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变革背景下的中学规划设计趋势探讨

2022-04-13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建筑与文化 2022年3期
关键词:轴线中学校园

文/马 斌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

吴 璟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副教授

1 教育变革

1.1 社会发展阶段与人才培养观念

每个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都与其所在的社会发展阶段息息相关。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1世纪20年代,我国的人才培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文盲人口一度占到总人口的八成以上,当时的小学入学率不足两成,而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普及,到2018年为止,我国的粗文盲人口已不到总人口的百分之五[1]。这一数字的变化标志着我国将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了磅礴的人力资源动力。

而在这一过程中,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从早期的追求教育数量的提升,转向数量与质量并行的“素质教育时代”。随着人类知识的多元化,技术的复合化、渗透化,相比具有“专业性、技能性、职业性”的专才,这个社会更多地需要具有“基础性、综合性、适应性”的通才。

1.2 教育政策与高考政策

2014年9月由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考的考核方式提出了新的模式:即对于学生的考核不再是以往简单的按照文理分科的各科考试成绩评判。学生在选择上更加自由多样,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自身特长以及目标院校的招生要求,在政、史、地、物、化、生这几门科目中自主选择。这一模式的转变标志着我国中学教育在制度上向着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方向迈进,同时也促使高中的课程设计向着更灵活、更人性的方向发展[2]。

1.3 新兴教育模式

图1 梳状模式的异化(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近年来,随着国内与国外教育界广泛的交流、合作办学的模式日益兴起,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与教学模式被引入国内。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与技术的结合也为传统教育注入了全新的生机。受益于此,一部分学生接受教育的方式更加主动、开放、灵活。新兴的中小学教育模式在保证高效与趣味的授课过程同时,也塑造了学生独立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和开阔的视野。

1.3.1 慕课教育(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慕课教育”又被称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类似于传统的网络在线授课,但其学习成本更低、质量更高、传播更加广泛等特点让其在自媒体时代站到了教育舞台的前列。

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不同的是,MOOC更加注重学习过程中人的价值[3]。依托海量的教学资源,通过多种交互式教学工具,实现了学生、老师、资源的有机联动,在提高教育品质的同时,兼顾了课堂的趣味性和课程的开放性。

1.3.2 劳动教育

近几年我国又提起了对各阶层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视。在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中对“劳动教育是什么?劳动教育教什么?劳动教育怎么教?”都提出了指导性的方针政策。在学校层面,除了单独开设劳动教育相关的必修课以外,教育者还应将劳动教育的理念渗透进日常的专业课教学、集体活动以及校园的文化特色等方面。这体现出我国教育在新的阶段对中学生培养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的目标。

1.3.3 走班制

走班制全称是“选课走班制”是在打破原有“编班授课制”的基础上,让授课班级流动起来,给与学生极大自由度,让他们能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并在不同的班级中流动地完成学习的一种学习组织模式。走班制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图2 杭州第二中学钱江校区核心区的三条轴线(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3 周边超高层与机场高架对校园的干扰(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打破原有的行政班模式,而采用教学班作为班级单元进行学习与教学工作。

(2)学生具有流动性,能够通过选课的形式与不同的老师和学生接触,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更加活跃。

(3)学生差异化扩大。每个学生可根据选择课程不同、学习能力差异,选择与他人不一样的课程表与培养模式。

1.4 中学教学空间亟须适应教育模式变革

在教育模式变革的前置条件下,学校的授课模式愈加多变,课堂空间愈加开放,承载的功能也愈加多样;中学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视促使校园内设置更多适用于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教学课程设施;走班制下,教学用房无论从数量还是内部设施配置需求都大大增加。随着教育改革和教育理念的革新,新形势必然与固有空间产生矛盾,更具有活力、更加高效自由的学习、生活、社交活动难以开展,因此,中学教学空间模式亟须适应教育模式变革带来的新气候。

2 中小学建筑设计案例思考

以前的传统观念里,国外的中小学建筑往往给人一种不那么像我们认知中校园的感觉,这一方面是不同的教育理念导致的校园教学空间风格的差异化;另一方面我国普遍认知中的“校园”这一概念及其相关规范是基于传统校园建筑的普遍性模式来制定的,这也进一步加深了校园模式的固化。

