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内科临床型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及探讨

2022-04-13温跃强梁剑波詹俊琳王泽彬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肾内科导师课题

温跃强,梁剑波,詹俊琳,王泽彬*

(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广东 广州510260;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广东 广州510260)

自2015 年国家全面推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1]以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在三年的硕士培养阶段能够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且毕业时对课题和发表文章要求较小,毕业能够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硕士学位证》,客观上有利于毕业后的招聘,因此受到了很多本科生的追捧。由于专业型研究生需要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因此3 年的研究生课程设置是按照规范化培养为核心,基础课程及实验只能够围绕临床工作来进行设置,导致研究生以学习临床知识为主,对科研并不熟悉[2]。但是,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质量最重要的体现,它是一个研究生在专业方面中,能以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对未知领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可反映其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临床科研能力是促进医学研究发展,提高医疗水平的重要因素。研究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未来的主力,是国家重点培育对象。国家不仅希望培养能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医务人员,还希望培养出有较强临床技能同时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及创新思维的高层次人才[4]。如何解决临床型研究生“临床”与“研究”这一矛盾共同体,对于我国医疗事业的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见图1)

1.1 时间问题

目前阻碍临床型研究进行科研能力培养的最大问题就是科研时间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科研工作是一项需要进行文献查阅和思考,并且需要参加相关的科研研讨会才能够理清思路的工作,现在临床型研究生的设置是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行的,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临床患者的管理和病历书写,而且需要参加非常多的临床教学活动,导致实际能够应用到科研的时间非常有限。

1.2 空间问题

临床型的研究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本科室外轮转,每个科室都有自己的要求和教学安排,研究生在三年的培养中,能够轮转到本科室的时间大概只有6个月。如果本科室有科研相关的讲座或会议,研究生需要向轮科科室请假才能够回来参加,导致的很多时候缺席本科室的科研会议。不能够持续参加科研会议就会导致研究生对本科室正在进行的课题研究不能进行深入的理解,不能进行相关后续的科研工作,同时也给导师的研究计划带来非常大的困扰,所以,这也是研究生导师目前遇到的一大难题,就是难以招收学术型研究生,但是临床型研究生又不能有效的参与课题的研究。

1.3 研究生自身问题

大部分专业型研究生过分偏向于对临床能力的锻炼而忽视了科研能力;只关注目前毕业和日后找工作的问题,他们不够重视对自身的素质提高,发文章也只是能达到毕业要求即可;再次,大多数研究生接受的科研训练不足,这是因为在本科的时候并没有太多与科研相关的训练,研究生对科研没有充分的了解,对科研有一定的距离感;还有,部分研究生是缺少培养科研能力的方法,他们重视书本学习,缺少科研实践,缺少动手的能力;但是即使他们重视书本学习,但是他们的专业理论水平仍较低,不能结合临床实际,对疾病的认识仍不够深刻,导致其很难对科研课题的开展有自己的见解。

1.4 导师问题

就导师而言,部分临床型研究生导师存在错误认知,他们认为专业型研究生应该以临床为主,过分关注对临床能力的培养;同时他们还认为科研应该是学术型研究生的发展方向,而未能重视对科研能力培养。

1.5 思想导向问题

研究生对于科研的重视程度与入学教育有莫大的关系。目前研究生的入学的教育中并没有科研能力重要性的相关课程,仅仅是研究生根据导师要求选修部分科目。对于刚刚进入研究生学习的研究生而言,大部分人对于科研其实并没有相关的概念,很多研究生是怀着“导师要求什么我就学什么,只要能够顺利毕业就好”这些思想,并没有意识到研究生阶段对科研能力的培养对以后个人的发展,医学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如何培养肾内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虽然各大高等医学院校也已经意识到临床型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问题,也有很多相关的研究和教学改革在医学院校中进行中,以解决临床与科研相矛盾这一问题。但是,总体的改革效果是不理想的。

从以上存在的问题出发,各高等医学院校也制定了相关的政策[5,6],以解决临床型研究生科研能力不足的问题,但是取得的效果欠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各个高校只能够根据国家的政策制定培养方向和符合大部分研究生的课程,从宏观方向制定相关政策,并不能够完全解决临床型研究生培养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认为,临床型研究生培养的其他方面问题均需要各个临床科室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研究生培养计划。近年来,肾内科专业学位型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是我国肾脏病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7]。本科室结合肾内科本身的特点,摸索出一套比较适合肾内科临床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的方法(见图2),近5 年来,本科室的研究生每年都能在SCI 杂志上发表相关文献2~3 篇,目前为止,本科室临床型研究生累计发表SCI 文献8 篇[8-15],影响因子累计十多分,并且有2 名临床型研究生获得“广东省优秀研究生”称号,2 名临床型研究生获得2020 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图2 根据肾内科专科特色,全方位提供临床型研究生科研能力

2.1 结合肾内科临床专科的特色,确定研究方向

专业性研究生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在培养临床能力的同时,树立起明确的科研意识,科学制定培养方案[16]。肾内科与其他专科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有大量的透析患者,不管是血液透析还是腹膜透析,这些患者非常固定,依从性非常好,临床资料相比其他患者较为完善,追踪随访较为容易,患者及家属也比较配合。因此本专科的专业型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一直定位于透析方向,节省了研究生在选题方面的时间,做到了从入学就有了科研方向,在选择课程的时候做到了有的放矢,安排与科研相关的基础课程,如临床试验设计、流行病学、统计学分析、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等[17]。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以及科研思维。通过提前设定研究方向,将以前内容灌输式教学改为研讨式教学,在进行基础课的学习过程中,同时参与目前本科正在进行的课题研究(本科室的课题研究均有延续性),这种研讨式的教学为研究生提供科研和创新思路[18];不仅传授知识本身,还传授知识的获得、对知识的运用和反思等方法[19],从而培养研究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个过程培养了研究生建设性思维,以及自学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2.2 成立科研小组,举办线上科研会

