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塞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总有效率的影响分析

2022-04-13刘晓清王秋坤

智慧健康 2022年36期
关键词:脑梗塞康复训练康复

刘晓清,王秋坤

1.淄博市中心医院 感染管理科,山东 淄博 255036;2.淄博市中心医院 脊柱外科,山东 淄博 255036

0 引言

脑梗塞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属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原因是脑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进而影响患者的各项功能[1]。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当中。脑梗塞可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三个阶段,而后遗症期主要是对各项受损功能进行康复,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因此需要早期给予干预,促进患者早期康复[2]。本次研究对脑梗塞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以分析此种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纳入对象为脑梗塞患者,研究时间为2017年4月-2019年4月,用电脑随机法进行分组,每组35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46~74岁,平均(58.4±2.3)岁;病程5~11个月,平均(8.5±1.1)个月。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45~77岁,平均(58.5±2.2)岁;病程4~12个月,平均(8.3±1.0)个月。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以日常生活照料为主,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情况进行密切的监测,叮嘱患者需要遵医嘱用药,针对患者不良情绪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①加强护患沟通,重视心理疏导。首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耐心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内心想法,解答患者疑惑,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和心情,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避免出现意外,讲解病情的发展和治疗过程,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也增加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使其了解发病原因,进而进行有针对性地避免,降低二次发病的可能性。②对患者的康复训练进行指导。告知患者如何摆放体位,嘱咐患者定期更换体位,避免压疮的发生。③康复功能训练。增加患者的肢体关节活动,从大关节开始,逐步过渡到小关节,之后过渡到全身的运动,运动的时间和运动量要适中,不可以运动量过大。如果患者无法自主活动,可以先采用床上的简单运动,比如自行翻身、坐起以及移动位置等,锻炼的过程当中,动作要轻柔,不可以强行运动。床边站立活动时,要指导患者站立,不可操之过急,并且一定要扶好床边器具,在身体逐渐平衡之后,再松开手。站立时,要保持肩部与双脚同宽,站姿要良好。在慢走练习时,要有家属或者医护人员的陪同,切忌发生跌倒等不良事件。④精细化练习。对于康复训练良好的患者,可以采用精细化的训练,比如套圈或投球等等,进一步强化患者的精细化运动能力。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脑梗塞患者的运动、语言功能及生活能力评分。运动功能采用FMA(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进行评测,分数越高越好;语言功能采用CRRCAE(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进行评测,分数越高越好;生活能力采用BI(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评测,分数越高越好。

(2)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为四个等级,即基本康复、显效、有效以及无效。

(3)对比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包括三个等级,十分满意>90分、满意70~89分、不满意<7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4)对比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总分30分,≥26分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计量资料均选择t值检验、用()表示,而对于计数资料,均选择用χ2检验、用(%)表示,所有数据均选择SPSS 25.00软件进行统计,P<0.05,则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脑梗塞患者的运动、语言功能及生活能力

观察组脑梗塞患者的FMA评分、CRRCAE评分、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梗塞患者的运动、语言功能及生活能力(±s)

表1 两组脑梗塞患者的运动、语言功能及生活能力(±s)

2.2 两组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脑梗塞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脑梗塞患者治疗总有效率[n(%)]

2.3 两组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

2.4 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对比

经干预后,观察组空间/执行功能评分、命名评分、注意力评分、语言评分、抽象评分、延迟回忆评分、定向力评分以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脑梗塞患者的认知功能(±s)

表4 两组脑梗塞患者的认知功能(±s)

3 讨论

脑梗塞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好发于45~75岁的中老年人群,发病时可表现为头晕,呕吐,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言语障碍,听不懂别人讲话,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等,并且脑梗患者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很高。近几年随着医学水平的提升,脑梗患者的致死率有明显降低,但其造成的功能障碍问题仍然很严峻[3]。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发展,老年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脑梗塞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疾病之一[4]。它的发病部位在脑部,因此会对不同的神经造成损伤,进而形成不同程度的功能性损伤,比如运用功能、语言功能等[5-6]。脑梗塞在心脑血管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供给不足,而引发的脑部缺氧、缺血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也对患者的心理、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脑梗塞发生后,多数患者持久陷入抑郁状态中,极大影响了治疗及预后。临床对于脑梗塞的治疗,大部分以恢复功能为主,也就是康复训练[7]。

临床认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恢复当中,采用护理干预,是必要且重要的,它能够作为治疗的辅助,起到促进患者康复和恢复的作用。既往的临床常规护理,一般更重视患者的生理恢复,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关注度更高,但是对其心理和精神层面重视度不足,缺乏对饮食运动等方面的照护和照顾,导致临床护理效果不佳,临床的运用局限性较大[8]。而早期康复训练是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制定的针对性和系统性更强的护理干预方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当中取得显著效果。

早期康复训练是一种目前临床上比较主流的针对脑梗塞患者功能恢复的护理干预方式之一,是以循证医学为理论基础,将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进行整合,并应用到临床工作中,以获得更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护理风险,并提高临床护理质量[9]。它能够在较早的时间,介入患者的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功能区给予较早的刺激,从而为新的神经传导的建立奠定基础。患者从简单的动作做起,逐步过渡到难度大的动作,从大关节运动做起,逐步过渡到小关节活动[10]。早期康复训练在临床上的运用效果显著,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且可以构建更为和谐的护患关系,大大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水平,为良好的医患关系建立坚实的基础,也为医院的良好名誉奠定基础。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和预后信心,也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信心,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率的恢复方式,在短时间内帮助患者高效恢复,可以说,早期康复训练为患者提供的不仅仅是训练的方式,更多的是生活方式的改善和心态的改善,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治疗和预后,从而为治疗和预后提供基础,大大提升临床的恢复效果和恢复效率[11]。本文的研究当中,观察组患者的FMA、CRRCAE以及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水平比较,观察组更占据优势;观察组空间/执行功能评分、命名评分、注意力评分、语言评分、抽象评分、延迟回忆评分、定向力评分以及总分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得分更高。

综上所述,开展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改善患者语言功能以及运动功能,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将其用在脑梗塞的治疗过程中,能够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猜你喜欢

脑梗塞康复训练康复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舒适护理在脑梗塞患者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梗塞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