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实践探索

2022-04-14刘东霞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实践策略应用价值深度学习

【摘 要】文章简单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深度学习模式在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教学实效、促进综合发展等方面的价值,并尝试围绕把握深度学习内涵、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欲望、强化问题导向与任务导向、鼓励学生合作与探究、引导学生延伸拓展等方面,就相应的实践策略加以探究,以期为广大数学教师带来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应用价值;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2)06-0165-03

近年来,为了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各种新的教学理论、方法、模式等被广泛尝试和应用,并起到了一定成效,其中深度学习模式所获成效显著。指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合理发挥深度学习的价值,不但可以切实提高教学实效,还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在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的情况下实现自主化、综合化发展。

1   深度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教育层面的深度学习,实际上是指通过多维度学习、多水平分析以及深度加工等方式,促使学习者实现基于自主思考探究的综合性学习。在深度学习中,学习者不但能够有效掌握知识,还能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结构体系,便于清楚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深化对知识的应用,并能促进科学思维、探究思维、逻辑思维等的发展。深度学习可谓是促进学习者全方位发展的有效模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深度学习模式,具有以下几点优势。其一,激发学习兴趣。深度学习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加强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这比直接、死板的说教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而且深度学习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能够充分调动相关元素并强化教学实践,能够进一步发挥兴趣的优势[1]。其二,培养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在深度学习模式中,小学生需要自主进行学习、思考与探究,通过自身的努力理解新知识,掌握技能应用方法,这样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过于被动的情况。其三,提高教学实效。深度学习强调学生自主探究、综合分析与深度钻研,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在深度学习模式中,学生往往能够通过自身的思考、研究和努力掌握新知识,切实提高数学素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其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深度学习不仅关注数学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及掌握,还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发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深度学习,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以及实践的过程中实现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推理思维、总结思维等的全方位发展,也能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在各个层面实现良好发展。

2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实践策略

2.1  准确把握深度学习内涵

要想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有效应用深度学习模式,需要先对深度学习的内涵进行准确把握。首先,深度学习并非只对内容进行深度研究,还要对学习活动进行调整,实际上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更。在深度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是孤立、被动地学习,而是和其他学生一起,相互分享与合作,共同探索与实践,从个体学习转变为团队合作。其次,深度学习不仅要提高教学难度,还要构建立体多元的教学模式。深度学习面向的是所有学生,每一学生个体都应当能够基于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高效学习与探究,而非完全按照统一标准去学习数学知识。这样可以有效改变教学活动中学生“被塑造”的现象,进一步促进其个性化发展[2]。再次,深度学习并非單纯地增加学生学习负担,而是要让学习活动变得更加合理与饱满。不管是从学习任务量还是从学习难度的层面看,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都应当强调适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对学习方案进行综合化调整。既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也要适当减轻他们所承受的身心压力,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最后,深度学习并非单纯地提高教学效率。虽然深度学习本身能够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但这只是深度学习的副产物。从本质上来说,深度学习强调的是学习方式的转变,以更加契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方式引导他们进行学习与探究,能够切实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综合素养的发展,并基于此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2.2  全方位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欲望

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以及自主探索欲望进行全方位激发,是应用深度学习模式的必要前提。只有学生自身愿意主动进行学习和探索,深度学习才可能在实践中发挥价值。教师需要尽量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自发地参与到学习探究活动之中,真正构建起自主型课堂。通常来说,创设生动情境、利用丰富教具、展现多媒体内容、组织数学游戏、创建团队任务等,均是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欲望的方式,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灵活而合理地选择,为深度学习奠定根基。尽可能弄清楚学生所思所想、所需所求,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动力等,将教学方案设计与学生实际需求进行紧密结合。只有学生的兴趣持续被激发,他们才能长期集中注意力,始终维持强烈的自主探索欲望,主动去理解、去思考、去感受、去实践。

如在教学“生活中的负数”相关内容时,教师创设了学生买文具的情境。由于下一次的货被人预订了,商店老板便告诉学生现在库存还是负的,学生不由对老板所说的“库存是负的”产生了兴趣,纷纷思考和讨论“负的”是什么意思。而教师则一边引导学生讨论,一边导入教学内容,将情境中的“负的库存”与负数这一概念相联系,指导学生探究相关知识[3]。这种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趣味化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也能很好地导入负数相关知识,促使学生自发地对负数相关内容进行探究思考。

