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2022-04-13李春梅
李春梅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应加强对各类传统文化的开掘与借助,并以学生实际为基础,通过各类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学生近距离感知、体味、了解传统文化创设条件。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洗礼下,领悟华夏先辈的思想智慧与劳动结晶,从中汲取养分,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塑造。同时,借助传统文化感召作用的发挥,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信力,拓宽认知视域,丰富人文涵养,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与积极的人生态度。
历经数千年岁月洗礼,华夏民族之所以依然傲立世界民族之林,这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不可分割。而在本质上,传统文化则有着洗礼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思想、提升学生意识的作用。而且,传统文化更是提升学生人文涵养、拓宽学生认知视域、丰富学生认知积淀的主要途径。同时,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所选用的传统文化课文、案例、美文等也日渐丰富,其在一定程度上将语文学科变成了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与阵地。这使实现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的融合,具有很强的必要性与现实性。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应以学生认知实际与具体教学内容为辅助,加强对各类传统文化资源、素材、元素的整合、开掘、借助,使传统文化紧密融合至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从不同领域实现对学生良好思想认识、积极人生态度、正确价值观念的培育,并借助对学生日常生活中各类传统文化要素的利用,使传统文化渗透与学生认知发展需要深度融合起来,帮助学生客观审视传统文化在自身人生成长、发展领域的意义与价值,并全力投身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凸显小学语文的育人价值与教育功能,帮助学生开启全新认知发展旅途。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积累沉淀下来,对国民的精神气质影响深远。随着经济社會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却逐渐受到冷落,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濒临消失的危机。在这样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人呼吁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教育也有必要承担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与此同时,当前国家对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还要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将传统文化与语文知识相融合,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丰富教育素材、资源、案例等,既拓宽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路径,又提升了学生的人文涵养。可以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洗礼与感召下重拾民族文化自信力,进而积极投身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并在语文知识与传统文化之间找到平衡点,获得语文素心素养的深度培育。
(一)可以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涵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可供开掘的传统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其可以在不同角度对学生开展引导与浸润。而通过对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的充分借用,可以切实丰富语文教学内涵,进而让学生在深度学习如古诗词、文言文、成语、俗语等知识中丰富自身文化底蕴,塑造自身人文情怀。而且,由于很多传统文化素材均源自现实生活,以致其可以在语文与生活之间架设互通桥梁,为拓宽小学语文视域铺设了道路,且对学生深层次、全方位、多视觉地了解华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提供了助力,更为学生健全人格培育与完备认知体系构建夯实基础。
对小学生来讲,语文是相对复杂的课程,而且注重长时间的积累,由于语文成绩提升很慢很难,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甚至不愿意在语文课程上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通过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章、名人名言等,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语文学科的魅力和精髓,更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二)可以提升小学学生人文涵养
如果仅仅从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出发,学生只要不断夯实生字、词汇、句式、修辞等方面的语文基础知识,但从素质教育的阶段性任务和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来看,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有效地发挥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给学生拓展更多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增强语文知识储备。传统文化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人文涵养,还蕴涵更为丰富的德育、智育、美育、情育元素。如勤俭节约、孝顺仁爱、尊敬师长、刻苦奋斗等美好品质,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给予熏陶与感染,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与了解、感知与体味中获得健全人格的培养。而且,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优质思想、人文情怀、道德要求等,在新时代的今天依然具有很强的感召力与适用性。其充分说明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更为重要的是,新时代的每一个未来社会建设者都承载着传承华夏优质文化的使命。而传统文化的渗透,为学生积极传承传统文化提供了助力。
(三)可以凸显小学语文德育效能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性,使其在德育、美育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传统文化的渗透,则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多元的认知体验,使其在传统文化素材的洗礼与浸润下,逐步丰富自身认知体验,在传统文化中吸纳优质思想、经验,获得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语文教学是一项循序渐进的课程,很难通过短时间的突击和强化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通过一种媒介和载体,让学生不断地接触语文知识,接受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逐渐获得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打牢语文教学的基础。而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就可以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很好的辅助和强化,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和领悟语文教学知识和内容。而且,在传统文化无声无息的感染下,源自学生思想认识、人生定位、价值观念、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问题也会慢慢得到化解,更利于其健全人格的塑造。此外,传统文化与语文学科的结合,必然使德育的开展更为深入高效,更利于学生传统文化传承意识的增强。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结合小学生在生活经验、认知能力、思想认识等方面的现状,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必须以学生实际为基础。结合不同教学内容,就最为贴近学生“最近发现区”的传统文化元素予以高效开掘、充分借助、有效利用,以帮助学生在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深层次了解传统文化中获得认知能力提升与发展需要满足。
