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原湖泊湿地功能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分析

2022-04-13

低碳世界 2022年2期
关键词:动植物湖泊高原

刘 桂

(威宁县生态环境监测站,贵州 威宁 553100)

0 引言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湿地生态系统包括多个生态要地,主要有水田、河流、浅海、沼泽等。其中,高原湖泊湿地具有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等诸多作用,是周围环境与湖泊进行能量、物质交换的重要渠道。因此,为使高原湖泊湿地充分发挥自身功能作用,应正确掌握该生态系统的具体功能,并立足于实际污染情况分析可持续发展策略,从而保护我国生态环境。

1 高原湖泊湿地的具体功能

高原湖泊湿地是从开敞湖面到陆地的过渡区域,因而其功能主要体现在水文、生态、社会和经济方面,不仅能够为周围居民提供水资源,还可以调节径流,为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其具体功能如下。

1.1 水文调节功能

对于高原湖泊湿地(图1)而言,其并非是单一的湖泊或湿地,主要分为永久性淡水河以及季节性淡水湖,风景秀丽,生态环境良好。

图1 高原湖泊湿地

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之一,高原湖泊湿地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水文调节。一般情况下,高原湖泊湿地面积较大,流域面积广阔,蓄水量较大。而且,在季节的交替变换下,高原湖泊湿地将成为周边河流的小型蓄水库。随着降水季节的到来,汇入高原湖泊湿地的河流流量增加。当降水季节过去后,冬春季节水流量减少,高原湖泊湿地周边的河流可能会出现断流等情况,这时,高原湖泊湿地的水文调节功能可以有效改善该问题,即蓄水功能和补水功能可以调节水流量分配不均等问题,均化洪水,避免洪涝灾害的发生[1]。此外,高原湖泊湿地还具有过滤降解的功能作用,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生态环境,一些动植物或水中微生物会通过化学合成、物理过滤以及生物吸附等方法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处理与转化,转变为有益物质,从而有效净化高原湖泊湿地及周边河流、水体的水质。总而言之,在水文调节方面,高原湖泊湿地具有蓄水、补水、调节径流、降解有毒有害物质、净化水质等功能。

1.2 生态功能

生态功能的发挥主要依托于高原湖泊湿地独特的土壤和气候等环境,由于高原湖泊湿地面积规模较大,可以为当地濒危的珍稀动植物提供良好生存与繁衍环境。以威宁草海高原湖泊湿地为例,该高原湖泊湿地属于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干燥、夏季湿润,且冬暖夏凉、光照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1805.4 h,年平均气温约为10℃,无霜期204 d。在该气候环境下,湖泊湿地整体环境优越,不仅具有独特的水温,其土壤也较为肥沃,极大地满足了当地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生存、繁衍需求,这对保护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1.3 社会功能

自然本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系统,在高原湖泊湿地充分发挥自身水文调节功能和生态功能作用的同时,其秀丽的景观和独特的自然风貌也具有极高的观光旅游价值。除此之外,由于高原湖泊湿地保护了周围动植物物种的多样性,这为生态系统、珍稀动植物等方面的科研和教育工作提供了自然范本。具体而言,我国乃至世界上的大多高原湖泊湿地都是濒危珍稀动植物的主要栖息场所,其社会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①为科研和教育工作提供资料。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体现在绿化方面,相关机构和人员还要明确各类物种的栖息需要,以此落实恰当保护工作,促进其繁殖和延续。对于珍稀动植物保护工作而言,需要社会大众的广泛参与,而群众了解珍稀动植物的渠道之一就是教育学习。通过维持高原湖泊湿地功能,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获得准确的珍稀动植物的图片和观察资料,这对动植物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②为人们提供休憩、养生之地。在大多情况下,高原湖泊湿地常被作为景观美学、休闲娱乐之地,独特的自然风景能够有效调节人们高压生活下的状态。因此,适宜的生态格局也能增强高原湖泊湿地的社会功能[2]。

1.4 经济功能

高原湖泊湿地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还可以提供人们生存、生产所需的矿物资源和水资源。由于高原湖泊湿地储水量丰富,可以满足周边居民日常所需水量,不仅有效解决了水资源供应问题,还能避免原本水资源运输等环节出现的浪费,发挥了高原湖泊湿地独有的巨大效益。另外,随着城市建设进度加快以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人们面对的生活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休闲旅游成为社会大众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高原湖泊湿地风光秀丽,围绕该生态系统可以发展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此外,通过合理开发高原湖泊湿地中的泥炭等能源还可以满足生活生产的能源使用需求。

2 影响高原湖泊湿地功能的主要因素

2.1 农田化肥

高山湖泊湿地所在地区周边居民大多以农业生产为主,但是相较于当前愈发先进的现代化农业生产,高原湖泊湿地周边地区大多仍采用典型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加上农业从业者文化水平较低,对农田化肥施用认知不够正确、合理,尤其是化肥施用量、施用方式等方面。在该情况下,若是遇到降雨,随着地表、地下水体的流动,部分化肥将会逐渐渗透至土壤下层,最终污染高山湖泊湿地。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湖泊湿地,高原湖泊湿地的水禽多样性更为理想,农田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将会影响到高原湖泊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不同类湖泊湿地水禽多样性指数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类湖泊湿地水禽多样性指数

