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老年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探究

2022-04-13□叶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代际老年人发展

□叶 骏

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020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64亿,占总人口的18.7%;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9亿,占总人口的13.5%。我国老年教育的需求量突破2亿人,全国只有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10万余所,老年大学毛入学率仅为4.1%,供需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还存在各地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发展瓶颈难突破等问题。

一、目前我国老年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有些地方政府对老年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还没有把发展老年教育纳入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教育规划和民生计划中,没有按照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理念来发展老年教育,没有纳入事业单位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相关经费投入的相关规划中。对鼓励民办老年学校及各类教育场所的建设缺乏重视,缺少相应的政策扶持及制度管理。另外,从宏观看,老年教育的主管部门依然不明确,上下不对口,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年教育发展。

(二)老年教育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形式比较单一

我国老年教育从教学方式到内容都具有“同质化”“单一化”等弊病,在考虑个体差异的针对性等方面较为欠缺。教学内容一般都以声乐、舞蹈、书画、摄影、健身、烹饪等为主,而对与老年人生活有密切关系的金融理财等内容涉及较少。老年教学对于“空中讲堂”、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不够普及。在教学方式上,主要是采取现场课堂教学为主的形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致使一些老年人,尤其是乡村的老年人,无法接受到丰富多彩的老年教育内容。

(三)老年教育从业人员短缺,人才素质偏低

发展老年教育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然而我国老年教育机构基本都是聘用的兼职教师。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快速来临,人才短缺问题日渐显露。虽然我国已有部分高校、中专开设了老年教育相关专业,但总体上尚未形成规模,特别是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尚处于摸索的初级阶段,我国老年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亟需完善。

二、后疫情时代老年教育现代化发展策略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到全球,形势严峻,各行各业都受到影响。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常态化,结合后疫情时代老年教育的发展,提出新的发展策略。

(一)调整老年教育的目标与功能

当前,我国老年教育以康乐理论为主导,注重丰富与满足老年人的文化生活需要、提高生活技能为目标,教育功能有些狭窄。

老年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帮助老年人建立对急剧变化发展的社会的一种适应力,能够以参与老年教育的学习成果为基础,积极地参与社会,谋求自我启发与能力增长,创造积极的生存空间,同时保持身心健康,谋求代际的交流与理解。

因此,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理念必须进一步改进和丰富,将积极老龄化理论、社会适应理论、社会参与理论等在老年教育理论中进一步突出出来。在加强老年大学,特别是以国家开放大学系统为支撑的老年开放大学建设的同时,对老年课程进行专业化设计,拓展社会参与能力和自我实现能力的课程,例如,根据疫情常态化的生活方式,注重专业护理、中医药养生、智能产品使用、网上生活等,特别是积极广泛调研后疫情时代老年人所关心的内容,提高相关社会参与类课程的比例,促进老年人通过学习提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为他们的社会再参与、再就业等打下基础。

(二)优化老年教育供给侧改革

目前,我国的老年教育是由政府主导,通过老年大学和老年开放大学体系提供教育资源和管理,同时以远程教育作为辅助。当然,街道社区以及乡镇也承担了一部分教育教学和培训工作。总的运行机制是通过政府进行资源供给和推行普及,但是责任部门之间却没有形成有效的配合。比如,各地由老干部局创办的老年大学和国家开放大学系统创办的老年开放大学并无交集、各自为战。而且,虽然有两个体系来办老年教育,却仍然存在“一座难求”、资源匮乏的现象。

因此,我国的老年教育应进一步统筹规划,由教育行政部门来主管,以老年开放大学体系为主线,优化原先条块分割、资源浪费等不良现象,改革老年教育供给侧,将多头的管理体制转变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以教育部门为指导,深入研究和运用积极老龄化理论等,要动员一切社会积极因素来有效参与。以政策与资金扶持,鼓励一些原创性、普及性和草根性的自发组织和民间组织参与其中,加强老年大学、老年开放大学进一步合作或融合,带动辐射周边的分校和社区老年学校建设。鼓励有条件的省(市)老年大学开办分校,大力发展社区老年学校,发挥社区文化养老作用,实现“2022年,全国县级以上城市至少建有一所老年大学”的目标。这样,才能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真正履行教育养老的职责,使老年教育更加规范有序。

(三)构建多元化老年教育发展模式

1.建立“养教用”三者有机结合的现代化老年教育模式

建立“养教用”相结合的老年教育模式,是指活到老,学到老,以学养老,学以致用,老有所为。不是消极地在退化中老去,而是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对待衰老,充分保障老年人的尊严与生命质量。以能否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及提高其社会人文素养,提升晚年生活质量为评价标准。特别是对老年人进行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后,为他们提供实践或继续工作的机会。

