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口鱼室内工厂化养殖饲料中蛋白质适宜含量试验
2022-04-13陈畅
陈畅
(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2)
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隶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马口鱼属。马口鱼喜低温流水环境,肉食性,常捕食小鱼和水生昆虫,性凶猛,为山涧溪流小型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鲜美,富含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因而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目前,市场供应的马口鱼基本为捕捞的野生资源,价格为50~60 元/kg。马口鱼为福建的名优土著鱼类,养殖有可观的经济效益,适应能力强,易养殖,适合土池、水泥池和工厂化循环水等不同的养殖模式,其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和市场前景的养殖品种。
目前,在马口鱼养殖示范与推广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技术难点,如人工养殖模式与技术处于探索阶段,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研究也尚在研发阶段,这些问题制约着该品种的产业化开发进程。“十四五”期间,福建省也将马口鱼列为淡水名优养殖品种,推进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开发。2021 年4 月至7 月对自繁的马口鱼越冬苗开展了室内工厂化养殖试验,筛选了其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含量,以期为马口鱼的人工养殖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时间与地点
于2021 年4 月9 日至7 月8 日在南平市顺昌县兆兴鱼种有限公司开展。
1.2 养殖池的准备
选择塑料保温棚内的4 个圆形纤维玻璃钢桶(1 号—4 号),每个圆桶的内径 3.0 m,高 1.2 m,水深0.7~0.8 m,有单独的进排水系统和微孔增氧设施。对应投喂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0%,43%,46%和49%,饲料购于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每个桶设4 个重复。
1.3 苗种放养
于2021 年4 月9 日放养马口鱼苗种,苗种为养殖场上年度人工繁育的秋苗,其体型均正常,规格相近,体质健壮且游动状态较好,每个圆桶放养450 尾,共放养7 200 尾。苗种初始平均体质量为4.96 g,平均全长为9.08 cm,放养前用0.3%的盐水及0.5 mg/L 聚维酮碘浸泡 2 d,以杀死鱼体表的病原体。苗种放养初期加盖遮阳网,防止马口鱼跳出养殖桶,直至其适应环境后拆除。
1.4 饲料投喂
于每天 08:30 和 16:30 各投喂饲料 1 次,投饲量为鱼体质量的3%~4%,同时使用益生菌制剂和多维等添加剂优化马口鱼肠道微环境,促进其健康快速生长。
1.5 日常管理
安排固定人员专门管理,观察马口鱼活动情况,发现有浮头及其他异常现象,及时采取措施。养殖过程中每天定时换水和排污,换水量要>40%,并及时将桶中残饵和粪便排出,以维持水质稳定。每天坚持测定水温、溶解氧和pH 值等指标。试验期间,养殖桶水温控制为 21.0~28.5 ℃,ρ(溶解氧)为5.0~7.0 mg/L,pH 值为 7.0~8.5。
1.6 病害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定期抽样解剖,检查是否有寄生虫病和其他病害发生。马口鱼对水质要求较高,每日换水并检测水质,以防出现亚硝酸盐氮中毒等现象。试验期间没有发现严重病害,出现过少量车轮虫和指环虫等寄生虫病。
2 试验结果
试验结束并停食24 h 后,称量各桶马口鱼的总体质量,并抽样测量马口鱼规格。结果显示,整体上,马口鱼生长速度较快,达到了商品鱼规格。随着饲料中蛋白含量的升高,马口鱼生长速度也相应提高。投喂蛋白含量为49%饲料马口鱼生长速度最快,体质量日增加150 mg,饲料系数最低,为1.28,但该蛋白质含量的饲料成本较高,因此,该组马口鱼体质量增加1 kg 所需饲料成本最高。饲料蛋白质含量为46%试验组马口鱼生长速度次之,体质量日增加147 mg,其他2 个组马口鱼生长速度较慢。综合考虑生长速度与养殖成本,蛋白含量为46%的膨化配合饲料适宜养殖生产(表1)。
表1 马口鱼配合饲料室内工厂化养殖结果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饲料价格不断上涨,马口鱼养殖的饲料成本占养殖总成本的60%~70%。马口鱼属凶猛型的肉食性鱼类,较贪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对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要求较高,需选择高标准且高质量的饲料,以保证其生长需求。筛选适宜蛋白质含量的饲料,能节约养殖成本,又能提高饲料中蛋白质利用效率,从而提升养殖效益。试验初步探索了马口鱼室内工厂化养殖,相较于传统的土池养殖,养殖条件及成本可控,并提高了苗种的放养密度,因此该养殖模式可行,值得推广。此外,在马口鱼的养殖中综合考虑生长速度和养殖成本,蛋白含量为46%的膨化配合饲料适宜养殖生产。
目前,马口鱼成活率无法保证是其养殖的最大问题。其原因主要包括:(1)马口鱼亲鱼种质存在退化现象,且尚未对其进行定向选育和遗传改良,导致苗种畸形率较高;(2)马口鱼性情凶猛,易出现跳跃等应激反应,导致损耗较为严重;(3)在饲料投喂不足的情况下,马口鱼规格差异较大,易出现互相残食现象。试验中马口鱼成活率较低,主要与养殖水体积小、水环境质量变化较大、鱼体生理状况较差、体质较弱等有关。建议对现有的品种进行改良,提升繁育与养成示范技术,开展精准投喂策略和病害防控等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