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有效作业设计和评价
2022-04-13安丽梅
安丽梅
英语是一门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学科。新课程标准改革期间,教师一定要将培养学生综合语用能力视为核心教育目标,积极打破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在授课过程中随时为学生布置实践作业,为他们提供探索知识内涵、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机会,既能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又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他们未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
一、小学英语有效作业设计目标
英语对小学生而言是一门陌生语言学科,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呈现恐惧、抵触情绪,或将英语学习与母语学习混淆。比如,二十六个英文字母与汉语拼音的混淆,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拼音是重点学习内容,也是学生刚入学时学习的,因此学习英语时,学生会分不清楚二十六个英文字母与拼音,尤其是在阅读时很容易犯错误。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出现大量的表达失误,严重影响了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有效作业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用能力发展视为核心目标,明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并将听、说、读、写四个模块完美整合,设计综合型作业,此外还要重视实践互动,丰富作业内容,提高小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并且由于大多数学生是首次接触英语这门科目,因此有很大的学习空间,只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也会逐渐对英语产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上英语,为进一步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英语有效作业设计与评价实践策略
(一)坚定以学促教理念,鼓励学生课前自主预习
新课程标准改革强调先学后教理念的重要性,教师首先必须保证学生对课内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才能展开有序、有效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将所学知识全部内化。虽然现在施行了减压政策,但为了保证学生能完成学习目标,适当地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还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有利于巩固学过的知识点,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时期是一个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教师要把握好。为此教师需适当布置预习作业,将即将展开课程的重难知识点整合,制作生动形象的微课视频,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也在符合他们认知特点的前提下做好引导工作,而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首先会根据自己以往的学习经验跟读生词,也能主动根据图片、视频提示猜测生词词义,对新知产生一定的记忆,也能将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整合及时反馈给教师,从而完成高效的课前自主预习,为他们后续的正式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教授人教PEP版四年级上册My schoolbag一单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开发微课视频,在其中融入优美的背景音乐,讲解Maths book、English book、Chinese book等短语和词汇的发音,并引入学生正在学习的数学、英语和语文教材等学科类书籍的封面图片,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结合图片和已经掌握的知识,猜测相关词汇和短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适当讲解例句“Put your Chinese book in your desk.”并引导学生将新学的短语融入例句。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结合微课视频中的内容开发导学案,总结基础知识的同时,设计简单的练习活动,让学生结合练习题检验新知掌握程度,从而为课堂提问做好准备。
(二)组织多元活动布置作业,培养学生语用能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原动力,教师为进一步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就必须将兴趣培养视为首要工作。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基本上都是教师教学生读单词、读课文,让学生不停地背诵。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小学生,这样的教学方法会很快让学生犯困,并且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结合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开展一些小活动、利用多媒体教学、结合课外知识等,把课堂气氛变得更活跃,有利于学生快速融入课堂。首先将课内的抽象知识具象化,合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以图文、视频、音频等不同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从根本上降低知识教学的难度,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并以此为基础,在课内布置随堂作业,包括情境表演、课文跟读、学习歌曲、创编对话。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与伙伴沟通互动,逐渐生成英语意识,树立英语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与各项课堂实践活动,在反复训练中实现综合语用能力的提升。在此期间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我展示空间,鼓励他们自由表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成理想化教学目标。
例如,教授人教PEP版四年级上册My friends一单元的过程中,教师为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综合实践水平,首先可以播放“Let’s chant”的歌曲,要求学生在理解内涵的基础上学会吟唱,在完成实践作业的过程中大家能熟练掌握“What’s her/his name?”的使用方法,理解“or”的含义,并结合自身实际经历尝试描述朋友的外貌特征、兴趣爱好,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英语对话能力,保证他们在实际的学习与生活中都能做到有话可说,深化英语意识,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对“Let’s play”模块的教学活动进行调整,指定四名学生站到讲台上,引导其余学生选择一名学生并使用简单的句子对其进行描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强化其完成“Let’s play”模块作业的热情,并使其进一步巩固吟唱“Let’s chant”環节中学习的新知识。
(三)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作业,促进学生思维创新