近年来,新建中小学校园出现了诸如“综合体模式”“高密度模式”等“新样式”,这些新形态校园的出现部分打破了此前中小学建筑样貌“千篇一律”的弊端。在内容上,出现了以前从未被定义的新属性空间,使得教学空间功能更加丰富;在组织方式上,各功能空间相互融合渗透,组团的独立性被削弱,打破了传统校园建筑“范式”。这一现象存在内外两方面的驱动:内部,由于教育变革带来的教学模式改变与创新,对教学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外部,校园与城市环境的关联性更强,由于其快速更新导致的建设用地紧张、校园与周边城市区域界面关系等外部因素也推动着校园空间做出改变。通过对现实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中学校园建筑的发展线索。

图4 高密度校园模式的演变(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5 德富路中学自由的交通流线(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1 传统梳状结构向功能复合的综合体模式靠拢——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作为近年来极具代表性的新型中学建筑,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设计师李虎、黄文菁称之为“田园学校”,因为该建筑的设计初衷是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然和开放的空间,这也是当今在中国城市中求学的学生所迫切需求的东西。然而有限的场地对这一目标的实现提出了挑战,在这个案例中各个功能要素不只是在平面上被布置,而是在垂直方向上将多个功能插入主体中。垂直方向上的上部建筑、地面以及中间的夹层以不同的方式产生联系,形成咬合、接触、架空等不同的空间形态,也展示了校园中正式与非正式教学空间的对比[4]。传统教学楼梳状的建筑组织模式,被设计师异化为根茎状延伸出去的分叉,用以承载重复性的功能。通过中间的连廊将扭曲的、扩张的、分支的功能连接在一起。

2.2 功能空间的叠合使用——杭州第二中学钱江校区

校园设计中通常有一条主轴线,杭州第二中学钱江校区案例中,这条贯穿南北的主轴线由食堂、音乐厅、广场等主要设施串联而成,它在垂直方向上又可划分为三条分轴线:

图6 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改建部分体块生成过程(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运动轴线:通过下挖半地下室空间来容纳更多的校园使用功能。由于这部分贴近操场,设计师在其中置入了健身房、舞蹈房、社团活动室等其他活动用房,中间宽敞的长廊也是学生活动、展示的活跃空间。

学习轴线:在半地下室的运动轴线之上,是一条包含了日常学习教学活动的学习轴线。在这层中除了校史陈列、艺术展示等展示功能外,还包括各类功能教室、报告厅等。共享学习轴线作为课间师生的主要活动区域,丰富了教学活动空间的选择。

主体建筑轴线:图书馆和音乐厅被放置在了二层的平台之上,作为校园内的主体建筑,两层通高的音乐厅被置于校园南段,承担了校园教学组团主入口节点的作用。

通过三条分轴线组成的核心轴实现了各部分功能空间的高效整合。

2.3 校园空间环境与城市环境的呼应——杭州奥体实验小学

杭州奥体小学的建设用地周围是高架桥与超高层住宅,处理好超高层住宅对校园的日照遮挡问题、超高层的体量压迫感问题与旁边高架桥的噪音问题成了设计之初就要考虑的问题。

传统的校园布局通常将操场置于远离校园主体建筑的角落,贴近道路,形成校园建筑与周边城市的缓冲。而在本案中操场被置于中央,其他校园建筑围绕操场布置,一方面减少了超高层对校园的影响,同时E字型的主楼与向两边伸出去的行政组团和运动组团,共同营造出一种包围着操场的向内的趋势,减少了使用者对外部不利因素的关注。

2.4 在城市限制条件下出现了高密度的校园——红岭实验小学和上海德富路中学

红岭实验小学项目的建设用地约100米见方,在这样极其有限的用地条件之下,设计师通过“向城市打开的立体山谷庭院”的设计意向,形成了层叠的高密度校园组团设计方案。除了用地紧张的原因之外,最直接的原因是红岭实验小学原来只规划了24个班级,后来由于学位缺口的原因增加到了36个班,建筑面积直接扩大为原来的两倍,使得建筑容积率最终达到了3.35[5]。

