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写江南文化的时尚篇章

2022-04-13

现代苏州 2022年6期
关键词:江南苏州园区

苏州,向来是一座文化之城。明清时期的苏州,是时尚的创造者、全国文化消费的引领者。自信的苏州人,善于并敢于为天下之先,“苏意”“苏样”“苏作”……无不是时尚和潮流的代名词。

到了现代,稳坐江南文化“C位”的苏州,在文化发展方面,注重传承之余,同样没有忽视文化的创新。事实上,江南文化的历史演进,其本身就是一部文化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

我们从苏州工业园区文化发展历程中,可以窥见这种文化的创新力。作为一座国际化、现代化的都市,园区通过创新不断赋予文化更丰富的内涵,更显著的特色,让其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引领性。同样的,文化这种“看不见”的力量,也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升了新城的核心竞争力,城市让生活美好表里如一。

传承出新,都市里的传统文化烙印

在世界名校会聚的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隐匿着一座宋代古庙——斜塘土地庙,这是苏州“唯二”留存的南宋木结构厅堂建筑遗存,在1997年园区对朝北土地堂抢救性修缮保护之前,历经800多年风风雨雨的小庙也已被翻新过,不过好在整体建筑框架和风格保存完好。2002年起,苏州大力发展建设独墅湖区域,同时也秉持着要让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延续的信念,于是,园区在斜塘土地庙周围规划建造了一座综合楼,去过土地庙的市民应该都观察到,如今那里的建筑就是一面临水、三面连廊的布局,土地庙就被包裹其中。

现代都市中能够有千年的“烙印”实属难得,斜塘土地庙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底蕴早已超出了这所小小的宗教建筑范畴,其不仅向后人传递着千年文脉,也成为了原住民后代对故土的重要记忆。

在园区的东北部,还有一处被中国考古界称为“江南史前文化标尺”的文化遗址——草鞋山遗址。从外表看,草鞋山遗址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土堆,却把苏州的历史延伸至六七千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也把太湖流域的历史追溯到了史前文化时期。这里被考古专家称为中国稻作文化、居住文化、织造文化、玉文化、墓葬文化等一系列远古文化的发源地。

历史留下的宝贵资源,园区自然是倍加珍惜。我们了解到,目前园区已围绕草鞋山遗址40.2万平方米范围建设安全保护设施,聘请专家进行专业指导,并开展考古勘探,旨在建设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打造草鞋山文化建设阵地、考古业界的交流空间、文化历史教育普及的宣传阵地。

传统文化的延续,也体现在对历史文化的保護和传承上。园区东部的水乡胜浦,至今保留了“三宝”——水乡妇女传统服饰、山歌和宣卷,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三个宝贝,园区专门设立胜浦三宝馆,成立宣卷馆、水乡传统妇女制作班、山歌会,并配备固定活动场所,为民间艺术的发展传承提供空间,也为无形的山歌、宣卷等艺术提供了展示舞台。值得一提的是,园区还推陈出新,用现代宣卷的形式来宣传禁毒、禁赌等内容,这种群众喜闻乐见且通俗易懂的表演形式,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能够在飞速发展的城市中,“觅得”千年古迹、遗址,找寻到百年传统文化,是江南文化在姑苏城东的一种延伸,也为传统文化在园区生根、发扬奠定了坚实基础。

金鸡湖畔的闪亮“明珠”

一个“物件”迅速对应到一座城市。比如鱼尾狮雕像——新加坡、埃菲尔铁塔——巴黎、克里姆林宫——莫斯科、斗兽场——罗马……这就是“地标”的魔力。谈及园区文化艺术高质量发展,金鸡湖畔那座“小鸟巢”——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是绕不开的话题。

2007年,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设计的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在金鸡湖畔拔地而起,其简洁、明快的建筑造型,犹如金鸡湖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气度非凡。

事实上,苏州文化艺术中心的落成运营,让苏州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剧院,一个常态化运营的艺术空间,将苏州百姓的生活与全国乃至全球的艺术文化建立起一座桥梁。15年过去了,来自52个国家的41067位艺术家登上苏艺的舞台,3422场演出让2162706位观众在园区享受到了视听盛宴。

时间回到2007年之前,整个苏州的演出内容都很少,市民的文化消费内容很单调,而苏艺的出现,不仅让园区拥有了“对话世界”的高度和美誉,也让市民在苏州就可以看到顶级演出。

“我记得这里来过安妮—索菲·穆特”“这里开启了苏州的音乐剧元年”“《斯拉法的下雪秀》来过这里”……从蜚声国际的布达佩斯节庆管弦乐团到世界顶级交响乐团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从全球知名舞团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到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从赖声川经典巨作《暗恋桃花源》到一票难求的《如梦之梦》……每一次都是大手笔,每一次都是文艺“大餐”,让园区人欣喜不已。

不得不说,多年来始终坚持国际化视野的苏艺,不仅自身发展得到了行业内的赞誉,也为繁荣园区文化事业,提升全民艺术素养贡献了力量。

软地标,赢得世界瞩目

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李公堤创意街区、苏州诚品……园区的一个个文化坐标就像一张张文化名片,记载了园区人的文化生活,点缀了园区城市的文化风貌,也让人记住了园区文化繁荣发展每一步走得坚定且踏实。但,园区绝不满足于此。在引入不计其数的高品质演出同时,园区还百计千谋地塑造属于自己的文化“软地标”。