2.3  强化问题导向和任务导向

深度学习需要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而小学生由于心智不够成熟、思维能力较弱、数学基础差、学习能力欠缺等原因,往往很难独立地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索,需要教师进行适当引导点拨与帮助。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导时,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进而影响深度学习的实现,因而教师必须对其中的度进行有效掌握。而强化问题导向与任务导向,正是通过一系列问题和难度逐步提高的任务目标,让学生找准学习探究方向。在设置问题与任务时,教师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确保问题与任务的导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一方面,问题与任务难度的设置必须要合理,既要防止难度过大导致学生无法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也要避免难度过低而使其失去实际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问题与任务的设置应当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最好能够一层接一层、一环扣一环地引导学生思考,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导向作用,并促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持续感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继续主动思考和探究。如果问题与任务设置不合理的话,不但难以发挥其作用,还可能造成反作用,严重影响教学秩序以及实际教学效果。438D614B-F790-49AE-B235-25D92CF3178D

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乘法竖式,分别为46×52和4.6×5.2。围绕这两个竖式,教师提出了几个问题:这两个竖式之间有什么差异?这两个竖式中一共有几位小数,乘积结果又有几位小数?如何从46×52这个竖式的计算结果向4.6×5.2这个竖式的计算结果转变?鼓励学生通过这几个问题逐步深入地学习、思考和探究,通过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在相互关联的问题中逐步对小数乘法的内涵以及特点等进行研究,有效实现深度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先对第一个问题进行思考,发现这两个竖式一个为整数的乘法,另一个为小数的乘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小数乘法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通过数乘数小数点后位数的方式确定小数点位置,并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思考第二个问题,促使学生充分感受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成就感及乐趣。最后,指导学生将这两个竖式进行对比,思考在进行小數计算时是如何从第一个竖式向第二个竖式转变的,并将计算过程表述出来,让学生正确理解小数和小数乘法[4]。

2.4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与探究

为了保障深度学习的实践效果,教师不仅要利用问题和任务对学生进行引导,还应当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与探究,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分享、相互启发、相互帮助,进一步解决学生个体在自主学习、思考方面的不足。要落实合作学习,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一般深度学习中的分组方式包含以下两种:第一种是平衡各组的总体水平,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逻辑思维等因素,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在同一组,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起到“以优带差”的效果。第二种则是应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层组,尽可能确保各层组内学生水平相近,并针对不同层组提供对应的教学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进行有效学习,强化学生之间的相互启迪作用。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扮演好观察者、管理者的角色,尽可能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只在必要时进行适当点拨、帮助与管理。

如在教学“观察物体”相关内容时,教师采取平衡分组的方式,将学生分为整体水平相近、内部水平差异不大的多个小组,并向各个小组分发了一些玩具和积木,让小组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合作讨论的方式,对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形状进行讨论。教师则在学生讨论、绘画的过程中进行巡视,如果发现有小组存在无法正确画出图形或者小组同学之间产生矛盾等情况,需要及时进行点拨和管理,为深度学习的有效实施提供支持。

2.5  引导学生延伸拓展

深度学习不仅是指在教学内容、方法层面进行协调,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知识,发展学习能力,还体现在学习内容及活动的延伸拓展上。从学习内容层面看,适当延伸内容,能够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进行综合思考、联想创新,培养学生探究新知识以及构建知识结构体系的能力。从学习活动层面看,合理拓展课外学习实践,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同样可以促使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教师应当以课堂教学为基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分层教学方法和个性化教育策略,引导学生围绕适合他们自身的特点进行查漏补缺和拓展学习,这样能够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带领学生实现深度学习。这也意味着教师必须加强教学观察和管理,在课堂上认真观察学生的表现,并结合课后作业、随堂测验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互评等,尽可能全面、客观地掌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并针对性地设置延伸拓展方案。出于实践层面的考虑,教师应尽量通过各种方式将学生分层,并针对不同层次进行统一教学和管理,再针对层次中个体的延伸拓展方案进行微调,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延伸拓展。

如在教学“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相关内容时,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对一条线段上只栽一端、只栽中间、两端都栽等不同的植树情况,理解“棵数=间隔+1”“间隔数=总长÷间隔距离”这两种基本关系,弄清楚间隔与棵数之间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结合随堂测验对学生进行简单分层。其中一层为完全掌握知识点并能解决植树问题的学生;另一层则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不到位,还需要进一步巩固的学生。针对已完全掌握知识点的学生,教师引导他们在课外尝试探究包含行列关系的植树问题;针对并没有完全掌握知识点的学生,则指导他们观察操场上的树,并代入知识掌握其中的规律。

综上可知,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强化深度学习,引导学生实现综合化成长与发展。教师需要在准确把握深度学习内涵的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各种合理的方式加强引导,让学生能够真正实现有效学习、深度学习,促进教学质效提升的同时为学生的综合化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缪建平.读学玩学探学写学——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实践探索[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6(1).

[2]黄卫华.对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的几点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18(5).

[3]陈秀华.浅谈以问题为导向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

[4]周秋华,周璐.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设计[J].老区建设,2019(12).

【作者简介】

刘东霞(1977~),女,汉族,甘肃张掖人,本科,副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438D614B-F790-49AE-B235-25D92CF3178D

猜你喜欢

实践策略应用价值深度学习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