上海德富路中学项目建筑形体设计最直观的特点是传统教学建筑设计中不常用的“田”字形布局,形成了纵横各三条的功能带以及四个尺度相同的中庭空间。同时中间的十字功能带的教室都采用了“双廊”的模式,一方面使中间的每个教室都可以向两边开门;另一方面也确保每个中庭都有走廊围绕,增强了空间的趣味性以及使用者交流的便利性[6]。

2.5 既有学校的改扩建面临更多的限制——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

同样的中学建筑设计,在面临既有学校的改扩建时往往要考虑诸多限制性条件,包括原有建筑的拆改、与原有校园建筑的关系、拆改过程对原有教学秩序的影响,甚至是未来扩建空间的预留等问题。

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扩建项目二期需增加12个班,140间宿舍及部分餐厅、图书馆、专业教室等,但现有场地存在的限制条件颇多:用地周围均为校园建筑,北侧为市政道路,西侧有小河道。与南侧一期教学部分需保持25米以上的间隔距离,与东侧宿舍楼也需保持适当间距。

新建教学部分通过一定角度的偏转,完成了在南侧教学楼间距、北侧机动车进出、西侧与一期餐厅连接等三个方向上对场地条件的积极应对。

扩建方案整体类似于一个自下而上逐渐升高的螺旋体,与一期的传统式校园板楼建筑做出了区别,展现出形式上的不同。同时也通过上部不断缩减的体量和底层部分空间的架空手法,避免了围合内部空间的压抑封闭之感。

结语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只例举了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案例,从这几个案例当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每个项目个案有着千差万别的背景跟特质化的诉求,但是通过梳理,我们依旧可以探寻到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改扩建过程中的一些共性。

(1)校园跟城市的关系

既往的校园相对封闭自足,而当面临改扩建时,其周边的环境往往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而发生改变。改扩建过程中对于新增交通出入口的设置、校园内部功能对社会开放与否、校园内机动车交通流线的设置等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重新审视。

(2)校园内部空间组织趋于复杂

既往校园的功能分区相对简单清晰,将校园简单地划分为教学区、生活区、行政楼、操场等几个功能组团。而当前由于校园内部功能开始变得复杂和模糊,各功能组团之间相互连接、叠合,其组织形式逐渐趋向于类似“综合体”的模式,并且体现在总图与单体建筑这两个层面。

(3)土地利用压力之下校园建筑的密度大大提升

同样由于城市发展,部分地区对于校园建设的土地利用率要求大大提高。这就导致有的校园在高容积率的限制下不得不采取层叠的高密度校园组团设计方案,常规的多层教学楼或其他建筑可能向着高层方向发展,虽然这个变化往往是被动的、同时意味着更高的建造和运维成本;而有的校园则不得不打破传统梳状的校园建筑组织方式,通过形式上的创新以寻求其他更加高效的土地利用模式。

(4)既有校园的改扩建提升面临更为复杂的限制和要求

区别于新建项目,改扩建项目往往要面临更多的限制条件:现有建筑的保留与否?留存多少未来扩建的空间?如何最大限度减少施工过程对教学秩序的影响?这就需要设计师从项目的经济性、可持续性和特殊性等角度来权衡设计方案,使得各方面因素都能达到某种平衡。由此可见既有校园的改扩建方案往往是“反普适”的,每一个案成功背后都有其特殊的思考。

教育的创新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依托,才能够承载新型教育活动的开展,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好的学习物质条件。现有的中学设计典型模式在中国原有的教育环境下,其高效和规范的特点十分契合现实的教学需要。而随着教育创新对校园建筑带来的新要求,只有对现有范式做出改变才能实现教育的进化。

猜你喜欢

轴线中学校园
利用轴线交错修整砂轮凸度曲线的方法探讨
复杂建筑群项目的建筑轴线相关性分析
空铁联运+城市轴线,广州北“珠江新城”崛起!
大咖妙语论道!于轴线之上开启广州城央最宜居的大未来!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