今年年初,“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暨第22届“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及“相约北京 遇见江南”苏州文化艺术展示周开幕式上,苏州芭蕾舞团带来了原创作品《我的名字叫丁香》的演出,获得了观众赞誉。此外,其制作的舞剧《精品荟萃——春之祭》也登上了北京天桥剧场的舞台,为北京市民带去了精彩演出。

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苏芭“走出去”的脚步暂时停下了。时间往前推一推,2019年4月,建团12年的苏州芭蕾舞团将携大型原创芭蕾舞剧《唐寅》先后赴拉脱维亚里加、波兰比得哥什进行演出,那次也是苏芭第六次携原创舞剧走出国门。如今的苏芭,早已得到了市场和业内的一致认可,成为了响当当的园区文化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扎根苏州的芭蕾舞团,自2007年成立以来,苏芭坚持在原创舞剧中注入江南元素,每到一地演出,都能将苏州的文化特质传播到当地,将全世界的目光吸引到苏州、吸引到园区。苏州芭蕾舞团艺术总监李莹强调,从最初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到与吴文化有关的《西施》《唐寅》都会有江南文化的身影,但在苏芭的艺术作品中,江南文化不是传统的,而是一直在进步的。

同样,年轻的苏州交响乐团也在成立后迅速展现实力。2017年8月,组建不到一年的苏交应德国萨尔州国际音乐节组委会的邀请,赴法国、德国开启了首次欧洲巡演。2019年,苏交应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邀请,前往纽约联合国总部演出,举办中国新年音乐会。这是联合国首次在新春举办音乐会,也是年轻的苏交凭借过硬综合实力向世界发声的体现。

苏交同样非常重视传承与传播江南文化。2021年苏交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金鸡湖作曲比赛,在这次比赛征集的作品以及委约作品中,不少作曲家在作品中融入江南文化的元素,像评弹、民歌等江南风格的音乐元素。“让全球作曲家围绕‘江南文化进行创作,也是为了让作品更好地反映江南地区的人文景观,同时还能让交响乐吸收各民族文化特有的节奏、旋律、曲调等,让全球的作曲家了解江南文化的同时,可以带着优秀的音乐作品去世界巡演。”苏交团长陈光宪如是说。

苏芭、苏交两朵“苏州文艺新花”的华丽绽放,让园区拥有了文化自信的十足底气,而成功举办首届冰壶世界杯、国足热身赛、马拉松、双年展、“iSING! Suzhou”、龙舟赛、帆船赛等重大文体活动,则让文化自信写满了每一位园区人的脸上。

这些文化“软地标”在让世界看到园区的同时,也展现了园区文化发展“质”的飞跃,相信未来园区也将以更高的文化发展站位、更优的文化发展格局、更强的文化富民力度,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发展的期盼,展现苏州文化建设发展的“园区担当”。

不断绽放的群众文化之花

28载春秋,眼前的茭白地变成了现代化、国际化的大都市,原来空旷的街道如今已被熙熙攘攘的人群填满,而在文化发展上,经过积累与沉淀,在取得傲人成绩单外,更重要的是园区的群文活动真正辐射到每一位园区人。

下班后在轨交站借一本心仪的书,周末午后去听一场涨知识的免费讲座,或者带着孩子一起读绘本、编绘本、画绘本……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让人民的幸福饱腹感陡升。

始终贯彻着园区发展的创新两字,在群文活动领域同样也是。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致力构建普惠性、高质量、可持续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于全方位、多元化满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切身体会到,通过矢志不渝地坚持文化改革与创新,园区的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不断提升着广大市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数据最有说服力。如今,生活在园区的市民读书越来越方便了——各类图书馆(室)、24小时智能图书馆等阅读服务点283个,“一公里阅读圈”实实在在落地;文化气息更醉人了——园区初步实现“十分钟文化生活圈”,文化设施星罗棋布,每年举办公益文化艺术活动数千场次,受惠市民近千万人次;文化与科技结合更密切了——借助“園区文化云”,很多文化服务可以“一键预约”,就像网购一样便捷……

2022年,园区将一如既往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据了解,目前除了已经营业的北部市民中心外,东西南片区市民中心也在积极构建中。与此同时,园区还将加大“全民健身”“全民阅读”“全民艺术普及”“全民美育”力度,打造一批像“赖声川戏剧主题阅览室”一样有影响力的特色文化空间,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力争每建一个场馆、每搞一场活动,都能成为广大群众的文化家园、精神家园。

一座城市的好是方方面面的,园区的好绝不仅仅在于不断长高的城市天际线和不断攀升的GDP,而是提供了一种有别于城市政治、经济功能的文化空间,使文化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水乳交融。这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霍华德“花园城市”,或者说很好地体现了芒福德讲的“城市的本质在于,不仅要使人生活得安全、富裕、健康,还要使人感到生活的愉快、自由与有意义”。园区的文化服务正是让每一个普通人在园区都能找到家园感。

猜你喜欢

江南苏州园区
整合后开发区(园区)名单“3+17”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河北邯郸拥有现代农业园区167个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