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报告知识共享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分析

2022-04-13敖斯斯

科海故事博览·上旬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体系知识共享

敖斯斯

摘 要 信息经济时代的发展,不仅改变了经济发展形式,也让经济发展方向逐渐向着知识经济靠拢。对于科研企业来说,不仅掌握着丰富的知识资源,也在科学技术研究上获得了一定的成果,科研报告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综合实力和知识财富。为此,本文将结合科技报告研究相关知识研究成果,分析科技报告知识共享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的重要性以及构建的方法,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科技报告 知识共享 绩效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7-0745(2022)04-0097-03

科技项目计划是由政府结合所辖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需求统一实施的项目规划,科技项目中包含不同的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和落实科技计划项目,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和我国科研事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提供条件基础,加快区域经济科技计划发展步伐。为此,对科技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十分必要,需要政府的引导和科研园所以及企业的依托,建构科技创新知识共享和绩效评价体系。

1 科技报告知识共享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1.1 形成科技报告知识共享绩效评价的目的

从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的内涵上来看,科研人员通过实践活动的生产与劳动耗费呈现对比关系,并可以进行度量其价值,对社会发展有所助益的,形成一定的科研成果,在此基础上就产生了绩效。因此,形成科研项目的绩效就需要根据各区域政府制定的科研计划项目在获得批准之后,达到了预先制定的科研项目的阶段性目标,通过完善的科技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对科研人员在研究阶段对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贡献和形成的科研知识成果予以应有的评价。

科研项目绩效具体包括以下四种:一是人员绩效。主要是对研究人员和研究生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二是学术绩效。是在科研项目研究阶段所发表的专业论文或者形成的科研学术报告;三是社会绩效。是指项目研究对于社会的功用价值,项目成果被政府采用的情况等;四是经济绩效。是项目研究过程阶段获得的经济效益。通过明确科技项目绩效评价包含的内容,从而提升相关科技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以专业的绩效评价小组按照评价原则,以科学的方法实现各类绩效评价的目的。所以,建立科技报告知识共享绩效评价体系,可以帮助科研人员通过分析评价的方式找出项目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在科技报告知识共享过程中和模式探讨中,根据评价内容和评价对象,结合有效的信息反馈,对未来科技项目管理和实施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帮助相关人员做出共享措施,提高科技经济效益。

1.2 科技项目绩效评价的意义

建构科技项目绩效评价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政府有效组织和安排科技项目具体内容,促使科技投资方向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保障财政资金投入比例和应用效果满足预期目标,通过建构绩效评价体系,促使政府做出正确的财政支出决策,提升财政管理水平,确保我国科研事业发展进一步提升,所以科技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建构意义是多方面的,其实施的目的就在于如何让国家财政资金可以优化配置,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层面进行分析:首先,为改善决策和管理服务,通过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分析可以为项目管理提供功能项服务,通过评价体系帮助科研管理部门及时发现项目研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科研计划和科研发展方向,吸取有效的科研经验,为改善今后的立项决策和管理提供实际建议。其次,决策过程中会涉及很多复杂的因素,如科技产业政策、院所改制、单位资信情况等[1]。所以,需要对评价体系增强其监督的性质,对科研项目形成有效的内外监督和约束的作用。比如监督项目进度是否按照制定的计划有序进行,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是否正确落实等。最后,科研项目绩效评价需要以辩证的思想看待整个执行过程,因为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是在项目确立、实施、效益、影响等综合要素既定的情况下进行分析,是一种后评价方式,主要是让科研人员从多元视角学习经验并总结失败的教训,以此继续深入研究科技项目,实现科技报告知识共享成果。

2 构建科技报告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需要对各种影响评价质量和结果的准确性的因素做好充足的准备和思考,设计人员要全面综合考虑,以提升绩效评价体系的精确性和有效性为前提,确立有效的评价方法。

2.1 科技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第一,客观性原则。构建绩效评价体系需要以科学、公正、合理的标准,建立准确的项目绩效评价方法,在设计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指标内容时,应该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以科学和可行性的指向,克服主观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对评价体系各种定义要以明晰的规定落实。

第二,系统性与层次性统一原则。对评价指标的确定要结合科研计划项目整体和系统化的特点,从研究的主要方面出发,结合项目研究层次性特点,以统一性原则,完善各阶段项目评价。

第三,简明科学性原则。这一建构原则主要是结合项目研究目标与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需要丰富指标层次,构建全面的多元评价体系,以防在细小的问题上因为评价体系不健全而无法有效反应项目整体情况。

第四,可行性原则。绩效评价体系需要立足于全面系统的原则基础上,尽可能简化评价指标,以可行性为评价原则,开展评价工作。从具体来看,一是资料数据的易得性;二是指标容易量化。对定量指标要保证其可信度,对定性指标应尽量适用,同时能够便于他人进行操作和利用。

2.2 建立评价体系的具体路径

2.2.1 建立指标体系

按照前人对知识共享绩效评价作出的各项研究可以发现,大量学者通常直接使用知识共享绩效因素,借助对其指标化,从而获得一种评价体系。而知识共享绩效因素的一些内容可当成绩效评价指标,然而,在对绩效评价体系整体质量进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一些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主观性,致使其指标化存在较大难度,而部分知识共享绩效因素则完全不适合当成指标。为此,按照建立知识共享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结合知识共享绩效因素、共享过程,可针对科技项目初步构建出知识共享绩效评价的体系。初步指标体系应由总目标、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构成,其中,总目标为知识共享绩效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为知识共享的环境绩效、结果绩效、态度绩效、价值绩效、合作绩效、能力较小以及成本绩效。二级指标则是对一级指标的细化。

