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裂隙系统下接触广角镜辅助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2-04-13潘毅溢谢倩曹菲夏艳竹
潘毅溢,谢倩,曹菲,夏艳竹
辽宁省沈阳市兴齐眼科医院眼科 (辽宁沈阳 110000)
巩膜扣带术是临床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患者的经典术式,可有效封闭裂孔,复位视网膜,提高患者视力[1]。但以往常在双目间接检眼镜辅助下进行裂孔定位、巩膜外冷凝等操作,术中所得物像均为倒像,且放大倍数较低,不易发现微小的视网膜裂孔及病变区域,不利于术者进行手术操作,易使术者产生疲劳感,降低手术效果,影响患者视力恢复[2]。因此,临床需寻找其他更加有效、方便的辅助工具进行手术,以增加手术视野清晰度,使术者能够更舒适地进行手术,进而提高手术效果。我院使用的蔡司显微镜配VISULUX系统不仅能清晰观察眼底病变,还能通过调节焦距、光源宽窄及放大倍率,清楚显现视网膜周边及细小病变,利于术者发现微小的视网膜裂孔及病变区域[3]。接触广角镜具有视野广、立体感强、受屈光间质影响小等优点,可清晰显示眼底情况,利于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4]。但关于显微镜裂隙系统与接触广角镜联合用于RRD患者巩膜扣带术治疗中的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显微镜裂隙系统下接触广角镜辅助巩膜扣带术治疗RRD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RR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42~67岁,平均(54.53±3.16)岁;病变部位,左眼19例,右眼24例。试验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43~66岁,平均(54.48±3.12)岁;病变部位,左眼21例,右眼2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标准》[5]中RRD相关诊断标准,且经眼底镜、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检查确诊;单眼病变;于我院首次完成巩膜扣带术治疗,且术后获得1个月随访;裂孔长径≤1个视盘直径;病历资料完整,包含本研究所需资料。排除标准:合并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影响屈光介质的眼部疾病;合并严重的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存在晶状体浑浊、角膜浑浊或玻璃体积血等影响眼底观察的情况;RRD复发;合并葡萄膜炎或脉络膜脱离。
1.2 方法
对照组行双目间接检眼镜(苏州六六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 YZ25C)下巩膜扣带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行球后麻醉及球结膜下浸润麻醉,对患眼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后,先沿角膜缘剪开环形球结膜,分离筋膜与巩膜连接处,放置直肌牵引缝线;于双目间接检眼镜下寻找并确定视网膜裂孔及变性区,并对视网膜裂孔及变性区进行冷凝封闭处理;若视网膜下积液较多,可先将积液穿刺放出后,再进行光凝处理,放液时,需避开冷凝与裂孔部位;然后用5-0号涤纶缝线预置巩膜外加压缝线,并根据裂孔形状、大小、分布情况选择并放置合适的环扎带及加压块;再结扎外加压块预置缝线,收紧并固定缝线,根据患者眼压及眼底情况适当调整缝线松紧程度;最后用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查裂孔位置、加压嵴的宽度与高度、放液口处视网膜有无医源性出血、裂孔及嵌顿,确认无误后,拆除直肌牵引缝线,缝合球结膜切口,包扎术眼,完成手术。
试验组行显微镜裂隙系统(上海博览光电仪器有限公司,注册证号 沪械注准20212160127,型号 BL-2000A)下接触广角镜[德国奥古陆斯光学仪器公司,注册证号 国药管械(进)字2001第2220504号,型号 BIOM II]辅助巩膜扣带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行球后麻醉及球结膜下浸润麻醉,对患眼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先沿角膜缘剪开环形球结膜,分离筋膜与巩膜连接处,放置直肌牵引缝线;然后在显微镜裂隙系统辅助下放置接触广角镜,调整显微镜焦距,寻找并确定视网膜裂孔及变性区;再在显微镜裂隙系统及接触广角镜辅助下对视网膜裂孔及变性区进行光凝封闭,穿刺引流视网膜下积液,并行加压、环扎处理,方法同对照组;最后在显微镜裂隙系统及接触广角镜下检查裂孔位置、加压嵴的宽度与高度、放液口处视网膜有无医源性出血、裂孔及嵌顿,确认无误后,拆除直肌牵引缝线,缝合球结膜切口,包扎术眼,完成手术。
术后,两组均常规使用抗炎滴眼液治疗。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手术成功率。手术成功率评估标准:术后随访1个月,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标准》[5]中的疗效判断标准相关内容评估两组的视网膜恢复情况,痊愈,裂孔完全封闭,视网膜完全复位,视力好转或保持原有水平;好转,裂孔完全封闭,视网膜部分复位;无效,视网膜未复位;手术成功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
试验组手术时间为(49.21±5.29)min,短于对照组的(58.27±6.7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09,P<0.001)。
2.2 手术成功率
试验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
3 讨论
传统进行巩膜扣带术时,术者常使用双目间接检眼镜观察患者眼底,但双目间接检眼镜无法提供正立的视网膜图像,且缺乏照明装置,不利于术者观察视网膜病变细节,可影响手术操作及手术效果,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6]。因此,临床需对手术设备进行改进,以提高手术视野清晰度,促进手术顺利进行。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显微镜裂隙系统的照明由显微镜提供,可为术者观察患者眼底提供充足的光线,配合显微镜变焦便于术者发现患者眼底的微小病变,继而为后续进行手术操作提供清晰的视野,促进后续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从而缩短手术时间;而接触广角镜观察范围较为广泛,在小瞳及角膜浑浊等复杂条件下仍可获得较清晰的广角手术视野,无需频繁更换视角,有利于减少传统双目间接检眼镜因频繁更换术者位置所造成的时间浪费,从而缩短手术时间;此外,接触广角镜配合显微镜倒像系统所获得的视网膜图像为正像,且可任意调节放大倍数,便于术者清晰观察患者眼底情况,精准定位裂孔位置,准确控制光凝程度,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术后视网膜恢复;将显微镜裂隙系统与接触广角镜联合辅助巩膜扣带术治疗RRD患者,可增加手术视野范围,提高手术视野清晰度,便于术者准确进行手术操作,继而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纳入病例的数量较少,且未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今后还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综上所述,与双目间接检眼镜下巩膜扣带术相比,显微镜裂隙系统下接触广角镜辅助巩膜扣带术治疗RRD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手术成功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