小学是英语教学的启蒙时期,教师必须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提高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因此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增添生活因素,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成功激活他们的思维,并引导全体学生结合自己的设计生活、社会认知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解决问题,强化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保证整体教学质量。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学以致用,教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也是教学目标之一。小学英语的内容大多数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生活情境进行教学,比如,当有一个外国人来问路,应该怎么用学过的知识帮助他,给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情境模拟。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能帮助学生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在此期间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兴趣爱好、英文知识文化内涵、实际生活三者有机结合,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布置小报编写、歌曲改编、故事分析等作业,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课堂活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根据丰富的生活、文化资源高效完成任务,在自然状态下理解主题知识内涵,在思维创新中得到核心素养的发展。
以人教PEP版五年级上册In a nature park一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对描写自然景物单词grass、lake、cloud、path、sky、flower等词进行系统性的讲解后可以为学生布置手绘作业,要求他们根据自己在自然公园中游玩的经历完成设计,在此期间他们能熟练运用“There be …”句型进行表达,也能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象形结合地记忆重点词汇,提高学习能力。教师在学生完成创作后可提出“Which picture do you like?”问题,进一步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在自然表达中深化知识认知,同时自然产生环境保护意识,实现思维品质与人文素养的同时发展。
(四)适当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提升作业完成效率
课内作业虽然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新知,但对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具有一定的难度,而教师很难帮助每一个学生及时解决问题,导致其作业完成效率不高的问题。鉴于此,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使新知接受能力相对不足的学生在组员的帮助下突破学习困境,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帮助组员期间强化合作交流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通过小组探究在不同程度上提升英语核心素养。其次小组合作还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好胜心,看到其他同学都在进步,那么自己也会不甘示弱,从而参与学习。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可能会出现组内矛盾,所以教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还要教学生如何化解组内矛盾。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划分4~6人的学习小组,并在鼓励学生利用课前时间调换座位,以此避免因学生座位而影响合作探究效果。
以人教PEP版五年级上册There is a big bed一单元的教学为例,完成Let’s talk部分内容的讲解后,教师可以设计朗读类课内作业,组织各小组开展对话练习,尝试使用正确的发音和恰当的语调朗读对话中每一个词汇和句子,并由教师指定学生分别扮演Sarah、Zhang Peng和Mike展示朗读成果。这样,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向组员求助,并开展组员之间互相纠音的活动,从而提升其听说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互助意识有限,教师要为其提供引导,当发现个别小组过度沉迷于个体练习时,可以引导其中三人开展分角色朗读活动,并由其他组员细致倾听,找出发音错误或对朗读者的情感、语调等提出自己的建议,从而帮助其学会分工与合作的方法,并强化其互助意识。
(五)完善课内作业评价制度,深化学生自我认知
新课程改革时期教师采取“一课多练”方法完成课堂的构建,保证学生课内学习的有效性,让他们可以在课上自主学习过程中自然将知识内化,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提高整体教育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该重视学生的主观情绪,及时给予他们反馈信息,让他们既能在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中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也能在了解到个人不足之处的基础上产生明确自我认知,从而及时调整学习目标和知识探索方向,实现个性化发展,其间,教师应有意识地完善课内作业评价制度,将鼓励性评价常态化,深化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也应及时指出他们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如书写不规范、词语搭配不当、听力信息提取错误等,帮助学生改正不足之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一视同仁。有的教师会特别关注那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但这会让成绩稍微差点或成绩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感觉到自己不受重视,会失去学习动力,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关注每一名学生的进步,因为教师的鼓励可能会让学生喜欢上这门科目,从而更好地学习。
以人教PEP版五年级下册My favourite season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完成Ask and answer模块的讲解后,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的短语编创对话,并邀请部分学生朗读自己的作业。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科学开展课内作业点评。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思考不细致、过度追求完成速度等写下“-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Summer. I often play in the snow.”这样的对话,此时,教师要采取恰当的点评方式,提出其发音、语法或句子书写等方面的闪光点后,使用幽默的语调请其分析在夏天堆雪人是否合理,并表示相信其今后不会出现逻辑层面的问题。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学习信心,并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尽量避免此类问题。最终,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内最后五分钟引导学生互评、自评,以此深化他们的英语学习意识,未来在保持积极态度的前提下完成更高难度的知识探索。
(六)科学开展生生竞争活动,强化学生作业质量
很多学生都喜欢新知探究活动,但不喜欢课内作业完成环节,认为这一环节枯燥乏味,练习内容与教师讲解的句子相同,缺乏趣味性,因此容易出现敷衍完成作业、应付了事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适当组织竞争活动,即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科学评分,设计个人奖励或小组奖励等奖励环节,并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胜心,使其端正学习态度,强化自己的作业质量。为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可以每个星期给学生一到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换批改作业,有了同学的监督,大多数学生还是会认真对待作业,这样还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其次教师可以找出很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奖励,这样更多的学生会参与这个认真完成作业的过程。
三、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作业的设置是对学生课上知识学习情况的检验,也是对知识内容的进一步补充,新课改时期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对作业设计进行精细化处理,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生活因素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他们的思维创新,同时优化作业评价制度,深化学生的自我认知,让他们可以熟练掌握課内所学知识的使用方法,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