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联合医用控温毯对重症昏迷发热患者褥疮的预防效果

2022-04-13李慧

医疗装备 2022年6期
关键词:冰袋褥疮医用

李慧

福建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福建福州 350001)

褥疮是指皮肤及皮下组织长期受压引起的局部坏死性病变,多见于昏迷卧床患者。重症昏迷患者因中枢体温调节受损、感染等多合并发热,不仅增加了机体的氧耗及心脏代谢负担,还可因局部皮肤散热障碍导致褥疮的发生[1]。既往临床主要通过预见性护理识别具有褥疮风险的患者,评估后采取相应风险等级的针对体位、营养、皮肤等方面的预防措施,并采用冰袋、乙醇擦拭等方法进行控温干预,但降温效果不够稳定,部分患者经冰袋贴敷后仍存在发热情况。有研究采用医用控温毯对昏迷发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发现其较冰袋等传统干预方法的控温效果好,但对褥疮的预防效果仍不确切[2]。基于此,本研究探讨预见性护理联合医用控温毯对重症昏迷发热患者褥疮的预防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54例重症昏迷发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36~70岁,平均(53.82±7.49)岁;昏迷原因,卒中13例,脑外伤7例,尿毒症2例,肝性脑病4例,肺性脑病1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3~7分,平均(5.18±0.64)分。观察组男15例,女12例;年龄38~68岁,平均(53.41±7.82)岁;昏迷原因,卒中11例,脑外伤10例,尿毒症3例,肝性脑病2例,肺性脑病1例;GCS评分4~7分,平均(5.46±0.51)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昏迷患者,GCS评分[3]≤7分,存在高热(体温≥39 ℃)。排除标准:干预前已存在褥疮,患者家属拒绝参与研究,因骨折等导致翻身困难。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吸氧、补液等基础支持干预。

对照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具体如下。(1)风险评估:干预前,采用褥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Braden量表)[4]对患者进行褥疮风险评估,并根据得分进行针对性护理。(2)体位干预:建立翻身记录卡,护理人员每2小时调整1次患者体位,以免同一部位长时间受压,并密切观察受压部位皮肤状况,若存在皮肤变红,则缩短翻身间隔至每1小时1次,体位调整后对受压部位按摩5 min以促进血液循环。(3)营养干预:通过鼻饲管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早期(昏迷后6~12 h)可予以葡萄糖溶液,随后(昏迷后12~48 h)视患者耐受情况逐渐改为肠内营养制剂,保证滴注速度均匀,一般维持在25~50 ml/h,并预热至35~40 ℃,避免滴注速度不稳定或温度过低导致腹泻等。(4)皮肤护理:保证床单平整干燥,严密注意患者的皮肤状态,特别是受压部位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调整体位时避免拖动或推动动作以降低摩擦力。(5)降温干预:采用冰袋、冰帽等物理降温干预方法,将其放于患者额头、颈侧、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每2小时对冰袋进行1次更换,并根据控温情况及时调整冰袋数量及部位。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医用控温毯:选用FY-1008医用控温毯(上海福音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于监护床上铺控温毯并为患者佩戴包裹式水帽,连接仪器后设置液体温度为25~36 ℃,维持患者体温于36~37 ℃,每2小时调整1次患者体位,变换侧卧位时需调整患者身体冠状面与毯面角度在30°内,以增大皮肤与毯面的接触面积。

两组体温管理均干预至发热消退,其余护理措施干预至病情好转结束重症监护。

1.3 观察指标

(1)控温效果:干预后,每隔1 h检测1次患者的腋窝温度,记录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6、12 h后的体温水平,以及体温恢复时间(腋温≤37.2 ℃)。(2)褥疮发生风险:采用Braden量表评价两组的褥疮发生风险,该量表由护理人员根据感知、潮湿度、活动能力、摩擦力、营养摄取、移动能力共6个条目对褥疮风险进行评估,摩擦力条目计1~3分,其余每个条目计1~4分,总分23分,评分越高代表褥疮风险越小。(3)褥疮发生情况:Ⅰ期,皮肤完整,局部出现红斑,手指压迫3 s后仍不变白;Ⅱ期,皮肤存在开放性水疱或浅表溃疡;Ⅲ期,溃疡累及全层皮肤,皮下可见脂肪组织;Ⅳ期,存在组织广泛损伤坏死,可暴露骨骼及肌组织;不可分期褥疮,皮肤组织广泛坏死,基底部存在腐肉/焦痂等影响损伤深度判断;可疑深部组织损伤,局部皮肤完整或破损,皮肤呈紫色或褐色改变[5]。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控温效果比较

干预前,两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6、12 h后,两组体温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控温效果比较

2.2 两组褥疮发生风险比较

干预前,两组Braden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 d后,两组Braden量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Braden量表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褥疮发生情况比较

干预10 d内,观察组褥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褥疮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重症昏迷发热患者病情往往较难控制,如受到持续高热影响,将引发褥疮、感染、器官功能受损等不良事件,可能因此延缓预后康复进度。此外,昏迷患者因需长时间卧床,机体与床面接触部位受压,可致受压部位皮肤损伤及毛细血管破裂进而引起褥疮,加之患者营养缺乏导致机体氮平衡受损,蛋白质及脂肪合成降低,使受压部位缺乏足够的肌肉及脂肪保护,从而导致褥疮的形成,而接触部位因散热不良可使皮肤温度升高,汗液分泌增加,导致局部皮肤潮湿,角质层防御能力下降,亦易引起皮肤损伤及褥疮[6]。既往体温管理护理方案中,物理降温措施较解热剂、冬眠合剂等药物控温方式具有不良反应少、维持时间长等优点。但冰袋、冰帽等传统措施的控温效果不稳定,部分患者经干预后仍存在高热不退的情况[7]。因此,应继续探寻有效的控温方法,以降低氧耗,延缓中枢损伤。

医用控温毯仪器内置压缩制冷机及电加热系统,可根据设置对机箱内液体进行升温或降温处理后将其注入控温毯来调节患者的机体温度,从而实现控温的目的;该仪器操作方便快捷,可由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体温自主设置目标温度。与冰袋贴敷相比,医用控温毯可操作性更强,温度控制更精准,且可避免冰袋连续更换,减轻护理工作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6、12 h后,两组体温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 d后,两组Braden量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0 d内,观察组褥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其原因为,既往临床利用冰袋等贴敷于体表仅可使患者局部皮肤温度下降,控温效果不稳定,而医用控温毯与患者皮肤接触更充分,明显增大了散热面积,从而达到稳定降温的效果;此外,由于冰袋温度较低,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空气遇冷凝结,进而使局部皮肤及床单更潮湿,增加褥疮发生风险,而医用控温毯相较冰袋控温效果更好,可通过毯内循环液体流动带走受压部位多余热量,防止局部皮温上升及汗液分泌,且体温降低可抑制受压部位的组织代谢水平,并降低耗氧量,改善缺血缺氧状态,进而防止组织损伤,减少褥疮的发生。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联合医用控温毯可促进重症昏迷发热患者体温恢复,并将其维持于正常水平,同时可明显降低褥疮发生风险,进而预防褥疮的发生。

猜你喜欢

冰袋褥疮医用
我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对策研究
医用耗材管理的创新路径选择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热湿舒适性主动式改善方法研究
家里多余的冰袋怎么处理
保鲜冰袋安全吗? 用完之后怎么扔?
选用褥疮垫,视病情而定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
治疗褥疮小偏方
中药外用防治褥疮
卧床患者要做好褥疮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