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电子基础技能训练”教学改革探索**

2022-04-12韦洪浪

南方农机 2022年7期
关键词:技能人才实验

韦洪浪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广西 南宁 530001)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与教育方式的发展,传统灌输式的授课方式早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各项要求,技能教学、微课教学、项目式教学、网络教学等授课方式不断涌现,使得教学方式灵活多变。如何将各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应用到相应课程,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人民群众期待、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该制度更加健全、标准更加完善、条件更加充足、评价标准更加科学[1]。由此看来,从国家战略层面,现代职业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更加注重利用特色教学模式,让学生轻松掌握基础技能;更加注重健全、完善的教学评价手段,培养“懂知识”“会用知识”的学生。

随着目前我国制造业转型、智能制造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缺口很大,企业需求的人才与学校培养的人才不匹配问题更加凸显。因而,“校企合作”越来越受欢迎,高校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相结合,进一步创新高校课程教育模式,开展校企联合培养,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为企业岗位需求提供更多优秀人才。

1 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电子基础技能训练”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集理论性、工程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课程[2]。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的认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熟练操作常见仪器仪表,培养学生电路安装和调试能力。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技能都得到提高,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各类电子竞赛、技能比赛和未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该课程理论知识点繁多,实践性强,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容易顾此失彼,不能系统性地把知识点融会贯通,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授课方式单一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教师先讲解理论知识,然后进行演示操作,最后学生按部就班完成操作和实验测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没有对实验进行思考,只是简单重复教师的动作,被动完成元器件操作和实验测试,课堂上学生的融入性较差,缺乏分析问题的机会[3]。这种灌输式的授课方式,教师虽然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学生却不能完全理解理论知识和实验原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自身的学习能力无法提升,在实践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仍然不会处理。

1.2 课堂创新性过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该课程当前大部分授课内容仅仅局限于教材,没有将教材内容与最新的信息化技术相融合,较为深入的难题学生难以理解,更加无法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学生会认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过于空洞,在实际生活中没有运用的地方,以后可能也用不到,久而久之,会逐渐降低对学习电子技术的兴趣[4]。由此可见,授课的过程中不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拓展,只注重掌握教材上的知识点,而忽略了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动手实践能力。

1.3 学校培养方案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当前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教材的更新速度赶不上技术的更新[5]。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缺口很大,企业需求的人才是与时俱进、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人才,而学校培养的人才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都比较滞后,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如何将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结合起来,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这是当前职业教育的一个难点。

1.4 教学设备陈旧,缺乏创新

传统的实验设备都是固定式的单元电路实验板与验证式的实验箱,设备内容缺乏创新性和综合性,仅能通过实验报告反映出学生的实验过程,仅能通过文字反映出学生操作的实验结果,缺乏有效机制评价学生动手能力[6]。相同模块或者固定的电路,没有改进、没有创新。不可避免地,有些学生为了获得更高的成绩而抄袭实验数据,缺乏对实验的思考,不能真正理解实验的知识点,不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1.5 教师教学水平不匹配

高校教师一般理论知识都比较扎实,但是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缺乏实践机会,因而实践经验不够丰富。而该课程恰恰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比较被动,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2 课程教学改革目标

本研究将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在“电子基础技能训练”课程中引入校企合作的模式,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提前让学生接触到企业的产品,了解产品生产制造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与技能。以突出学生动手能力为培养重点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评价体系改革,“电子基础技能训练”课程内容建设与企业要求相联系,课程标准与产品质量标准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的示范课程,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标准,形成“电子基础技能训练”校企结合的课程体系。

3 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构建,以虚实结合、技能训练促进教学,以社会实践丰富学生的经验,以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获取各类证书提高就业能力,以最终培养出爱学习、懂需求、会操作、有经验、能拿证和好就业的学生为目标的改革思路。通过学习和调研,明确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方法如下。

3.1 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按照企业需求导向的目标,积极走访和调研电子类相关企业,引进课程教学相关的企业,与企业工程师沟通,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的痛点和难处,根据企业需求设计好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最后通过分析和总结确定“电子基础技能训练”课程的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编制课程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