在科研过程中,集思广益是非常重要的,多种研究方向经常在临床科研讨论中获得灵感。本肾内科从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后就组织成立科研小组,包括导师、有丰富科研经验的医师和护士及各级研究生等人。通过小组内进行文献分享、知识学习、课题的探讨、实验设计。本科研小组每周固定于周三晚上7~10 点在进行一次文献分享和学习,利用微信、腾讯会议等软件进行线上科研会,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时间和空间限制而不能参会的问题。科研会了解关于肾内科的最近研究动态,同时可以引起研究生的思考,启发他们的想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找到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研究小组所选择的课题以透析患者的相关临床研究为方向,所选的课题贴近临床,在这个共同讨论的过程中,能够极大的激发研究生们的研究兴趣。例如学术交流、学校科研项目申报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20]。导师安排学生多参加与自己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讲座,在讲座中学习别人的科研思路和科研经验,从而培养自己的科研思维[7]。也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设立的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等[21],训练学生熟悉项目撰写和申报流程,锻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研究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在各种交流学习会上积极进行交流汇报,展现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听取别人的意见[3],进而改进自己。

2.3 加强导师和研究生的沟通

好的导师对于培养优秀研究生非常重要,导师给予的指导对学生更有针对性,从而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从而进行改进[4]。尤其是刚参与研究的学生,思维和方法尚未成熟,出现失败时导师应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让研究生可以找到问题所在并找准前进的方向,还应给与适当的安慰和鼓励,避免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因为困难减弱,逐渐促进其科研思维的形成和完善。其次,导师是该研究领域的专家,他们往往能敏锐地察觉到该领域的最前沿的热点问题,从而指导学生关注需要学习的方向。最后,导师也可以通过沟通了解学生,让他们可以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了解他们的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听取他们的可行性分析并予以评估,对他们可行的创新探索给与肯定和支持,不可行的想法给与纠正或修改意见。本肾内科的导师非常重视与学生的交流,从进入研究生学习的课程选择,课题研究方向,定期文献阅读会,课题汇报都进行相关指导,并指定导师组中的成员对研究生进行定期指导。在导师的指导下,本科室的研究生都能够非常快的找到研究方向,即使在非肾内科临床工作中也能够注意到与自身研究方向相关的切入点。例如本科室一位研究生在心血管科轮科时学习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百分比与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有相关性,立即联系到自己的研究方向:尿毒症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相关危险因素,查阅相关文献后发现该方向较为新颖,就将指标放入研究中,最后通过了导师组的同意,开展相关性的研究,并被评为优秀研究生。

2.4 把医学研究结合到临床实践,科研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临床实践

科研离不开临床,临床科研最终的目的是为临床服务的,是为了解决临床上存在的问题,提高临床水平和患者的生活质量[7]。而且,现有的制度决定了专业学位型硕士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临床,如果让他们进行基础实验的课题,对于专业型研究生基本不可能实现。所以本科室从一开始就从临床出发,选择与临床相关的课题。研究生们需要掌握临床试验的基础知识,包括临床试验设计、常用的统计模型。对于我们肾内科的研究生,我们要求他们掌握肾内科临床知识,结合在肾内科临床工作上遇到的问题,查阅文献,提出科学问题,然后能够设计课题,并在导师和具有丰富临床科研经验的老师指导下修改研究设计,最后开展课题研究。

2.5 以学生为主进行课题研究

鼓励研究生多阅读与肾内科相关的文献,使研究生通过文献掌握临床研究最前沿、最先进的观点和技术[20],开阔临床视野,并且通过综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归纳总结。研究生通过查阅文献发现问题,然后与导师进行讨论交流。研究生可以根据讨论找到适合的切入点,选择课题,进行科研设计,开展课题研究。而等研究有一定的成果之后,也应由研究生进行论文的撰写。研究生写作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应及时和导师沟通讨论,在导师的指导下多次反复琢磨、分析、综合,最终经过多次修改写成论文。之后再进行投稿,在投稿过程中积累经验,根据编辑和外审专家的意见和导师进行讨论,并对自己的论文再次修改,直到发表成功。在这个过程中导师应该以学生为主,加以引导,培养学生对科研能力的掌握。经过以上的科研能力培养,有利于研究生科研思维的培养,并使得研究生毕业后具有一定的科研方向,为日后的临床能力,科研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论

总之,培养熟练掌握本学科的临床知识、临床逻辑思维能力和具有一定的临床科研能力的肾内科医学研究生还任重道远,还需要学校、导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校要为导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科研平台;各个专科通过将专科特点与研究生培养计划相结合,制定适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和教导研究生,能够在保障临床型研究生完成国家培养计划的同时,提高其科研水平,为其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肾内科导师课题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肾内科的应用分析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不忘的初心 永恒的课题
怀孕后患慢性肾炎怎么办?
导师的猫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肾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研”
和谐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