可以借助学具来帮助学生逐渐在脑海中形成“平均分”的概念,并掌握其本质内涵。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6块橡皮,进行“两人分橡皮”的操作,最终学生得出了以下三种结果:如果一个人分到1块,那么另一人就分到5块;如果一个人分到2块,那么另一人就分到4块;两人都同样分到3块。随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交流:第三种分法与前面两种分法有什么区别?学生在经过一番思考与讨论后得出:只有第三种分法能使两人分到的块数同样多。这时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教师正是通过妙用学具的方式,让学生在“分一分”的操作中,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直观的实物结合起来,让数学概念变得更加具象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即每一份都同样多,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也为后续“平均分”知识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   摆一摆,明确算理内涵

小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还未发育成熟,对于一些复杂的、难以用语言来准确表述的数学算理,他们往往很难快速理解和掌握。因此,通过图形或实物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易理解的内容,使学生获得更加直观的感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使学生能够快速地明确算理内涵,最终获得数学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有效发展[2]。

如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内容时,教师要想让学生准确理解“十位上的试商以及余数”等内容,就需要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悟“商是两位数”的原理,明确计算时的每一步所蕴含的算理,最终帮助学生建构完善的认知体系。教师先向学生展示一张主题图,学生通过读图,能自主列出72÷2的算式,随后再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有学生说:“这个算式的第一步我会计算,但是算出来发现余数是1,为什么余数1要和被除数个位上的2合起来再进行计算呢?”针对学生的疑惑,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拿出学具小棒,通过学具操作来领悟其中的算理。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72根小棒,分别是7捆和2根,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72÷2就是将这7捆2根的小棒分成两份,那么要先分哪份呢?学生一致认为应当先分7捆,这样一来十位上的试商就是3,表示3个十,这样就余下了1。然后教师提问:“这个1又代表什么呢?”学生接着对教师的提问进行深入分析,直至最终理解算理。

教师正是通过运用学具的方式,让学生在“摆一摆”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剩下的1捆应该要怎么平均分,从而逐渐使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应该如何继续除的算理。再通过将竖式计算与学具操作进行对比思考的方式,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理的本质,也更好地实现了形象与抽象思维的双向发展。

3   量一量,化解知识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学具操作也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地进行学具操作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要懂得在教学的过程中找准时机,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让学具操作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如在教学“认识厘米”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在引导学生测量铅笔长度的操作中,发现很多学生都因为没有正确把握好测量的基本要素而产生了思维盲点,因而频繁出现错误。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直尺上的刻度0消失了,是否还能进行测量?”学生们一致认为可以继续测量,教师适时为学生准备一把坏的直尺,让学生用损坏的直尺继续测量铅笔的长度,学生很快就发现即使刻度0消失了,但是还可以将刻度1当做测量的起点进行测量。教师继续提问:“假如连刻度1都消失了呢?”学生:“可以继续将刻度2、刻度3甚至刻度4作为起点,任何一个刻度都可以作为测量的起点。”随即教师又将直尺变得更短,使得直尺的刻度不够测量铅笔的长度,以此来加大学生测量的难度,学生在操作后得出:“如果刻度不够,可以进行多次测量,并将多次测量的结果进行计算就能得出最终的结果。”在一系列的操作下,学生逐步认识到直尺上的任何刻度都可以作为测量的起点,最终的测量结果也可以是经过多次测量,并通过加减计算的方式来获得。

教师正是通过适时而巧妙地引导学生运用学具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走出思维困境、理解数学概念、增强数感,突破了教学难点,收获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4   拼一拼,激活创新思维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只有先对某一知识点产生了疑问,才会对其进行思考与探究,并在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不断迸发出新的想法,从而获得创新思维的发展。而巧妙运用学具,则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探究、验证、创新。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多为学生提供学具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运用学具的过程中不断激活自己的创新思维,提高自己的数学综合素养。

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内容时,由于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因此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学具,通过剪、拼等方式,将梯形转化为其他学过的图形,并尝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通过思考以及学具操作,得出了各种方法和结论。有学生说:“可以在学具盒中选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将其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由拼得的图形就可得出梯形面积就等于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二分之一的结论。”还有学生说:“可以直接用剪刀沿着对角线将一个梯形硬纸板剪开来,这样就能得到两个三角形,就可以转化成三角形面积来计算了。”学生想出来的方法五花八门,不仅很好地解决了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充分体现出了创新思维。教师正是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学具操作,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积极开动大脑,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探究,最终获得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充分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妙用学具进行动手操作活动是促进数学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将学具操作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玩转学具的过程中,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数学思维与能力的发展,让数学课堂散发出更多的精彩与活力。

【参考文献】

[1]谈静.运用“小学具”折射“大智慧”[J].名师在线,2020(22).

[2]王玉玲.创新学具应用 点亮数学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2020(18).

【作者简介】

邢悦晨(1995~),女,汉族,安徽庐江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751516D1-630F-4756-80FA-8B644B93BE49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