3.2 开发虚实结合仿真实验平台

开发一款包含虚拟电子元器件和虚拟实验板的应用程序,学生可以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进行元器件认识和电路连接等,并仿真出功能结果。该平台打破实验条件的局限性,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更加真实广阔的情景学习空间,节省实物资源的消耗,同时又能让学生体验到虚实结合的实验效果,增加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3 录制教学视频,建立网络教学平台

录制该课程的教学视频,然后将教学视频上传至“优慕课”“云班课”等网络教学平台。在上课之前安排学生在线上教学平台预习新课内容,课后让学生在教学平台上复习,线下教学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面对面解决学生的问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这样不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7]。

3.4 开发教学实验板

根据“电子基础技能训练”课程内容要求,制作一块针对本课程的教学实验板供学生学习,实验板包含可拆卸的基本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晶振等,便于学生随时可从实验板上拆卸元器件对该元器件进行辨识和焊接。学生可以人手一套,方便携带,在宿舍也可进行电子元件认识与焊接训练,打破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限制,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基本元器件的认识,提高电路焊接水平。

3.5 制定校企共同培养方案

与相关电子类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制定针对“电子基础技能训练”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产品标准化的要求,能够真正做出符合企业要求的产品,为将来就业做准备。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严格要求学生,加强学生对本门课程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6 将“1+X证书制度”融入课堂

将“1+X证书制度”融入课程大纲,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将企业需求的技能知识融入实践教学内容,提升整体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毕业之后更具竞争力,使学生毕业之后不仅拥有学历证,而且还拥有与就业相关的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8]。

3.7 培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人才

电子类专业的科学竞赛很多,每年都举办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而且这些竞赛都需要用到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因而可以利用比赛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并积极指导他们为学科竞赛做准备,在比赛过程中学习和提高专业技能,达到“以赛助教”的目的。同时每年自治区和学校都有创新训练项目,教师也要鼓励学生积极申报,指导学生撰写申报书,让学生在做科研项目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并指导学生撰写专利、发表论文,为今后的工作或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3.8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由于“电子基础技能训练”这门课对实践能力要求很高,高校教师普遍重视理论教学,而缺乏参与实践的机会,导致很多教师的实践能力欠缺。因而高校教师可以利用假期深入企业学习,了解企业需求,学习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手段。教师也可以参与企业的项目,在项目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教师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后,可调整教学内容,针对性地训练学生技能,让教学内容紧扣企业需求。

4 构建过程化考核方式

由于该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以最好选用的教材是模块化的组织结构,每个独立的知识内容作为单个模块章节,这样有利于进行模块化教学。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比较适合采用的教学评价方法是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法[9]。这样可以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从而实现对成绩不理想学生的个别辅导,对优秀学生的针对性提升教学。 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阶段性考核成绩构成,如表1所示,其中平时成绩占50%,阶段性考核成绩占50%。

表1 总成绩比例分配表

4.1 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主要由平时的课堂签到、课后作业、课堂表现、线上测试、课堂实验等构成,主要考核学生的平时表现。平时成绩要公开、公平、公正,因而教师必须在授课之前把考核标准和要求跟学生交代清楚,避免学生因为对规则不理解而产生投诉问题。

4.2 阶段性考核成绩

阶段性考核主要由教学模块测试、期末考试、课程创新设计3部分构成,其中教学模块测试占30%,期末考试占40%,课程创新设计占30%[10]。教学模块测试是学生学习完独立教学模块之后进行的一次考核验收,主要是为了考核学生对模块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期末考试是在学习完课程后,对学生理论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的考核。课程创新设计目的是考查学生对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发现理论与实际之间出现的问题,并通过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理论知识加实践能力是该课程所要培养的综合能力,对于期末考试与课程创新设计的设计是考验教师教学水平的两个重要工作。

5 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基础技能训练”是一门实践性与操作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而且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变化,学校培养的人才往往达不到企业的要求。“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是打破这一困境的好思路,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优势,因而高校应该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为学生量身定制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这样才能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实现毕业与就业无缝衔接。

猜你喜欢

技能人才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人才云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劳动技能up up!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拼技能,享丰收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