老年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以及满足其文化生活需求,已经成为老年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打破传统思维,将“养教用”三者结合的现代化理念融入当前的老年教育中,是构建多元化老年教育模式的策略之一。“养教用”三者结合是老年教育的根本所在,可以更好地实现老年教育的最终目的。

老年教育主要是通过老年大学(学校)、养老机构、社区来完成的,政府对老年教育机构给予的相关政策等方面的扶持是实现老年教育“养教用”三者结合的根本保障。首先,社区可以与当地高校建立长久的帮扶机制,通过高校的相关专业对社区老年教育进行专业帮扶指导,并创建康复护理、心理咨询、艺术等专业的教育实习基地,全面推进和提高社区老年教育向高水平、多样化的工作发展,在相关专业学生的帮助下,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满足当前老年人的文化需求,提高其幸福感。其次,政府或教育部门可以对老年大学及养老机构等进行多元化帮扶,通过定期向专业人员提供岗位培训等方式,帮助其提高业务水平,满足当前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文化及心理健康等需要,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增强他们的幸福感。

2.发展“互联网+”老年教育模式

近年来,“互联网+”在我国教育领域成为一种新常态,互联网与各种教育层次和形式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成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远程老年教育推进计划,探索以开放大学和广播电视大学为主体建设老年开放大学,开发整合远程老年教育多媒体课程资源。在老年教育领域,“互联网+”模式建构有着积极的观念基础与实践基础,特别是老年教育学习平台的建设应用、多媒体学习资源的建设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成为解决老年教育资源与老年教育需求矛盾的重要举措。

我们应该根据后疫情时代的特点,加大政策引导与投入力度,积极发展“云模式”,打造“空中课堂”。通过“互联网+”,实现各教学点与老年大学互联互通,在老年大学的各分校开展现场互动教学,老年远程教育实现能点播、能直播、能互动、能监控、能评价。不断深化老年教育实用性、个性化学习应用,积极增加更多符合老年人学习特点的“小、简、微、移”的学习资源;不断研究与加强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老年教育课程,研究与加强老年学员主动参与课程和资源建设的“双向互动”新机制,以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学习效果,实现让老年人满意的老年教育目标。

3.建立终身教育背景下的多样化教学形式

法国教育学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终身教育”理念,突破了正规学校的框架,把教育看成是人一生中不断的学习过程,是人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学习培养的总和,实现了从学前期到老年期的整个人生教育过程的完整统一。它包括了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形式,既包括正规教育,又包括非正规教育。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建立终身教育背景下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有利于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和生活意义,实现老年人精神及教养的富有化。

老年教育应该根据老年人特点,采取合理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一方面,可以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形式,该形式中教师主要通过各种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取知识,其主要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老年人的实际特点,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在保障“自主、自由”的原则下,开展互动式教学,通过传统教学形式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开展老年教育,鼓励学习者进行自我剖析,培养老年人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其生活质量。

(四)建立重视代际学习的老年教育新模式

代际学习可以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使其积极参与家庭和社区活动,有利于代际关系和谐,增进彼此交流,还能激发老年人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精神文化修养。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老年人与年轻人的代际关系问题更加明显,年轻人与老年人的认知、行为等差异程度进一步加大。通过代际学习,可以有效实现老年人对当前社会文化的新认知与新学习,达到终身学习的根本目的,实现对老年人的社会人文关怀。代际学习是老年人参与社会、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在代际学习的交流中,年轻人对当前新鲜事物及信息的掌握可以传递给老年人,促进老年人对现代社会信息的掌握和多元知识的学习,实现终身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老年人可以将自身的社会经验以及专业知识传递给年轻人,通过代际间的交流与沟通实现“互助学习”,从而将“互助文化”的教育理念融入老年教育中。社会历史发展是靠代际传承的,不同代人的相互学习与交流,以及优秀文化的传承,能够实现人类的共同进步,推动社会人文关怀氛围日益浓厚,不断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因此,充分发挥代际学习的优势,广泛开展代际学习项目,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代际学习促进老年教育发展的积极意义,让家庭、社区、学校、博物馆、图书馆等成为代际学习交流的场所。因此,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重视代际学习,改革传统的老年教育方式,是老年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安徽繁昌老年大学 强永明

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对老年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以结合疫情防控、重视康复护理、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等课程建设为基础,以“互联网+”“云模式”远程移动学习为主要手段,以合作办学和系统办学为依托,以海量数字化学习资源为保障,以构建多元化教育为新形式,以重视代际学习为新举措,加速推进老年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猜你喜欢

代际老年人发展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春节,代际弥合好时机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古巴代际权力交接受世界瞩目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