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建省级五四红旗团支部的探索

2022-04-14袁芮郜晋瑜郭玺张彦雄

公关世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探索高校

袁芮 郜晋瑜 郭玺 张彦雄

摘要:高校基层团组织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领导机构和育人基地,其与广大青少年学生、团员之间一直都有着最为直接和广泛的关系,是团工作及其各项活动的根本单元,也是高校共青团实施各种工作的基础。在当今高校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中还是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仍然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构建一个基层集群。从团队建设、人才教育、团员培训、组织建设、开展活动以及结合团支部的特殊情况等方面进行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本文将结合当前高校基层团组织的建设与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创建省级五四红旗团支部。

关键词:探索 高校 五四红旗团支部

一、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群团工作,召开了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发出了包括共青团在内的群团组织改革的动员令,为共青团改革把脉问诊,会议中明确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要求共青团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要求团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心系广大青年、提高工作能力、锤炼优良作风;深刻剖析了群团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鲜明提出了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基本要求。这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既强调了共青团必须坚守的初心,又指明了共青团继续前进的方向,体现出深远的战略眼光、宽阔的历史视野、强烈的问题意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青年工作理论,是共青团改革必须牢牢把握的根本遵循。

团支部是共青团基层一级组织,是共青团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最重要的基石,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让共青团走到青年身边。基层团组织离青年最近,接触青年最频繁,服务青年最广泛。只有把基层建好建强,共青团联系青年的“最后一公里”才会畅通。坚持树立全团抓学校的思想意识,改革学校工作的管理体系,在学校组织、宣传、服务等工作的各项功能中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并整体上有序合理规划青年学生、学校共青团的成立与发展。[ 1 ]当今我国的大学生是我们中华民族下一代的中坚力量,是民族的栋梁,激发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对高校各级团组织来说,完成这项工作尤为重要。引导高校广大青年团员树立坚定的政治理想信念,完善自我,成为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和美丽中国梦的共同理想建设者与中流砥柱。

二、创建性活动的促进措施和对工作的要求

1.以自主革命的精神与手段,推进团支部的基层建设

严格地遵循有利于党组织进一步加强对团组织的支持和领导,有利于使团组织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有利于为团组织更好地服务和关心广大青年,有利于建立健全团的组织治理和体制机构领导的工作原则,对团的组织机构设置、工作模式、活动形式等进行积极的探索,大胆地创新。[ 2 ]我班级团支部自成立以来严格落实支部定期换届规定,定期更新委员,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活动形式,设立普通团员轮流参加团支部工作制度,支部活动鼓励以个人或宿舍为单位在班级内进行组织,切实加强了普通同学对团工作的参与性、积极性。

2.重视团干部培训,倡导团队精神,促进服务能力建设

基层的团组织应该特别注意对于团干部的培训,而对于团干部培训工作的重心和落脚点就是促进各级党委对于班子服务工作能力的提升与建设,即对于广大青年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服务本领的提升与培养。要凸显团组织服务职责功能,培育一种群体主义的团队精神十分必要。在一支部队伍建设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大对团干部牢固树立理想信仰的教育与培养,使团干部真正扮演着思想引领的角色,保证团干部能够精准地把握支部所有团员的思想动态,促进他们的整个全面成长;组织各团支部内的群眾团员认真地学习基本的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了解当前时政、社会的热点问题,坚定广大团员的信念,健全共青团员在校长期内接受教育,持续地提升团员们的政治意识、组织认同以及榜样模范功能。[ 3 ]强化团支部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他们服务的水平,在为群众成长所做的各项服务工作中,获得群众一致的信赖与大力的支持,更好地给支部带来凝聚力。这种团队精神的影响是无形的,却是强大的,是非常必要的。我支部不断完善教育培训机制,通过班团干部例会、团干部跨班交流、选派团干部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学生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团学干部培训班等,团支部的引领力、服务力、组织力显著提高。

