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2022-04-13康敬源颜建辉何劲松

智慧健康 2022年36期
关键词:脑血管组间神经功能

康敬源,颜建辉,何劲松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 神经内二科,湖南,郴州 423000

0 引言

急性分水岭脑梗死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临床危害极大,临床积极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1]。近年来,血管内介入放射治疗技术开始在该病的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关于这一方法在此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与临床安全性,也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次研究探究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78例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评定分析。关于此次研究的相关内容与流程,均事先提交医学伦理部门审核,并经批准后开展。将入组患者等比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9例。本次研究两组的一般资料在年龄、体质量、病程、合并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方面差异不大,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临床资料的组间差异统计比较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经头颅CT或MRI检查,符合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相关诊断标准;②具备完善的临床资料数据;③发病时间在6h以内;④对研究方案相关内容知情同意。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脑血管疾病的患者;②合并严重心肾功能异常的患者;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④对研究中应用的药物存在明确过敏反应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所有患者均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或尿激酶治疗,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必要时可以给予抗凝治疗、脑保护治疗、降纤治疗。针对存在高凝状态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扩容治疗。另外,对患者实施一定的中成药物治疗,包括丁苯酞、脑心通等。

1.3.2 实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联合实施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具体方法为:对患者实施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结合检查情况与患者病情,将椎造影管超选进入责任病灶区,将适当剂量的尿激酶注射液+生理盐水50mL以脉冲式注入到患者动脉内。其中,椎基底动脉系统80000~100000U,颈内动脉系统100000~150000U[2]。

1.4 观察指标

1.4.1 神经功能

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应用的评估工具为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得分越高,对应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越严重。

1.4.2 临床疗效

治疗结束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判定,将治疗效果判定为显效、有效、无效三层级。

1.4.3 治疗安全性检测不良反应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继发性血肿、肢体或者脏器局部组织的坏死、发热等情况的发生例数,记录发生综述,计算总发生率。

1.4.4 生活质量

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应用的工具为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该量表的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对应的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结果的处理均使用PEMS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为(%)、()表示,数据间统计学差异的检验分别采用χ2、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情况统计分析

治疗前进行组间比较,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高于实验组,但经t检验差异不明显(P>0.05);不同的治疗后进行组内比较,可得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之本组治疗前均下降,经t检验数据间差异显著(P<0.05);对不同治疗后的评分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可得实验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同一时间点对照组,且经t检验数据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情况统计分析(±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情况统计分析(±s)

2.2 两组治疗有效率判定与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9%,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87%,对组间差异实施χ2检验,结果证实P=4.129<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n(%)]

2.3 两组治疗安全性检测与分析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2.4 治疗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统计分析

治疗前进行组间比较,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实验组,但经t检验差异不明显(P<0.05);不同的治疗后进行组内比较,可得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较之本组治疗前均提高,经t检验数据间差异显著(P<0.05);对不同治疗后的评分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可得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同一时间点对照组,且经t检验数据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4。

表4 治疗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统计分析(±s)

表4 治疗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统计分析(±s)

3 讨论

急性分水岭脑梗死属于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类型,患者临床大多表现出较为复杂的症状[3]。急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颈内动脉狭窄程度超过正常人50.0%[4]。近年来,介入疗法在临床得到逐渐广泛的应用,且在相关学者的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5]。其中,脑血管介入灌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治疗方式。通过开展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可以将药物直接送达患者的病变血管,迅速改善患者的病变血管情况,促进其临床症状的改善。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治疗后组内比较,可得两组NIHSS评分较之本组治疗前均下降,经t检验数据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可得实验组的NIHSS评分低于同一时间点对照组,且经t检验数据间差异显著(P<0.05)。同时,在疗效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9%,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87%,对组间差异实施χ2检验,结果证实P=4.129<0.05。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治疗方案均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治疗脑血管介入灌注的效果更为突出,可以获得更高的治疗有效率。分析相关原因,通过开展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显著提高了局部药物浓度,在恢复局部脑组织血流方面效果更为显著。另外,还可以促使侧支循环开放[6],显著改善脑部缺氧状态及神经功能[7]。本次研究还发现,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本次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急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在罹患疾病之后,脑组织会出现严重的缺血情况,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而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显著下降。此次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前进行组间比较,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实验组,但经t检验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进行组内比较,可得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经t检验数据间差异显著(P<0.05);对治疗后的评分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可得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同一时间点对照组,且经t检验数据间差异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与常规治疗相比较,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通过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可以以较小的创伤将提高局部的药物浓度,以达到快速溶解微栓子的目的,有效恢复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患者的局部脑组织血流状态。同时,还可以促使侧支循环开放,增加局部动脉内灌注压,提高循环血量,进而有效改善局部脑组织的缺氧状态,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进而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总结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的相关治疗经验,该治疗方式是介于外科和内科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并在患者的治疗实践中起了突出的效果。该方法可在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通过一根很细的导管经皮肤作直径几毫米微小切口,建立通道穿刺血管,在影像设备(DSA)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微创介入治疗。以动脉灌注和动脉栓塞为主流的坠落方法,综合考虑梗死面积、大小、位置等情况,显著改善患者微循环功能。该方法对皮肤创口小,极大程度低降低了患者的痛苦;介入治疗仅需局部麻醉,无需全身麻醉,因此无系统干扰和全麻风险;在现代影像设备(DSA)的监控下,能准确地对血管介入治疗进行实时监测与评估,在患者的治疗中取得突出的效果。

综上所述,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的效果突出,可以获得更高的治疗有效率,且具有良好的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脑血管组间神经功能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