(一)适时构建校本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精髓
作为践行传统文化渗透的主导力量,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与责任,并根据学生认知特性与具体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近距离去接触传统文化、深层次去感知传统文化,进而慢慢体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其充分融入语文学习领域,获得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切实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并根据学生认知现状与发展需要,科学设定各类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近距离了解当地的地域风俗、文化资源、传统节日等。并根据活动主题,让学生自主了解这些传统习俗背后所包含的故事,并将其记载下来,在课堂内和同学、教师分享,还可将其编写成通俗易懂的绘本、故事书等,切实丰富校本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而对学生所了解的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各类信息,教师可将其加工成更受学生喜爱的图画、微课等信息化素材,定期与学生共享,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就在身边。除此之外,教师则要加强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调研与探究,使所开发的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内容、项目、活动、素材等与学生发展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必要时还可以让一些学生参与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领域,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与意见,以切实丰富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使传统文化真正渗透至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并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带动,促进学生的人文涵养提升。
(二)科学开掘多元教育资源,带动学生深度感知传统文化价值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师要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涉及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并产生联想,避免学生固化思维,同时要创新教学形式,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可以在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时,带领学生走进敬老院,并为学生讲解重阳节的来历,让学生感受和传承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蕴涵的诸多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课文,则可以为帮助学生重拾文化自信提供坚实保证。因此,在具体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实践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载体,以措施优化为抓手,灵活组织教学活动、科学构建教学生态,多给予学生参与、体验、感知的机会,让学生在深度学习、积极探究中实现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的高效渗透与全面融合。
在教学目标设定时,教师应有意地向传统文化渗透倾斜,就教学中涉及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作为重點,指导学生开展深度探究。以促使学生在深度体验中感知、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为教学活动更好开展而奠定基础。另外,教师在教学内容指导时,应加强对学生身边的传统文化资源的借助与开发,并组织学生对其进行自主学习与体会,在其中汲取养分并获得思想认识的提升,达到切实拓宽学生的认知视域,充分促进学生语文认知发展的目的。使学生在源自各层面、各领域的教育资源驱使下,深度融入课堂领域,与同学交流、与经典对话,塑造其人文涵养。
(三)全面拓宽课堂教学路径,指引学生充分理解传统文化内涵
实现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语文教学得以更好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很多积淀着远古华夏先祖智慧结晶的传统文化资源,都有着其丰富的内涵,宽泛的外延。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是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肩负的艰巨使命。因此,在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时,教师应以辅助课文为驱动,就蕴涵其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予以充分开掘,并组织学生从不同层面开展学习与领悟,实现对教学路径的拓展。尤其在教学导入中,应尽量以课文所对应的时代背景、典型案例等辅助开启教学,为学生深刻理解文本提供辅助。此外,教师应借助各类辅助传统文化元素为铺垫,将其迁移至语文教学领域,就课堂教学的路径予以延伸、拓展,多渠道、多途径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并将其应用至小学语文课堂,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与生活的衔接、过渡、迁移中理解传统文化内涵与精髓,真正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教师还需为学生提供多视觉感知传统文化的机会与条件,提升传统文化教育效能。
(四)高效设计丰富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积极体会传统文化作用
众所周知,经典是流传千年不会褪色的传统文化,其中所蕴涵的诸多文化元素、德育资源,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学更好寻找新鲜血液。因此,教师可借助设计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实现传统文化渗透。并通过对网络媒介、信息技术的借助,从不同领域激发学生积极投身传统文化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让学生在近距离感知、深层次实践中去领悟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尤其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一些比较空泛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可通过对教学微课、网络视频、媒介图画的利用,让学生在聆听、欣赏、体味中走近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另外,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可借助一些实践活动的渗透,倡导学生自主阅读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书籍、典故、史料等,不断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积淀,开阔其语文视野,丰富其知识构架,为语文教学更好开展而注入新鲜血液,使学生在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深层次了解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获得心灵的洗礼、认识的提升、视域的拓展。在传统文化的驱使与引领下,助推学生的健全人格塑造。
三、结语
总之,实现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深度渗透,既有助于教学效能的提升,又有助于学生认知夙愿的实现与释放,更利于学生爱国情怀的培育、价值观念的塑造、道德品质的培育。因此,教师在借助传统文化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指导中,应以小学生的认知需要为载体,积极探寻有助于传统文化渗透的有效途径,并借助对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多元丰富教育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深度感知传统文化内涵,逐步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慢慢成长为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合格未来社会建设者,并积极投身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