3.健全规章制度,狠抓工作落实,促进团支部建设

“五四红旗团支部”的创立和活动开展被普遍认为是我们在当前新形势下必须继续深入扎实推进共青团的基层建设。各个团支部都将这一点作为事关我们共青团的各项整体政治工作组织安排和团的全局、团组织中内在活动积极性和充满活力的一件历史大事,摆上了重要工作日程,切实深化了对基层干部的组织治理。要主动积极地争取相关党组织的经费援助和政策扶持,充分发挥干部带头和群众做好服务团建各项工作的积极性。[ 4 ]各个团支部都一定要及时组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研究拟定制订好各项工作行动计划,做到工作目标明确、办法得当、措施有力。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总结自己这些年来所组织开展的评选先进团委、团支部等系列活动的科学研究和理论实践工作经历,使其与省级五四红旗团支部的创建活动有机并轨。

4.结合特色结合专业

基层团支部的日常事务都是千丝万缕,在做好准备前一定首先明确自己的事情和目标。在校团委、学院党委和学院团委的认真指引和要求下,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发展的特色,以为支部全体学生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而服务。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临床医学工匠精神,临床医学专业要培养一批在基础医学、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等专业各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基础技术实践能力较强的医学人才,而且还可以在各个级别的医院、卫健部门、科研机构进行工作。临床医师根据检验者的报告做进一步判别,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些依靠他们的信心、信念,在实践中不断地改善,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5.增强积极性,加强团员教育和组织团支部的活动,增强凝聚力

适应青年和大学生的需求,调动他们对社会的热爱。团支部全体团员在活动中要充分激发积极性,要靠一种更加贴近时政、形式上的创意活动载体。我支部坚持以学校级别的活动为先行与示范,做好学校文化的带头人;以院级各种类型的活动为教学主题和内容,做好学校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建设工作;以班级活动作为补充,做出自己的特色亮点的具体实施办法,先后组织开展了党史进班进舍、影像解剖模型制作评比、党史知识竞赛、趣味运动会、庆祝建党100周年剪纸等活动。

6.进一步加大舆论宣讲力度,形成创建声势

要充分运用团内外的宣传载体,营造积极主动的活跃气氛,形成竞相创优的良性声势。并及时将创建活动情况向上级团委汇报,认真借鉴总结实践经验,以期形成一种积极有效的组织和工作引领。我支部建立了团属新媒体平台(QQ、公众号),依托平台,以引领青年成长为平台导向,对内对外展示支部同学风采,宣传典型、树立榜样。

三、创建省级五四红旗团支部,重在建立健全支部制度,重在落实相关责任、服务需求

首先,要对标相关文件要求,将改革精神落实到团支部工作的全过程,持之以恒地全面推进团支部改革创新,切实保持和增强团支部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促进团支部组织工作在改革中提升,在传承中进步。积极稳妥地加快推进基层共青团的体制改革,不断加强基层团组织的自身能力建设。坚持以点带面,全方位地提高优秀典型学生培养,树立对于支部学生整体事业发展的促进和推动能力。

其次,要围绕青年提升需要,注重团支部文化活动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实效,发挥团组织在开展群众性活动的优势,让活动贴近青年学生、服务青年学生、发展青年学生;把“勤奋、严谨、继承、创新”的校训精神、“仁术勤和、玉汝于成”的育人理念融入团支部文化活动的全过程。

最后,发挥团支部在青年中间的号召力。开展温暖心灵心理援助专线;加强青年舆论引导;进一步加强对第二课堂的育人课程体系的利用,推动支部文化建设,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积极丰富志愿服务活动载体,激发青年学生奉献热情。

创建省级五四红旗团支部,要坚持党委的领导,我们才能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全心全意为广大同学服务,我们才能发挥出组织的自身价值;要持之以恒推动团支部改革,我们才能实现好组织的健康发展。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我们应当不忘创建初心、栉风沐雨、砥砺奋进。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现阶段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面临不少挑战和困难。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以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和永不懈怠的奋斗姿态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快、更好地创建出符合标准、达到要求的更优、更强的省级五四红旗团支部。

【参?考?文?獻】

[1]庄坚泉.浅析高校共青团推优入党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04):29-30.

[2]戚瑞静.新时代高校共青团职能定位与实现路径创新——基于地方高校的实证调研[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2):35-40.

[3]颜小灵.新时代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的实践研究——以湖南工业大学为例[J].时代报告,2021(01):48-49.

[4]陈素婷.苏州地区高校“班团一体化”运行中辅导员影响力提升研究[J].科技资讯,2021,19(02):244-246.

(责任编辑:姜秀靓)

猜你喜欢

探索高校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