2.2.2 明确指标内容

第一,价值绩效。价值绩效主要指科技报告所具备的应用价值、学术价值、产出效率、专利数量等,其中,学术价值指的是在交叉学科、本学科中具有巨大意义。应用价值指的是科技报告是否可以带来科技创新成果、是否具备实用价值;产出效率指的是是否能够如期完成已设置的数量;专利数量则是科技报告综合质量的客观反映。以上都能够体现知识共享绩效的整体水平。

第二,成本绩效。该绩效对于知识共享绩效评价必不可少,并且属于负向指标的一种。成本绩效主要指投入人员的获取成本、时间折算成本、科技项目投入成本等。

第三,态度绩效。客观来讲,不同科研人员都有不同的知识共享认知。首先,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既要对知识共享的价值和作用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又要具备和他人沟通的意愿,随后观察其是否接受知识的共享。其次,科研队伍需具备高度的共享意识与个体协作意识。再次,科研人员应具有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与责任心。最后,个体成员意图可通过工作积极性、配合程度来反映。上述几点能表明科研人员个体共享态度、配合态度,这有利于实现科研队伍的最终目标。

第四,能力绩效。能力绩效主要指接受程度、传递效率、利用效率、获取效率、编写效率等。其中,编写效率是科研人员对科研课题的文字表示效率,能够将其语言表达水平反映出来。获取效率是科研人员基于个人知识储备来查找和获取所需科技报告资源,如使用和选择搜索平台、搜索用词、搜索途径等,这能够将其获取能力有效反映出来。利用效率是科研人员消化和吸收查找到的科技报告并将其向个人知识转化的效率,主要有组织能力、理解力等。传递效率是科研人员在吸收和内化科技报告后,分享并传递给他人的效率。接受程度是科研人员接受科技报告中各项观点、技术、知识的程度。

第五,结果绩效。结果绩效主要指产生效率、引用频次、产出比例、满意率、帮助程度等。其中,产出效率是科研人员借助科技报告知识的吸收和学习形成全新科技报告的质量、数量。引用频次是科技报告出版与发行后受他人引用的频率与次数,表现出了科技报告的水平和质量。产出比例是指科技报告、经费投入产生的价值比例,也表现出科技报告质量。满意率是人们对科技报告的满意程度,这能够对科技报告质量进行直接反映。帮助程度则是科研人员在接受与学习科技报告知识后对其知识能力、工作技能的帮助程度。

第六,合作绩效。合作绩效主要指获取效率、交流频率、提前完成率、节约经费率等。其中,获取效率是科研人员构建成科研团队后获取资源的增加率。交流频率是科研队伍中的个体和他人展开技术、知识交流的频次。提前完成率是科研队伍借助内部知识共享提前完成科研任务、实现科研目标的概率。节约经费率是借助科研队伍这一形式使经费降低或取消不必要开销的概率。

第七,环境绩效。环境绩效主要指实施效率、培训频率、传递效率、执行效率、设施数量、简便性、数据库质量等。其中,实施效率是对科研人员实施知识共享激励举措的效率,借助多种多样的激励举措,增加科研人员的共享动力。培训频率是科研组织向科研人员提供的各种科研培训机会,同时也包括组织内部成员发起的交流讨论会。传递效率是不同科研组织沟通和交流科研内容的频率。执行效率是国家或组织落实有关科研政策的状况。设施数量是以加强知识共享构建的信息技术、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数量。简便性是借助知识共享方式实施共享行为的难易度。数据库质量反映出科技报告中的信息有效率与存储情况。

确定上述指标后,还应对指标体系加以优化。本文提出的初步指标体系是通过充分的文献梳理和综合分析科技报告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因素得出的,虽然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但是缺乏实际的认可。根据专家调查法的步骤,选择的专家要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研究经验[2]。

2.2.3 注意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中的问题

注意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入手,提升对科研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价的效能。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层面分析: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在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项目中的投入产出并不一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静态绩效评价只能针对科研项目某一研究阶段的绩效进行考察,而动态绩效评价需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时段进行深入探究,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条件要比静态评价投入更多,其中也蕴含很多复杂因素[3]。因此,结合项目绩效评价过程中存在的局限问题,需要建立信息反馈机制,优化评价体系,结合项目不同申报单位和评价单位,建立健全信息反馈机制,防止信息流通过程中出现信息数据失真的情况,同时,以信息化手段检测评价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将所搜集到的评价数据信息反馈给评价单位,对评价数据进行重新核查,以防评价过程中因为评价者主观或者客观原因造成的疏漏,而使评价方质疑数据的真实性[4]。基于此,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和管理程序对这类情况进行申诉,提升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且将最后的评价结果在呈递给主管部门之前,也需要将评价结果的数据报告呈交给被评方,根据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做好后续规划,及时听取评价意见,或者针对不合理的地方做好申诉准备,然后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相应处理。

3 结语

综合分析,对于科研报告知识共享绩效评价体系建构的内涵和意义来说,绩效评价体系是针对科研项目在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绩效所确定的不同层面的指导,从中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研究成果帮助自身科研事业发展,获得科研成果和经济效益。但是评价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政府充分重视科研报告学术价值,加强科研报告研究,以准确的评价方法,避免主观因素对评价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安颖.公共科技支出绩效评价研究[D].南开大学, 2018.

[2] 陈托兄.《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018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指标分析[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1(02):187-192.

[3] 常荔,李仰涵.政府跨部門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7(24):47-50.

[4] 黄晓林,王辉,夏艳红.《201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发布《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综合评价总分位居全国综合性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第二[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8(06):215.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体系知识共享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税收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价值网络关系结构跃迁中知识共享模式演变
西部独立学院教师知识共享现状与对策研究
基于ISM和AH的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
信息自由与版权法的变革
高职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
“经管之家”用户知识共享及社会资本影响因素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