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期特稿作者简介

2022-04-13

关键词:社会学社会科学古典

景天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科学家。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研究》主编,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社会与法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兼任山东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兼职讲席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学院等多所高校兼职教授,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研究专业委员会荣誉理事长,中国社会思想史专业委员会荣誉理事长,时空社会学专业委员会荣誉理事长;曾任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1998—2005年),国际社会学会(IIS)副会长(2001—2005年),宋庆龄儿童基金会理事,全国社会福利协会理事,全国社会服务协会理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北京市政府参事,《社会》编委会顾问,《社会学评论》编委会顾问,《探索与争鸣》等杂志编委。

主要研究领域:社会发展理论、福利社会学、时空社会学、中国社会学史。独著:《打开社会奥秘的钥匙——历史唯物主义逻辑结构初探》《社会认识的结构和悖论》《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底线公平:和谐社会的基础》《中国社会学溯源论》(即出)等;合著:《中国社会发展观》《社会哲学导论》《中国社会发展与发展社会学》《改革开放新阶段》《基础整合的社会保障体系》《福利社会学》《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和制度》《普遍整合的福利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福利社会》《时空社会学:理论与方法》《中国社会学:起源与绵延》;主编:《现代社会科学基础:定性与定量》《发展社会学》《时空社会学译丛》(十册)、《时空社会学:拓展与创新》《时空社会学:记忆与认同》《中国社会学史》(第一卷“群学的形成”);主编外文学术著作:Social Change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Aging Weifare and Social Policy ,China and the Nordic Countries in Comparative Petspective。

学术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论文《论社会科学基础》《社会科学现代化的观念前提和技术基础》,在《哲学研究》上发表论文《历史唯物论的逻辑起点》《唯物史观的理论与实践》《论作为哲学概念的劳动》《关于社会系统稳定与调节的对话》《社会实践的整体性和科学研究的综合性》《科学思维与哲学思维比较研究》,在《社会学研究》上发表论文《中国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底线公平与社会保障的柔性调节》《超越进化的发展》《论群学复兴——从严复“心结”说起》,以及在《社会学评论》《探索与争鸣》《社会科学战线》《人文杂志》《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西北师大学报》《思想战线》等杂志发表论文约100篇,30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

刘小枫,1956 年生,重庆人。1986 年以《诗化哲学》蜚声学界,1988 年发表《拯救与逍遥》,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3 年取得瑞士巴塞尔大学博士学位,受聘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文艺学学科带头人。自1993 年起,先后承担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兼任教授/兼职博导(1994—2003),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1993—2002),牛津大学出版社(中文学术出版)顾问(1995—2002),中国现象学学会执行委员(1995—2001),香港现象学学会秘书长(1995—2001),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古典学专业委员会会长、总顾问(2011—至今)等学术兼职。

刘小枫教授迄今出版以《海德格尔与中国》《以美为鉴》《巫阳招魂》《百年共和之义》《拥彗先驱》《施特劳斯的路标》《共和与经纶》等为核心的学术专著(文集)三十余种,编修《凯若斯:古希腊语文读本》《雅努斯:古典拉丁语文读本》,选编并组译《20 世纪宗教哲学文选》《舍勒文集》《德语美学文选》《施特劳斯与古典政治哲学》《施米特与政治法学》《古典学与现代性》《从普遍历史到历史主义》《西方古代的天下观》等百余种,主要译著《柏拉图四书》;创设并主持古典学术集成“经典与解释”丛书、CSSCI 中文来源集刊《经典与解释》和古典学刊《古典学研究》,现已出品六百余种,影响被及多个学术领域。主要从事古典诗学、古典政治哲学、比较古典学研究。

代表性论文有:(1)《成为〈水浒传〉的高明读者可能吗》,《江汉论坛》2013 年第6期;(2)《普罗米修斯神话与民主政制的难题》,《学术研究》2016 年第7 期;(3)《兰克的〈世界史〉中为何没有中国》,《中国文化》2016 年春季号;(4)《新史学、帝国兴衰与古典教育》,《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9 年第1 期;(5)《从“轴心时代”到“天下时代”》,《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年第5 期;(6)《安德里亚与17 世纪的“玫瑰十字会”传说》,《江汉论坛》2019 年第9 期;(7)《美国“遏制中国”论的地缘政治学探源》,《国外理论动态》2019 年第10 期;(8)《全球史与人文政治教育》,《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0 年第2 期;(9)《尼采、布克哈特与人文教育的后现代困境》,《全球教育展望》2020 年第7期。

猜你喜欢

社会学社会科学古典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怎样读古典诗词?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孤独、无奈与彷徨:“空巢青年”与“独居青年”的社会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