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2022-04-14李继芬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策略

【摘 要】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新的理念,其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主张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文章针对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提高生活化教学效率的策略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和讨论,希望能够促进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有更多的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为之后的数学学习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2)06-0162-03

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数学作为一门能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基础型应用学科,其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受到教师群体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结合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和知识实例来不断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知识,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1   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让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知识、学习知识,这是生活化教学的内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师结合教学知识,进行尽可能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经历中发现数学问题,结合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并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之中的重要影响,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探究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新精神和知识应用能力。

2   生活化教学的优势

2.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数学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传统课堂缺乏互动和趣味,教学流程也较为固定,教师先讲一遍知识学生跟着学,之后用习题演练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的教学方法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思维难以被激活,课堂氛围沉重,学生容易打瞌睡。而构建生活化课堂,引入生活化元素,能够让知识教学更加新颖有趣,同时让学生眼动、耳动、嘴动、脑动、手动,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更敏捷、更灵活,学习兴趣自然会更高。

2.2  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

数学之所以难教难学,本质上并不是学生不想动脑、不想学习,而是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小学生则正处于抽象思维还不健全的阶段,所以数学学习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虽然数学知识点是抽象的,但是数学知识点对应的生活现象却是具象的,如果将数学知识点和数学生活现象对应起来,便能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尝试着用解决生活问题的思维去发现数学的奥秘,远比直接去探究数学本质要高效很多,学生在成长以来积累的生活经验也会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一通百通,学生数学知识理解能力提高了,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会随之提高,这样便能形成良性循环。

2.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一开始就为学生准备好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不需要针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探究,这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并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1]。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教师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将问题隐藏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自主探究并发现问题。这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探究能力。同时,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进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和提升的过程,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

如在“探索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图形的构成特征设计教学实践,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不同形状的木块,让学生尝试搭建稳固的建筑物。学生在实际的搭建过程中,能够在自主体验中思考到底是用同样的木块搭建更加牢固还是不同形状的木块搭建更加牢固这一问题。通过多次探究,学生能够得出不同形状的木块组合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这样的自主探究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在积极探索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3.1  利用生活化元素进行导入

良好的开端会让教学成功一半,课程导入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会花费5分钟左右时间来进行导入。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或者给学生讲述一段故事,或者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或者给学生播放动画视频。而开展生活化教学,则可以利用生活化的元素来进行课程导入,讲述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故事或生活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在“分数的初步認识”的教学中,笔者在课程导入中给学生讲“孔融让梨”的小故事。这个故事很多学生或许听过,笔者在故事讲完后,提问学生:怎样分梨才最公平呢?有的学生说可以将梨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再让孔融和他哥哥拿同等份的小块梨,这一回答是根据生活常识进行的思考。接着笔者又提问学生:如何公平地切分这一小块一小块的梨呢?随即便可以引入教学知识,在生活化情境中学生的思维已被激活,学习的效果便会更好。

3.2  营造教学情境

数学中有一些知识较为抽象,由于小学生的实际年龄较低,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这使得学生在学习重难点知识的过程中很难跟上整体的教学节奏,使教师不得不反复对讲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和阐述,这不利于教师对于整体教学知识讲解的有序性和逻辑性,进而影响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2]。因此,教师应当深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将学生的生活实际体验与相关知识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创设更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于教学知识的熟悉感,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兴趣和对于问题的思考意愿。

如在“自行车里的数学”这一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向学生展示自行车的相关图片,这并不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对于自行车的相关运行状态也没有一个很好的把握,不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来让学生理解相关问题。教师可以将一辆自行车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拆解和组装的过程来帮助学生对自行车整体的运动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同时学生还可以针对自身的疑问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完成对于教学知识的掌握。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生活之中数学问题的理解,为之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BD309BD6-0EBC-4948-BD0D-6CE35FE18B63

3.3  灵活转变教材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思路应当更加灵活[3]。如果教师只是根据教材上的问题进行教学和指导,并不能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当灵活选取数学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更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之后的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如在进行“生活与百分数”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对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思考。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自己每天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时间是半个小时,而两个半小时是一个小时,一天是由24个小时组成,那么每天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时间占据的一天的多少,用百分数怎么进行表示。这样切合学生自身实际的教学问题,不仅能够使其积累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经验,还能够对于百分数的转化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运用,同时让学生能够科学规划自身的娱乐时间,对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起到了促进作用。教师灵活转变教材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整体的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

3.4  运用信息技术展现生活

随着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越来越深入,巧妙借助信息技术,能够让教学知识更加形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生活化内容难以“搬”上课堂,而巧妙利用信息技术,则能够充分展示生活现象,可以说信息技术是生活化教学非常有利的载体。尤其是在“图形与几何”模块的知识点教学中,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完善,对比较抽象的图形与几何知识往往难以掌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生活中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翻转、位移、形变等操作,来促进学生清晰认知,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提升。

3.5  生活化實践或调查

除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景,还可以开展生活实践,让学生带着数学视角去看待生活中的场景,感受生活中蕴含的数学问题。将数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既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学以致用。

如在学习“三角形”的时候,让学生去生活中寻找三角形的事物,并且对三角形进行度量,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知识点的思考和理解。在学习“认识钟表”的时候,给学生提供生活中常见的钟表,让学生观摩、感受,并且让学生进行读数训练。在“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统计绘图类知识点的教学中,给学生设置生活化调查主题的实践任务,可以让学生“调查班级内戴眼镜学生的数量占比”“调查年级内所有学生的身高区间占比,以5 cm为一个区间”“调查学生一周内零花钱的花费明细并绘制折线统计图”等。如果调查主题任务较难,可以让学生合作完成。生活化调查能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够提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3.6  生活化游戏

游戏教学法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是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它能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自然而然间便完成了对知识的学习,而不是教师硬逼着学生去学习[4]。

如在教学“四则运算”时,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模拟游戏,给学生分发小纸片当做钱币,讲台当做商店,教师扮演商店老板,要求学生必须尽可能多地将手中的钱花出去,最终所剩钱最多的十名学生要表演才艺。学生除了可以到教师这里购买物品之外,还可以和同学之间相互交易,但要求学生记录下来每次交易的具体金钱变动,如果最终检查交易出现错误,那么交易无效。这样模拟真实的商品交易过程,需要学生自己计算购物或交易的金额与找零情况,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的运算知识。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教学是一种能够引导学生将自身的生活体验带入到知识的理解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教师可以充分解放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进而加强对学生思维的训练。

【参考文献】

[1]焦振东.小学数学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探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6).

[2]洪丽琴.探究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和实施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

[3]付善悦.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的探讨[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7(10).

[4]韦彬光,陆方文,韦泽权,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J].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2016(28).

【作者简介】

李继芬(1973~),女,汉族,重庆人,专科,小学数学一级教师。BD309BD6-0EBC-4948-BD0D-6CE35FE18B63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策略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