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昌黎县海水养殖区水质对长期养殖活动的影响

2022-04-13杨思蕊张雨薇李志伟

南方农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养殖面积养殖区养殖业

杨思蕊,张雨薇,李志伟

(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000)

为满足人们对高质量蛋白质快速增长的需求,海水养殖业在全球快速发展,我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4]。根据有关统计,我国海水养殖产量约占全世界产量的62%。海水养殖总产量从1990 年713 万t 增长到2020 年的5 215 万t[5]。海水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对海域环境造成威胁,如沿海景观变化、生物多样性下降、水质退化等[6-8]。

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海水养殖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隶属于秦皇岛市。海岸线长52.10 km,海域面积为757.88 km2,其中浅海面积占94.46%,浅海海域水深4~14 m,该海域涨潮时平均流速0.06 m·s-1,落潮时平均流速0.18 m·s-1,海水透明度一般为4 m[9]。昌黎县海水养殖区周边有滦河、大浦河等河流入海,营养物质来源丰富,底质较细,为昌黎县发展海水养殖创造了天然条件。昌黎县海水养殖开始于20 世纪90 年代,主要从事扇贝养殖活动,目前该海域有海湾扇贝养殖区26 667 hm2、工厂化养殖车间面积超过10 万 m2、海水养殖池塘3 333 hm2、滩涂贝类养殖区域2 000 hm2,扇贝年产量约18 万t。昌黎县扇贝养殖规模占全国的1/3,占河北省海水养殖总产量的52.7%,是我国海湾扇贝主产区之一[10]。但长期大规模海水养殖,不可避免地对养殖海域水环境造成威胁。根据有关报道,该海域水体质量不断恶化,部分养殖海域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甚至不健康状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11-13]。因此,以昌黎县海水养殖区为例,基于2000—2018 年养殖区水质监测结果,研究长期海水养殖对海域水环境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昌黎县海水养殖区面积和产量数据来源于2000—2018 年河北省水产统计年鉴。为分析水质变化,于2015—2018 年每年8 月对养殖区表层水水质进行监测,共设置19 个站位,主要监测指标为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氮磷比(N/P)等。此外,具体监测了无机氮中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含量变化。同时,采集河北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2000—2014 年每年8 月对昌黎县养殖区的水质监测结果,仅保留与2015—2018 年监测站位相同站点的监测数据,用于分析2000年以来养殖区水质的变化,其他数据予以剔除。

1.2 监测分析方法

2015—2018 年每年8 月对昌黎县海水养殖区表层(0.5 m)水质开展实地调查监测,水质监测的采样及分析方法均按国家标准海洋监测规范执行。

1.3 数据分析

根据监测数据资料,计算2000—2018 年昌黎县海水养殖区表层海水各水质指标的均值,为识别养殖区水质对长期海水养殖活动的响应特点,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不同年份水质参数差异显著性、水质参数与养殖面及产量之间的关系。数据的统计分析主要通过SPSS 25.0 和Sigamaplot 14.0 软件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昌黎县海水养殖发展特征

由图1 知,2000—2018 年,昌黎县海水养殖区养殖面积和产量分别增加了223.61%和162.84%。2006年以前,昌黎县海水养殖面积基本维持在1.5 万 hm2以下,2007 年以后养殖面积快速增长,到2014 年养殖面积增长到4.2 万 hm2以上,此后海水养殖面积略有下降。从养殖产量看,波动比较明显,但整体上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2008 年以前,养殖产量基本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除2003 年),但在2009 年由于受石油泄漏事故及海水赤潮等因素的影响,养殖产量下降明显,直到2014 年以后养殖产量开始逐步恢复。

图1 昌黎县养殖区2000—2018 年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

2.2 养殖区水质变化

2006—2014 年,昌黎县养殖区海水中无机氮和硝态氮含量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其中无机氮的Spearman 相关分析,p=0.926,P<0.001,见图2(a);硝态氮的Spearman 相关分析,p=0.921,P=0.001,见图2(b)。2006 年之前,海水中的无机氮和硝态氮含量均保持相对稳定,2014 年后,海水中的无机氮和硝态氮含量有所波动。2008—2011 年,铵态氮含量快速增长,此后波动比较明显(Spearman 相关分析,p=0.849,P<0.001),见图2(c)。2000—2006年,昌黎县养殖区海水中的活性磷酸盐含量基本呈下降趋势;2006—2012 年,活性磷酸盐含量快速回升,在2012 年达到最高值,为0.078 mg·L-1,此后又开始呈现下降趋势(Spearman 相关分析,p=0.633,P=0.004),见图2(d)。2005 年之前,昌黎县养殖区海水中N/P基本维持在25 以下;2006—2009 年N/P 由56 快速增长到116,此后虽有所波动但基本保持在110~124(Spearman 相关分析,p=0.918,P<0.001),见图2(e)。

图2 2000—2018 年昌黎县养殖区海水水质指标的变化

2.3 水质变化与海水养殖发展的关系

为分析水质变化与海水养殖的关系,对昌黎县养殖区主要海水指标与养殖面积、养殖产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8 年,昌黎县养殖区海水中N/P 和活性磷酸盐含量随着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见图3。因此,海水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昌黎县养殖区海水营养盐状况有明显影响。海水养殖是海水中营养盐的一个重要来源,养殖过程中残余饵料、生物排泄物等大量残留在养殖海域中,成为养殖海域中有机物和营养盐的来源之一。氮磷比与养殖面积、养殖产量呈正向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较高。此外,海水中的活性磷酸盐含量,虽然与养殖面积、养殖产量也呈现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较低。相对于养殖过程中的含氮营养物质的使用量,磷的用量相对较低。此外,海水中磷的含量受浮游植物生长和海洋管控措施的影响更大。

图3 昌黎县养殖区水质参数与养殖活动的相关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对昌黎县养殖区海水中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PO4-P)、氮磷比(N/P)等指标及养殖活动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8 年,昌黎海水养殖区养殖面积和产量分别增加了223.61%和162.84%,尤其在2006 年以后,海水养殖业快速发展。2000 年以来,随着昌黎县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海水水质整体呈现出一定的退化趋势,具体表现为无机氮含量持续上升、活性磷酸盐(PO4-P)含量波动式上升,尤其是在2005 年以后,养殖区海水中N/P 升高了2~4 倍。相关性分析表明,昌黎县养殖区海水水质变化与海水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与氮类营养盐的变化关系密切。因此,今后需进一步探索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如科学设置养殖规模和密度、实施多营养级健康养殖模式、发展大型海藻养殖、实施生态修复等,促进昌黎县养殖区海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实现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养殖面积养殖区养殖业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广东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出苗量增长30%仍畅销!养殖面积、饲料容量再增!这条“网红鱼”开年拿下第一局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32万多亩养殖面积,产量全国第二!600多人共谋广西南美白对虾业的变革,这场盛会不简单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2020年山东省虾蟹类养殖产业 发展形势分析
2020年小龙虾养殖业的机遇与挑战
小种植、小养殖环境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