2.2 随意堆放和无规律处理的畜禽粪便

除种植业以外,高原湖泊湿地周边农户会积极发展家禽养殖业,尤其在生态农业背景下,家禽养殖势必会产生大量畜禽粪便。畜禽粪便不仅存在大量有机物质,还缺乏统一收集管理措施,一旦遇到降水天气,或开展农业灌溉,未得到合理处理的部分畜禽粪便将会排进高原湖泊湿地,其有机物质将增加水体氨氮,影响水体水质,导致高原湖泊湿地水质净化压力增加,无法为周边动植物提供良好生存环境,甚至严重威胁到高原湖泊湿地发展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

2.3 生活污水、废水

从高原湖泊湿地普遍的污染现状来看,导致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周边居民在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和废水未按相关标准规定排放,尤其是在高原湖泊湿地周边存在较为密集的居民聚落的情况下,大量生活污水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加上当地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差,肆意排放生活污水,在降雨天气和地表、地下径流流动的作用下,最终进入高原湖泊湿地流域,对水体水质造成污染,不利于生态环境良性运作。

3 促进高原湖泊湿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3.1 发展绿色农业

由于高原湖泊湿地周边大多都存在农业用地,例如,威宁草海高原湖泊湿地,其周边农业比重高达95%。为有效缓解农业化肥对高原湖泊湿地造成的污染,要立足于农田化肥施用量、施用方式等方面发展绿色农业。具体而言,以“绿色农业、绿色施肥”原则为基础尽量将肥料替换为农家肥,将其作为开展农业工作、增加土壤养分的主要肥种,从根本上避免化肥污染。另外,还可以施加农家肥有效消耗一定量的畜禽粪便,同时满足多方面需求。除此之外,在调整化肥施用结构和方式时,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专业化培训教育,指派专业人员指导农业从业者施用肥料,将科学施肥原则落到实处,一方面提高肥料利用率,另一方面合理把控肥料施用量,减少肥料营养物质的流失,降低污染高原湖泊湿地水体水质概率。出于农产品对营养物质需求的考虑,农业从业者还要科学选择农药种类,多使用无污染或低毒的农药,进而将后期可能出现的污染问题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促进农业绿色、高效益发展的同时,保护高原湖泊湿地周边环境,使其充分发挥自身功能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3.2 加强区域化治理,落实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方法

针对由畜禽粪便造成的高原湖泊湿地污染问题,主要解决措施是加强区域化治理,依托于区域综合规划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为高原湖泊湿地功能作用的发挥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在开展区域化治理工作时,要将可持续发展贯穿工作始终,综合考虑高原湖泊湿地周围自然、社会和经济要素,针对畜禽粪便导致的污染问题落实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有的放矢。如做好水生植物打捞与利用工作(图3)。

图3 水生植物打捞与利用

在以无害化方法处理畜禽粪便时,应将其分为液态排泄物和固态排泄物分别处理,前者主要是根据养殖业发展情况适当增加化粪池,并在其底部做好防水处理,使畜禽粪便得以顺利转变为无机质,实现无害化处理;后者则是采用堆放、制沼气、生物发酵等方法,挖掘畜禽粪便的能源化和饲料化潜能,及时处理畜禽粪便,避免其影响高原湖泊湿地水体水质[4]。另外,还可以打造人工净化湿地,以某地区为例,具体的人工净化湿地工艺流程如图4所示。

图4 人工净化湿地工艺流程

3.3 健全基础设施和处理体系

为降低高山湖泊湿地附近居民带来的人为影响,及时处理生活污水和废水,应健全当地基础设施和污水处理体系,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宣传并鼓励村民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不断增强当地村民环境保护意识,从而保护高原湖泊湿地,促进其生态化、健康化发展。具体而言,落实健全的垃圾投放管理机制体系,有关政府部门要加强污水乱排等现象的管理和惩罚,警示周边居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中,约束自身行为。此外,根据周边居民具体人口密度适当增加污水收集管线、污水处理厂等,加强污水截留等管网设施建设,从而利用完善的污水、废水收集和处理系统提高当地污水处理效率。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时,应同时开展基层线下和线上宣传教育工作,利用覆盖面更广的网络开展线上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从而促进高山湖泊湿地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保证高原湖泊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应正确把握该生态系统具有的水文、生态、经济、社会功能,以恢复功能为基础落实绿色农业,完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从而减少污染。

猜你喜欢

动植物湖泊高原
动植物新视界
动植物为何能够预测天气
动植物御寒方法大比拼
湖泊上的酒店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奇异的湖泊
锋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