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04-13段雄丽
段雄丽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科,云南 曲靖 655000
0 引言
ICU接诊的患者病情危急,患者易出现感染,在急诊ICU中,血液净化是常见抢救方法。连续性血液净化能够持续控制患者体内水盐代谢,平衡水电解质,但是患者在救治过程中容易出现意外脱落和感染等不良事件[1]。为了评价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ICU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应用价值,开展调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研究的患者为本院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急诊ICU就诊的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78例。根据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服务,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每组各39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39~80岁,平均(50.26±6.33)岁。观察组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40~78岁,平均(50.55±6.74)岁。两组急诊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无菌操作,结合其身体实际情况开展透析,针对凝血功能正常且无全身出血的患者采用普通肝素抗凝治疗,针对存在出血倾向或已出血患者采用无肝素治疗[2]。
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如下:
(1)建立优质护理服务小组。针对本次研究内容全体护理人员共同参与讨论,针对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以改进患者护理方法。采用责任制的方式落实护理内容,做好责任划分。
(2)心理疏导。ICU患者病情危急,具有特殊性,护理人员需要在接诊后与意识清醒的患者进行沟通,为其介绍治疗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降低患者的恐惧感,提升患者治疗信心[3]。
(3)治疗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为患者选择合适体位,及时纠正电解质平衡。
(4)感染观察护理。观察患者的感染情况。每天定期观察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有无红肿、压痛、硬结、皮温情况及有无分泌物等,检查敷料有无潮湿、卷曲、松脱及污染情况[4]。
1.3 观察指标
(1)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风险包括管道脱落、非计划下机、穿刺部位血肿、置换液配制误差。
(2)护理安全度评分、基础护理评分以及仪器操作准确性评分。
(3)护理满意度。利用院内自制问卷对患者实施评估。满意:患者完全接受护理方案内容与效果。基本满意:患者基本上接受护理方案内容与效果。不满意:患者无法接受护理方案内容与效果。
(4)抢救的成功率。比较两组急诊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的抢救的成功率。
(5)护理前后的HAMA评分与HAMD评分。依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焦虑情况,总分≥29分严重焦虑;29>总分≥21分明显焦虑;21>总分≥14分肯定有焦虑;14>总分≥7分可能有焦虑;总分<7分没有焦虑。依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抑郁情况,总分<7分为正常;总分在7~17分为可能有抑郁症;总分在18~24分为肯定有抑郁症;总分>24分为严重抑郁症。
(6)护理前后的SF-36评分变化情况。量表包括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肌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维度,每个维度均采取百分制评估,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7)饮食依从性评分、用药依从性评分、液体摄入依从性评分、透析治疗依从性评分。
(8)护理前后的HR、MBP、FiO2、PaO2、BUN、APACHE-II评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处理数据,使用(%)表达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组间差异性应用卡方检验。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护理安全度评分、基础护理评分以及仪器操作准确性评分,组间差异性应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急诊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管道脱落、非计划下机、穿刺部位血肿、置换液配制误差等护理风险事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相比,组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诊ICU 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n(%)]
2.2 两组急诊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护理相关评分对比
观察组护理安全度评分、基础护理评分以及仪器操作准确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相关评分相比,组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急诊ICU 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护理相关评分对比(±s)
表2 两组急诊ICU 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护理相关评分对比(±s)
2.3 两组急诊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急诊ICU 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2.4 两组急诊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的抢救的成功率对比
观察组的抢救的成功率为97.44%(38/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2%(33/3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3.9235,P=0.0476)。
2.5 两组急诊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护理前后的HAMA评分与HAMD评分变化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与HAMD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与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急诊ICU 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的护理前后的HAMA 评分与HAMD 评分变化对比(±s)
表4 两组急诊ICU 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的护理前后的HAMA 评分与HAMD 评分变化对比(±s)
2.6 两组急诊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护理前后的SF-36评分变化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均显著低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表6。
表5 两组急诊ICU 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护理前后的SF-36 评分变化对比(±s)
表5 两组急诊ICU 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护理前后的SF-36 评分变化对比(±s)
表6 两组急诊ICU 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护理前后的SF-36 评分变化对比(±s)
表6 两组急诊ICU 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护理前后的SF-36 评分变化对比(±s)
2.7 两组急诊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的饮食依从性评分、用药依从性评分、液体摄入依从性评分、透析治疗依从性评分对比
观察组饮食依从性评分、用药依从性评分、液体摄入依从性评分、透析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两组急诊ICU 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的饮食依从性评分、用药依从性评分、液体摄入依从性评分、透析治疗依从性评分对比(±s)
表7 两组急诊ICU 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的饮食依从性评分、用药依从性评分、液体摄入依从性评分、透析治疗依从性评分对比(±s)
2.8 两组急诊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护理前后的HR、MBP、FiO2、PaO2、BUN、APACHE-II评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变化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R、MBP、FiO2、PaO2、BUN、APACHE-II评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R、FiO2、BUN、APACHEII评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MBP、Pa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8、表9。
表8 两组急诊ICU 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护理前后的HR、MBP、FiO2、PaO2 变化对比(±s)
表8 两组急诊ICU 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护理前后的HR、MBP、FiO2、PaO2 变化对比(±s)
表9 两组急诊ICU 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护理前后的BUN、APACHE-II 评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变化对比(±s)
表9 两组急诊ICU 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护理前后的BUN、APACHE-II 评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变化对比(±s)
3 讨论
血液净化包括血液滤过、血液灌流和血浆置换等,急诊ICU连续性血液净化中具有较多的风险因素,血液净化患者作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治疗时间较长,需要多次进行动静脉内瘘穿刺和深静脉置管,导致机体的免疫力降低,使得血液净化患者多发感染,透析治疗对技术的要求较高,如果没有配合有效的护理易出现风险事件[5]。
优质护理服务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强调护理的连续性、整体性和统一性。连续性血液净化是一种有创体外循环方式,在治疗中易出现抗凝剂使用不当的问题,引发诸多医疗问题。优质护理注重护理服务的质量,全体护理人员均经过培训。该护理方式立足于患者的切实感受,建立优质护理服务小组,可以更好提升护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制定具体的预防护理措施。通过心理疏导,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和依从性。通过生命体征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护理中存在的隐患,并且第一时间进行解决,保证血液净化治疗中相关仪器的安全合理使用,可以及时控制感染发生源头,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性,降低血液净化感染临床发生率[6]。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管道脱落、非计划下机、穿刺部位血肿、置换液配制误差)发生率、HAMA评分与HAMD评分、HR、FiO2、BUN、APACHE-II评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安全度评分、基础护理评分以及仪器操作准确性评分、护理满意度、抢救的成功率、SF-36评分、饮食依从性评分、用药依从性评分、液体摄入依从性评分、透析治疗依从性评分、MBP、PaO2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急诊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